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泥-石灰-磷石膏固化赤泥的路用基层性能
被引量:
6
1
作者
石名磊
田新涛
+3 位作者
王华进
余昌运
杜旭阳
张瑞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基于磷石膏硫激发作用水泥-石灰固化赤泥,开展了固化赤泥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劈裂、抗回弹力学性能和干湿、冻融耐久性能等路用性能的室内试验,探究了该固化赤泥应用道路基层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固化剂配比m水泥∶m石灰∶m磷石...
基于磷石膏硫激发作用水泥-石灰固化赤泥,开展了固化赤泥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劈裂、抗回弹力学性能和干湿、冻融耐久性能等路用性能的室内试验,探究了该固化赤泥应用道路基层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固化剂配比m水泥∶m石灰∶m磷石膏=8∶2∶2的固化赤泥路用基层性能最佳,7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4.18 MPa,满足基层强度要求;28 d劈裂强度和回弹模量分别为0.256、1020 MPa;五级干湿和冻融循环后,质量变化率<2%,强度损失指标BDR均在80%以上。压汞试验从微观揭示了磷石膏反应产生的钙矾石,通过填充孔隙(0.1~1μm),增强固化赤泥强度;过量钙矾石使得固化赤泥体积膨胀,产生微裂缝孔隙(1~10μm),强度性能劣化。综合固化赤泥性能试验结果,使用m赤泥∶m水泥∶m石灰∶m磷石膏=100∶8∶2∶2配合比制备的固化赤泥替代传统路面基层材料是可行的,拓宽了赤泥综合利用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道路工程
道路基层
无侧限抗压强度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京长江漫滩废弃粉土改良用作路基填料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赛
章剑青
+3 位作者
尚石磊
丁建文
李耀宇
邱近哲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0,共8页
为实现基坑开挖废弃粉土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了水泥、石灰改良长江漫滩粉土路基的工程力学特征及稳定性。通过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水稳性试验和微观试验,分析改良粉土的强度特性及耐久性变化规律,论证长江漫滩粉土作为路基填...
为实现基坑开挖废弃粉土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了水泥、石灰改良长江漫滩粉土路基的工程力学特征及稳定性。通过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水稳性试验和微观试验,分析改良粉土的强度特性及耐久性变化规律,论证长江漫滩粉土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掺加水泥、石灰后,土体力学性能得到大幅改善;不同掺量下浸水5 d,改良土的水稳系数均大于0.6,水稳系数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石灰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微观试验表明,水泥、石灰在土体中生成的胶凝物质对土颗粒具有包裹和联结作用。综合考虑改良土的强度和水稳性,经过改良后,长江漫滩粉土可以作为路基填料,建议水泥、石灰改良土的最佳组合配比为6%水泥+6%石灰,在此掺量下,改良土体的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2.05 MPa,浸水5 d后的水稳系数为0.76,具有较好的路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漫滩
粉土改良
路基填料
力学性能
水稳性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稳定赤泥路用可行性与耐久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石名磊
杜旭阳
+3 位作者
余昌运
张瑞坤
杨子豪
田新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74-1985,共12页
水泥系结合料稳定赤泥应用于公路工程是消纳大宗工业固体废料赤泥的新技术路向。目前,路用稳定赤泥耐久性能的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为对此研究,进行稳定剂配比研究、干湿循环与冻融循环试验和微观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石灰和磷石膏结合...
