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陆精康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17,51,共3页
关键词 《荆轲刺秦王》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两国关系 公元前 太子 战国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王羲之的《兰亭诗》
2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王羲之 《兰亭诗》 东晋 玄言诗 中学 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辨正 被引量:2
3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文天祥 李庭芝 海陵 文天样 淮南东路 指南录 中国历史地图集 扬州 泰州 汉语大词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登高》《蜀相》的鉴赏指导 被引量:1
4
作者 桑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登高》 《蜀相》 杜甫 七律 中学 语文 阅读鉴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道难》主旨争鸣及教学处理 被引量:1
5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蜀道难》 李白 主题 中学 语文 阅读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悲剧英雄的内心独白——读司马迁《报任安书》
6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报任安书》 司马廷 悲剧 生平 人生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支”记时概说
7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8-49,共2页
“干支”记时概说江苏南通市三中陆精康懂得一点“干支”记时知识,是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干支”又称“天干、地支”。“干”指“十天干”,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十二地支”,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 “干支”记时概说江苏南通市三中陆精康懂得一点“干支”记时知识,是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干支”又称“天干、地支”。“干”指“十天干”,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十二地支”,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数目分别为十和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支纪日 干支纪年 中学文言文 公元纪年 次序表 十二地支 天干 《祭妹文》 年循环 《群英会蒋干中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幕“折服秦王”的荒诞剧──《唐雎不辱使命》考辨
8
作者 高淑娟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46-48,共3页
一幕「折服秦王」的荒诞剧《唐雎不辱使命》考辨江苏南通市三中高淑娟陆精康《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下引文字出此不注)。是章,不少读者误作史传,以为实有其事,初中语文《教参》的分析不能不说是极有影响的:... 一幕「折服秦王」的荒诞剧《唐雎不辱使命》考辨江苏南通市三中高淑娟陆精康《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下引文字出此不注)。是章,不少读者误作史传,以为实有其事,初中语文《教参》的分析不能不说是极有影响的: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策》 唐雎 荒诞剧 秦王 安陵君 信陵君 《史记》 刺客列传 外交斗争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词造意品俊句——《雨霖铃》赏析教学一得
9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6-27,共2页
编者按〕上古代诗词鉴赏课,怎样引导学生走入“意境”,真正品味出作品的诗美(神韵之美与语言之美),从而切切实实培养起他们的艺术鉴赏力,这历来是一个教学难点。近几年来,针对这一难点的公开课很少,操作性强的经验之谈亦不多见... 编者按〕上古代诗词鉴赏课,怎样引导学生走入“意境”,真正品味出作品的诗美(神韵之美与语言之美),从而切切实实培养起他们的艺术鉴赏力,这历来是一个教学难点。近几年来,针对这一难点的公开课很少,操作性强的经验之谈亦不多见。上期本栏目发表唐湘平老师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难点 造意 意境美 杨柳 引导学生 晓风 诗词赏析 古典诗词 残月 诗词鉴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子自沉”引发的讨论
10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32-32,共1页
教《屈原列传》,讲至传主“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教室内一片静寂。突然,一句评语飘入教者耳鼓:“死何裨益!”声音不大,全班愕然———这是一个平素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颇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于是,不忙讲下面的文字,鼓励... 教《屈原列传》,讲至传主“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教室内一片静寂。突然,一句评语飘入教者耳鼓:“死何裨益!”声音不大,全班愕然———这是一个平素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颇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于是,不忙讲下面的文字,鼓励这位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屈原死得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列传》 屈子祠 唤起民众 统一战线 爱国主义思想 民族精神 安乐死 爱国主义精神 人生价值 汨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殽之战》异说
11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19-22,共4页
