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生理说课的设计
1
作者 曹广芝 袁文菊 +2 位作者 李娜 何贝 赵鸿璋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220-223,共4页
说课是现代化教学和教研改革的重要方法。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生理课程的教学为例,概述课程基本信息,分析课程建设、课程设计,探究课程的实施情况,并根据教学效果总结特色创新亮点,旨在为高职动物生理说课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动物生理课程 说课设计 教学模式 课程建设 教学效果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高职动物医学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武彩红 魏冬霞 +3 位作者 郭广富 陆辉 孟婷 贺生中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10期239-240,共2页
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养猪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原因离不开人才因素。非洲猪瘟疫病背景下,从我国兽医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了阐述,并对高职动物医学专业群人才培养提出了应对措施,为有效推动高职动物医学专业群人... 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养猪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原因离不开人才因素。非洲猪瘟疫病背景下,从我国兽医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了阐述,并对高职动物医学专业群人才培养提出了应对措施,为有效推动高职动物医学专业群人才培养寻找突破口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高职 动物医学专业群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高职动物医学专业学生 被引量:4
3
作者 邢玉娟 陈玉库 +4 位作者 陆桂平 武彩红 刘运镇 魏宁 郭方超 《中兽医学杂志》 2010年第5期45-47,共3页
实践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确立实践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制定实践教学规范,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教师技能训练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注重... 实践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确立实践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制定实践教学规范,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教师技能训练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实训课程教材建设,严格实训考核等措施,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动物医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改革 高素质人才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五维融合路径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植 郝福星 +2 位作者 刘莉 朱道仙 肖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7年第11期117-118,共2页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抓手,将其融入专业教育,这对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将专业教育中的关键点与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能力点...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抓手,将其融入专业教育,这对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将专业教育中的关键点与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能力点进行对接互融,构建了培养目标融合、课程体系融合、教学师资融合、教学管理融合和教学保障融合的五维融合路径,实现了动物医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动物医学 专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五维融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免疫原性评价
5
作者 李巨银 葛君 +4 位作者 马超 张建辉 闫伟 孙娇娇 李建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4,共9页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是引发手足口病流行与暴发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给公共卫生领域带来了严峻挑战。本研究通过体外构建柯萨奇病毒CVA16的eDNA感染性克隆,进而对其感染能力、连续传代稳定性以及体内免疫原性展开深入探究,旨在为CVA1...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是引发手足口病流行与暴发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给公共卫生领域带来了严峻挑战。本研究通过体外构建柯萨奇病毒CVA16的eDNA感染性克隆,进而对其感染能力、连续传代稳定性以及体内免疫原性展开深入探究,旨在为CVA16疫苗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eGFP报告基因构建CVA16微基因组平台,并通过反向遗传技术拯救出CVA16感染性克隆,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全面评估。结果显示:构建的CVA16全长cDNA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获得7500 bp目的条带和3500 bp载体条带,全基因测序验证cDNA序列与理论序列完全一致;细胞形态学鉴定显示,CVA16组可见典型肠道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连续传代后仍保持稳定感染性及正常噬斑形态;小鼠免疫实验表明,该克隆可诱导机体产生高滴度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超离浓缩后中和抗体滴度为原液免疫组的2倍。结果表明,通过反向遗传技术获得的CVA16感染性克隆在体外可稳定传代,并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为病毒基因功能、感染机制及疫苗研发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反向遗传 感染性克隆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泰州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广富 曹军平 +1 位作者 吴艳涛 陆桂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8-189,共2页
