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麦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黄志仁
周美学
+1 位作者
黄友圣
张志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7-53,共7页
由六个亲本组成的双列杂交试验,采用三倍体遗传模型分析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经二年试验,结果表明:1.大麦蛋白质的 Wr/Vr 分析指出,F_2世代籽粒蛋白质含量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不存在上位性效应。蛋白质含量高为隐性,Hiproly 具有最多的隐性...
由六个亲本组成的双列杂交试验,采用三倍体遗传模型分析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经二年试验,结果表明:1.大麦蛋白质的 Wr/Vr 分析指出,F_2世代籽粒蛋白质含量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不存在上位性效应。蛋白质含量高为隐性,Hiproly 具有最多的隐性基因;蛋白质含量低为显性,Ris(?)1508具有最多的显性基因。2.控制蛋白质含量的基因作用方式为超显性,且显性作用大于加性作用。但如用二倍体遗传模型分析则为部分显性,((?)/(?))^(1/2)=0.7503,因此,二种遗传模型的分析结果有较大的差异。3.根据大麦蛋白质含量的这种遗传特点,在以高蛋白质含量为育种目标时,可在杂种较高世代选择。反之,则可在较低世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育种
蛋白
双列遗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浙沪啤酒大麦品种的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志仁
周美学
+1 位作者
黄友圣
彭亮
《大麦与谷类科学》
1989年第2期19-24,共6页
对江浙沪生产上应用的大麦品种进行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表明: 1、由于品种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杂种各性状的平均优势偏低,故改良品种时急需引进新的优质资源。 2、产量构成因素中以单株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每穗粒数次之,千粒重的作...
对江浙沪生产上应用的大麦品种进行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表明: 1、由于品种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杂种各性状的平均优势偏低,故改良品种时急需引进新的优质资源。 2、产量构成因素中以单株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每穗粒数次之,千粒重的作用最小。但产量性状间较协调,故同时改进三个性状也是可能的。 3、浙皮1号的矮化能力,沪麦8号的每穗粒重,矮早3号的每穗粒数和泾大1号的单株穗数的一般配合力的应用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力分析
单株穗数
品种间杂交
每穗粒数
一般配合力
啤酒大麦
穗粒重
特殊配合力
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麦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种的优势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周美学
黄志仁
+1 位作者
许如根
郭军
《大麦科学》
1995年第1期3-4,共2页
利用新选育出的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和筛选出的恢复系配制杂种.研究了各组合的杂种F1的中亲优势、高亲优势和对照优势。结果表明.杂种F1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性状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产量构成性状的杂种优势在不同类型组合间存在较...
利用新选育出的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和筛选出的恢复系配制杂种.研究了各组合的杂种F1的中亲优势、高亲优势和对照优势。结果表明.杂种F1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性状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产量构成性状的杂种优势在不同类型组合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杂优利用在多棱大麦组合和多棱×二棱大麦组合中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杂种优势
三系配套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流域大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分析
被引量:
11
4
作者
许如根
黄志仁
+1 位作者
周学美
李娟
《大麦科学》
1996年第1期9-10,共2页
通过对长江流域区试大麦品种在各试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和系统分析,阐明了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不仅受遗传因素制约,同时亦受产地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的影响,通过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其千粒重的相关分析,指出在选择籽粒高蛋白质...
通过对长江流域区试大麦品种在各试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和系统分析,阐明了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不仅受遗传因素制约,同时亦受产地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的影响,通过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其千粒重的相关分析,指出在选择籽粒高蛋白质含量的材料时,要防止千粒重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品种
籽粒
蛋白质
方差分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棱大麦高产性状的选育途径 1、早代组合产比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5
作者
黄志仁
周美学
黄友圣
《大麦与谷类科学》
1989年第1期11-17,共7页
采用双因素交叉式遗传设计(NC Ⅱ),在1982—1985年对杂种F_2—F_5代集团产量和单株各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1、不同年份、不同世代各参试组合的集团产量高低趋势较为一致,特别是高产组合,历年均表现出较高的产量,且在高产组合中可...
