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3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主要经济作物种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沙琴 陈新 +6 位作者 薛晨晨 沈一 许乃银 付三雄 亢志华 张洁夫 李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0-27,共8页
大豆、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为江苏省传统优势农业产业,是江苏省农作物多元轮作、深化供给侧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大豆、油菜为研究对象,从科研育种力量、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品种推广、知识产权以及相关种子企业分布等... 大豆、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为江苏省传统优势农业产业,是江苏省农作物多元轮作、深化供给侧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大豆、油菜为研究对象,从科研育种力量、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品种推广、知识产权以及相关种子企业分布等方面调查分析江苏省主要经济作物的种业现状,剖析当前大豆、油菜种业创新发展面临的自主创新能力弱、育繁推环节割裂、突破性品种缺乏等“卡脖子”问题,从打好差异化聚焦战略、打造品种选用共同体、加强推广体系建设、扶持种业龙头企业、推进“走出去”战略等方面提出针对性举措,探索种业双循环发展新路径,以适应江苏省经济作物产业实际,促进江苏省种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现状 大豆 油菜 经济作物 企业 江苏省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及其在植物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婷 郭月 +3 位作者 彭琦 卢鑫宇 张洁夫 胡茂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6-32,共7页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新兴的特殊非编码RNA分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动物生物过程中发挥miRNA海绵、亲本基因调控和潜在翻译等重要作用,因此备受科学家关注。但植物领域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功能了解十分...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新兴的特殊非编码RNA分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动物生物过程中发挥miRNA海绵、亲本基因调控和潜在翻译等重要作用,因此备受科学家关注。但植物领域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功能了解十分有限。近年来,随着转录组测序新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大大加速了植物circRNA的研究进程。本综述首先介绍circRNA的发现,阐述其外显子circRNA、内含子circRNA、基因间circRNA以及外显子-内含子circRNA4类,并进一步明确植物circRNA的稳定性和保守性2个主要特征;然后着重探讨植物circRNA参与植物营养、生殖生长调控以及参与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主要功能;同时,对植物circRNA的鉴定、形成机制、功能空白等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circRNA 特征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温敏核雄性不育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3
作者 郭英健 吴然然 +7 位作者 陈景斌 林云 王茜 贾琪源 王宇 谢彦杰 陈新 袁星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共9页
温敏核雄性不育(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ity,TGMS)材料是一种在特定温度条件下表现出雄性不育特性的植物遗传资源。TGMS在两系杂交中直接决定杂交作物的产量和种子纯度,可以简化杂交制种程序并降低种子生产成本,为我国粮食... 温敏核雄性不育(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ity,TGMS)材料是一种在特定温度条件下表现出雄性不育特性的植物遗传资源。TGMS在两系杂交中直接决定杂交作物的产量和种子纯度,可以简化杂交制种程序并降低种子生产成本,为我国粮食增产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水稻和拟南芥中报道的TGMS材料较多,其他作物如小麦、油菜、玉米、棉花等也陆续发现TGMS种质资源。基于水稻和拟南芥TGMS资源及其控制基因,调控温敏核雄性不育以及育性转换的分子机制也陆续被揭示,主要涉及RNA代谢、转录因子调控、花粉壁合成、受体激酶信号转导等途径。本文主要综述了近些年在拟南芥、水稻及其他主要农作物中报道的TGMS基因及其调控育性的遗传分子机制,并对TGMS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TGMS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其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拓宽遗传资源利用和促进耐高温作物培育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核雄性不育 不育基因 调控机制 育性转换 两系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JAZ1和VrJAZ12在绿豆对群结腐霉抗性中的功能研究
4
作者 胡亚群 闫强 +6 位作者 周琰琰 武婷 郑豫 王瑞敏 薛冬 袁星星 陈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1-590,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JAZ(jasmonate ZIM-domain)基因在绿豆对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抗性中的功能,为绿豆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绿豆JAZ家族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在群结腐霉侵染后的表达模式,通过转录组数据及实时荧光定量聚...