为进一步摸清江苏泰州地区猪群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情况及危害程度,控制该病在泰州地区的流行,应用PCR方法对泰州所辖6个市(区)近2年116份病料进行PCV2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总阳性率为53.45%,每个地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 为进一步摸清江苏泰州地区猪群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情况及危害程度,控制该病在泰州地区的流行,应用PCR方法对泰州所辖6个市(区)近2年116份病料进行PCV2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总阳性率为53.45%,每个地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其中,规模化养猪场阳性率为48.33%,散养户阳性率为58.93%。由此可见,PCV2在泰州地区猪群中普遍存在,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PCR PCV2感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部分地区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戴建华 邓东惯 +1 位作者 袁橙 武彩红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6-110,共5页
为研究江苏地区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对2018—2020年采集的泰州和徐州两地发病鸭场病料进行了大肠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16 S r RNA共鉴定出79株大肠杆菌,其中O抗原血清型菌株42株,涉及14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有O78(19.... 为研究江苏地区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对2018—2020年采集的泰州和徐州两地发病鸭场病料进行了大肠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16 S r RNA共鉴定出79株大肠杆菌,其中O抗原血清型菌株42株,涉及14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有O78(19.0%)、O65(14.3%)、O24(14.3%)和O1(11.9%),未鉴定血清型菌株有37株;对分离菌株的Ⅰ型菌毛fimC、大肠杆菌Ⅲ型分泌系统2(ETT2)毒力基因的检测显示,分离菌株中fimC^(+)/ETT2^(+)大肠杆菌23株,fimC^(+)/ETT2^(-)大肠杆菌46株,fimC^(-)/ETT2^(-)大肠杆菌8株,fimC^(-)/ETT2^(+)大肠杆菌2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磺胺甲基异噁唑、强力霉素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但均对多黏菌素B较为敏感,高度敏感率为68.4%;4株fimC^(+/)ETT2^(+)大肠杆菌毒力差异较大,LD_(50)最高为2.4×10^(8)cfu/mL,最低为2.4×10^(5)cfu/mL。研究结果为江苏地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肉鸭 血清型 毒力基因 药敏试验 半数致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噬菌体裂解酶的表达纯化及杀菌活性分析
8
作者 廉乐乐 袁橙 +4 位作者 郝福星 汤芳 陆辉 薛峰 戴建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8-423,共6页
为分析本研究前期分离的大肠杆菌噬菌体Hab-EA株是否编码裂解酶(Lysin)基因,且该裂解酶蛋白是否对大肠杆菌(E.coli)具有杀菌活性,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大肠杆菌噬菌体lysin基因序列,采用Primer 5设计简并引物,经PCR扩增Hab-EA株的假定裂... 为分析本研究前期分离的大肠杆菌噬菌体Hab-EA株是否编码裂解酶(Lysin)基因,且该裂解酶蛋白是否对大肠杆菌(E.coli)具有杀菌活性,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大肠杆菌噬菌体lysin基因序列,采用Primer 5设计简并引物,经PCR扩增Hab-EA株的假定裂解酶(称为lysEha1)基因并测序,分别采用ORF Finder和BLAST分析该基因的ORF,采用SWISS模型预测该ORF编码Lysin蛋白的空间结构。对已确定的lysEha1 ORF序列设计表达引物。以简并引物经PCR扩增的产物为模板,采用表达引物经PCR扩增lysEha1基因完整的ORF,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lyEha1-ORF,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经Ni亲和层析柱法纯化LysEha1 ORF(即重组裂解酶蛋白rLysin),利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鉴定该蛋白的表达与纯化效果。简并引物的PCR结果显示,扩增到约1200 bp的目的条带,测序结果经ORF Finder分析显示:该片段的nt39~nt536存在一个498 bp的ORF;BLAST分析显示,该ORF属于大肠杆菌噬菌体Lysin家族基因。Lysin蛋白的二级结构含7段α螺旋,3段β折叠。表达引物的PCR结果显示在约500 bp处出现目的片段,测序结果显示该ORF为噬菌体lysin基因。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在约25 ku处出现特异性目的条带,且rLysin主要在上清中表达,纯化后可见单一目的条带。采用浊度递减试验测定rLysin及其与EDTA联用(rLysin+EDTA)后分别对16株E.coli的杀菌活性。结果显示,rLysin对1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总杀菌率为56.25%(9/16),rLysin+EDTA对上述细菌的总杀菌率达87.5%(14/16),rLysin+EDTA的杀菌率显著高于rLysin(P<0.05)。上述结果表明,噬菌体Hab-EA株可编码Lysin,本研究正确表达并纯化了该rLysin,并证实其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杀菌活性较强,与EDTA联用可以提高rLysin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杀菌活性。本研究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噬菌体 裂解酶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银杏叶对育肥期苏姜猪生长性能、肌内脂肪沉积及肌肉抗氧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桂文龙 张广峰 +3 位作者 徐卫祥 刘莉 陆江 陈菁菁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46,共8页
