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PU6050传感器的哺乳期母猪姿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24
1
作者 闫丽 沈明霞 +3 位作者 姚文 陆明洲 刘龙申 肖安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9-285,共7页
哺乳期母猪姿态是其哺乳意愿的外在表现,母猪哺乳时身体侧卧,拒绝哺乳时身体立卧或倾卧,哺乳期母猪侧卧时间可作为母性行为评价的重要指标。选用集MPU6050和蓝牙传输模块为一体的行为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母猪哺乳期内(28 d)的行为数据,统... 哺乳期母猪姿态是其哺乳意愿的外在表现,母猪哺乳时身体侧卧,拒绝哺乳时身体立卧或倾卧,哺乳期母猪侧卧时间可作为母性行为评价的重要指标。选用集MPU6050和蓝牙传输模块为一体的行为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母猪哺乳期内(28 d)的行为数据,统计母猪采食时间段的姿态角,计算节点偏转角度,实现偏转行为数据校正;利用Haar小波提取特征系数重构加速度曲线的基本轮廓,结合各姿态的数值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实现母猪立、侧、倾姿态分类,及其侧、倾姿左右方向的识别。以江苏省地方猪小梅山母猪为试验对象,分析母猪的哺乳姿态,试验结果表明:行为数据校正算法可降低节点偏转的影响,小波变换实现了数据归一化,去除了高能运动干扰,姿态分类器识别左、右侧姿的正确率分别为65.8%、90.1%,立姿的正确识别率为75.4%,侧姿总体正确识别率达到83.3%,姿态识别可以有效反映母猪的哺乳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哺乳姿态 MPU6050传感器 姿态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饵料对大鲵稚体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军 邹鹏 +3 位作者 王煜恒 王会聪 骆桂兰 汤传全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26-3736,共11页
为确定大鲵稚体的最佳饵料,本试验研究了不同饵料对大鲵稚体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1.08±0.01)g的大鲵稚体30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5组大鲵稚体投喂5种不同的饵料,分别为... 为确定大鲵稚体的最佳饵料,本试验研究了不同饵料对大鲵稚体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1.08±0.01)g的大鲵稚体30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5组大鲵稚体投喂5种不同的饵料,分别为鱼块、黄粉虫、水蚯蚓、卤虫和米虾,养殖时间为60 d。结果显示:不同饵料对大鲵稚体的存活率以及全鱼水分、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米虾组的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各组最高,显著高于水蚯蚓组和卤虫组(P<0.05);黄粉虫组和水蚯蚓组的肥满度显著高于卤虫组(P<0.05)。干物质效率表现为鱼块组和水蚯蚓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米虾组显著高于卤虫组和黄粉虫组(P<0.05),卤虫组显著高于黄粉虫组(P<0.05);各组间大鲵稚体蛋白质效率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水蚯蚓组>米虾组>鱼块组>卤虫组>黄粉虫组;鱼块组脂肪效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卤虫组和米虾组显著高于水蚯蚓组和黄粉虫组(P<0.05),水蚯蚓组显著高于黄粉虫组(P<0.05)。米虾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为各组最高,显著高于黄粉虫组和卤虫组(P<0.05);而全鱼粗脂肪含量最高的是黄粉虫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大鲵稚体全鱼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水蚯蚓组、卤虫组和米虾组的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显著高于鱼块组和黄粉虫组(P<0.05)。鱼块组和米虾组大鲵稚体胃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黄粉虫组和卤虫组(P<0.05);黄粉虫组胃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胃肠道淀粉酶活性仅卤虫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所述,米虾是大鲵稚体的最佳饵料,鱼块次之,水蚯蚓和黄粉虫最后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不同饵料 生长 体组成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喂配合饲料和冰鲜杂鱼对大菱鲆生长速度和饲料成本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煜恒 丁威 +4 位作者 陈军 王会聪 骆桂兰 邢军 辛加青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82-285,共4页
为研究投喂配合饲料和冰鲜杂鱼对大菱鲆生长速度、饲料成本的影响,在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下,选用体质量相近的优质健康大菱鲆进行为期10个月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养殖前期(大菱鲆<250 g),投喂配合饲料组的平均质量、日增质量与冰... 为研究投喂配合饲料和冰鲜杂鱼对大菱鲆生长速度、饲料成本的影响,在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下,选用体质量相近的优质健康大菱鲆进行为期10个月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养殖前期(大菱鲆<250 g),投喂配合饲料组的平均质量、日增质量与冰鲜杂鱼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养殖后期(250 g至上市),配合饲料组的平均质量、日增质量极显著低于冰鲜杂鱼组(P<0.01)。冰鲜杂鱼组的饲料系数极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1)。投喂商品饲料和冰鲜杂鱼对养殖水环境中总氮、氨氮、亚硝酸盐、COD的影响在养殖0、2、4、6个月时差异不显著(P>0.05),但商品饲料组略低于冰鲜杂鱼组;至养殖8、10个月时,随着单位面积养殖密度及投饵量的增加,商品饲料组的4项水质指标均显著高于冰鲜杂鱼组(P<0.05)。整个试验过程中,配合饲料组的饲料系数仅是冰鲜杂鱼组的24%,平均成活率高4百分点,养殖1 kg鱼的饲料成本低7.97元。在目前的养殖技术水平下,大菱鲆养殖前期(<250 g)可使用配合饲料进行养殖,在生长速度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可降低饲料成本、优化养殖水质;大菱鲆进入快速生长期(250 g至上市)后可改用冰鲜杂鱼进行投喂,最大限度加快其生长速度,缩短养殖时间以尽快上市,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商品饲料 冰鲜杂鱼 生长速度 饲料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对团头鲂幼鱼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煜恒 刘文斌 +3 位作者 王会聪 陈军 骆桂兰 邢军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3-380,共8页