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JAZ(jasmonate ZIM-domain)基因在绿豆对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抗性中的功能,为绿豆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绿豆JAZ家族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在群结腐霉侵染后的表达模式,通过转录组数据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筛选出2个目的基因,构建2个目的基因的过表达及基因编辑载体,通过烟草瞬时转化及转基因绿豆毛状根表达研究其对群结腐霉抗性的功能,并对‘苏绿1号’幼苗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分析其表达模式的变化。[结果]群结腐霉可以侵染绿豆叶片及根茎交接处,从绿豆JAZ家族基因中筛选出VrJAZ1和VrJAZ12两个表达模式随群结腐霉侵染时间延长而下调的目的基因,喷施MeJA后,VrJAZ1和VrJAZ12的表达模式发生变化,过表达目的基因降低了对群结腐霉的抗性,基因编辑目的基因提高了对群结腐霉的抗性。[结论]VrJAZ1和VrJAZ12是通过调节JA信号的转导从而负调控绿豆对群结腐霉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JAZ基因 群结腐霉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滨海盐碱地麦后直播棉氮、磷、钾肥料优化配比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长琴 刘瑞显 +2 位作者 张国伟 王晓婧 倪万潮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0,共10页
【目的】建立江苏省滨海盐碱地麦后直播棉合理的施肥技术体系。【方法】2017―2018年在江苏省滨海棉田,以中棉所50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施量对棉花生物量、养分累积与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氮、磷、钾肥3... 【目的】建立江苏省滨海盐碱地麦后直播棉合理的施肥技术体系。【方法】2017―2018年在江苏省滨海棉田,以中棉所50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施量对棉花生物量、养分累积与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氮、磷、钾肥3因子对棉株地上部和生殖器官生物量、棉株地上部氮和钾素累积量及皮棉产量的影响均为氮肥>磷肥>钾肥。施N 150~225 kg·hm-2、P2O575 kg·hm-2下棉株地上部和生殖器官生物量、氮和钾累积量及皮棉产量较高。钾肥因子对生殖器官生物量和皮棉产量影响不显著。钾肥因子对氮、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大于氮肥和磷肥,氮肥因子对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大于磷肥和钾肥,施K2O 75~150 kg·hm-2氮、钾素利用效率较高、施氮225 kg·hm-2磷素利用效率较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高棉田的氮、磷(P2O5)、钾(K2O)肥配施量分别为225 kg·hm-2、75 kg·hm-2和150~225 kg·hm-2。相关分析表明,皮棉产量与棉株氮、钾素累积量显著正相关。【结论】长江流域棉区滨海盐碱地麦后直播棉利于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提高的最佳氮、磷(P2O5)、钾(K2O)肥配施量分别为225 kg·hm-2、75 kg·hm-2、7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直播棉 氮肥 磷肥 钾肥 生物量 皮棉产量 养分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农艺技术研究 Ⅰ.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6
6
作者 浦惠明 龙卫华 高建芹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1,共4页
以双低常规油菜宁油12号和双低杂交油菜秦油7号为材料,针对江苏省油菜生产特点及油菜机械化生产对种植方式的要求,进行了不同播种期和不同种植密度的直播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相同播种期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宁油1... 以双低常规油菜宁油12号和双低杂交油菜秦油7号为材料,针对江苏省油菜生产特点及油菜机械化生产对种植方式的要求,进行了不同播种期和不同种植密度的直播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相同播种期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宁油12号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符合二次方程y=-8.7143x2+47.686x+157.4,最适种植密度为41.10万株/hm2,秦油7号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符合二次方程y=-11.214x2+61.586x+155.8,最适种植密度为41.27万株/hm2。因此直播油菜在适宜播种期内种植密度以37.5万~45万株/hm2为宜。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秦油7号和宁油12号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播种期处理间的产量水平均达到显著差异,且播种越早产量越高,因此直播油菜在茬口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早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油12号 秦油7号 种植密度 机械化 播种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国外棉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鉴定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香桂 周宝良 +1 位作者 陈松 张震林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1-364,共4页
为了有效利用引进的棉花种质资源,我们对引进国外的154份棉花种质材料进行了种植鉴定。结果表明:该批引进材料均为陆地棉种质,类型较丰富,共鉴定筛选出株高60cm以下的矮秆类型材料12份,子指14g以上的高子指材料19份,比强度在36cN·t... 为了有效利用引进的棉花种质资源,我们对引进国外的154份棉花种质材料进行了种植鉴定。结果表明:该批引进材料均为陆地棉种质,类型较丰富,共鉴定筛选出株高60cm以下的矮秆类型材料12份,子指14g以上的高子指材料19份,比强度在36cN·tex-1以上的高强纤维材料3份,2.5%跨长在31mm以上的中长纤维材料4份,另外还鉴定筛选出苞叶皱缩扭曲材料17份,鸡脚叶材料27份,紫秆、紫叶、紫花、白絮材料2份,紫秆、淡紫叶、黄花、白絮材料2份,芽黄材料1份,无蜜腺材料2份,无酚材料2份,花蕊有红心的材料1份。从性状的变化幅度和变异系数看,该批引进种质具有选用矮秆、高子指、高强纤维材料的潜力,同时具有较强的改良产量因素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性状 鉴定 陆地棉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引种 外国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油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傅寿仲 戚存扣 +3 位作者 浦惠明 张洁夫 陈玉卿 伍贻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73,共5页