该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银杏叶对育肥期苏姜猪生长性能、肌内脂肪沉积及肌肉抗氧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72头体重50.45±1.23 kg的苏姜猪,随机分成4组,6个重复/组,3头/重复。试验组分别饲喂含0.1%、0.3%和0.5%银杏叶的基础日粮,对照组... 该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银杏叶对育肥期苏姜猪生长性能、肌内脂肪沉积及肌肉抗氧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72头体重50.45±1.23 kg的苏姜猪,随机分成4组,6个重复/组,3头/重复。试验组分别饲喂含0.1%、0.3%和0.5%银杏叶的基础日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试验结束后,检测背膘厚度、背最长肌中肌内脂肪(IMF)含量、脂肪酸组成和肌内抗氧化指标,并用实时荧光PCR测定相关抗氧化分子的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3%银杏叶(P<0.01)和0.5%银杏叶(P<0.05)显著提高IMF含量,添加0.3%银杏叶显著降背膘厚度(P<0.05),添加不同剂量银杏叶对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无显著影响。(2)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3%银杏叶显著提高肌内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油酸和亚麻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及n-6 PUFA/n-3 PUFA比值、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和血栓形成指数(TI)(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3%银杏叶和0.5%显著降低肌内丙二醛(MDA)含量(P<0.05),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添加0.3%银杏叶还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3%银杏叶和0.5%银杏叶上调背最长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过氧化氢酶(CAT)、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添加0.3%银杏叶还上调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银杏叶可上调Nrf2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基因表达,提高肌内抗氧化能力,减少MUFA和PUFA过氧化,提高IMF含量,且添加0.3%银杏叶时可更有效地改善肌内n-6 PUFA/n-3 PUFA比值、AI和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育肥期 苏姜猪 肌内脂肪 脂肪酸组成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职农牧类专业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思考
10
作者 赵永旺 苏晓健 管远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4年第9期86-87,共2页
专业思想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专业思想教育,对稳定学生思想情绪、激发其钻研专业的热情和巩固专业思想尤为关键.就目前高职农牧类专业学生存在的专业思想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阐述,... 专业思想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专业思想教育,对稳定学生思想情绪、激发其钻研专业的热情和巩固专业思想尤为关键.就目前高职农牧类专业学生存在的专业思想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促进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思想教育 学生 高职 高等职业教育 组成部分 人才培养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OC《动物病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亚青 於敏 +2 位作者 王永娟 王琳琳 方向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4-124,F0003,F0004,共3页
为了探索《动物病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课程团队依托中国大学慕课(MOOC)平台采用课前下达任务引导预习、课中查漏补缺加深理解、课后巩固的方式创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动物病理》课程教学模式,并从课程建设和使用、... 为了探索《动物病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课程团队依托中国大学慕课(MOOC)平台采用课前下达任务引导预习、课中查漏补缺加深理解、课后巩固的方式创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动物病理》课程教学模式,并从课程建设和使用、实施过程、教学评价和效果、不足及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动物病理》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动物病理 线上线下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调研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8
