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践行中国式现代化使命,打造高质量系列主题书——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国式现代化”系列图书的出版实践
1
作者 谢山青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7,23,共5页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与重大意义,这一理论创新不仅是中国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结晶,也为全球现代化理论贡献了中国智慧。在此背景下,江苏人民出版社积极践行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以习近平总...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与重大意义,这一理论创新不仅是中国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结晶,也为全球现代化理论贡献了中国智慧。在此背景下,江苏人民出版社积极践行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为引领,以“四个聚焦”切实做好“中国式现代化”系列重要选题:聚焦时代主题,以深入研究打开工作格局;聚焦时间节点,以主动策划提前储备选题;聚焦先发优势,以第一时间扩大社会影响;聚焦呼应中央,以地方资源出版特色选题。在具体实践中,江苏人民出版社以专注组稿权威作者、专班统筹出版进度、专业打造双效精品三个“专”推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读物精品,为地方出版社打造高质量主题读物探索了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主题出版 高质量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人民出版社50华诞:回首与展望
2
作者 吴源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16,共1页
只要我们励精图治,自强不息,未来一定会比今天更加美好!
关键词 江苏人民出版社 图书出版 内部管理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出版的三个维度
3
作者 王保顶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18,共4页
从历史维度看,编辑出版推动和促进了典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从现实维度看,由于技术进步带来传播方式以及人们阅读、接受方式的变化,学术出版面临发展不均衡、宣传营销不够、融合发展滞后、人才队伍较弱等方面的挑战;从实践维度看,通过深... 从历史维度看,编辑出版推动和促进了典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从现实维度看,由于技术进步带来传播方式以及人们阅读、接受方式的变化,学术出版面临发展不均衡、宣传营销不够、融合发展滞后、人才队伍较弱等方面的挑战;从实践维度看,通过深入发掘品牌价值、注重新媒体营销、加强融合赋能等方式,学术出版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出版 典籍文化 新媒体营销 融合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新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正悦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62,共3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出版社 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综合国力竞争 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文化生活 民族凝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转为公益性出版社的准备工作
5
作者 芮从东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公益性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思想工作 干部教育 业务培训 职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出版业的不完全市场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晓薇 《出版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51-54,共4页
作为文化产业一部分的出版产业,因其产业的特殊性,在我国经济改革中一直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这里主要指国有出版资本)。本文阐述了中国出版业市场的特征及出版产业的不完全市场化状况带来的弊端,并提出了推行市场化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 出版业 改革 市场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的出版 被引量:7
7
作者 徐海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6,共5页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正在对国内外出版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何认识其影响以及所带来的变化,包括对出版形态、出版生产方式、阅读需求与习惯的冲击,是出版人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后疫情时期图书出版须面对的紧迫问题。文章从出版实践...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正在对国内外出版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何认识其影响以及所带来的变化,包括对出版形态、出版生产方式、阅读需求与习惯的冲击,是出版人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后疫情时期图书出版须面对的紧迫问题。文章从出版实践角度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性探讨,以期对未来出版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 出版发展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出版学初探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景端 《中国出版》 1988年第6期94-103,共10页
当代的翻译,无论是语言翻译,符号翻译,或者是文字翻译,在多数情况下,其目的都在于传播。特别是文字翻译,为了取得广泛的传播效果,通常采取书刊出版的形式。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翻译出版是文字翻译成果的延续和传播;是一种文字转换成另... 当代的翻译,无论是语言翻译,符号翻译,或者是文字翻译,在多数情况下,其目的都在于传播。特别是文字翻译,为了取得广泛的传播效果,通常采取书刊出版的形式。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翻译出版是文字翻译成果的延续和传播;是一种文字转换成另一种或多种文字之后,在传播面上的进一步扩散。可见,翻译与出版两者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本文仅就社会主义翻译出版学所涉及的若干问题(主要是文学翻译出版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出版 语言翻译 翻译图书 翻译作品 传播效果 翻译学 社会主义条件下 文字翻译 外国文学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精品:现代出版新使命
9
作者 刘卫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现代出版 文化普及 精品 大众传播 传播方式 媒体行为 现代意义 提高民族素质 出版实践 文化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出版工作的精神支柱
10
作者 戴干云 《出版科学》 1995年第4期29-30,共2页
出版工作的精神支柱,是出版工作的灵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操、精神风貌从事出版工作,关系着出版事业的兴衰。我们所需要的高尚精神是什么呢?就是毛泽东同志早就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认真做好出版... 出版工作的精神支柱,是出版工作的灵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操、精神风貌从事出版工作,关系着出版事业的兴衰。我们所需要的高尚精神是什么呢?就是毛泽东同志早就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认真做好出版工作的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全部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出版方针的根本要求。我们的出版方针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工作 精神支柱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政治工作 出版工作者 出版方针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 出版事业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与出版工作
