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碳投入三种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
作者 周美春 周建江 +3 位作者 王圣燕 赵燕 王明玉 赵远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4-1135,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水稻秸秆、生物炭和有机肥3种有机物料等碳投入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单季稻种植系统为研究对象,等碳施入有机物料,结合三维荧光光谱技术,考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土壤有机碳含量、可溶性有机质(D... 本研究旨在探究水稻秸秆、生物炭和有机肥3种有机物料等碳投入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单季稻种植系统为研究对象,等碳施入有机物料,结合三维荧光光谱技术,考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土壤有机碳含量、可溶性有机质(DOM)荧光组分以及微生物量碳的响应规律。与对照(单施氮磷钾肥)相比,有机肥处理(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施用有机物料处理下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有机肥处理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有机物料的投入影响了土壤DOM的组成和特性,导致土壤腐殖化水平降低,增加了可溶性微生物副产物与芳香蛋白类Ⅱ物质。3种有机物料的等碳投入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不同,其中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了全球增温潜势(GWP),较对照提高40.97%(P<0.05),而生物炭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的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P<0.05),分别降低了29.86%和39.13%,水稻秸秆处理对GWP和GHGI无显著影响(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与N_(2)O累积排放量、CO_(2)累积排放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N_(2)O累积排放量与荧光指数和芳香蛋白类Ⅰ荧光区域积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反,芳香蛋白类Ⅱ荧光区域积分和可溶性微生物副产物荧光区域积分均与N_(2)O累积排放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芳香蛋白类Ⅱ荧光区域积分与CO_(2)累积排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等碳投入有机物料改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及溶解性有机质组分,从而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水稻 温室气体 土壤有机碳 全球增温潜势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以江苏钟楼经济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鑫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6期110-112,共3页
基于“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对江苏钟楼经济开发区的突发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通过对工业园区环境风险源强度、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环境风险防控能力进行评估,得到了钟楼经济开发区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其中水环境风险为水-R... 基于“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对江苏钟楼经济开发区的突发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通过对工业园区环境风险源强度、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环境风险防控能力进行评估,得到了钟楼经济开发区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其中水环境风险为水-R中(S1-V3-M2),大气环境风险为气-R高(S1-V1-M2)。在分析风险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区应加强区域环境风险源管理、优化区域环境风险空间布局等环境风险管理措施及建议,以期为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环境风险评估 江苏钟楼经济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PDMS-PU海绵负载Fe_(3)O_(4)活化过硫酸盐去除地下水石油烃的研究
3
作者 周美春 沈犇 +3 位作者 刘翠 彭倩 赵燕 赵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3-198,共6页
针对石油烃(TPH)在土壤中长时间不易分解造成地下水长久污染问题,研究了新型复合石墨烯海绵(GO/PDMS-PU)负载Fe_(3)O_(4)活化过硫酸盐体系在不同催化剂质量比、初始pH、过硫酸盐(PS)浓度、TPH浓度以及共存阴离子等条件下降解TPH的规律... 针对石油烃(TPH)在土壤中长时间不易分解造成地下水长久污染问题,研究了新型复合石墨烯海绵(GO/PDMS-PU)负载Fe_(3)O_(4)活化过硫酸盐体系在不同催化剂质量比、初始pH、过硫酸盐(PS)浓度、TPH浓度以及共存阴离子等条件下降解TPH的规律。结果表明,Fe_(3)O_(4)与GO/PDMS-PU的质量比为1∶2的复合材料降解效率最佳,为88%。当PS浓度为2 mmol/L、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3 g/L时,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更有利于TPH的去除,去除效率为85%。GO/PDMS-PU/Fe_(3)O_(4)+PS体系的自由基猝灭实验和EPR测试表明,自由基以·SO_(4)^(-)、·OH为主,存在一定量1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聚氨酯海绵 氧化石墨烯 过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AHP的综合地下水脆弱性模型及应用
4
作者 彭倩 刘凡 +2 位作者 周美春 凌晶 黄蕾 《环境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67-74,共8页