采用3&#215;3双因子设计方法,设3个亚油酸(LA)水平(0.5%、1.0%、1.5%,占饲料质量比)和3个亚麻酸(ALA)水平(0.5%、0.9%、1.3%),配制成9种饲料,分别投喂9组鱼,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20尾鱼(体质量为0.80 g±0.02 ... 采用3&#215;3双因子设计方法,设3个亚油酸(LA)水平(0.5%、1.0%、1.5%,占饲料质量比)和3个亚麻酸(ALA)水平(0.5%、0.9%、1.3%),配制成9种饲料,分别投喂9组鱼,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20尾鱼(体质量为0.80 g±0.02 g),共饲养8周,探讨饲料中LA和ALA含量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随饲料中LA和ALA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LA为1.0%和ALA为0.9%时均达到最高;通过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得出, LA、 ALA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09%、0.84%; ALA为1.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ALA组(P〈0.05),而添加LA对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 LA为1.0%组的鱼体肥满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LA组(P〈0.05),全鱼粗脂肪含量随LA含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而水分及肝胰脏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 ALA对鱼体肥满度及全鱼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 P〉0.05); LA为0.5%组的肠道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两个LA组(P〈0.05),而ALA为1.3%时对酶活又有所抑制; LA和ALA含量对肝体指数、脏体指数、全鱼粗蛋白质、粗灰分和肠道淀粉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 P〉0.05)。研究表明,团头鲂幼鱼对 LA、 ALA 的需要量分别为1.0%-1.5%和0.5%~0.9%,当饲料中添加1.09%的LA和0.84%的ALA时,团头鲂幼鱼生长较好,各项生理机能指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亚麻酸 亚油酸 生长性能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丁威 杨剑波 +4 位作者 赵勇 陈军 吴井生 张建生 邢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136-138,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草药添加剂饲喂育肥猪(巴克夏×梅山猪)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8头体重40 kg健康巴梅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分别采集30、60和90 d血样,检测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 G、Ig M和补体C3水平。屠... [目的]研究中草药添加剂饲喂育肥猪(巴克夏×梅山猪)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8头体重40 kg健康巴梅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分别采集30、60和90 d血样,检测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 G、Ig M和补体C3水平。屠宰后对免疫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添加中草药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总蛋白水平上差异不显著;试验Ⅰ组白蛋白水平在第3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血清中Ig G水平在第3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血清中Ig M水平在第60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90 d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3补体试验组在第30天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屠宰组织器官观察和组织学切片观察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促进育肥猪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免疫功能 育肥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鲵饵料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煜恒 陈军 +2 位作者 王会聪 骆桂兰 汤传全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4-28,共5页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大鲵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促进了我国大鲵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章主要综述了目前国内在大鲵天然饵料和食性、营养需求、配合饲料研究开发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并对大鲵饵料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国大鲵 饵料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剑波 丁威 +4 位作者 吴井生 赵勇 陈军 张建生 邢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129-131,共3页
