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践——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阙明坤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29期11-12,共2页
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设置应以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相适应。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无锡市产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与改造专业,紧贴市场整合专业,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机电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工商业管理信息化、艺... 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设置应以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相适应。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无锡市产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与改造专业,紧贴市场整合专业,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机电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工商业管理信息化、艺术设计数字化等五大专业群,建设品牌特色课程体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和校区合作,力求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调整及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专业建设 专业调整 区域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丁伟 程岩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第9期113-114,共2页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指出,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汽车远景发展规划中重要的方向。在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中,已开设...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指出,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汽车远景发展规划中重要的方向。在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中,已开设智能网联汽车方向的学校还较少,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中。现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网联汽车模块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装备装调平台的教学模式,探索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有效途径,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 汽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设计作品选
3
作者 吴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9-119,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数字工匠培养的需求、目标与路径 被引量:4
4
作者 宋丽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59,共7页
随着数字产业链新兴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数字工匠短缺、传统技术人才转型、人才供需结构矛盾等问题日益突出。职业教育作为第一线大国工匠培养的主阵地,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数字能力,培养技术型、复合型、创新型... 随着数字产业链新兴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数字工匠短缺、传统技术人才转型、人才供需结构矛盾等问题日益突出。职业教育作为第一线大国工匠培养的主阵地,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数字能力,培养技术型、复合型、创新型数字工匠为目标,通过重构适应数字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创新推动协同共育数字工匠的产教融合新机制、营造全方位浸润全周期贯通的数字人才发展新生态,形成数字工匠培养路径,服务数字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数字工匠 人才培养需求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电路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匹配分析
5
作者 居水荣 陆渊章 黄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13,24,共10页
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通过对我国集成电路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匹配分析,建议科学合理构建集成电路类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引导职业院校合理设置专业,优... 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通过对我国集成电路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匹配分析,建议科学合理构建集成电路类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引导职业院校合理设置专业,优化集成电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加大行业支持力度,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注重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高度融合,为集成电路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 行业需求 专业设置 匹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视域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多维探析
6
作者 施南奇 宋丽娜 阙明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8-73,共6页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系统论理解和审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意蕴与症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立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逻辑,秉持系统观念与方法论,坚持整体性、...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系统论理解和审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意蕴与症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立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逻辑,秉持系统观念与方法论,坚持整体性、结构性和开放性原则,构建系统整合、要素耦合、资源聚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系统论 耦合性 职业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强国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5
7
作者 廖海 沈阳 曹哲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1-27,共7页
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主要表现在: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优化教育结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利于提升教育服务能力,促进经济高质... 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主要表现在: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优化教育结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利于提升教育服务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面临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不完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职业教育发展潜力挖掘不够等问题。对此,要切实加强职业教育顶层设计,构建优质公平的职业教育体系新格局;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深化职业教育纵深改革,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活力,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强国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
8
作者 姚君 唐凯瑜 曹文捷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12期59-64,共6页
2022年底我国已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建设美丽乡村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和目标要求正在不断拓展。文章以乡镇企业“、苏南模式”的主要发源地—无锡市为例,分别从“... 2022年底我国已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建设美丽乡村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和目标要求正在不断拓展。文章以乡镇企业“、苏南模式”的主要发源地—无锡市为例,分别从“宜居”“宜业”“和美”三个目标要求出发,剖析无锡乡村建设的特色优势及发展现状,对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具备“自然资源有效增值、农民生活幸福、生态持续发展”三大功能和“现代化乡村治理、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的要求,探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路径 江苏省无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江苏乡村经济振兴研究
9
作者 傅琳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1期177-179,共3页
数字普惠金融通过运用互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局限性,为广大乡农村地区和低收入群体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经济振兴的路径,以期为实现江... 数字普惠金融通过运用互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局限性,为广大乡农村地区和低收入群体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经济振兴的路径,以期为实现江苏省乡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金融服务 全面振兴 经济振兴 可持续发展 移动通信 低收入群体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融入职教教师职业素养的逻辑理路与现实羁绊 被引量:7
10
作者 房风文 匡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71-78,共8页
教育家精神内涵丰富,蕴含深刻哲理思想,对提升职教教师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引领意义。将教育家精神真正融入职教教师职业素养,并成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关键在于内化、转化、固化等系列行动和过程,但现实中,在宣传引导、培育机制... 教育家精神内涵丰富,蕴含深刻哲理思想,对提升职教教师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引领意义。将教育家精神真正融入职教教师职业素养,并成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关键在于内化、转化、固化等系列行动和过程,但现实中,在宣传引导、培育机制、激励保障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羁绊。这就需要在制度规范、教师培育、内生动力、环境氛围等方面采取措施,多方协同,共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家精神 教师 职业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政策的演进历程、变迁逻辑与未来展望--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施南奇 阙明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24-33,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政策历经基础奠定、探索发展、加速发展和深化改革四个时期,呈现出“稳中有进”“有序有为”“质效向好”的发展态势。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观念变迁等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政策历经基础奠定、探索发展、加速发展和深化改革四个时期,呈现出“稳中有进”“有序有为”“质效向好”的发展态势。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观念变迁等因素构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逻辑,固定成本、学习效应、协作效应与适应性预期等使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政策变迁呈现路径依赖逻辑,政府主导、院校主体和企业参与共同促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逻辑。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政策应把握社会深层结构,构建政策变迁的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正向路径依赖,构建政策集群的整体推进机制;调适多元利益主体,构建政策执行的协同联动机制;注重多重反馈效应,构建政策实施的质量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历史制度主义 关键节点 深层结构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融合时序信息和注意力机制的广告点击率预估模型AGCN
