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R3000连铸连轧铜杆生产线10#轧辊润滑工艺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郭贺松 姬会爽 +4 位作者 刘洋 邓烁 孙建亮 高佳欢 彭艳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3-170,共8页
针对SCR3000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10#轧辊辊役周期短、轧辊失效导致铜杆表面质量低等问题,分析了造成10#轧辊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引起10#轧辊失效的主要原因为润滑工艺存在缺陷。通过分析不同润滑状态下压下率与轧制... 针对SCR3000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10#轧辊辊役周期短、轧辊失效导致铜杆表面质量低等问题,分析了造成10#轧辊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引起10#轧辊失效的主要原因为润滑工艺存在缺陷。通过分析不同润滑状态下压下率与轧制压力的关系,确定了小压下率下润滑的重要作用。利用热轧轧制润滑原理,通过对轧制界面润滑的理论计算改进了喷淋装置,从而提高了喷淋装置的喷咀压力、喷淋流量及喷淋状态,改善了轧制界面润滑工艺。确定了喷淋装置对10#轧辊的主要作用为润滑。有效地改善了辊槽的摩擦磨损问题和铜杆的表面质量,提高了轧辊利用率和轧制周期内的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3000 辊役周期 润滑工艺 喷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连铸连轧铜杆表面铜粉形成机理及其质量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洋 彭艳 +3 位作者 姬会爽 杨彦博 尔立民 高鲲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7-103,共7页
结合SCR铜杆连铸连轧产线生产实践,研究了SCR连铸连轧生产过程中铜杆表面铜粉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SCR产线各工艺影响铜粉因素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高温铜铸坯出铸机后空冷阶段形成的氧化膜是铜粉的主要来源。通过改变结晶轮... 结合SCR铜杆连铸连轧产线生产实践,研究了SCR连铸连轧生产过程中铜杆表面铜粉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SCR产线各工艺影响铜粉因素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高温铜铸坯出铸机后空冷阶段形成的氧化膜是铜粉的主要来源。通过改变结晶轮烟炱器涂炭方式以改善铸坯质量,铜杆铜粉含量降低了0.65 mg/250 mm且铸坯组织优良。优化轧机喷淋结构、适当增大轧辊粗糙度、调整轧机转速及对削边、轧辊导卫和酸洗液PH值进行及时检测等措施可有效降低铜粉含量,提高成品铜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连铸连轧 铜杆 铜粉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