从油菜种质资源征集、整理、分类及其基本特性的研究 ,油菜种质资源在高产育种、品质改良及杂优研究上的应用 ,以及油菜特异种质资源筛选和创新研究等方面综述江苏油菜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油菜 种质资源 研究进展 搜集 品种改良 利用 筛选 种质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农艺技术研究 Ⅱ.不同种植方式对油菜株型结构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浦惠明 龙卫华 高建芹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81,共3页
以沪油17号、宁油18号、宁杂15号和H220为材料,研究了直播和育苗移栽2种种植方式对油菜株型结构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直播种植能有效降低植株高度,但对植株不同茎段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矮化缩茎段、薹茎段的同时,较大幅度增... 以沪油17号、宁油18号、宁杂15号和H220为材料,研究了直播和育苗移栽2种种植方式对油菜株型结构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直播种植能有效降低植株高度,但对植株不同茎段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矮化缩茎段、薹茎段的同时,较大幅度增加了伸长茎段长度。油菜直播种植对植株抗倒性的影响是双向的:缩茎段矮化能有效克服育苗移栽油菜苗床常见的高脚苗现象,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倒性;而伸长茎段大幅度增长却对植株的抗倒性产生不利影响。油菜直播种植在矮化薹茎段的同时,对一次分枝数、一次分枝产量、单株生产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矮化了主花序长度,进一步降低了油菜的丰产性能。生产上可通过加大种植密度,以群体优势来弥补单株生长量不足,因此直播油菜在适宜播种期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同样能取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种植 育苗移栽 株型结构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棉花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及发展思路 被引量:7
10
作者 肖松华 刘剑光 +2 位作者 狄佳春 许乃银 陈旭升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6,共3页
从已育成品种的数量、育成品种的类型以及育种方法更新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江苏省棉花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分析了棉花育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棉纺工业的发展需求 。
关键词 江苏 棉花 品种 选育 品质育种 产量育种 抗逆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棉与常规棉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香桂 周宝良 +1 位作者 陈松 张震林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16,共3页
对不同来源的转基因抗虫棉与国内常规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抗虫棉的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小于常规棉 ,果枝数、果节数、单株结铃数高于常规棉 ,而铃重、衣分、株高则低于常规棉 ,脱落数及脱落率高于常规棉 ,而结铃数的增加难... 对不同来源的转基因抗虫棉与国内常规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抗虫棉的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小于常规棉 ,果枝数、果节数、单株结铃数高于常规棉 ,而铃重、衣分、株高则低于常规棉 ,脱落数及脱落率高于常规棉 ,而结铃数的增加难以弥补衣分的降低 ,从而使抗虫棉虽有较高的子棉产量 ,但其皮棉产量却低于常规棉 ,减幅为4.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棉 常规棉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油菜科学技术发展50年 被引量:19
12
作者 戚存扣 傅寿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0-436,共7页
对江苏省近50年(1959~2009)油菜品种改良、栽培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江苏油菜栽培技术发展,从总结群众经验起步,逐步研究建立了以"看苗诊断(施肥、管理实践)"为核心的"油菜‘三发’栽培技术"、以"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为... 对江苏省近50年(1959~2009)油菜品种改良、栽培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江苏油菜栽培技术发展,从总结群众经验起步,逐步研究建立了以"看苗诊断(施肥、管理实践)"为核心的"油菜‘三发’栽培技术"、以"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为路线的"油菜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和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标的"油菜保优、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等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江苏油菜品种改良经历了"甘蓝型油菜品种替代白菜型油菜品种"、"优质品种替代非优质品种"和"杂交油菜替代常规油菜"3个阶段。每一次品种更替的结果都是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是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发展引导油菜从"小作物"走向"大作物",推动了油菜产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油菜 品种改良 栽培技术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理念的新视角——基于复杂性科学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瑞显 张国伟 +3 位作者 杨长琴 杨富强 徐立华 承泓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共3页
