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理念下无人机平台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陆渊章 徐振邦 董天天 《职业技术》 2019年第4期22-25,共4页
本文研究在新工科理念下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嵌入无人机综合实践平台的创新模式下培养满足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无人机通信、无人机驾驶员、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等岗位的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模式;探讨了理论结合技能实践,实践过程循序渐进... 本文研究在新工科理念下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嵌入无人机综合实践平台的创新模式下培养满足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无人机通信、无人机驾驶员、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等岗位的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模式;探讨了理论结合技能实践,实践过程循序渐进,在实践场景导向科研和应用的方式下鼓励创新,融入平台模块化和开源化设计思想,介绍了一种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无人机平台的专业创新模式,尤其是指明了电子信息类高职实践教育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平台 新工科理念 电子信息专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云高仪和毫米波云雷达协同测量云底高技术的融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墅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2期163-169,共7页
基于多设备协同测云技术,围绕对云底高的协同观测而开展,依据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中国气象局气象大气探测试验基地HY-CL51激光云高仪和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的观测数据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激光云高仪和毫米波云雷达协同测量云底... 基于多设备协同测云技术,围绕对云底高的协同观测而开展,依据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中国气象局气象大气探测试验基地HY-CL51激光云高仪和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的观测数据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激光云高仪和毫米波云雷达协同测量云底高技术的融合算法。通过3种输出数据对比研究发现,融合后的数据相比于单独的激光云高仪或毫米波云雷达数据,输出的最终云底高数据准确度较高,同时提高了毫米波云雷达低云区数据获取率,改善了激光云高仪受能见度影响测量精度低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缺测的状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云雷达 激光云高仪 云底高 协同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背景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章杰侈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第3期1-2,共2页
5G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校企协同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混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 5G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校企协同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混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方面的研究探索与实践经验,可以为兄弟院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移动通信技术 专业建设 校企协同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M开关电源集成电路的抗电磁干扰设计 被引量:11
4
作者 居水荣 王津飞 +1 位作者 石径 张子豪 《半导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79-585,共7页
针对脉冲频率调制(PFM)开关电源(SMPS)集成电路,提出了抗电磁干扰(EMI)设计的两种方法。通过采用零电流检测电路,控制开关电源集成电路中的开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在第一个谷底导通,从而降低导通电流的尖峰值。通过... 针对脉冲频率调制(PFM)开关电源(SMPS)集成电路,提出了抗电磁干扰(EMI)设计的两种方法。通过采用零电流检测电路,控制开关电源集成电路中的开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在第一个谷底导通,从而降低导通电流的尖峰值。通过采用恒压和恒流设计技术,使开关电源集成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得到限制,有助于降低电流纹波。采用CSMC 1μm 40 V高压工艺设计了PFM开关电源集成电路SX1618,将以上两种抗电磁干扰设计方法应用在该电路的设计中,并设计了针对性的保护结构。完成SX1618整体仿真和版图设计后进行了流片和封装,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的开关电源中,经测试,开关电源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符合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SMPS)集成电路 抗电磁干扰(EMI) 谷底导通 恒压模式 恒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DEM译码的16 bit高性能数模转换器的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振邦 居水荣 +1 位作者 刘马良 戈益坚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21-728,共8页
分析了目前分段电流舵数模转换器(DAC)在动态性能提升和芯片面积缩小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动态元件匹配(DEM)译码技术。设计了16 bit DAC中的DEM译码电路结构,分析了DEM译码技术的原理。对该16 bit DAC的动态性能等进行了详细仿真... 分析了目前分段电流舵数模转换器(DAC)在动态性能提升和芯片面积缩小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动态元件匹配(DEM)译码技术。设计了16 bit DAC中的DEM译码电路结构,分析了DEM译码技术的原理。对该16 bit DAC的动态性能等进行了详细仿真,并完成了整体版图设计。该DAC核心部分芯片面积仅为2. 2 mm^2。采用0. 18μm CMOS工艺完成了该DAC的加工和性能参数测试。在1 GHz采样率和100 MHz输入信号频率条件下,该DAC的无杂散动态范围约为67 dB,三阶互调失真约为76 dB,整体性能优于目前同类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模转换器(DAC) 分段电流舵 电流源匹配 动态元件匹配(DEM)译码 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协同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陆渊章 戴红霞 +1 位作者 胡莹 王志亮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6-1099,共4页