《殽之战》异说江苏南通市三中陆精康《之战》末段,秦穆公引咎自责的一段话,标点解释一向颇多歧见。关键句子的意义,通常的、权威的说法是:①“不替孟明”:不撤去孟明的职务。②“大夫何罪”:孟明等人有什么罪?③“不以一眚掩大... 《殽之战》异说江苏南通市三中陆精康《之战》末段,秦穆公引咎自责的一段话,标点解释一向颇多歧见。关键句子的意义,通常的、权威的说法是:①“不替孟明”:不撤去孟明的职务。②“大夫何罪”:孟明等人有什么罪?③“不以一眚掩大德”:不因为孟明的一次过失而抹杀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明 殽之战 秦穆公 江苏南通市 蹇叔 末段 春秋三传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秦晋之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石三鸟——《庄暴见孟子》教学实录
12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庄暴见孟子》 论辩艺术 “与民同乐” 说理方式 教学实录 说理艺术 “缩写” 权衡利害得失 雄辩家 课文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广州起义史实考略
13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29-30,共2页
辛亥广州起义史实考略江苏南通市三中陆精康孙中山先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一文,高度评价了辛亥广州“三·二九”起义。教材、《教参》介绍是役有关史实对学习原文不无助益,然涉及之史实语多舛误。是役前人爬罗剔抉已... 辛亥广州起义史实考略江苏南通市三中陆精康孙中山先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一文,高度评价了辛亥广州“三·二九”起义。教材、《教参》介绍是役有关史实对学习原文不无助益,然涉及之史实语多舛误。是役前人爬罗剔抉已著信史,兹据以考析如次:一、是役殉难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广州起义 史实考 黄花 死难烈士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同盟会员 党人碑 谘议局 江苏南通 烈士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列传》地名注释修正
14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1-32,共2页
《屈原列传》地名注释修正江苏南通市三中陆精康公元前312年,即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楚怀王十七年,秦、楚两国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战争起因是:秦使张仪以“商于六地六百里”谊楚绝齐,待楚怀王“使使如秦受地”,始知这是一场骗... 《屈原列传》地名注释修正江苏南通市三中陆精康公元前312年,即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楚怀王十七年,秦、楚两国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战争起因是:秦使张仪以“商于六地六百里”谊楚绝齐,待楚怀王“使使如秦受地”,始知这是一场骗局。盛怒之下,楚怀王决定以战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列传》 汉中地区 楚怀王 河南省内乡县 古地名 战国史 西峡县 江苏南通 楚国 中国历史地图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谈谈《失街亭》的虚与实
15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对读 《失街亭》 马谡 《三国志》 真实 统一 史实 活动 作者 基本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子厚墓志铭》阅读指要
16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4-47,共4页
《柳子厚墓志铭》(苏教版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文选》),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韩愈任袁州刺史时作。这篇被誉为“昌黎墓志第一,亦古今墓志第一”(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卷十三)的文章,叙述了柳宗元一生事迹,赞扬了柳宗元的... 《柳子厚墓志铭》(苏教版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文选》),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韩愈任袁州刺史时作。这篇被誉为“昌黎墓志第一,亦古今墓志第一”(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卷十三)的文章,叙述了柳宗元一生事迹,赞扬了柳宗元的文章学问、政治才干和高尚道德,对柳宗元长期遭贬、穷极困顿的经历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是了解柳宗元事迹和韩、柳关系的一篇重要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子厚墓志铭》 阅读指要 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 选修教材 苏教版 州刺史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马秋风”和“杏花春雨”——陆游两首七律赏读
17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陆游 七言律诗 文学欣赏 《临安春雨初霁》 《书愤》 诗歌 中学 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用“示意图”
18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1-42,共2页
小说《失街亭》描写的是一场战争的完整过程。教学中配备一幅清晰的战图,对于增强战争的直观性,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小说的历史意识和英雄情结是很有必要的。下图是笔者在备课过程中绘制的《蜀魏街亭之战示意图》(注)。教学过程中,三... 小说《失街亭》描写的是一场战争的完整过程。教学中配备一幅清晰的战图,对于增强战争的直观性,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小说的历史意识和英雄情结是很有必要的。下图是笔者在备课过程中绘制的《蜀魏街亭之战示意图》(注)。教学过程中,三用“示意图”,点拨《失街亭》,收到较好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意图 小说 《失街亭》 高中 语文教学 教学手段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无我愚,我智如斯”——从《愚溪诗序》观照柳宗元心态
19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愚溪诗序》 柳宗元 心态 写作手法 感情基调 抒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世风时俗说“不”——《五柳先生传》备课笔记
20
作者 唐瑞华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备课笔记 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指导 陶渊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