采用双因素交叉式遗传设计(NC Ⅱ),在1982—1985年对杂种F_2—F_5代集团产量和单株各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1、不同年份、不同世代各参试组合的集团产量高低趋势较为一致,特别是高产组合,历年均表现出较高的产量,且在高产组合中可以产生较多的高产系统,故通过早代组合产量比较结合一些质量性状的选择,可以淘汰一些较差组合,而集中精力于少数高产组合中。 2、改进产量可通过对产量构成性状的选择得以实现。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的95%以上的变异是由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决定,所以通过早代产量比较确定高产组合,再在其中加强对穗粒数、穗粒重等特别是田间容易鉴别且遗传力较高的穗粒数的选择将是进行高产育种的一条很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组合
穗粒重
六棱大麦
高产育种
单位面积穗数
通径分析
粒数
单株有效穗
缩短育种年限
系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麦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黄志仁
周美学
黄友圣
张志胜
机构
江苏农学院大麦研究室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7-53,共7页
文摘
由六个亲本组成的双列杂交试验,采用三倍体遗传模型分析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经二年试验,结果表明:1.大麦蛋白质的 Wr/Vr 分析指出,F_2世代籽粒蛋白质含量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不存在上位性效应。蛋白质含量高为隐性,Hiproly 具有最多的隐性基因;蛋白质含量低为显性,Ris(?)1508具有最多的显性基因。2.控制蛋白质含量的基因作用方式为超显性,且显性作用大于加性作用。但如用二倍体遗传模型分析则为部分显性,((?)/(?))^(1/2)=0.7503,因此,二种遗传模型的分析结果有较大的差异。3.根据大麦蛋白质含量的这种遗传特点,在以高蛋白质含量为育种目标时,可在杂种较高世代选择。反之,则可在较低世代选择。
关键词
大麦
育种
蛋白
双列遗传模型
Keywords
Barley breeding
Protein content
Endosperm trait
Diallel genetic model
分类号
S512.3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浙沪啤酒大麦品种的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志仁
周美学
黄友圣
彭亮
机构
江苏农学院大麦研究室
出处
《大麦与谷类科学》
1989年第2期19-24,共6页
文摘
对江浙沪生产上应用的大麦品种进行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表明: 1、由于品种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杂种各性状的平均优势偏低,故改良品种时急需引进新的优质资源。 2、产量构成因素中以单株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每穗粒数次之,千粒重的作用最小。但产量性状间较协调,故同时改进三个性状也是可能的。 3、浙皮1号的矮化能力,沪麦8号的每穗粒重,矮早3号的每穗粒数和泾大1号的单株穗数的一般配合力的应用值得重视。
关键词
配合力分析
单株穗数
品种间杂交
每穗粒数
一般配合力
啤酒大麦
穗粒重
特殊配合力
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性状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麦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种的优势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周美学
黄志仁
许如根
郭军
机构
江苏农学院大麦研究室
出处
《大麦科学》
1995年第1期3-4,共2页
文摘
利用新选育出的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和筛选出的恢复系配制杂种.研究了各组合的杂种F1的中亲优势、高亲优势和对照优势。结果表明.杂种F1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性状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产量构成性状的杂种优势在不同类型组合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杂优利用在多棱大麦组合和多棱×二棱大麦组合中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关键词
大麦
杂种优势
三系配套
制种
Keywords
Barley
Male-sterile Line
Heterosis
分类号
S512.3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流域大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分析
被引量:
11
4
作者
许如根
黄志仁
周学美
李娟
机构
江苏农学院大麦研究室
江苏
省海门县农业局
出处
《大麦科学》
1996年第1期9-10,共2页
文摘
通过对长江流域区试大麦品种在各试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和系统分析,阐明了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不仅受遗传因素制约,同时亦受产地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的影响,通过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其千粒重的相关分析,指出在选择籽粒高蛋白质含量的材料时,要防止千粒重的下降。
关键词
大麦
品种
籽粒
蛋白质
方差分析
相关分析
分类号
S512.3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棱大麦高产性状的选育途径 1、早代组合产比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5
作者
黄志仁
周美学
黄友圣
机构
江苏农学院大麦研究室
出处
《大麦与谷类科学》
1989年第1期11-17,共7页
文摘
采用双因素交叉式遗传设计(NC Ⅱ),在1982—1985年对杂种F_2—F_5代集团产量和单株各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1、不同年份、不同世代各参试组合的集团产量高低趋势较为一致,特别是高产组合,历年均表现出较高的产量,且在高产组合中可以产生较多的高产系统,故通过早代组合产量比较结合一些质量性状的选择,可以淘汰一些较差组合,而集中精力于少数高产组合中。 2、改进产量可通过对产量构成性状的选择得以实现。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的95%以上的变异是由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决定,所以通过早代产量比较确定高产组合,再在其中加强对穗粒数、穗粒重等特别是田间容易鉴别且遗传力较高的穗粒数的选择将是进行高产育种的一条很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高产组合
穗粒重
六棱大麦
高产育种
单位面积穗数
通径分析
粒数
单株有效穗
缩短育种年限
系谱法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麦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研究
黄志仁
周美学
黄友圣
张志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浙沪啤酒大麦品种的配合力研究
黄志仁
周美学
黄友圣
彭亮
《大麦与谷类科学》
198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麦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种的优势研究
周美学
黄志仁
许如根
郭军
《大麦科学》
199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长江流域大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分析
许如根
黄志仁
周学美
李娟
《大麦科学》
199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六棱大麦高产性状的选育途径 1、早代组合产比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黄志仁
周美学
黄友圣
《大麦与谷类科学》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