针对现有算法在解决无人机(UAV)协同跟踪过程中的实时视觉跟踪性能不足等问题,利用单目视觉技术在自主检测和跟踪运算处理强度,避障路径决策等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自主检测和协同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模板匹配(TM)和形态滤波(MF)混... 针对现有算法在解决无人机(UAV)协同跟踪过程中的实时视觉跟踪性能不足等问题,利用单目视觉技术在自主检测和跟踪运算处理强度,避障路径决策等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自主检测和协同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模板匹配(TM)和形态滤波(MF)混合算法,确保环境照明条件和背景变化的性能稳定下,通过限制覆盖的搜索区域来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并优化检测策略,减少错误报警和遗漏检测。通过特定无人机仿真试验数据分析,验证检测和跟踪算法的可行性,表明无人机在特定环境下的跟踪检测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视觉跟踪 形态滤波 视线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跟踪FANET网络的UAV协同通信算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陆渊章 谢海燕 吉训生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9-1403,共5页
针对无人飞行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群在飞行过程中动态无线通信飞行自组织网络(flying ad-hoc network, FANET)参数和扰动不确定的问题,采用多UAV无线协作通信模型研究动态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递归神经网络(recursive ne... 针对无人飞行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群在飞行过程中动态无线通信飞行自组织网络(flying ad-hoc network, FANET)参数和扰动不确定的问题,采用多UAV无线协作通信模型研究动态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递归神经网络(recursive neural network, RNN)的多目标跟踪自适应控制算法。带有接入点控制方法的FANET网络可以优化无人机的通信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以及获得更快的响应速度。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确定无人飞行器的最佳覆盖区域,所需总功率将有所降低,最大程度地确保地面设备最大的吞吐量,提高了UAV协作通信控制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飞行器 飞行自组织网络 基础架构网络 覆盖范围扩展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目标概率雷达HRRP目标识别算法研究
8
作者 陆渊章 李震 胡莹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2-65,71,共5页
由于飞行器使用的低可观察性设计,为了提高雷达高分辨率距离像(HRRP)目标识别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目标概率HRRP目标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从HRRP自动提取目标特征并进行目标识别。提出利用多基地雷达系统提供的... 由于飞行器使用的低可观察性设计,为了提高雷达高分辨率距离像(HRRP)目标识别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目标概率HRRP目标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从HRRP自动提取目标特征并进行目标识别。提出利用多基地雷达系统提供的空间分集,对不同目标类别的分类器的本地输出概率进行平均,将最高的全局目标概率与阈值进行比较,以获得用于最终分类的全局目标概率,从而提高了目标识别的鲁棒性,使隐形目标的检测和识别更加可靠。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所提出的算法可以显著提高分类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距离像 全局目标概率 多基地雷达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的船舶抗噪通信系统设计
9
作者 张建蓉 钱心筠 居水荣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2-144,共3页
为减少船舶抗噪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的失败情况,设计一个基于嵌入式的船舶抗噪通信系统。在系统的硬件部分,设计了RF捷变收发器、嵌入式处理器、系统接口,在系统软件部分,主要对系统内的信号进行了去噪处理,实现了船舶抗噪通信。实验结... 为减少船舶抗噪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的失败情况,设计一个基于嵌入式的船舶抗噪通信系统。在系统的硬件部分,设计了RF捷变收发器、嵌入式处理器、系统接口,在系统软件部分,主要对系统内的信号进行了去噪处理,实现了船舶抗噪通信。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基于嵌入式的船舶抗噪通信系统有效减少了船舶抗噪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的失败情况,并且提高了数据采集的稳定性,满足船舶抗噪通信系统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 船舶 数据传输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社区监控系统16路光端机的硬件电路设计
10
作者 董晓丹 郑雪芳 钱宜平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年第12期179-179,181,共2页
本文设计的视频光端机,采用非压缩数字视频传输方式,由CPLD实现各路信号之间的时分复用和解复用,高速串行/解串器完成正向信号的并串/串并转换,反向数据的传输则借助于波分复用实现。通过一根单模单芯光纤,可以单向传输16路标清视频信... 本文设计的视频光端机,采用非压缩数字视频传输方式,由CPLD实现各路信号之间的时分复用和解复用,高速串行/解串器完成正向信号的并串/串并转换,反向数据的传输则借助于波分复用实现。通过一根单模单芯光纤,可以单向传输16路标清视频信号和双向传输两路控制数据信号,传输距离可达40km以上。其多路信号、长距离传输的特点,可作为现代智慧社区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光端机 时分复用 波分复用 串行/解串器 智慧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端面平面型螺旋相位板设计
11
作者 章杰侈 夏长权 高锐 《光通信研究》 2021年第3期29-32,37,共5页
针对传统阶梯型高阶螺旋相位板在光纤端面上制作难度大和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在光纤端面上制作平面型螺旋相位板的设计方案。这种相位板在不同方位角上高度相同,通过控制不同方位角处的折射率可获得不同的拓扑荷数... 针对传统阶梯型高阶螺旋相位板在光纤端面上制作难度大和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在光纤端面上制作平面型螺旋相位板的设计方案。这种相位板在不同方位角上高度相同,通过控制不同方位角处的折射率可获得不同的拓扑荷数。文章使用菲涅尔衍射理论对该方案产生的涡旋电场分布及光强分布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同时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基模高斯光束通过具有不同拓扑荷数的平面型螺旋相位板后在光纤中的传播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种光纤端面平面型相位板对于高阶和低阶模式都能产生高质量的涡旋光束,有效克服了传统阶梯型螺旋相位板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光束 光纤端面 平面型螺旋相位板 折射率 拓扑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