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联合办学:促困境名校由被辐射到向外辐射
- 1
-
-
作者
朱全中
-
机构
江苏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3,共2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义务教育阶段联合办学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个案研究"(课题批准号:D/2011/02/381)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江苏南通市第三中学自从走上联合办学之路后,获得了巨大发展,由被辐射逐渐转变为向外辐射。第一阶段联合办学以被辐射为主;第二阶段联合办学以向外辐射为主,主要形式为一体式的区域内联合和协助式的跨区域联合。
-
关键词
联合办学
一体式的区域内联合
协助式的跨区域联合
江苏南通市第三中学
-
分类号
G639.2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南通第三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17,51,共3页
-
-
关键词
《荆轲刺秦王》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两国关系
公元前
太子
战国策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习目标的展现方式与时机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弛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43,共2页
-
文摘
有关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问题是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这既是对“以生为本”要义的一种回归,也是教育者的一种教育自觉。然而,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之间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中介——学习目标。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必须转化并落实为学习目标,通过学习目标的达成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问题背后,隐含着的是一个更为实际而朴素的问题——学习目标如何展现?
-
关键词
学习目标
标的
预设与生成
教学目标
“以生为本”
教育研究
教育自觉
教育者
-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赤壁赋》教学疑难十问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5期42-44,共3页
-
文摘
问:苏轼在“乌台诗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团练副使”系何官职,苏轼在黄州处境如何?
-
关键词
《赤壁赋》
苏轼
中学
语文
背景知识
教学难点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如何准备一堂生物学公开课
- 5
-
-
作者
周圆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5,共2页
-
文摘
本文通过一堂生物学公开课准备的全过程,阐述了公开课准备的思路和方法,总结公开课对年轻教师的磨练过程。
-
关键词
生物学公开课
准备方法
磨课过程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对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
- 6
-
-
作者
郁元香
-
机构
江苏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教育学报》
1997年第6期23-24,共2页
-
-
关键词
化学兴趣
学生学习
学习化学
化学学科
化学方程式
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
心理障碍
化学教师
化合价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唐诗中的“金陵王气”
被引量:5
- 7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7-49,共3页
-
文摘
所谓“金陵王气”,指六朝故都金陵的祥瑞之气。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王者都邑之气”,历来有许多传说,且传说与金陵、秣陵、秦淮这些地名存在密切联系。《太平御览》引《金陵图》:“昔楚成王见此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日金陵。秦并天下,望气者言江东有天子气,凿地断连岗,因改金陵为秣陵。”《景定建康志》:“三十七年,始皇东游自江乘渡江,望气者言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因凿钟阜,断金陵长陇以通流,后呼为秦淮。”唐代以前,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建都于此,“金陵王气”飘浮金陵上空三百余年。北朝诗人庾信《哀江禹颚勘序中提及的“江表王气”,还仅仅是一个历史名词。唐代诗^驻足金陵,遥感金陵上空消逝的“王气”发而为诗,方令“金陵王气”由一般历史名词成为具有丰赡文化意蕴的诗歌意象。
-
关键词
金陵
唐诗
《太平御览》
唐代以前
神秘色彩
诗歌意象
文化意蕴
六朝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探究“醉翁”形象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41,共2页
-
-
关键词
《醉翁亭记》
“酒翁”
人物形象
宋代
散文
中学
语文教学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奇笔传异人 短文记平生——读苏轼《方山子传》
被引量:1
- 9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48,共3页
-
文摘
读多了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人物传记,读一下苏轼的《方山子传》(人选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顿觉阵阵清风扑面而至。这篇372字的人物传记,采用的是小品文写法。状离别十九年猝然相逢于黄州岐亭的友人陈储大半生之际遇,文势曲折,波澜迭起,笔墨传神,须眉皆动。苏轼一生所作人物传记凡十三篇,即在苏子所作传记中,《方山子传》亦属破格变调之作。从人物传记这一大视野下观照此篇,颇多可玩味之处。
-
关键词
《方山子传》
苏轼
人物传记
短文
唐宋八大家
帝王将相
选修教材
高中语文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杜十娘非死不可”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8-49,共2页
-
-
关键词
十娘
悲剧
李甲
百宝箱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得《史记》风神 咏千年绝调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12期33-35,共3页
-
-
关键词
《史记》
风神
唐宋八大家
司马迁
形象性
欧阳修
史论
论赞
逻辑性
概括性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唐人诗咏杨贵妃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1期46-48,共3页
-
文摘
人教版高中课标教材《语文》必修选有李商隐诗《马嵬》(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
关键词
杨贵妃
唐人
诗
《马嵬》
《语文》
课标教材
李商隐
人教版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段太尉逸事状》备课问答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7期42-45,共4页
-
文摘
《段太尉逸事状》作为柳宗元文章的代表作之一,已经分别选人课标实验教材高中《语文》必修l(语文版)、必修5(广东版)和苏教版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文选》。备课中有种种待探明的问题浮出了水面……
-
关键词
《段太尉逸事状》
备课
问答
唐宋八大家
《语文》
实验教材
选修教材
代表作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癞头和尚箴言
- 14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5-36,共2页
-
-
关键词
《林黛玉进贾府》
中学
语文
曹雪芹
古典小说
阅读教学
创新意识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秦王“左右”系何人?
- 15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40,共3页
-
-
关键词
秦王
人物传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电视剧本
“左右”
中学
语文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探究祥林嫂的年龄
- 16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34,41,共2页
-
-
关键词
祥林嫂
《祝福》
鲁迅
小说
中学
语文教学
年龄考证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书愤》赏析中的一个问题
- 17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8-39,共2页
-
-
关键词
陆游
《书愤》
尾联
创作背景
中学
语文教学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对联贴上“黄泥冈”
- 18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7-39,共3页
-
-
关键词
对联
“黄泥冈”
中学
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活了五百年的燕子
- 19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1,共2页
-
-
关键词
燕子
唐诗鉴赏
刘禹锡
诗人
中唐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对孔子“与点”的不同理解
- 20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南通市第三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7-38,共2页
-
-
关键词
孔子
“与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中学
语文
释义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