11
作者 戴干云 《出版科学》 1998年第3期9-11,共3页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出版工作,不仅自己从事出版工作的实践,而且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出版工作的科学论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版理论。 早在1924年初,邓小平同志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担任《赤光》杂志的编辑。《赤光》是中共旅欧...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出版工作,不仅自己从事出版工作的实践,而且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出版工作的科学论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版理论。 早在1924年初,邓小平同志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担任《赤光》杂志的编辑。《赤光》是中共旅欧组织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合办的机关刊物。他不仅担任编辑工作,还亲自撰写稿件,并负责刻蜡版和油印。他的文章是用希贤本名和化名发表的,用化名发表的文章已难以辨认,以希贤本名发表的文章有《请看反革命的青年党之大肆其捏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工作 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读物 社会效益 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出版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新形势下努力做好通俗政治理论读物的出版工作
12
《中国出版》 1982年第7期24-27,共4页
新认识,新起点通俗政治理论读物的出版工作,是受“四人帮”破坏的一个重灾区。“四人帮”猖狂时期出的政治理论书,除已大量报废造成了经济损失外,更重要的是在群众中留下了很坏的政治影响,破坏了政治理论书的声誉。今后怎么办?编辑很苦恼。
关键词 理论读物 出版工作 新形势 政治理论 马列主义 政治经济学 新起点 基础知识 四人帮 解放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惠玲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21,共3页
在基础教育教材市场日趋成熟饱和的情况下,出版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成为各大出版社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通过剖析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出版营销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编写出版具有高职特色的新型教材,培养... 在基础教育教材市场日趋成熟饱和的情况下,出版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成为各大出版社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通过剖析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出版营销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编写出版具有高职特色的新型教材,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行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开发 营销现状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视域下的“美术革命与中国画革新的思想论争”(1918-1936)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文菲 许祖良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7-84,44,共9页
陈独秀于1918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章,公开树起"美术革命"的旗帜,提出"改良中国画"的口号,推动了一场关于中国画革新的思想论争。它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展开:西洋画与中国画之争;西画与国画的"科学与不科学&... 陈独秀于1918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章,公开树起"美术革命"的旗帜,提出"改良中国画"的口号,推动了一场关于中国画革新的思想论争。它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展开:西洋画与中国画之争;西画与国画的"科学与不科学"之争;西画与国画的"写实与写意"之争;中国画的"新与旧"之争。正是这场思想论争,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绘画的现代性发展,出现了中西绘画创作的新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革命 中国画 西洋画 科学 写实 写意 思想论争 创作新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茶禅一味之说 被引量:4
15
作者 凯亚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3-194,共2页
关键词 茶禅一味 日本茶道 作者 中国 味道 茶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茶树王国的原始文化形态——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上古茶史探索之我见 被引量:2
16
作者 凯亚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1-240,共10页
关键词 茶树原产地 少数民族 文化形态 茶史 上古 原始 云南 茶道文化 茶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敲刘贞亮的“茶德”之说 被引量:3
17
作者 凯亚 《农业考古》 2003年第4期144-146,共3页
关键词 刘贞亮 “茶德” 茶文化 喝茶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弄阿铁兰嘎——中国德昂族的茶树神话 被引量:3
18
作者 凯亚 《农业考古》 2003年第4期318-319,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德昂族 茶树 神话 民间咏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普洱饼茶的起源之谜 被引量:2
19
作者 凯亚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7-322,共6页
关键词 起源 饼茶 普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达默尔对艺术本体论的阐释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文彬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6期103-108,共6页
伽达默尔告诉人们,他之所以从艺术经验开始展开其哲学解释学的体系,一方面是出于行文上的考虑。即是说,艺术经验比其他理解方式更亲近于解释学的特征,或者说解释学尤其适合于美学。“任何一个经验着一部艺术作品的人无疑都把这经验整个... 伽达默尔告诉人们,他之所以从艺术经验开始展开其哲学解释学的体系,一方面是出于行文上的考虑。即是说,艺术经验比其他理解方式更亲近于解释学的特征,或者说解释学尤其适合于美学。“任何一个经验着一部艺术作品的人无疑都把这经验整个地纳入他自身之中,亦即纳入他的总体自我理解之中,对这艺术品的经验是在他这种总体自我理解之内对他意味着某些什么。我甚至可以断言,以这种方式囊括了对这艺术品的经验的理解的完成,超越了审美经验中的一切历史主义”。另一方面,则是思想资料上的考虑。在美学中,“天才说的美学已经做了重要的准备工作,它揭示出,对艺术作品的经验总是根本超越了任何主观解释的地平线,不管那是作者的地平线还是接受者的地平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哲学解释学 自我理解 主体性 地平线 艺术本体论 思想资料 美学 存在方式 历史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