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湿刺激响应型混纺纱线致动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 1
-
-
作者
王倩茹
张定眺
邱芳
李凤艳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出处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
文摘
为了进一步明晰影响天然纤维柔性致动器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以棉纤维、海藻纤维、粘胶纤维、羊毛纤维4种具有优异吸湿性的纤维为原料,采用加捻方式制备了螺旋线圈结构的混纺纱线致动器,使用自制湿刺激致动性平台测试其收缩率及做功能力,评价以混纺纱线为原料制备的湿刺激下可伸缩响应致动器的致动性能。设计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Plackett-Burman试验,研究了各因素的影响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纯棉纱,粘胶纤维/棉混纺纱、海藻纤维/棉混纺纱对应致动器收缩率从11.8%分别提升至21.8%、20.0%;相较于羊毛纱,羊毛/粘胶纤维混纺纱对应致动器收缩率从17.55%提升至28.00%;纱线种类、线圈个数、捻度对致动器收缩率具有显著影响,而负载质量、线圈纱线数量、纱线种类对致动器做功能力具有显著影响。
-
关键词
柔性致动器
湿刺激
混纺纱线
致动性能
Plackett-Burman试验
-
Keywords
flexible actuators
wet stimulation
blended yarn
actuation performance
Plackett-Burman text
-
分类号
TS106.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
-
题名改进转杯纺输纤通道气流场及其纤维伸直形态的模拟
- 2
-
-
作者
张定眺
王倩茹
邱芳
李凤艳
无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浙江灏宇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3152)。
-
文摘
为研究输纤通道对弯钩纤维伸直效果的影响,采用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改进前后输纤通道内气流场的分布状态,并借助离散元软件建立了柔性纤维模型,利用两相流耦合方法求解弯钩纤维在气流场中的伸直变化过程,讨论了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结果表明:改进输纤通道内的高速气流区域相对原输纤通道占比较大,对弯钩纤维的加速伸直效果更好;弯钩纤维在改进输纤通道中能更早到达通道出口,且伸直效果优于原输纤通道。改进输纤通道对后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提升更加明显。该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弯钩纤维伸直过程,为转杯纺输纤通道等关键部件的设计提供指导。
-
关键词
转杯纺
输纤通道
弯钩纤维
纤维伸直度
数值模拟
-
Keywords
rotor spinning
fiber transport channel
hooked fiber
fiber straightness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TS103.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
-
题名转杯纺分梳排杂区气流场的多维数值模拟对比
- 3
-
-
作者
张定眺
王倩茹
邱芳
李凤艳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天津工业大学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1,共8页
-
文摘
为探讨转杯纺分梳排杂区二维与三维模型气流场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度与差异性,采用COMSOL仿真模拟软件建立分梳排杂区的二维与三维几何模型,对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二维模型模拟结果相比,三维模型输纤通道出口处速度高,分梳腔速度、压强与湍动能分布更均匀,且排杂区的气流与湍动能分布结果更加准确;引入杂质颗粒后的运动结果也证明,三维模型中大部分杂质颗粒随气流运动及时排除,仅有少部分杂质进入输纤通道内,对流场细节和颗粒分布情况的模拟展现得更加准确直观,适合指导实际生产与优化转杯纺机构的设计。
-
关键词
转杯纺
分梳排杂
数值模拟
气流场
三维模型
二维模型
-
Keywords
rotor spinning
carding and trash removal
numerical simulation
airflow field
three-dimensional model
two-dimensional model
-
分类号
TS103.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
-
题名基于离子液体微溶焊接的可降解薄膜制备及其性能
- 4
-
-
作者
赵攀
谭文丽
赵心蕊
付金凡
刘成显
袁久刚
-
机构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98,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1039)。
-
文摘
针对废旧棉纺织品回收利用率低、再生困难及再生产品品质差等问题,采用离子液体微溶热焊接工艺,成功制备了一种高强度的全纤维素可降解疏水类塑料复合薄膜材料。首先,将废旧棉织物在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离子液体水溶液中浸泡,然后加热去除水分、激活离子液体,使纤维素发生部分溶解,再经热压将溶解部分与未溶解纤维素基质焊接黏合,在热压过程中可同时进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疏水功能化改性,得到全纤维素可降解疏水类塑料薄膜材料,并对其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及降解性能等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薄膜材料表现出优良的力学性能,其最大拉伸强度达到39 MPa,拉伸断裂伸长率约为40%,最大弯曲强度高达120 MPa,弯曲断裂伸长率约为5%,水接触角为110°,水蒸气透过率低于10%,具备良好的疏水性和防潮性;同时,该薄膜材料可完全生物降解,土壤填埋60 d后降解率达到86%。该方法不仅环境友好,还有助于高效快速实现废旧棉织物的高附加值回用,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废旧棉织物回用
离子液体
热焊接
聚二甲基硅氧烷
可降解薄膜
-
Keywords
recycling of waste cotton fabric
ionic liquid
thermal welding
polydimethylsiloxane
biodegradable film material
-
分类号
O636.11
[理学—高分子化学]
-
-
题名金针菇基医用复合敷料的制备与研究
- 5
-
-
作者
王应雪
谭文丽
季巧
杨凡
文馨可
袁久刚
-
机构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出处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2,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1039)。
-
文摘
以多糖提取后的富含几丁质和葡聚糖的金针菇样品为原料,通过冻干法制备金针菇基医用复合敷料。分别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材料的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其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吸水保水性能、水蒸气透过率、止血性能、降解性能以及细胞毒性等。结果表明:金针菇样品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大肠杆菌抑菌率可达98.83%,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约为88.78%;金针菇基复合敷料的物理性能良好,手感柔软,拉伸应力可达15.20 MPa,断裂伸长率84.11%,吸水保水性优良,水蒸气透过率可达2500 g/(m^(2)·d),体外凝血指数最佳为0.32,而且该敷料无毒无害,丢弃后35 d的土壤降解率即可达到79.79%。结果表明,金针菇基复合敷料具有较好的医用潜力,可用于伤口敷料和组织工程领域。研究对促进真菌多糖提取副产物的利用,提升金针菇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真菌复合材料
医用敷料
金针菇
几丁质
明胶
-
Keywords
fungal composite materials
medical dressing
Flammulina velutipes
chitin
gelatin
-
分类号
Q949.32
[生物学—植物学]
TS959.9
[轻工技术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