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教协同推进“3+2”江苏省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3
1
作者 史卫红 乔学斌 +3 位作者 庄林 陈国忠 韩扣兰 刘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4289-4293,共5页
为提升基层"3+2"全科人才培养质量,推动"3+2"教育教学改革,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与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对接,推进了医教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基层岗位调研和行业一线专家反复认证,制定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校院共培... 为提升基层"3+2"全科人才培养质量,推动"3+2"教育教学改革,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与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对接,推进了医教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基层岗位调研和行业一线专家反复认证,制定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校院共培、三三分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校院-医教联合体"内实施临床学院小班化教学,实现了校院组织管理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一体化、专兼职教师团队一体化、教学质量建设一体化、课程建设一体化。在完成3年临床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同时,同步实现了学生学历的提升,进一步推进了"3+2"江苏模式示范区建设,有利于促进基层人才质量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教育 医学 医教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乡镇卫生院接诊疾病情况及其对全科医学教育的指导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史卫红 乔学斌 +3 位作者 许兰 常丽 庄林 刘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3923-3928,共6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乡镇卫生院的接诊疾病情况,并探讨其对全科医学教育的指导意义。方法于2015-07-13至2015-08-15,采用立意抽样法在江苏省选取乡镇卫生院12所,其中苏南地区3所、苏中地区3所、苏北地区6所。采用自制"基层疾病调查问卷&... 目的了解江苏省乡镇卫生院的接诊疾病情况,并探讨其对全科医学教育的指导意义。方法于2015-07-13至2015-08-15,采用立意抽样法在江苏省选取乡镇卫生院12所,其中苏南地区3所、苏中地区3所、苏北地区6所。采用自制"基层疾病调查问卷"收集该12所乡镇卫生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的接诊疾病情况;解析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考试大纲),并将其与乡镇卫生院的接诊疾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所乡镇卫生院共接诊患者636 638人次,其中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分别接诊患者440 829人次(69.24%)、55 060人次(8.65%)、35 091人次(5.51%)、61 850人次(9.72%)、37 218人次(5.85%)、2 239人次(0.35%)。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乡镇卫生院接诊的疾病类别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考试大纲要点进行对比:乡镇卫生院接诊的内科、外科及妇产科疾病几乎覆盖了考试大纲要点,但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部分传染性疾病(内科)在乡镇卫生院中无接诊患者,大纲中要求的外科和妇产科基础知识还包括输血、围术期处理、营养(外科)及计划生育(妇产科),需注意补充;乡镇卫生院接诊的儿科疾病覆盖了考试大纲中大部分要点,但乡镇卫生院中接诊的小儿肥胖症、锌缺乏症、口炎、病毒性脑炎在考试大纲中未涉及;乡镇卫生院接诊的皮肤科和五官科疾病远超出考试大纲要点。结论江苏省乡镇卫生院的接诊疾病涵盖面较广,对全科医生医疗服务能力要求较高,需提升其外科、妇产科、儿科门诊的服务能力,协调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基本医疗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教育 医学 乡镇卫生院 疾病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刘红 史卫红 乔学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088-3093,共6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基层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以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岗位胜任力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7—8月,采用立意抽样法在江苏省选取23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1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其中的630例全科医... 目的了解江苏省基层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以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岗位胜任力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7—8月,采用立意抽样法在江苏省选取23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1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其中的630例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江苏省基层全科医生能力自评问卷》对纳入全科医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和岗位胜任力,其中岗位胜任力涉及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力、职业精神与素养、教育学习能力5个方面。共发放问卷630份,回收有效问卷608份(乡镇卫生院497份、村卫生室11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5%。结果 64.1%(390/608)的全科医生未开展过心理卫生服务,62.8%(382/608)的全科医生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次数≤5次;31.6%(192/608)的全科医生表示对突发卫生事件处理相关预案很/非常熟悉,23.0%(140/608)的全科医生表示对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很/非常熟悉。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的常见病/多发病处理掌握程度、家庭健康评估服务开展情况优于村卫生室全科医生,康复医疗服务开展次数多于村卫生室全科医生,转诊服务开展情况、上门诊疗服务开展情况差于村卫生室全科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的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熟悉程度、三类人群(孕妇、儿童、老年人)随访情况、适龄青年计生宣教开展情况差于村卫生室全科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的团队协作情况优于村卫生室全科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的3年内投诉次数多于村卫生室全科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有二/三级医院工作经历的比例高于村卫生室全科医生,每周自学时间、2014年本科室开展新诊疗技术数量多于村卫生室全科医生,互联网医学信息检索掌握程度优于村卫生室全科医生,工作后参加提高职称/学历培训次数少于村卫生室全科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苏省基层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不容乐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发展不平衡,急需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岗位胜任力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WONCA 6大核心能力为框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孟 高圆圆 +2 位作者 金沈樱 任天成 史卫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以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6大核心能力为框架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质量评价体系。方法以WONCA 6大核心能力为框架,通过文献筛选法并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形式收集质性数据,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基于现象学的C... 目的探讨以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6大核心能力为框架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质量评价体系。方法以WONCA 6大核心能力为框架,通过文献筛选法并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形式收集质性数据,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基于现象学的Colaizzi 7步分析法选取了评价住培培训质量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算出各指标权重进而制定全科住培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确定了住培医生相关情况、培训相关内容了解情况、培训医院基本情况等10个方面的33个指标以构建全科住培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最终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其中学员收入(0.082)、上级重视(0.081)和结业总考核(0.113)权重最高。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在评估全科住培培训质量体系应重点关注住培医生相关情况、培训相关内容了解情况、培训医院基本情况等10个方面中权重最高的指标,尤其是学员收入、上级重视和结业总考核3个方面,以完善评估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 全科医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对肠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翟金海 张佳怡 徐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9-584,共6页
