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模态数据对比学习的重度抑郁症表征学习方法
1
作者 顾恒 马迪 +2 位作者 马越 邵伟 张礼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
影像基因组学认为神经影像与基因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利用遗传变异与影像数据进行疾病分析愈发受研究人员重视。在实践中,临床医生拥有的数据规模往往较小,但仍然希望使用深度学习来解决现实问题。考虑到不断扩大的数据规模与... 影像基因组学认为神经影像与基因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利用遗传变异与影像数据进行疾病分析愈发受研究人员重视。在实践中,临床医生拥有的数据规模往往较小,但仍然希望使用深度学习来解决现实问题。考虑到不断扩大的数据规模与昂贵的标注成本,构建能够利用多模态数据的无监督学习方法十分必要。为了满足上述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像与基因多模态表格数据对比学习的表征学习方法(multimodal tabular data with contrastive learning,MTCL),该模型利用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数据,无需数据的任何标签信息。为了增强可解释性,模型先通过特征提取模块将rs-fMRI和SNP数据转换为表格类型结构,再通过多模态表格数据对比学习模块对多模态数据进行融合,并获得融合后的数据表征。在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MDD)数据上,文中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MDD诊断性能。此外,MTCL方法结合了模型归因方法挖掘与MDD相关的影像和遗传生物标记物,提高了模型的可解释性,有助于研究人员对疾病发病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学习 多模态数据 模型归因 重度抑郁症 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本配穴”电针调控IRAK1/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
2
作者 王从成 孙霞 +2 位作者 盛越 张校宁 平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219,共9页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电针调控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IRAK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电针调控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IRAK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电针组、糖尿病+pcDNA组、糖尿病+pcDNA-IRAK1组、糖尿病+电针+pcDNA组、糖尿病+电针+pcDNA-IRAK1组,每组18只。除对照组外,其它组大鼠均需通过高糖高脂饲喂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式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大鼠隔日处理1次,连续处理8周。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及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16S rRNA扩增子测序检测大鼠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检测大鼠肠道通透性及含水量;免疫组化检测小肠组织中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蛋白平均光密度;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小肠组织中IRAK1、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inhibitory protein,p-IκBα)、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电针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pcDNA-IRAK1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与糖尿病+电针组、糖尿病+电针+pcDNA组相比,糖尿病+电针+pcDNA-IRAK1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标本配穴”电针可能通过抑制IRAK1/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及肠屏障损伤,进而改善糖尿病糖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配穴 电针 糖尿病 肠屏障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微乳凝胶治疗放疗后皮肤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韩桂香 刘嘉 +2 位作者 马朝群 朱萱萱 张迪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微乳凝胶治疗放疗后皮肤纤维化的疗效及其对纤维化指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确诊的80例肿瘤放疗后皮肤纤维化患者,设姜黄素微乳凝胶为治疗组,积雪苷霜软膏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姜黄素微乳凝胶治疗放疗后皮肤纤维化的疗效及其对纤维化指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确诊的80例肿瘤放疗后皮肤纤维化患者,设姜黄素微乳凝胶为治疗组,积雪苷霜软膏为对照组,每天皮肤给药2次,连续2个月。考察对比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西医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纤维化因子的表达。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77.5%(P<0.05);2组西医疗效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关节痛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P<0.05),治疗组皮肤变硬、肢体麻木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2组血清纤维化因子羟脯氨酸(HY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血清TGF-β和CTGF含量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姜黄素微乳凝胶治疗放疗后皮肤纤维化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液中的纤维化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微乳凝胶 放疗 皮肤纤维化 纤维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