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防裂材料对整形机制砂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及工程实证
被引量:
1
1
作者
费壮
顾瑞
+2 位作者
万瑞
刘凯
张高展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1,共7页
为配制出抗裂性能优异的搅拌站整形机制砂混凝土,利用单面轮廓投影法对整形机制砂的粒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平板开裂试验、抗水渗透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研究了掺聚丙烯纤维、膨胀剂、复合纤维膨胀剂对整形机制砂和河...
为配制出抗裂性能优异的搅拌站整形机制砂混凝土,利用单面轮廓投影法对整形机制砂的粒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平板开裂试验、抗水渗透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研究了掺聚丙烯纤维、膨胀剂、复合纤维膨胀剂对整形机制砂和河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从微观结构上分析掺防裂材料对机制砂混凝土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整形机制砂颗粒圆润度低于河砂,但明显优于市售机制砂;掺合料复掺并增大比例和改用复合纤维膨胀剂对机制砂混凝土具有减水、改善经时损失和提高抗压强度效果,机制砂混凝土单位面积的总开裂面积可达到低于60 mm^(2)/m^(2),抗裂等级为V级;复合纤维膨胀剂的超叠加效应下,纤维使膨胀剂加强了填充的作用,膨胀剂优化了纤维-基材界面之间的界面黏结强度,有效改善了混凝土微结构。最后工程实证表明:用于地下大体积工程中的整形机制砂混凝土具有优异的防裂抗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机制砂混凝土
粒形特征
抗裂性能
微观结构
工程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因素影响下机制砂混凝土碳化深度研究及预测模型
2
作者
费壮
顾瑞
+2 位作者
万瑞
刘凯
张高展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47,共6页
为探究内外部多因素影响下机制砂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发展规律,利用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水泥及矿物掺合料用量、水胶比及外加剂掺量、石粉含量、细度模数、养护时间和CO_(2)浓度影响下不同碳化龄期的机制砂混凝土碳化速率,并结合扫描电镜...
为探究内外部多因素影响下机制砂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发展规律,利用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水泥及矿物掺合料用量、水胶比及外加剂掺量、石粉含量、细度模数、养护时间和CO_(2)浓度影响下不同碳化龄期的机制砂混凝土碳化速率,并结合扫描电镜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替换量由0增至40%,快速碳化28 d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90%;当水胶比大于0.45时,快速碳化14 d后碳化深度仍保持较大幅度增长;机制砂石粉含量增加,混凝土碳化深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石粉含量为10%时,28 d碳化深度为最小值;机制砂细度模数增加,各龄期碳化深度随之增加;养护时间对机制砂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提升尤为重要;混凝土前期碳化速率受CO_(2)浓度影响大,当CO_(2)浓度超过20%,后期碳化速率无明显差距;混凝土碳化深度随抗压强度增加而减小,二者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微观结构观察证实了适宜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碳化前后性能具有提升作用.最后,基于试验结果进行多元非线性分析,建立了考虑内外部多因素的机制砂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可为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碳化深度
石粉含量
微观结构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裂材料对整形机制砂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及工程实证
被引量:
1
1
作者
费壮
顾瑞
万瑞
刘凯
张高展
机构
江苏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1A20149)。
文摘
为配制出抗裂性能优异的搅拌站整形机制砂混凝土,利用单面轮廓投影法对整形机制砂的粒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平板开裂试验、抗水渗透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研究了掺聚丙烯纤维、膨胀剂、复合纤维膨胀剂对整形机制砂和河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从微观结构上分析掺防裂材料对机制砂混凝土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整形机制砂颗粒圆润度低于河砂,但明显优于市售机制砂;掺合料复掺并增大比例和改用复合纤维膨胀剂对机制砂混凝土具有减水、改善经时损失和提高抗压强度效果,机制砂混凝土单位面积的总开裂面积可达到低于60 mm^(2)/m^(2),抗裂等级为V级;复合纤维膨胀剂的超叠加效应下,纤维使膨胀剂加强了填充的作用,膨胀剂优化了纤维-基材界面之间的界面黏结强度,有效改善了混凝土微结构。最后工程实证表明:用于地下大体积工程中的整形机制砂混凝土具有优异的防裂抗渗效果。
关键词
整形机制砂混凝土
粒形特征
抗裂性能
微观结构
工程实证
Keywords
shaped manufactured sand concrete
grain shape characteristics
cracking resistance
microstructure
construction verification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因素影响下机制砂混凝土碳化深度研究及预测模型
2
作者
费壮
顾瑞
万瑞
刘凯
张高展
机构
江苏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4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1A20149)。
文摘
为探究内外部多因素影响下机制砂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发展规律,利用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水泥及矿物掺合料用量、水胶比及外加剂掺量、石粉含量、细度模数、养护时间和CO_(2)浓度影响下不同碳化龄期的机制砂混凝土碳化速率,并结合扫描电镜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替换量由0增至40%,快速碳化28 d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90%;当水胶比大于0.45时,快速碳化14 d后碳化深度仍保持较大幅度增长;机制砂石粉含量增加,混凝土碳化深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石粉含量为10%时,28 d碳化深度为最小值;机制砂细度模数增加,各龄期碳化深度随之增加;养护时间对机制砂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提升尤为重要;混凝土前期碳化速率受CO_(2)浓度影响大,当CO_(2)浓度超过20%,后期碳化速率无明显差距;混凝土碳化深度随抗压强度增加而减小,二者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微观结构观察证实了适宜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碳化前后性能具有提升作用.最后,基于试验结果进行多元非线性分析,建立了考虑内外部多因素的机制砂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可为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预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碳化深度
石粉含量
微观结构
预测模型
Keywords
manufactured sand concrete
carbonization depth
stone powder content
microstructure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TU528.04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防裂材料对整形机制砂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及工程实证
费壮
顾瑞
万瑞
刘凯
张高展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因素影响下机制砂混凝土碳化深度研究及预测模型
费壮
顾瑞
万瑞
刘凯
张高展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