水泥系结合料稳定赤泥应用于公路工程是消纳大宗工业固体废料赤泥的新技术路向。目前,路用稳定赤泥耐久性能的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为对此研究,进行稳定剂配比研究、干湿循环与冻融循环试验和微观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石灰和磷石膏结合料稳定赤泥的标准强度最小为3.6 MPa,可满足路面稳定基层承载标准,且5级循环后试样质量损失趋于稳定。磷石膏比例由8%减小到2%,5级干湿循环后强度降低至1.69~3.69 MPa,强度损失率(BDR/%)达到35.1%~85.4%,5级冻融循环后强度降低至2.63~3.70 MPa,强度损失率(BDR/%)达到54.82%~79.79%,表明硫激发耦合效应的磷石膏掺量不宜超过赤泥用量的2%。此外,压汞试验研究揭示干湿与冻融循环导致试样大孔隙(直径>0.1μm)占比增加,并与强度呈显著负相关。综合承载性能与耐久性能试验,使用稳定赤泥替代公路道面水稳材料是可行的,最优配比为赤泥:水泥:石灰:磷石膏=100︰8︰2︰2。基于循环强度衰减特征,工程实践中施工期限制、早期养护质量等至关重要,且应严格控制稳定赤泥中的磷石膏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干湿循环
冻融循环
压汞试验
可行性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路基疏桩补偿“协力”设计
4
作者
石名磊
王伟
张瑞坤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7-255,共9页
为研究路基疏桩补偿软土地基的协配机制,本文提出了疏桩补偿软土地基协力概念模型,借助Mathematica软件进一步阐明了软土地基临界荷载的边载坡率和硬壳层关联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基于软土地基临界荷载的路基疏桩协力的疏桩承载力检...
为研究路基疏桩补偿软土地基的协配机制,本文提出了疏桩补偿软土地基协力概念模型,借助Mathematica软件进一步阐明了软土地基临界荷载的边载坡率和硬壳层关联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基于软土地基临界荷载的路基疏桩协力的疏桩承载力检算方法。疏桩间距与桩长协配设计实例分析,不仅验证了路基疏桩补偿软土地基协力基桩承载力检算方法的可行性,并揭示了疏桩路基坡趾被动区稳定不利地貌加剧失稳的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协力概念模型和基桩承载力检算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阐明了超载预压方案慎用的必要性,强调了控制路基填筑加载速率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桩路基
疏桩协力
软土地基
临界荷载
塑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泥-石灰-磷石膏固化赤泥的路用基层性能
被引量:
6
1
作者
石名磊
田新涛
王华进
余昌运
杜旭阳
张瑞坤
机构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江苏华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312)。
文摘
基于磷石膏硫激发作用水泥-石灰固化赤泥,开展了固化赤泥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劈裂、抗回弹力学性能和干湿、冻融耐久性能等路用性能的室内试验,探究了该固化赤泥应用道路基层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固化剂配比m水泥∶m石灰∶m磷石膏=8∶2∶2的固化赤泥路用基层性能最佳,7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4.18 MPa,满足基层强度要求;28 d劈裂强度和回弹模量分别为0.256、1020 MPa;五级干湿和冻融循环后,质量变化率<2%,强度损失指标BDR均在80%以上。压汞试验从微观揭示了磷石膏反应产生的钙矾石,通过填充孔隙(0.1~1μm),增强固化赤泥强度;过量钙矾石使得固化赤泥体积膨胀,产生微裂缝孔隙(1~10μm),强度性能劣化。综合固化赤泥性能试验结果,使用m赤泥∶m水泥∶m石灰∶m磷石膏=100∶8∶2∶2配合比制备的固化赤泥替代传统路面基层材料是可行的,拓宽了赤泥综合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
赤泥
道路工程
道路基层
无侧限抗压强度
路用性能
Keywords
red mud
road engineering
road bas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road performance
分类号
U416.2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京长江漫滩废弃粉土改良用作路基填料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赛
章剑青
尚石磊
丁建文
李耀宇
邱近哲
机构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江苏华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建设
工程
有限公司
出处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8159)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B07B06)。
文摘