[目的]比较3种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猪(巴克夏×梅山猪)生产性能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筛选最佳中草药添加剂组方。[方法]选取体重为40 kg左右巴克夏×梅山猪杂交商品猪4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草药Ⅰ组、中草药Ⅱ组、中草药Ⅲ... [目的]比较3种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猪(巴克夏×梅山猪)生产性能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筛选最佳中草药添加剂组方。[方法]选取体重为40 kg左右巴克夏×梅山猪杂交商品猪4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草药Ⅰ组、中草药Ⅱ组、中草药Ⅲ组,研究不同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中草药Ⅰ组育肥猪的平均增重、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中草药Ⅱ组、中草药Ⅲ组(P<0.05),中草药Ⅱ组、中草药Ⅲ组和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生理生化指标表明,中草药Ⅰ组在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葡萄糖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作用,中草药试验组在尿素氮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草药Ⅰ组配方可作为理想的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生产性能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草密度对河蟹池塘水质和养殖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定国 王煜恒 +3 位作者 王会聪 陈军 骆桂兰 陈克龙 《水产养殖》 CAS 2015年第12期11-15,共5页
河蟹喜欢生活在环境安静、水草丛生、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水域中,蟹病的广泛流行与暴发,除因种质、饲料和饲养管理等因素外,最重要一点可能就是违背了河蟹适宜生长、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生产实践证明,河蟹养殖效果好坏与水草栽培... 河蟹喜欢生活在环境安静、水草丛生、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水域中,蟹病的广泛流行与暴发,除因种质、饲料和饲养管理等因素外,最重要一点可能就是违背了河蟹适宜生长、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生产实践证明,河蟹养殖效果好坏与水草栽培的关系极大,“养好一塘蟹,种好一塘草”说明了水草栽培在河蟹养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想在人工池塘中发展生态养蟹,并养出大规格河蟹,就得种好草。通过对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河蟹养殖基地水草状况不同的4口池塘进行水质指标的监测,来观察水草在高温季节对河蟹池塘水质的影响,并通过其最终的亩产效益来分析水草在河蟹生态养殖中的莺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养殖 池塘水质 水草栽培 养殖效益 自然生态环境 密度 大规格河蟹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芽孢杆菌抗菌素相关基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曹海鹏 何珊 +1 位作者 王会聪 吕利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1-174,共4页
分别对抗鲟源嗜水气单胞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G1的抗菌素相关基因进行PCR扩增与测序,并对其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跨膜螺旋信号、结构域与二级结构等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1仅含有伊枯草菌素合成必需基因,该基因与GenBank基因... 分别对抗鲟源嗜水气单胞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G1的抗菌素相关基因进行PCR扩增与测序,并对其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跨膜螺旋信号、结构域与二级结构等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1仅含有伊枯草菌素合成必需基因,该基因与GenBank基因库中芽孢杆菌属其他细菌的伊枯草菌素A、杆菌抗霉素D、抗霉枯草菌素等伊枯草菌素家族基因自然聚类,与枯草芽孢杆菌MH25株和RB14株的伊枯草菌素A基因16S rRNA序列有98%的高度同源性,而且其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芽孢杆菌属其他细菌的伊枯草菌素、伊枯草菌素A、脂肽类化合物Bacillorin、芽孢菌素D等抗菌物质的氨基酸序列有高度同源性,与枯草芽孢杆菌MH25的伊枯草菌素A合成酶B(GenBank登录号:ABY89499)的亲缘关系最近。此外,菌株G1伊枯草菌素合成必需基因的编码产物不具有明显的跨膜结构,但其结构域中存在AMP结合位点和PP结合位点,二级结构中存在α螺旋、伸展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抗菌素相关基因 伊枯草菌素合成必需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善锋 陈军 +1 位作者 陈明 邢军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20期38-39,共2页
根据畜牧兽医类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高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可设置畜禽饲料加工与配制模块,该模块分解为三个层级的单元,分别对应于学生就业的部门、岗位和所需技能。实施模块化教学方案需要配套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将多媒体教... 根据畜牧兽医类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高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可设置畜禽饲料加工与配制模块,该模块分解为三个层级的单元,分别对应于学生就业的部门、岗位和所需技能。实施模块化教学方案需要配套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将多媒体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营养与饲料 课程 模块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煜恒 陈军 +3 位作者 闫洪凯 徐孝宙 王会聪 倪新毅 《饲料研究》 CAS 2016年第24期38-44,共7页
