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榜样力量引领道德建设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爵宁 孙泊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64-65,共2页
榜样文化是系统总结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道德经验和高尚品德而形成的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是社会成员出于对榜样的崇拜、效仿而产生自觉性、自发性行动的实践文化。榜样文化的形成必然对社会道德建设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两者在... 榜样文化是系统总结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道德经验和高尚品德而形成的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是社会成员出于对榜样的崇拜、效仿而产生自觉性、自发性行动的实践文化。榜样文化的形成必然对社会道德建设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两者在内涵和目的上具有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榜样文化 道德建设 道德模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德模范和道德苛求的消解——以提升榜样效应为视角 被引量:11
2
作者 彭怀祖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7,共5页
选树榜样是营造道德氛围、彰显道德力量的重要途径,目前,道德榜样作用的提升尚有较大的空间。影响榜样力量展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道德苛求的存在是重要原因。对榜样及其行为的过高要求是道德苛求的一方面表现,它认为榜样及其行为应是完... 选树榜样是营造道德氛围、彰显道德力量的重要途径,目前,道德榜样作用的提升尚有较大的空间。影响榜样力量展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道德苛求的存在是重要原因。对榜样及其行为的过高要求是道德苛求的一方面表现,它认为榜样及其行为应是完美无缺的。深入剖析道德苛求的由来、弊端及纠正,可以为提升榜样教育作用提供理性支撑,使人们对榜样有较为准确的定位,从而切实发挥榜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苛求 榜样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视域中社会组织发展对政治稳定的影响探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潘修华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100,共9页
中国共产党建政之后,新生政权通过对社团的登记、整顿行动,实现了对社会组织的体制化吸纳,建构了一体化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为维护自身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文革"结束后,市场化改革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改革在国家和社... 中国共产党建政之后,新生政权通过对社团的登记、整顿行动,实现了对社会组织的体制化吸纳,建构了一体化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为维护自身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文革"结束后,市场化改革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改革在国家和社会之间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国家固然在其与社会的关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社会已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获得了一定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社会组织出现了逸出体制的态势。出于管控风险、维护政治稳定的考量,国家通过立法规制,再次对社会组织进行了体制化。但是这种严厉的政治性体制化进程遭到了市场逻辑的挑战。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社会开始分化,社会利益诉求趋于多样化。社会需要发展更多的社会组织提供公共产品与传递诉求信号。出于对发展经济与维护政治稳定的双重考虑,国家选择性地发展了与经济建设以及公共产品供给密切相关的社会组织。但是这种选择性的发展战略造成了一种畸形的社会利益诉求表达结构,对政治稳定形成了新的威胁。面对这种新情况,须在法治的条件下,调适国家与社会关系,推动为弱势群体代言的社会组织的发展,以消解社会利益表达结构失衡带来的政治风险,更好地维护政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政治稳定 政治风险 政治结构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构成要素异同辨思 被引量:6
4
作者 徐红波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90-95,共6页
在同一价值序列中探讨榜样教育和偶像崇拜的关联,可谓各有表述,仁智互见。经由学科发展、信仰追求和实践耦合所开启的研究视域,逐步显现出两者构成要素及其特征颇具相似性。通过主体、客体、载体、介体四大构成要素的比较研究发现,榜样... 在同一价值序列中探讨榜样教育和偶像崇拜的关联,可谓各有表述,仁智互见。经由学科发展、信仰追求和实践耦合所开启的研究视域,逐步显现出两者构成要素及其特征颇具相似性。通过主体、客体、载体、介体四大构成要素的比较研究发现,榜样教育和偶像崇拜形式相近但存在本质差异,进而围绕如何推动榜样教育构成要素的价值拓展与重构的论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强化主体元素的塑造,促进理念创新与能量聚合;拓展客体元素的功能,推动情感共鸣与知行转化;发挥载体元素的作用,探索耦合模式与转化途径;延展介体元素的空间,借鉴传播经验与运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榜样教育 偶像崇拜 构成要素 异同 辨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业单位的公益性与非营利性标准调适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潘修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4-150,共7页
现阶段事业单位公益性与非营利性界定以国有资产投入为限定条件。在这种法定性界定之下,事业单位获得了从事相同或者相近公益事业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无法获得的编制与稳定的资金支持,这既对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公平,也对公益事业的整体发展... 现阶段事业单位公益性与非营利性界定以国有资产投入为限定条件。在这种法定性界定之下,事业单位获得了从事相同或者相近公益事业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无法获得的编制与稳定的资金支持,这既对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公平,也对公益事业的整体发展不利。从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公益性与非营利性标准存在着理念滞后、边界模糊不清、顶层设计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等问题,亟需调适。调适须是系统性的,既要更新公益性与非营利性理念、拓展事业单位公益性与非营利性标准、构建相应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要调整与事业单位公益性、非营利性标准改革本身相配套的顶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公益性 非营利性 社会企业 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民间舆论场”价值论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7-14,共8页
现实生活中存在并不完全重叠的"两大舆论场":一是以主流媒体为主导并着力营造的"官方舆论场";二是人民群众议论纷纷以网络舆论为当下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和谐社会视阈下"民间舆论场"研究具有... 现实生活中存在并不完全重叠的"两大舆论场":一是以主流媒体为主导并着力营造的"官方舆论场";二是人民群众议论纷纷以网络舆论为当下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和谐社会视阈下"民间舆论场"研究具有厚重的理论价值:一是为人民群众的话语诉求提供了广阔的场域和空间;二是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三是为新时期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提供新的战略路向。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民间舆论场"虽然存在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但其建设性还是值得肯定的,具有鲜明的实践价值,一是社会矛盾的"排气阀",二是社会舆论的"引发剂",三是社会文化的"影响源",四是传统媒体的"解构器"。新媒体时代,必须加强对"民间舆论场"的科学引导,努力打通两大舆论场,形成舆论同向合力的有序发展格局,为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民间舆论场 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兼职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难题及其破解 被引量:6
7
作者 潘修华 梅洁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121,共10页
现阶段,社会组织兼职员工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关注与研究都很不够。社会组织兼职员工人力资源是一种松散型人力资源,有其不同于全职员工、甚至志愿者人力资源的特点。基于人力资源特点的差异,社会组织兼职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不同于... 现阶段,社会组织兼职员工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关注与研究都很不够。社会组织兼职员工人力资源是一种松散型人力资源,有其不同于全职员工、甚至志愿者人力资源的特点。基于人力资源特点的差异,社会组织兼职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不同于其全职员工与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社会组织兼职员工人力资源管理逻辑是一种被动性管理逻辑。兼职员工人力资源的特点对社会组织相对自主的管理过程造成了巨大冲击,引发了资源获取难、固定难、使用难、风险管控难等问题。在深刻理解松散型人力资源特点的基础上,采取拓展组织负责人与管理者人际网络、提升组织经费筹措能力、做实线上培训与考核、转换时长管理思路、增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性、强化组织负责人保险意识与风险管控意识等措施,可能有助于解决兼职员工人力资源的管理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兼职员工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 松散型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