目的研究活化血小板诱导的血管生成对肠微血管内皮细胞(Intes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IMECs)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IMECs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以活化的血小板刺激,观... 目的研究活化血小板诱导的血管生成对肠微血管内皮细胞(Intes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IMECs)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IMECs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以活化的血小板刺激,观察比较加入PI3K/mTOR抑制剂BEZ235前后,IMECs细胞迁移、管腔形成能力的变化来研究活化的血小板对IMECs血管生成的影响,观察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相关蛋白及HIF-1α的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纤维化相关因子E-cadherin、α-SMA、Collagen I蛋白表达变化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经培养得到的IMECs经倒置显微镜形态学特征鉴定95%以上为内皮细胞特征。静息血小板加入ADP后,FCM检测P-selectin抗体浓度明显增加(P<0.01),表明活化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加。加入PI3K/mTOR抑制剂BEZ235可显著抑制活化的血小板刺激增强了IMECs的细胞迁移能力、管腔形成的能力(P<0.01)。PI3K/AKT/mTOR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而磷酸化蛋白水平明显受到抑制,HIF-1α、α-SMA、CollagenI的蛋白生成及基因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1),而E-cadherin蛋白生成及基因表达则上调(P<0.01)。结论活化血小板诱导的IMECs细胞EMT的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mTOR/AKT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生成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小板活化 血管生成 上皮间质转化 PI3K/AKT/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的作业治疗:理论架构与方法体系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晓龙 杨亚茹 +5 位作者 邱服冰 郭凤宜 黄锦文 曹磊 张甜甜 宋为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1-629,共9页
目的研究《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在作业治疗中的理论架构、方法体系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系统应用。方法基于ICF理论,结合世界作业治疗师联合会的相关政策文件,分析作业治疗发展的理论架构,探讨基于ICF框架下临床情境下系统化... 目的研究《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在作业治疗中的理论架构、方法体系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系统应用。方法基于ICF理论,结合世界作业治疗师联合会的相关政策文件,分析作业治疗发展的理论架构,探讨基于ICF框架下临床情境下系统化的作业治疗。结果基于ICF构建作业治疗的理论架构与方法体系,明确现代康复服务中综合作业治疗干预的目标、原则与应用方法。作业治疗干预目标是通过多学科、跨领域地应用综合作业治疗方案,提高个体的活动和参与,使功能最佳化。作业治疗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和功能定向的原则,在不同情景下实施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建议系统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构建系统化的作业治疗服务体系,即功能与需求分析(ICHI)-功能分类、评估及编码(ICF)-疾病分类、诊断及编码(ICD)-作业治疗干预(ICHI)。结论构建了基于ICF的作业治疗理论架构与方法体系,建立了综合性的临床作业治疗应用模式,明确了以活动和参与为导向的作业治疗干预目标,提高了作业治疗的系统化、结构化、标准化及精细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作业治疗 康复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HOTTIP促进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莉 孙耕耘 +1 位作者 秦一雨 葛安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HOTTIP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芯片技术检测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LncRNA表达谱并以Real-time PCR对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CCK-8实验检测HOTTIP对肺癌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HOTTIP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芯片技术检测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LncRNA表达谱并以Real-time PCR对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CCK-8实验检测HOTTIP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HOTTIP对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OTTIP对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HOTTIP在肺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异常增高,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正相关;功能学实验显示HOTTIP在体外可促进肺癌细胞增殖,而沉默其表达则能诱导凋亡;沉默HOTTIP表达可促进bax和caspase-3活性片段增多,抑制bcl-2表达,进而诱导凋亡。miR-137与HOTTIP存在潜在结合位点,并且miR-137表达水平与HOTTIP呈反比。结论 HOTTIP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37,减弱后者的抑癌作用,进而促进肺癌细胞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HOTTIP miR-1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兔骨质疏松模型的骨质疏松症进展中骨髓代谢组学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慧丽 李克峰 +1 位作者 戴小丽 李仕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03-1611,共9页
目的:探讨兔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发生过程中骨髓代谢的变化特点。方法:通过兔双侧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制作兔OP模型模拟绝经期妇女的OP过程。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density,BMD)的变化。通过活体磁... 目的:探讨兔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发生过程中骨髓代谢的变化特点。方法:通过兔双侧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制作兔OP模型模拟绝经期妇女的OP过程。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density,BMD)的变化。通过活体磁共振氢质子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和离体液相色谱结合质谱(LC-MS/MS)分析等多种方法对骨髓进行代谢组学分析。OVX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的取样分析节点均分别设定在术前、术后2个月和术后5个月。结果:随着时间的发展,术后5个月OVX组的BMD值较Sham组明显减低(2个月,P<0.05;5个月,P<0.01)。1H-MRS扫描分析表明,与Sham组相比,OVX组骨髓中的乳酸和脂类含量在术后2个月和5个月时均明显增加。OVX组骨髓中的胆碱、肌酸、谷氨酰胺、羟脯氨酸却较Sham组减少。在术后2个月时,进行离体骨髓代谢组学分析,也得到了上述相似的骨髓代谢变化结果。此外,1H-MRS扫描分析发现,OVX组的氨基酸、酰基肉碱、核苷酸和神经酰胺发生了显著变化。相关分析发现,BMD值与乳酸值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842,P<0.01),BMD与胆碱、肌酸、谷氨酰胺和羟脯氨酸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本研究发现随着OP进展,骨髓代谢会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利用1H-MRS对活体进行骨代谢变化扫描分析可能是评价OP的一种潜在无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骨髓 骨质疏松症 代谢组学分析 时间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