12
作者 胡新岗 沈璐 +2 位作者 朱明苑 陈则东 黄银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8,25,共8页
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教学数字化转型调研,探究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数字化在师生素质与能力要求、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平台及网络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其是否符合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探索凸显类型... 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教学数字化转型调研,探究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数字化在师生素质与能力要求、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平台及网络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其是否符合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探索凸显类型特色、增强高职院校教学数字化适应性的对策,以期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数字化转型 调研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药理学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13
作者 刘天和 魏宁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1年第2期60-62,共3页
动物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对于动物医学专业来说这是一门专业核心课,也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但是这门学科理论性较... 动物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对于动物医学专业来说这是一门专业核心课,也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但是这门学科理论性较强,药物种类繁多,知识点容易混淆,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内容较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枯燥。就如何将动物药理学这门学科化繁为简、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等问题,文章提出几点动物药理学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药理学 教学 方法 药物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亚单位疫苗对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交叉保护力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甘辉群 吴双 +5 位作者 符庆远 甘翔 孙雅鑫 李巨银 桂文龙 刘明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3,共9页
为评价鸭短喙侏儒综合征(SBDS)亚单位疫苗(rBac-JS01 VP2株)对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的交叉保护力,本试验选用40只产蛋母鸭和4只成年公鸭随机均分成2个组,疫苗免疫组母鸭免疫接种SBDS亚单位疫苗0.5 mL/只,非免疫对照组不... 为评价鸭短喙侏儒综合征(SBDS)亚单位疫苗(rBac-JS01 VP2株)对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的交叉保护力,本试验选用40只产蛋母鸭和4只成年公鸭随机均分成2个组,疫苗免疫组母鸭免疫接种SBDS亚单位疫苗0.5 mL/只,非免疫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免疫后第2、4、6个月,分别收集各组产蛋母鸭鸭蛋并人工孵化,每个时间段任意选择健康的公、母雏鸭各10只,进行GPV-JS02毒株或MDPV-JS03毒株攻毒,在攻毒后第3、5、7、14天采集雏鸭肛拭子检测排毒情况。此外,免疫后第2、4、6个月,所有产蛋母鸭采血并分离血清,收集鸭蛋并提取和纯化卵黄中和抗体,分别采用GPV-JS02毒株或MDPV-JS03毒株测定血清和卵黄中和抗体效价,并比较血清和卵黄中和抗体效价与被动免疫攻毒保护率的关系。结果显示,产蛋母鸭免疫后第2、4、6个月,疫苗免疫组种蛋所孵雏鸭的GPV-JS02毒株攻毒保护率分别为95%、90%和80%,MDPV-JS03毒株攻毒保护率分别为75%、70%和60%;GPV-JS02毒株攻毒后,雏鸭排毒分别持续至攻毒后第3、5、5天,MDPV-JS03毒株攻毒后,雏鸭排毒均持续至攻毒后第7天;产蛋母鸭GPV-JS02毒株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9.23±1.33)log_(2)、(8.45±1.14)log_(2)和(7.79±1.02)log_(2);MDPV-JS03毒株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5.93±1.37)log_(2)、(5.15±1.08)log_(2)和(3.48±0.96)log_(2);产蛋母鸭GPV-JS02毒株的卵黄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9.06±1.3)log_(2)、(8.49±1.08)log_(2)和(7.70±1.01)log_(2),MDPV-JS03毒株的卵黄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5.83±1.25)log_(2)、(5.34±1.02)log_(2)和(3.71±1.64)log_(2);免疫后不同时期的血清和卵黄中和抗体效价与被动免疫攻毒保护率变化基本一致,升降趋势相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BDS亚单位疫苗(rBac-JS01 VP2株)对GPV可提供有效且持续的交叉保护力,对MDPV也可提供一定的交叉保护力,但比GPV的保护力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 亚单位疫苗 鹅细小病毒 番鸭细小毒 交叉保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生产中沙门氏菌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夏爱鸿 赵长菁 +5 位作者 谭菊 徐淑颖 陈诗晗 罗微 缪应兵 王永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145,共9页
