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切为了鲜花绽放
1
作者 虞晔如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3-64,共2页
这是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 一、是为"教学",更是为学生的成长而设计 书是教学的依据还是媒介?是教书还是用书教?——正确的态度应当是用教材做媒介培养发展学生,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确定教学策略。语文教材不是储藏知识点、训练点... 这是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 一、是为"教学",更是为学生的成长而设计 书是教学的依据还是媒介?是教书还是用书教?——正确的态度应当是用教材做媒介培养发展学生,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确定教学策略。语文教材不是储藏知识点、训练点的仓库,不是学生思考和语言训练的范本,不是为培养循规蹈矩者提供使其就范的规矩,而是培养语感、开发心智的引擎,是为学生"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弗洛姆语)所铺设的言语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策略 设计书 书教 训练点 语言训练 学习过程 心理活动过程 精读课文 苏州园林 学习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学生架起学习语文的绿色通道
2
作者 虞晔如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58,共1页
侯燕新老师的教学设计秉承新课程理念,主动建构起以教科书为载体、以教室为空间的教学小环境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把教学的触角伸展到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人的发展需要的土地上。
关键词 绿色通道 学习 学生 语文 教学设计 日常生活世界 课程理念 主动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住文字的生机 迸发课堂的活力
3
作者 虞晔如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0-61,共2页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注意并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挥?单老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1)教师提供梳理要求.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文言知识及文言现象和自读课文。(2)注意...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注意并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挥?单老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1)教师提供梳理要求.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文言知识及文言现象和自读课文。(2)注意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而又有所突破。一是引导学生专注于重点探究:“我认为邹忌劝谏成功的原因是——”“理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 文字 文言知识 引导学生 学习活动 自读课文 学生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实录
4
作者 陈婧(执教者) 虞晔如(观察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27,共7页
师:同学们,《唐诗宋词选读》精选了唐宋时期重要的诗词63首,涉及具体明确的“春”“秋”特定季节感的有45首——春季26篇.秋季19篇。编者如此安排,是有意为之还是实属巧合呢?春秋两季在古典诗词中有没有其独特的意蕴呢?就这些问... 师:同学们,《唐诗宋词选读》精选了唐宋时期重要的诗词63首,涉及具体明确的“春”“秋”特定季节感的有45首——春季26篇.秋季19篇。编者如此安排,是有意为之还是实属巧合呢?春秋两季在古典诗词中有没有其独特的意蕴呢?就这些问题,我已经请同学们在课前结合选修教材的具体诗歌作了一些思考与研究。下面我请同学来讲讲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修课 古典诗词 唐宋时期 唐诗宋词 选修教材 同学 “春” 选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如我上《核舟记》
5
作者 范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4-34,共1页
学习的本质是体验。王荣老师创设了乐学、活学的课堂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了中国工艺品的精巧.观照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理需求,让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和语文的魅力。但我认为,《核舟记》是古代说明文中的精品,文学... 学习的本质是体验。王荣老师创设了乐学、活学的课堂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了中国工艺品的精巧.观照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理需求,让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和语文的魅力。但我认为,《核舟记》是古代说明文中的精品,文学味十足,而王老师较多关注“写了什么”.而对文本“怎么写的”却关注不够.如未能充分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感受文言说明文的情景和形象。为弥补这一缺憾,笔者提出如下三点创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舟记》 语文学习 学生体验 学习的本质 活动情境 心理需求 生活世界 品味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啼》教学设计
6
作者 窦建丽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6-48,共3页
【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不同情境下鸟啼的特点及其蕴含的深意。 2.学习将抽象道理具体化的方法。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境 文章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