复杂性科学作为一门研究复杂系统和复杂性的交叉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对其他学科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在分析复杂性科学研究基本原则基础上,以复杂性视角探讨现代棉花生产复杂性技术观的含义与基本特征,进而... 复杂性科学作为一门研究复杂系统和复杂性的交叉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对其他学科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在分析复杂性科学研究基本原则基础上,以复杂性视角探讨现代棉花生产复杂性技术观的含义与基本特征,进而提出转变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的理念,即技术体系向动态系统性转变,研究范式向复杂范式转变,研究过程向综合集成转变,研究方法向复杂研究法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生产技术 研究范式 研究过程 研究方法 转变 复杂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江苏省棉花生产的发展谈高产优质棉花综合栽培技术研究思路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立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1,共3页
根据江苏省“十五”棉花生产发展目标 ,从江苏省纺织工业在全国的地位以及棉花产业发展对原棉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分析了加入WTO后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棉花栽培技术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 。
关键词 棉花生产 栽培技术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抗虫与抗草甘膦基因的分子聚合及经济性状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旭升 赵亮 狄佳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37-2642,共6页
培育抗棉铃虫兼抗草甘膦的棉花,可以同步提高品种的抗虫与抗除草剂能力,降低植棉的除虫、除草用工成本,提升植棉综合经济效益。本研究利用自育的高产优质陆地棉品系、国产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以及转GR79+GAT基因的抗草甘膦陆地棉品系为... 培育抗棉铃虫兼抗草甘膦的棉花,可以同步提高品种的抗虫与抗除草剂能力,降低植棉的除虫、除草用工成本,提升植棉综合经济效益。本研究利用自育的高产优质陆地棉品系、国产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以及转GR79+GAT基因的抗草甘膦陆地棉品系为杂交亲本,配置复交组合。在繁殖的复交分离群体后代,通过在苗床喷洒0.2%草甘膦,去除不抗草甘膦棉苗;并在大田不防治棉铃虫的条件下,筛选抗虫棉株。而后在实验室利用特异引物对抗虫基因与抗草甘膦基因进行分子跟踪检测,将同时具有Bt基因与GR79+GAT基因的单株繁殖成株系,经大田筛选获得9个抗虫兼抗草甘膦的优良品系。然后对育成品系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其中品系BG-6不但实现了抗虫与抗草甘膦基因的聚合,而且该品系的皮棉产量水平较高、纤维品质表现良好:纤维长度达30.9 cm、比强度30.1 cN tex^(-1)、马克隆值4.9。对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相关分析显示,只有衣分与棉纤维整齐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838**),其他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在复合杂交组合的分离后代,通过在苗床喷洒草甘膦筛选抗性棉苗,再结合大田不治虫筛选抗虫单株;而后在室内对2种抗性基因进行PCR分子跟踪检测,再在大田对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进行系统选育,可实现抗虫与抗草甘膦基因以及高产与优质性状的多元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BT基因 GR79+GAT基因 产量性状 纤维品质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ALS类除草剂作物种质创制与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长乐 郭月 +4 位作者 李芳芳 袁自成 龙卫华 浦惠明 胡茂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3-345,共13页
农田杂草是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的主要因素,而化学除草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杂草控制的主要手段。乙酰乳酸合酶(ALS,acetolactate synthase)也称乙酰羟基酸合酶(Acetohydroxyacid synthase),是植物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第一步的催化酶。ALS抑... 农田杂草是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的主要因素,而化学除草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杂草控制的主要手段。乙酰乳酸合酶(ALS,acetolactate synthase)也称乙酰羟基酸合酶(Acetohydroxyacid synthase),是植物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第一步的催化酶。ALS抑制剂类除草剂也称ALS类除草剂,其通过干扰ALS与底物结合来抑制植物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从而达到灭杀杂草的目的。随着ALS类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除草剂残留对后茬作物的伤害问题日益严重,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尤为明显。因此,创制和培育ALS抑制剂类作物种质,是充分利用此类除草剂进行杂草防控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化学诱变和自然突变的方法已在多种作物中创制出对ALS类除草剂具有抗性的种质,并成功培育出抗性品种。本文从ALS类除草剂的特性、种类和适用范围,抗ALS类除草剂作物的抗性机制,抗ALS类除草剂的作物种质创制和利用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作物抗ALS类除草剂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并对未来抗ALS类除草剂作物的可能发展作出简单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乳酸合酶 ALS类除草剂 作物 种质创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春播鲜食大豆主栽品种营养和功能品质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鲁平 黄璐 +4 位作者 程茜 张晓燕 袁星星 陈新 薛晨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8,共8页