蛋鸡感染沙门氏菌不仅导致幼雏存活率和成体生产性能的下降,而且增加鸡蛋和蛋制品的污染风险,严重威胁我国蛋鸡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健康。因此有必要对蛋鸡生产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有效防控。然而,以抗菌药物为主的防控策略导致沙门氏... 蛋鸡感染沙门氏菌不仅导致幼雏存活率和成体生产性能的下降,而且增加鸡蛋和蛋制品的污染风险,严重威胁我国蛋鸡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健康。因此有必要对蛋鸡生产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有效防控。然而,以抗菌药物为主的防控策略导致沙门氏菌耐药性增强与药物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影响蛋品安全。文章围绕蛋鸡生产中种鸡场、孵化中心、商品鸡场、存储运输环节,从检疫淘汰、生物安全、饲养管理、制剂选用等方面对沙门氏菌的控制措施进行阐述,为蛋鸡的绿色、健康养殖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膝多糖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桂文龙 苏治国 +1 位作者 刘运镇 马润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7,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牛膝多糖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12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半)。在常规饲料中分别添加200、150、100、0 mg/kg牛膝多糖。所用雏鸡连续饲喂至30日龄,每组取10只进行取样。计算动... 文章旨在研究牛膝多糖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12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半)。在常规饲料中分别添加200、150、100、0 mg/kg牛膝多糖。所用雏鸡连续饲喂至30日龄,每组取10只进行取样。计算动物机体免疫器官指数,MTT检测T细胞增殖活性,Griess检测巨噬细胞释放NO能力,ELISA检测血清总IgG水平。结果表明,在雏鸡饲料中添加中剂量(150 mg/kg)的牛膝多糖能显著提高雏鸡免疫器官指数、T细胞增殖活性、巨噬细胞释放NO能力和血清总IgG水平(P<0.05)。结论:牛膝多糖在一定程度上对雏鸡的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饲料中牛膝多糖最适添加量为15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多糖 雏鸡 免疫功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幼犬生长性能、肠道动力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陆江 朱道仙 +3 位作者 卢鹏飞 张东豪 刘静 傅宏庆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242-4250,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幼犬生长性能、肠道动力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40只6周龄左右的贵宾犬,随机分为5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犬。其中,试验A组幼犬饲喂基础饲粮+0.2 g/(kg BW·d)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B组幼...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幼犬生长性能、肠道动力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40只6周龄左右的贵宾犬,随机分为5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犬。其中,试验A组幼犬饲喂基础饲粮+0.2 g/(kg BW·d)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B组幼犬饲喂基础饲粮+0.6 g/(kg BW·d)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C组幼犬饲喂基础饲粮+1.0 g/(kg BW·d)复合益生菌制剂,阴性对照组幼犬饲喂基础饲粮,对比对照组幼犬饲喂基础饲粮+1.0 g/(kg BW·d)宠儿香康源益生菌,进行为期30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取样,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胃肠激素含量和肠道屏障功能指标,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空肠黏膜中相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随着复合益生菌制剂补喂剂量的增加,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增加,腹泻率和便秘率降低,其中试验C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腹泻率和便秘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2)随着复合益生菌制剂补喂剂量的增加,血清中胃动素(M TL)、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呈升高趋势,血管活性肠肽(VIP)、D-乳酸、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与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呈降低趋势,其中试验C组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比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3)随着复合益生菌制剂补喂剂量的增加,回肠黏膜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呈上调趋势,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 mRNA的相对表达量呈下调趋势,其中试验C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比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且ZO-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试验A组和试验B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补喂复合益生菌制剂可增强幼犬胃肠动力和肠道屏障功能,缓解炎症应激,改善生长性能,以每天补喂1.0 g/kg BW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制剂 幼犬 生长性能 肠道动力 肠道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肥胖犬体况、血清生化指标、粪便短链脂肪酸浓度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陆江 朱道仙 +5 位作者 刘莉 郝福星 吴植 卢劲晔 卢炜 刘静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24-2234,共11页