为实现基坑开挖废弃粉土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了水泥、石灰改良长江漫滩粉土路基的工程力学特征及稳定性。通过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水稳性试验和微观试验,分析改良粉土的强度特性及耐久性变化规律,论证长江漫滩粉土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掺加水泥、石灰后,土体力学性能得到大幅改善;不同掺量下浸水5 d,改良土的水稳系数均大于0.6,水稳系数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石灰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微观试验表明,水泥、石灰在土体中生成的胶凝物质对土颗粒具有包裹和联结作用。综合考虑改良土的强度和水稳性,经过改良后,长江漫滩粉土可以作为路基填料,建议水泥、石灰改良土的最佳组合配比为6%水泥+6%石灰,在此掺量下,改良土体的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2.05 MPa,浸水5 d后的水稳系数为0.76,具有较好的路用力学性能。
关键词
长江漫滩
粉土改良
路基填料
力学性能
水稳性
微观机理
Keywords
Yangtze River floodplain
silt improvement
subgrade filling
mechanics characteristics
water stability
microscopic mechanism
分类号
TU44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稳定赤泥路用可行性与耐久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石名磊
杜旭阳
余昌运
张瑞坤
杨子豪
田新涛
机构
东南大学
江苏华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74-198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号:41272312)。
文摘
水泥系结合料稳定赤泥应用于公路工程是消纳大宗工业固体废料赤泥的新技术路向。目前,路用稳定赤泥耐久性能的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为对此研究,进行稳定剂配比研究、干湿循环与冻融循环试验和微观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石灰和磷石膏结合料稳定赤泥的标准强度最小为3.6 MPa,可满足路面稳定基层承载标准,且5级循环后试样质量损失趋于稳定。磷石膏比例由8%减小到2%,5级干湿循环后强度降低至1.69~3.69 MPa,强度损失率(BDR/%)达到35.1%~85.4%,5级冻融循环后强度降低至2.63~3.70 MPa,强度损失率(BDR/%)达到54.82%~79.79%,表明硫激发耦合效应的磷石膏掺量不宜超过赤泥用量的2%。此外,压汞试验研究揭示干湿与冻融循环导致试样大孔隙(直径>0.1μm)占比增加,并与强度呈显著负相关。综合承载性能与耐久性能试验,使用稳定赤泥替代公路道面水稳材料是可行的,最优配比为赤泥:水泥:石灰:磷石膏=100︰8︰2︰2。基于循环强度衰减特征,工程实践中施工期限制、早期养护质量等至关重要,且应严格控制稳定赤泥中的磷石膏掺量。
关键词
赤泥
干湿循环
冻融循环
压汞试验
可行性
耐久性
Keywords
Red mud
W-D circulation
F-T circulation
MIP experiment
Feasibility
Durability
分类号
U4162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路基疏桩补偿“协力”设计
4
作者
石名磊
王伟
张瑞坤
机构
东南大学
江苏华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7-255,共9页
文摘
为研究路基疏桩补偿软土地基的协配机制,本文提出了疏桩补偿软土地基协力概念模型,借助Mathematica软件进一步阐明了软土地基临界荷载的边载坡率和硬壳层关联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基于软土地基临界荷载的路基疏桩协力的疏桩承载力检算方法。疏桩间距与桩长协配设计实例分析,不仅验证了路基疏桩补偿软土地基协力基桩承载力检算方法的可行性,并揭示了疏桩路基坡趾被动区稳定不利地貌加剧失稳的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协力概念模型和基桩承载力检算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阐明了超载预压方案慎用的必要性,强调了控制路基填筑加载速率的重要性。
关键词
疏桩路基
疏桩协力
软土地基
临界荷载
塑性区
Keywords
Scattered pile foundation
Synergistic scattered pile
Soft soil foundation
Critical loading
Plastic zone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泥-石灰-磷石膏固化赤泥的路用基层性能
石名磊
田新涛
王华进
余昌运
杜旭阳
张瑞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京长江漫滩废弃粉土改良用作路基填料的室内试验研究
张赛
章剑青
尚石磊
丁建文
李耀宇
邱近哲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稳定赤泥路用可行性与耐久性试验研究
石名磊
杜旭阳
余昌运
张瑞坤
杨子豪
田新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路基疏桩补偿“协力”设计
石名磊
王伟
张瑞坤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