黄芪多糖(APS)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具有提高动物机体免疫机能、抗氧化、抗应激、抗病毒、改善肠道结构及促进摄食和生长等生物学功能,目前已作为饲料添加剂和免疫增强剂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中,但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还处于起... 黄芪多糖(APS)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具有提高动物机体免疫机能、抗氧化、抗应激、抗病毒、改善肠道结构及促进摄食和生长等生物学功能,目前已作为饲料添加剂和免疫增强剂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中,但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从APS对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力、肠道功能、生长和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等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APS在水产养殖上的生产应用情况进行概述,从APS的剂型、给予方式、添加剂量和添加时间等方面说明APS的使用注意事项。随着养殖环境的恶化,水产动物疾病频发,抗生素类药物被大量使用,造成水产动物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的发生,APS具有无耐药性和无药物残留等特点,能很好替代抗生素使用,研究通过对APS在水产动物上的综述以期为APS在水产养殖中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水产养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花脸猪卵巢卵泡形成与早期发育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威 惠锋明 +4 位作者 周波 方天 陈军 邢军 石放雄 《中国猪业》 2013年第S1期30-33,共4页
为了研究二花脸猪卵泡的形成和发育特点,取胎儿期50、70和90(日龄)、新生1日龄及生后期20、70和120(日龄)7个阶段猪的卵巢组织样品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生殖细胞在早期卵巢中以卵母细胞巢状结构存在,原始卵泡最早出现在胎70日龄卵... 为了研究二花脸猪卵泡的形成和发育特点,取胎儿期50、70和90(日龄)、新生1日龄及生后期20、70和120(日龄)7个阶段猪的卵巢组织样品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生殖细胞在早期卵巢中以卵母细胞巢状结构存在,原始卵泡最早出现在胎70日龄卵巢中,黄体出现在生后120日龄;以Stat3为生殖细胞的标记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试验,统计出生前期各日龄阶段卵母细胞巢和卵泡的比例。结果表明,从胎70日龄到胎90日龄,卵母细胞巢状结构比例显著降低,单个卵泡比例显著增高,生后70日龄卵巢中出现有腔卵泡,未见黄体出现,生后120日龄卵巢中出现黄体;以PCNA作为细胞增殖的指标,进行卵巢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在猪的卵泡形成和早期发育阶段以卵母细胞的快速增殖为主。说明二花脸猪的卵巢原始卵泡开始形成的时间在胎猪70日龄左右,初情期在生后70~120日龄,卵泡激活前以卵母细胞的生长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卵泡 发育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酶抑制剂在单胃动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汪善锋 代兵 陈安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单胃动物 饲料添加剂 种类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日粮和饲喂方式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汪善锋 赵勇 +1 位作者 邢军 陈明 《饲料工业》 2007年第3期46-48,共3页
选择80头35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头,其中4组按二阶段配制日粮,前、后期各采用2种基础料和2种预混料交叉组合成4种日粮,对照组全期日粮不变,进行33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料、预混料均对35 ̄52日龄仔猪增重有明显影响(P&l... 选择80头35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头,其中4组按二阶段配制日粮,前、后期各采用2种基础料和2种预混料交叉组合成4种日粮,对照组全期日粮不变,进行33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料、预混料均对35 ̄52日龄仔猪增重有明显影响(P<0.05),而采食量主要由基础料决定,对照组饲料效率与二阶段试验组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或接近极显著水平;53 ̄68日龄阶段基础料、预混料对仔猪的日增重、采食量、饲料效率均无明显影响。综合比较,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均为1号料(试验1组)效果为最优配方组合,且采用二阶段日粮的试验组(除试验4组外)与一阶段日粮的对照组相比,经济效益都得到了提高,其中试验1组比对照组每头多获利15.36元,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二阶段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治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荣兴 庄健 +2 位作者 唐能要 焦冬英 吴建红 《山东畜牧兽医》 2010年第2期61-62,共2页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常以急性出血性胃肠炎和幼犬急性化脓性心肌炎为主要特征。在临床治疗中常采用抗病毒、抗继发感染、强心补液、止血止泻、止吐为目的综合疗法手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病 急性传染病 防治 出血性胃肠炎 临床治疗 继发感染 综合疗法 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