本试验旨在评估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肥胖犬体况、血清生化指标、粪便短链脂肪酸浓度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30只肥胖型拉布拉多猎犬,随机等分为3组:低蛋白质组(LP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20.58%的低蛋白质饲粮;中蛋白质组(MP组),饲... 本试验旨在评估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肥胖犬体况、血清生化指标、粪便短链脂肪酸浓度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30只肥胖型拉布拉多猎犬,随机等分为3组:低蛋白质组(LP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20.58%的低蛋白质饲粮;中蛋白质组(MP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27.77%的中蛋白质饲粮;高蛋白质组(HP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39.04%的高蛋白质饲粮)。试验期为45 d。结果表明:1)与LP组和MP组比较,HP组犬体重、体脂率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LP组和MP组比较,HP组粪便中乙酸及总短链脂肪酸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体脂率与粪便中乙酸及总短链脂肪酸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与丁酸浓度呈负相关关系。3)与LP组和MP组比较,HP组肠道菌群Simpson指数显著升高(P<0.05),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比值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HP组主要富集梭菌属、瘤胃球菌属及普拉梭菌属等细菌;HP组肠道菌群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及柠檬烯和蒎烯降解等7个第3层级KEGG通路上。综上所述,高蛋白质饲粮可改善肥胖犬肠道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代谢,有减重降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犬 蛋白质水平 体况 血清生化指标 短链脂肪酸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泰州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广富 曹军平 +2 位作者 朱爱萍 金彩莲 戴丽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0-202,共3页
从泰州市姜堰区某猪场发生的疑似伪狂犬病病猪中采集病料,接种PK15细胞,收取细胞病毒液并提取DNA,经PCR检测及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猪伪狂犬病毒,命名为TAIZ130417。分离的病毒在PK15细胞上的生长滴度可以达到108.12TCID... 从泰州市姜堰区某猪场发生的疑似伪狂犬病病猪中采集病料,接种PK15细胞,收取细胞病毒液并提取DNA,经PCR检测及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猪伪狂犬病毒,命名为TAIZ130417。分离的病毒在PK15细胞上的生长滴度可以达到108.12TCID50/m L。将该病毒接种家兔,家兔很快出现奇痒并最终死亡等伪狂犬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慢性肾衰竭进程中肠道菌群代谢物短链脂肪酸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静 朱道仙 +3 位作者 卢劲晔 张一多 卢炜 陆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34-2343,共10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短链脂肪酸在慢性肾衰竭患犬和健康犬中的水平,探究短链脂肪酸变化的原因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选取22例轻度慢性肾衰患犬(M-CRF组)、29例重度慢性肾衰患犬(S-CRF组)和26例健康对照犬(HC组),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 本研究旨在评估短链脂肪酸在慢性肾衰竭患犬和健康犬中的水平,探究短链脂肪酸变化的原因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选取22例轻度慢性肾衰患犬(M-CRF组)、29例重度慢性肾衰患犬(S-CRF组)和26例健康对照犬(HC组),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气相色谱法检测粪中短链脂肪酸浓度。通过粪菌移植和补充丁酸钠给5/6肾摘除犬,观察肠道菌群及丁酸钠对肾功能影响。结果显示:1)S-CRF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标观察物种数及Simpson指数低于HC组(P<0.05),PCoA分析显示,S-CRF组肠道菌群与M-CRF、HC组有差异。2)LEfSe分析显示,S-CRF组和HC组间大量差异菌群,拟杆菌科、拟杆菌属及假单胞菌科等7个菌种富集于S-CRF组,普氏杆菌科、梭菌科、普氏杆菌属及普拉梭菌属等11个菌种富集于HC组。CCA分析发现富集于S-CRF组菌种丰度与肾功能指标呈正相关。3)S-CRF组粪中乙酸、丙酸及丁酸浓度均显著低于HC组和M-CRF组,M-CRF组丁酸浓度显著低于HC组(P<0.05),且丁酸浓度与血中胱抑素C(Cys-c)、肌酐(Cr)及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51、-0.583和-0.514,P<0.01)。4)与慢性肾衰模型组(5/6 Nx组)比较,慢性肾衰犬给与丁酸钠8周后,血清Cr和BUN显著降低(P<0.05);粪菌移植8周后,血清Cr和BUN显著升高(P<0.05),丁酸钠可回调血清Cr和BUN水平。综上表明,慢性肾衰竭患犬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菌群结构及丰度改变,粪中短链脂肪酸浓度降低,这些变化可加剧肾功能障碍。为犬慢性肾衰竭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