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你的生活是大地——我的一堂作文课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栋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3,共4页
这是一节写作课。试图通过对话活动,打开思路,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心灵,诱发他们的想象。
关键词 生活 作文课 大地 对话活动 引导学生 写作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语要少而精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栋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0-31,共2页
通常两周一次的大作文,教师批改后讲评,由于周期长.很多学生拿到发下的作文后,已经没有多少印象(须知学生一周中要同时学十多门课,除体育、音乐之外,几乎每科都有作业)。当然,迅速处理作业是教学常规,在此可以不论。但涉及作... 通常两周一次的大作文,教师批改后讲评,由于周期长.很多学生拿到发下的作文后,已经没有多少印象(须知学生一周中要同时学十多门课,除体育、音乐之外,几乎每科都有作业)。当然,迅速处理作业是教学常规,在此可以不论。但涉及作文教学的观念,又不能不说。普通高中每学期大作文不得少于6篇,这个要求不算高;但据了解,一般学校达不到这个要求。教师批改作文的速度普遍较慢,往往在于评语难写。而评语缺乏针对性.也是影响作文教学效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语 少而精 批改作文 大作文 教学常规 作文教学 普通高中 教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在星期三写不好作文”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栋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4-35,共2页
没有哪位老师不想教学生学会写作,写出好作文.可为什么付出许多心血却往往事与愿违呢?是我们想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吗?从本期起,我们将连续刊登王栋生老师的作文教学笔记.他的思索或许有助于我们找到一些问题的症结与答案。
关键词 作文 星期 教学笔记 老师 写作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教学之路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栋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朗诵 听众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悲悯意识”教学浅谈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春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9,共2页
关键词 悲悯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素养 人文教育 高中 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化”有度,无度则废——也说“淡化文体”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栋生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2期6-9,共4页
目前,在语文教学和考试中,有一种"淡化文体"的倾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看待文体问题?能否简单地说"淡化文体"?如果不是,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又应该怎样体现文体意识?下... 目前,在语文教学和考试中,有一种"淡化文体"的倾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看待文体问题?能否简单地说"淡化文体"?如果不是,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又应该怎样体现文体意识?下面这一组文章在不同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希望对老师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化 文体 命题作文 理解能力 编辑部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机会 适时写作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栋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31,共2页
在学生最想写的时候让他写,效果最好,这样的写作经历也会成为他的记忆。另一方面,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善于抓住机会,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放手让学生去写。
关键词 写作经历 适时 教育教学资源 写作教学 学生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文命题谈片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栋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41,共3页
最近学习新课标,反思这些年对作文教学的探讨,感到要做的事还是很多,特别想到的是,作文教学观念的转变,任重道远,绝非靠大旗一摇就能面目一新,教师需要在一些最基本的做法上改变观念,重视作文教学艺术.这里仅就命题问题观念的转换谈谈... 最近学习新课标,反思这些年对作文教学的探讨,感到要做的事还是很多,特别想到的是,作文教学观念的转变,任重道远,绝非靠大旗一摇就能面目一新,教师需要在一些最基本的做法上改变观念,重视作文教学艺术.这里仅就命题问题观念的转换谈谈我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自由作文 作文命题 中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关注学生的写作状态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春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28,共2页
写作教学中,教师想要有效指导,就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写作状态。
关键词 写作状态 学生 写作教学 有效指导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学生一同读《药》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栋生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9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学生 《药》 阅读体验 阅读教学 阅读感悟 经典作品 教师 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南录后序》教学杂记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栋生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10期53-54,共2页
