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的要素、特征与行动框架
1
作者 刘茂勇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19-22,共4页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不少地区建立了网络名师工作室,这无疑会对建设高品质教师队伍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实际运作中,有必要从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底层逻辑出发,厘清其基本要素、特征与行动框架,...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不少地区建立了网络名师工作室,这无疑会对建设高品质教师队伍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实际运作中,有必要从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底层逻辑出发,厘清其基本要素、特征与行动框架,进一步促进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走向规范化、常态化,打造一批高品质的网络名师,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名师工作室 名师 学习共同体 师资建设 雁阵梯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古诗教学重构——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茂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2-36,共5页
“古诗三首”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古诗编排形式,编者将内容或表达的情感相似的古诗组合在一起,以强化学生对这一类古诗的认识。但在现实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习惯于一首一首地教,缺乏从整体出发的设计,导致古诗教学效率下降。本... “古诗三首”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古诗编排形式,编者将内容或表达的情感相似的古诗组合在一起,以强化学生对这一类古诗的认识。但在现实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习惯于一首一首地教,缺乏从整体出发的设计,导致古诗教学效率下降。本文认为,有必要打破古诗三首学习的“壁垒”,建构以“大主题”统领的学习任务群,实现“古诗三首”的教学重构,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三首 学习任务群 教学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主题性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的应然样态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茂勇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29期33-36,共4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提出建构“学习任务群”的新要求。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应当用好现有教材资源,积极开发主题性学习任务。在设计主题性学习任务时要放眼全局,以结构化理念对任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提出建构“学习任务群”的新要求。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应当用好现有教材资源,积极开发主题性学习任务。在设计主题性学习任务时要放眼全局,以结构化理念对任务主题、驱动任务、探究形式、评价方案等要素进行整体建构,并对每个要素的内部结构进行精细安排,从而形成“由外而内”的具有内在逻辑性的任务设计体系,最终实现以结构化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主题性学习任务 结构化 任务主题 驱动任务 探究形式 评价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的作业设计:缘起、特征与行动框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茂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40-44,共5页
作为语文课程与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业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抓手。然而,当前一些作业设计存在过于倚重主观经验,忽视客观证据的现象,作业的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有必要摒弃经验主义,... 作为语文课程与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业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抓手。然而,当前一些作业设计存在过于倚重主观经验,忽视客观证据的现象,作业的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有必要摒弃经验主义,可以借鉴循证理念,从作业目标、内容与评价这三个维度来揭示基于循证的作业设计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基于循证的“三维四步”作业设计行动框架,真正实现“作业育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设计 循证 缘起 特征 行动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上教学中教师应有"在场意识"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茂勇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5-27,共3页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直播课及时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空白.通过对小学语文直播课的观察、分析,发现部分课堂师生双方难以相互关照,甚至出现照本宣科现象,背离初衷.探究后发现,主因是教师"在场意识"的缺失.文章从&qu...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直播课及时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空白.通过对小学语文直播课的观察、分析,发现部分课堂师生双方难以相互关照,甚至出现照本宣科现象,背离初衷.探究后发现,主因是教师"在场意识"的缺失.文章从"在场意识"的概念意义入手,分析、探究实现"在场意识"的实践策略,以期补齐网络直播课的"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课 在场意识 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挑战性学习任务的特征、要素与设计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茂勇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26期48-51,共4页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以“挑战性学习任务”为引领的课堂教学新样态不断出现,但有不少学习任务设计出现简单化、随意化现象,缺乏对新课标视域下语文挑战性学习任务特征、要素与设计路径的基本认...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以“挑战性学习任务”为引领的课堂教学新样态不断出现,但有不少学习任务设计出现简单化、随意化现象,缺乏对新课标视域下语文挑战性学习任务特征、要素与设计路径的基本认识。因此,从语文挑战性任务设计的底层逻辑入手,进一步明确其特征、要素,以及任务的设计路径,可以规范语文挑战性任务设计行为,推动新课标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挑战性学习任务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评价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言趣教:在反思中重构语言实践新样态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茂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39,共5页
“趣教文言文”“玩转文言文”,成为当下文言文教学比较热门的提法和做法,但有些文言文教学只注重形式上的“趣”,而缺乏扎实有效的语言实践训练,“趣”与“教”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对“文言... “趣教文言文”“玩转文言文”,成为当下文言文教学比较热门的提法和做法,但有些文言文教学只注重形式上的“趣”,而缺乏扎实有效的语言实践训练,“趣”与“教”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对“文言趣教”这一现象进行反思,在回归语言实践中重构语言实践的新样态,点亮学生的言语之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趣教 反思 重构 语言实践 新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文新教:在“横比纵联”的理性探求中突围
8
作者 刘茂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8-42,共5页
相对于统编教材中的新课文,那些再次入选的老课文似乎成了"明日黄花",少人钻研。面对这些老课文,如果我们仍抱着"旧教案"不放,恐怕难以真正踏上新教材的航程。温儒敏强调:"不只是新课文要认真去读,老课文在备... 相对于统编教材中的新课文,那些再次入选的老课文似乎成了"明日黄花",少人钻研。面对这些老课文,如果我们仍抱着"旧教案"不放,恐怕难以真正踏上新教材的航程。温儒敏强调:"不只是新课文要认真去读,老课文在备课时也要重新读。"[1]笔者认为,重读这些老课文,要站在新高度,通过横向对比、纵向链接,找准内容的调整点、要素的链接点以及学生能力的生长点,方可一窥其真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链接点 新教材 温儒敏 新课文 横向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后习题探索高阶思维的形成路径
9
作者 刘茂勇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8期67-69,共3页
统编教材精读课文的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紧扣语文要素,直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一个重要平台。要想用好课后习题,须根据布卢姆认知过程维度的六个类目,发掘其中的高阶思维因素,从学会分析、学会评价、学会... 统编教材精读课文的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紧扣语文要素,直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一个重要平台。要想用好课后习题,须根据布卢姆认知过程维度的六个类目,发掘其中的高阶思维因素,从学会分析、学会评价、学会创造入手,并深入探索高阶思维的形成路径,最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后习题 高阶思维 路径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执教公开课须完成四个角色的整合
10
作者 朱玉忠 刘茂勇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35期32-34,共3页
公开课是展示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的舞台,但由于部分教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导致有些公开课存在“课前过多渗透”“课上牵着学生鼻子走”“课后一走了之”等“怪现象”。因此,公开课上教师亟需进行角色的蜕变,教师应成为课前学情的... 公开课是展示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的舞台,但由于部分教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导致有些公开课存在“课前过多渗透”“课上牵着学生鼻子走”“课后一走了之”等“怪现象”。因此,公开课上教师亟需进行角色的蜕变,教师应成为课前学情的“关注者”、教学思路的“调控者”、学生合作的“参与者”与课后学习的“促进者”,真正将学生推到“台前”,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公开课教学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开课 教师角色 学生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