12
作者 张大鹏 赵敏 +1 位作者 朱二喜 孙明霞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4,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点击率预估模型的预估能力,提出了一种融合时序信息并带有注意力机制的广告点击率预估模型AGCN(Attention GRU&Cross Network),该模型采用并行结构融合交叉网络模型和时序模型,实现广告点击率预估过程中多元特征的融... 为了进一步提高点击率预估模型的预估能力,提出了一种融合时序信息并带有注意力机制的广告点击率预估模型AGCN(Attention GRU&Cross Network),该模型采用并行结构融合交叉网络模型和时序模型,实现广告点击率预估过程中多元特征的融合.该模型中交叉网络模型挖掘低阶特征和高阶特征信息,时序模型通过引入带有注意力机制的门控神经单元(GRU with attentional update gate,AUGRU),获取用户兴趣特征在用户长期兴趣演化过程中的贡献程度,进行用户兴趣筛选.实验表明,AGCN模型能有效提高广告点击事件的预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广告 点击率预估 交叉网络 门控神经单元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的办公家具设计研究
13
作者 蒋粤闽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5-411,共7页
目的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索办公家具设计的一些主流思路和趋势,为未来的办公家具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以期满足现代办公人员对办公家具的多元化需求,从而提升办公家具设计的适用性。方法随着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三次浪潮席卷全... 目的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索办公家具设计的一些主流思路和趋势,为未来的办公家具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以期满足现代办公人员对办公家具的多元化需求,从而提升办公家具设计的适用性。方法随着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三次浪潮席卷全球,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定性结合定量研究的方法,根据新时代办公需求的转变,分析适合当下的办公家具设计思路,对未来办公家具设计趋势展开探究并进行设计实践。结论新时代背景下办公家具的设计应该遵循绿色化设计思路、智能化设计思路、体验化设计思路、模块化设计思路、参与式设计思路,同时要遵从未来办公家具设计的特色化趋势、模块化趋势、弹性化趋势,以及时尚化趋势,从而使办公家具的功能和造型等更加完善,更好地符合人们办公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家具设计 绿色化 模块化 体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视角下“双主体、深融合”产业学院建设 被引量:66
14
作者 郭湘宇 周海燕 廖海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2-65,共4页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坚持需求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培养产业和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精准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与一流企业和行业共建产业学院,并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坚持需求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培养产业和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精准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与一流企业和行业共建产业学院,并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构建“双主体、深融合”的产业学院育人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产业学院 双主体 深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产业学院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7
15
作者 吴新燕 席海涛 顾正刚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33,共7页
制定具体的、可操作、可衡量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建设产业学院的必要保证。产业学院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应遵循激励为主原则、兼顾各方利益原则、结果导向原则、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应分产业学院体系构建、考核因素确定、比... 制定具体的、可操作、可衡量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建设产业学院的必要保证。产业学院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应遵循激励为主原则、兼顾各方利益原则、结果导向原则、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应分产业学院体系构建、考核因素确定、比重确定、考核确定四个步骤进行,主要考核因素为战略吻合度、资源共享度、过程融合度、成果认可度、社会贡献度、协同创新度六个方面,各因素的考核权重可根据产业学院建设的不同阶段做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学院 绩效考核体系 因素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67
16
作者 阙明坤 潘奇 朱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8-32,共5页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与传统职业院校相比,显现出不同的特点:产权结构多元化,治理方式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目前,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发展存在多重困境,通过对面临的困境探索发展的四条路径的分析,为发展探索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提出...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与传统职业院校相比,显现出不同的特点:产权结构多元化,治理方式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目前,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发展存在多重困境,通过对面临的困境探索发展的四条路径的分析,为发展探索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职业院校 探索 产权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17
作者 陈艳艳 阙明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35,共4页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内涵、特征、发展路径、发展瓶颈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还有待厘清。本文对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研究观点进行简要综述,以反映该研究的最新进展,凝聚共识,提供借鉴。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职业院校 研究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独角戏到双主体: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演进脉络 被引量:42
18
作者 刘任熊 冯立元 +1 位作者 苗睿岚 陈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43,共11页
基于职业教育类型教育逻辑起点,辨析产教融合概念及其要义,概括产教融合制度在办学机制、办学主体、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预期靶向效应。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重要事件和政策文件发布为时间节点,利用文本分析法,分段复原职业... 基于职业教育类型教育逻辑起点,辨析产教融合概念及其要义,概括产教融合制度在办学机制、办学主体、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预期靶向效应。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重要事件和政策文件发布为时间节点,利用文本分析法,分段复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的历史渊源与嬗变进程,评析不同阶段产教融合制度在打通职业教育与产业界内循环方面的能力限度,反思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凭借产教融合实现进一步高质量发展之路径,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程中的职责与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机制创新 类型 政策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环境对区域高新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孔原 刘览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7-130,共4页
人力资源、信息环境、政府扶持、科技金融等因素对区域高新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DEA方法及Bootstrap-Tobit模型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高新技术创新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区域信息环境建设可... 人力资源、信息环境、政府扶持、科技金融等因素对区域高新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DEA方法及Bootstrap-Tobit模型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高新技术创新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区域信息环境建设可以显著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现有教育体制下构建的人力资源环境可以显著提高纯技术效率,但却会对规模效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现有政府扶持和科技金融政策可以显著提高规模效率,但对纯技术效率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效率 科技环境 数据包络分析 Bootstrap-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郭湘宇 周海燕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78,共6页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在此背景下,面向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评价体系,是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规范校企命运共同体评价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职...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在此背景下,面向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评价体系,是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规范校企命运共同体评价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迫切需要。评价体系本着激励、共生、结果导向的校企命运共同体评价体系原则,从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探索构建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相结合为途径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实现对校企命运共同体水平的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命运共同体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