随着高中课改不断推进,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自治区开始使用新编高中语文课本。下面发表的都是有关新教材的研究文章,以后我们还将陆续刊出,欢迎老师们投稿。
关键词 《指南录后序》 杂记 教学 语文课本 自治区 新教材 高中 课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链》是不是表现“造化安排”的小说?——与钱理群教授商榷 被引量:1
12
作者 龚修森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6期42-44,共3页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名作,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传统篇目。对《项链》的理解,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钱理群教授写的《(项链)告诉读者什么》一文(载《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不同意“批判女主人公虚荣心和...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名作,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传统篇目。对《项链》的理解,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钱理群教授写的《(项链)告诉读者什么》一文(载《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不同意“批判女主人公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之说,提出“作者并不热衷于对这位女主人公的‘逻辑’与追求进行严厉的价值判断”:“人们早已习惯于把‘追求享乐’看作是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链》 钱理群 上海教育出版社 小说 造化 女主人公 法国作家 语文课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谁说明
13
作者 王栋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1,共1页
每年开“两会”.都会有很多报道,对代表委员的发言或是答问,社会都会有很多评价。对他们是否能履行职责。评论者在评价时,往往也会注意到他们的“说明能力”。2013年,钟南山代表针对雾霾天气和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多次接受媒体访... 每年开“两会”.都会有很多报道,对代表委员的发言或是答问,社会都会有很多评价。对他们是否能履行职责。评论者在评价时,往往也会注意到他们的“说明能力”。2013年,钟南山代表针对雾霾天气和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多次接受媒体访谈。所言简明扼要,反响很大。这不仅因为他作为呼吸内科专家,有权威见解,更在于他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他了解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问题 代表委员 履行职责 说明能力 呼吸内科 表达能力 评论者 钟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何以“故纸堆里讨生活”?
14
作者 王栋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5,共2页
很多老师都说,现在每看到学生的“文化历史大散文”就有些厌倦,这些文章往往形式一律,似曾相识,没有什么生命活力,总像是从哪儿抄来的。坊间称之为“秋雨体”。说句公道话,这件事也不能全归罪余氏,虽然他自我炒作,不能说没有责... 很多老师都说,现在每看到学生的“文化历史大散文”就有些厌倦,这些文章往往形式一律,似曾相识,没有什么生命活力,总像是从哪儿抄来的。坊间称之为“秋雨体”。说句公道话,这件事也不能全归罪余氏,虽然他自我炒作,不能说没有责任,但推波助澜起而效颦者也太多。我曾翻看过一套40卷的散文大集。有一半作者也能娴熟地用那样的“体”。足见出版时是有市场的。令一些教师喜欢的是,“秋雨体”的高考作文曾得过高分,“秋雨体”的大赛作文曾得过奖,于是大行其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生活 高考作文 文化历史 生命活力 大散文 秋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老实实地去写
15
作者 王栋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1-32,共2页
之所以强调要“老老实实地去写”.并非我的学生品格不诚实。而是因为他们的文章太“花”。不知什么时候兴起来的,刚刚高一的学生,文章开头。二话不说,劈头盖脑脸就是一组排比句!或风花雪月,缠绵悱恻,或激情慷慨,热泪翻滚……像... 之所以强调要“老老实实地去写”.并非我的学生品格不诚实。而是因为他们的文章太“花”。不知什么时候兴起来的,刚刚高一的学生,文章开头。二话不说,劈头盖脑脸就是一组排比句!或风花雪月,缠绵悱恻,或激情慷慨,热泪翻滚……像我这样进入老境的,看了就有点受不了。像是看到陌生人强行挤进门来献花、送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开头 “花” 排比句 陌生人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剃光头发微》之发微
16
作者 王栋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剃光头发微》 杂文 高中 语文教学 阅读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呼格唤
17
作者 王栋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7-19,39,共4页
关键词 人文教育 批判精神 中学 语文教学 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钱蟒”与“半旧”
18
作者 孙富中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4期58-58,共1页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借林黛玉的俊眼,读者感受到了豪门望族的辉煌气派。在阅读教学时,有学生提出课文中两段文字有“不和谐”之处:“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借林黛玉的俊眼,读者感受到了豪门望族的辉煌气派。在阅读教学时,有学生提出课文中两段文字有“不和谐”之处:“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 《林黛玉进贾府》 读者感受 阅读 课文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