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
6
1
作者
丁伟
程岩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第9期113-114,共2页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指出,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汽车远景发展规划中重要的方向。在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中,已开设...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指出,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汽车远景发展规划中重要的方向。在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中,已开设智能网联汽车方向的学校还较少,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中。现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网联汽车模块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装备装调平台的教学模式,探索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有效途径,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
汽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1+X”证书的智能网联汽车课程体系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
2
2
作者
丁伟
程岩
汪清淼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第11期127-128,共2页
未来我国汽车工业将面临智能化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汽车职业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了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评价模式进行改革的总体目标,“1+X”证书制...
未来我国汽车工业将面临智能化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汽车职业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了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评价模式进行改革的总体目标,“1+X”证书制度是职业技能评价的新模式,对于落实人才培养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智能网联汽车“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证书角度出发,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为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
智能网联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空间MPC的井下运输车辆避障规划研究
3
作者
程岩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35-138,共4页
针对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多变,巷道空间狭窄、光照条件差,且存在大量静态障碍物与动态干扰因素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空间模型预测控制(MPC)的井下运输车辆局部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基于Frenet坐标系建立车辆动态偏差模型,推导出空间域偏差...
针对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多变,巷道空间狭窄、光照条件差,且存在大量静态障碍物与动态干扰因素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空间模型预测控制(MPC)的井下运输车辆局部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基于Frenet坐标系建立车辆动态偏差模型,推导出空间域偏差预测方程;其次,通过设计兼顾路径跟踪精度与运动平滑性的目标函数,确保规划路径在保持参考轨迹跟踪性能的同时满足曲率连续性要求;最后,结合障碍物空间分布特征,采用上下边界函数约束方法实现动态避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复杂巷道环境下能有效规避静态/动态障碍物,显著提升了车辆运输系统的安全性与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运输车辆
模型预测控制
空间域建模
动态避障
Frenet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镍锍在氨性溶液中浸出及氧化行为研究
4
作者
华晓鸣
朱纯成
许茜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5-683,共9页
高镍锍是重要的铜镍冶炼中间产品。为了剖析其氧化过程的界面反应机理,本文研究了高镍锍在氨性溶液中的浸出原理及氧化行为。利用XRD、SEM、EDS等表征手段对高镍锍样品进行矿相识别,检测到含有六方硫化镍(Ni_(3)S_(2))、辉铜矿(Cu_(2)S...
高镍锍是重要的铜镍冶炼中间产品。为了剖析其氧化过程的界面反应机理,本文研究了高镍锍在氨性溶液中的浸出原理及氧化行为。利用XRD、SEM、EDS等表征手段对高镍锍样品进行矿相识别,检测到含有六方硫化镍(Ni_(3)S_(2))、辉铜矿(Cu_(2)S)、磁铁矿(Fe_(3)O_(4))和镍铁合金(Ni_(3)Fe)。研究了暴露空气中和阳极极化条件下的高镍锍在氨性溶液中的浸出行为,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高镍锍表面浸出前后的变化,利用XPS分析了浸出产物的组成。浸出结果显示Ni_(3)S_(2)、Cu_(2)S先后发生氧化,在原物相表面形成氧化层。利用工作界面对单矿相的锥形电极和多矿相电极进行阳极极化对比实验,Ni_(3)S_(2)在0 V(vs.SCE)附近开始发生氧化,先分解成NiS_(2)、Ni^(2+)和S^(0),NiS_(2)又进一步分解为Ni^(2+)和S^(0)。Cu_(2)S在0.3 V(vs.SCE)附近发生氧化,生成CuS和Cu_(2)O,在提高电位后进一步氧化生成Cu_(2)O、Cu(OH)_(2)、S^(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镍锍
浸出
电化学
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
6
1
作者
丁伟
程岩
机构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智能交通学院
出处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第9期113-114,共2页
基金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JSITJY202008)。
文摘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指出,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汽车远景发展规划中重要的方向。在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中,已开设智能网联汽车方向的学校还较少,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中。现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网联汽车模块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装备装调平台的教学模式,探索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有效途径,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智能网联
汽车
人才培养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1+X”证书的智能网联汽车课程体系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
2
2
作者
丁伟
程岩
汪清淼
机构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智能交通学院
出处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第11期127-128,共2页
基金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JSITJY202008)。
文摘
未来我国汽车工业将面临智能化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汽车职业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了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评价模式进行改革的总体目标,“1+X”证书制度是职业技能评价的新模式,对于落实人才培养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智能网联汽车“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证书角度出发,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为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1+X”证书
智能网联
课程体系
分类号
U463.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空间MPC的井下运输车辆避障规划研究
3
作者
程岩
机构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智能交通学院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35-138,共4页
基金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项目(JSITKY202403)
文摘
针对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多变,巷道空间狭窄、光照条件差,且存在大量静态障碍物与动态干扰因素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空间模型预测控制(MPC)的井下运输车辆局部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基于Frenet坐标系建立车辆动态偏差模型,推导出空间域偏差预测方程;其次,通过设计兼顾路径跟踪精度与运动平滑性的目标函数,确保规划路径在保持参考轨迹跟踪性能的同时满足曲率连续性要求;最后,结合障碍物空间分布特征,采用上下边界函数约束方法实现动态避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复杂巷道环境下能有效规避静态/动态障碍物,显著提升了车辆运输系统的安全性与平稳性。
关键词
井下运输车辆
模型预测控制
空间域建模
动态避障
Frenet坐标系
分类号
TD524.2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镍锍在氨性溶液中浸出及氧化行为研究
4
作者
华晓鸣
朱纯成
许茜
机构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智能交通学院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院
出处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5-68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2002214)。
文摘
高镍锍是重要的铜镍冶炼中间产品。为了剖析其氧化过程的界面反应机理,本文研究了高镍锍在氨性溶液中的浸出原理及氧化行为。利用XRD、SEM、EDS等表征手段对高镍锍样品进行矿相识别,检测到含有六方硫化镍(Ni_(3)S_(2))、辉铜矿(Cu_(2)S)、磁铁矿(Fe_(3)O_(4))和镍铁合金(Ni_(3)Fe)。研究了暴露空气中和阳极极化条件下的高镍锍在氨性溶液中的浸出行为,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高镍锍表面浸出前后的变化,利用XPS分析了浸出产物的组成。浸出结果显示Ni_(3)S_(2)、Cu_(2)S先后发生氧化,在原物相表面形成氧化层。利用工作界面对单矿相的锥形电极和多矿相电极进行阳极极化对比实验,Ni_(3)S_(2)在0 V(vs.SCE)附近开始发生氧化,先分解成NiS_(2)、Ni^(2+)和S^(0),NiS_(2)又进一步分解为Ni^(2+)和S^(0)。Cu_(2)S在0.3 V(vs.SCE)附近发生氧化,生成CuS和Cu_(2)O,在提高电位后进一步氧化生成Cu_(2)O、Cu(OH)_(2)、S^(0)。
关键词
高镍锍
浸出
电化学
氧化机理
Keywords
high-grade nickel matte
leaching
electrochemistry
oxidation mechanisms
分类号
TF81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TF815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丁伟
程岩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1+X”证书的智能网联汽车课程体系分析与思考
丁伟
程岩
汪清淼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空间MPC的井下运输车辆避障规划研究
程岩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镍锍在氨性溶液中浸出及氧化行为研究
华晓鸣
朱纯成
许茜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