地下水脆弱性评估是实际地下水污染防治中的有效技术,但传统的地下水脆弱性指标未能将人类活动纳入考虑范围。因此,该文提出构建综合地下水脆弱性,包括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两个指标体系。固有脆弱性是传统的地下水脆弱性指标,特殊脆... 地下水脆弱性评估是实际地下水污染防治中的有效技术,但传统的地下水脆弱性指标未能将人类活动纳入考虑范围。因此,该文提出构建综合地下水脆弱性,包括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两个指标体系。固有脆弱性是传统的地下水脆弱性指标,特殊脆弱性引入区域主要地下水水质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主要水质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应用上述办法,该研究以长江经济带某典型化工园区为例,分别计算了传统地下水脆弱性指数和综合脆弱性指数。结果表明,传统地下水脆弱性显著高于综合地下水脆弱性指数,且传统地下水脆弱性指数不具有空间异质性,与研究区域污染分布情况无法匹配。改进后的地下水脆弱性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园区的真实地下水脆弱性水平,对园区管理可以提供更有效帮助,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主成分分析 层次分析法 特殊脆弱性 脆弱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T-AM-GRU模型的铜绿微囊藻生长预测研究
5
作者 宦娟 杨贝尔 +5 位作者 李明宝 张浩 徐宪根 孙文迪 史兵 刘智强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1-130,共10页
蓝藻水华暴发会引发湖泊生态系统的灾害和饮用水安全风险,铜绿微囊藻是我国太湖、巢湖、滇池等富营养化湖泊水华的主要优势物种,研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规律十分必要,然而现阶段铜绿微囊藻从初期到后期的全过程模拟及生长预测尚存在不足... 蓝藻水华暴发会引发湖泊生态系统的灾害和饮用水安全风险,铜绿微囊藻是我国太湖、巢湖、滇池等富营养化湖泊水华的主要优势物种,研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规律十分必要,然而现阶段铜绿微囊藻从初期到后期的全过程模拟及生长预测尚存在不足。鉴于此,基于室内铜绿微囊藻培养试验,提出了一种由小波变换(WT)、注意力机制(AM)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组合的预测方法(WT-AM-GRU),旨在掌握铜绿微囊藻的未来生长变化趋势。首先使用小波变换对采集到的5个特征数据进行小波降噪,去除数据中的高频信号,然后将降噪后的结果输入到GRU网络中,并引入注意力机制对GRU的输出进行重要性特征提取,实现铜绿微囊藻生长表征指标叶绿素a浓度的单步和多步预测。结果表明:相比于AM-GRU、WT-GRU和GRU三种模型,引入小波变换和注意力机制的WT-AM-GRU模型预测效果较优。模型在时间步为6 h、12 h、18 h和24 h的RMSE分别为2.443,2.897,3.227和3.555,R 2分别为0.940、0.916、0.896和0.874,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能够为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预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小波变换 注意力机制 门控循环单元 多步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处理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难点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贾雪梅 陈晨 +1 位作者 毛鹍 赵洪键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0期105-109,共5页
结合水处理行业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过程面临的难点,如纳管企业信息梳理难、废水排放标准不健全、许可排放浓度计算难、纯再生水厂排放标准许可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水处理行业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的优化建议:一是进一步调研,完善修订水处... 结合水处理行业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过程面临的难点,如纳管企业信息梳理难、废水排放标准不健全、许可排放浓度计算难、纯再生水厂排放标准许可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水处理行业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的优化建议:一是进一步调研,完善修订水处理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二是运用大数据,使污水处理厂及其纳管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智能联动;三是规范水处理行业排污许可证管理,及时修订和完善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标准。以期为加强水处理行业排污许可证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许可 水处理行业 难点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漕河常州段监控断面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7
作者 杨鑫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期94-97,共4页
依据2004~2013年漕河9个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T值图解法和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对该水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漕河常州段水质整体上变化不明显,27组分析结果中,15组无明显升降趋势(55.56%),但漕河常州段有机污染综合指数... 依据2004~2013年漕河9个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T值图解法和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对该水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漕河常州段水质整体上变化不明显,27组分析结果中,15组无明显升降趋势(55.56%),但漕河常州段有机污染综合指数均下降;从空间上看,漕河常州段溧阳区域有机污染较金坛区域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变化 图解法 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 漕河常州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