为探究江苏省春播鲜食大豆主栽品种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的组成与差异,以台湾292、新3号和苏新6号为研究对象,对营养组成(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氨基酸组成、糖组分)和功能成分相关指标(总酚、总黄酮、6种异黄酮组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 为探究江苏省春播鲜食大豆主栽品种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的组成与差异,以台湾292、新3号和苏新6号为研究对象,对营养组成(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氨基酸组成、糖组分)和功能成分相关指标(总酚、总黄酮、6种异黄酮组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鲜食大豆的氨基酸主要以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为主,苏新6号的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37.38 g·(100 g)^(-1);糖组分中,蔗糖(47.93~63.45 mg·g^(-1))是鲜食大豆的主要糖组分;鲜食大豆主要以糖苷型异黄酮形式(64.17~95.67μg·g^(-1))存在,而苷元型异黄酮为23.6~33.88μg·g^(-1)。不同品种间营养及功能品质都有显著性差异,台湾292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最高,甜味较好,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苏新6号具有高蛋白质和高氨基酸含量,且有较高的苷元型异黄酮含量。综上所述,营养成分上,苏新6号更符合消费者对鲜食大豆营养品质的要求,功能特性上,台湾292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鲜食大豆 主栽品种 营养组成 功能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类作物雄性不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茜 陈景斌 +7 位作者 林云 刘金洋 薛晨晨 闫强 吴然然 崔瑾 陈新 袁星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6,共8页
豆类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有较高的地位。杂种优势的利用可提高产量。雄性不育是花粉或花药发育异常的现象。雄性不育系的利用为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重要材料和思路。生物技术手段的发展和模式植物拟南芥的花粉和花药... 豆类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有较高的地位。杂种优势的利用可提高产量。雄性不育是花粉或花药发育异常的现象。雄性不育系的利用为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重要材料和思路。生物技术手段的发展和模式植物拟南芥的花粉和花药发育分子遗传传机制的深入研究,为近几年对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细胞核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提供技术和理论的依据,并使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此基础上,其他豆类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及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也有所突破。本文综述了植物花粉发育的分子遗传机理以及豆类作物雄性不育分子遗传机制和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为豆类作物杂种优势的相关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类作物 雄性不育 杂种优势 花粉发育 分子遗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光伏农业发展现状及适宜光伏农业的高效种植模式探索——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璞 李百成 +6 位作者 王立 郭文琦 韩晓勇 殷剑美 金林 蒋璐 张培通 《上海蔬菜》 2023年第3期85-88,96,共5页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但光伏与农业还未实现深度融合,尤其在整体布局、作物选择、模式优化等方面还有待挖掘。作者根据江苏省光伏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光伏农业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优化...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但光伏与农业还未实现深度融合,尤其在整体布局、作物选择、模式优化等方面还有待挖掘。作者根据江苏省光伏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光伏农业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优化农艺措施、配套机械作业等进一步发展光伏农业产业的配套举措,同时介绍了适合光伏陈列的3种高效种植模式,以期推动江苏省光伏农业产业的创新和多元种植模式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农业 产业现状 面临的问题 发展对策 种植模式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小豆地方品种资源农艺性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薛晨晨 李春 +5 位作者 张炯 胡筑兵 张勤雪 袁星星 顾和平 陈新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1770-1773,共4页
对来自江苏省各个地区地方种质资源在南京地区种植的农艺性状进行研究表明,来自江苏省不同地区小豆品种在南京地区种植的农艺性状平均表现有较大差异。各地区品种有明显的特色,能适应地区栽培习惯和消费喜好。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江苏省... 对来自江苏省各个地区地方种质资源在南京地区种植的农艺性状进行研究表明,来自江苏省不同地区小豆品种在南京地区种植的农艺性状平均表现有较大差异。各地区品种有明显的特色,能适应地区栽培习惯和消费喜好。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江苏省小豆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地方品种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