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SiO_(2)改性界面剂对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杨才千 徐利敏 +3 位作者 曾领雄 潘勇 李科锋 李君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2,47,共7页
混凝土结构修补加固后的工作性能取决于新旧混凝土的界面黏结性能,增强新旧混凝土黏结强度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使用界面剂。通过新旧混凝土界面的斜剪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和界面过渡区SEM形貌分析,对比研究了纳米SiO_(2)溶液、纳米SiO_(2)... 混凝土结构修补加固后的工作性能取决于新旧混凝土的界面黏结性能,增强新旧混凝土黏结强度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使用界面剂。通过新旧混凝土界面的斜剪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和界面过渡区SEM形貌分析,对比研究了纳米SiO_(2)溶液、纳米SiO_(2)砂浆、砂浆、丁苯乳胶、环氧树脂5种类型界面剂以及凿毛处理的界面黏结效果,分析了纳米SiO_(2)溶液、纳米SiO_(2)砂浆作为界面剂提升界面黏结性能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3.75%纳米SiO_(2)砂浆界面剂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的修补效果最好,其界面过渡区的水化反应更充分,生成的网状C-S-H凝胶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密,28 d的斜剪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最高,分别为27.3 MPa和6.3 MPa,其斜剪强度甚至比最优粗糙度(6 mm)26.5 MPa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 斜剪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 界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阈值的混凝土裂缝高抗噪提取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才千 李帅 +4 位作者 王博昆 陈耀井 洪万 瞿冯 潘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7-972,共6页
针对表面布有蜂窝麻面等复杂噪声的混凝土裂缝,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混凝土裂缝高抗噪提取方法.首先,通过灰度变换、高斯滤波、信息增强等技术弱化、去除噪声,增强图像中裂缝的亮度,提高裂缝与背景的对比度;然后,采用OTSU阈值分割... 针对表面布有蜂窝麻面等复杂噪声的混凝土裂缝,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混凝土裂缝高抗噪提取方法.首先,通过灰度变换、高斯滤波、信息增强等技术弱化、去除噪声,增强图像中裂缝的亮度,提高裂缝与背景的对比度;然后,采用OTSU阈值分割算法去除伪裂缝,基于裂缝与干扰噪声面积的差异,引入动态阈值,实现各类型裂缝的提取;最后,基于边缘检测和裂缝骨架细化处理,计算裂缝的长度、宽度和面积3项特征参数.基于室内实验和室外实际桥梁拍摄的4组裂缝图像结果表明,4组裂缝的平均宽度分别为2.01、1.07、1.34、0.97 mm,说明该方法适用于不同背景下各类型裂缝的提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噪声 动态阈值 抗噪性能 裂缝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腔填充法加固预应力空心板梁桥抗剪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红雷 潘勇 +2 位作者 袁微微 杨景 杨才千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115,共7页
针对空心板梁桥因抗剪承载力不足导致的腹板斜裂缝问题,提出采用空腔填充法加固,即在空心板梁端部填充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加固方法。沈海高速淮沭新河大桥一跨20 m空心板梁采用空腔填充法进行抗剪加固,通过静载试验对比分析加固前后... 针对空心板梁桥因抗剪承载力不足导致的腹板斜裂缝问题,提出采用空腔填充法加固,即在空心板梁端部填充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加固方法。沈海高速淮沭新河大桥一跨20 m空心板梁采用空腔填充法进行抗剪加固,通过静载试验对比分析加固前后板梁腹板主应力、梁底应变、跨中位移等参数变化,对该加固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加固后板梁腹板主应力比加固前下降50%以上,抗剪承载力提升明显;各板梁底应变在加固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为20%~60%,跨中位移比加固前减小了10%~25%,提高了桥梁的整体刚度;且跨中位移横向分布系数更加均匀,对桥梁的整体性也有一定的改善。采用该方法对其它几跨空心板梁桥进行了抗剪加固,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板梁桥 腹板斜裂缝 空腔填充法 抗剪加固 主应力 应变 位移 桥梁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固层长度对PVA-RFCC加固梁抗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杜文平 杨才千 +2 位作者 王冲 潘勇 孟春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70,共7页
为了推广PVA-RFCC在桥梁加固中的运用,针对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PVA-RFCC加固矩形截面梁开展四点弯实验研究.探讨了加固层长度对该梁弯曲性能及裂缝形态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加固层长度加固梁的等效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当... 为了推广PVA-RFCC在桥梁加固中的运用,针对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PVA-RFCC加固矩形截面梁开展四点弯实验研究.探讨了加固层长度对该梁弯曲性能及裂缝形态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加固层长度加固梁的等效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当加固层长度与梁总长度之比(l/L)小于0.5时,极限承载力增长速率小于未加固梁;当l/L>0.5时,极限承载力增长速率明显增加.当l/L<0.7时,位移延性系数呈现出抛物线式波动;当l/L>0.7,位移延性系数骤降.为了保证位移延性系数不大幅度降低的同时改善承载力,建议l/L控制在0.5~0.7之间.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说明该等效计算方法可以运用在不同加固层长度加固梁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RFCC 弯曲性能 加固层长度 延性 等效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ECC钢丝网复合薄板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5
作者 袁微微 杜文平 +3 位作者 杨才千 王冲 潘勇 孟春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1,共7页
为了研究聚乙烯醇纤维增韧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和钢丝网协同作用下试件的弯曲性能,本试验共设计了10组复合薄板试件进行四点弯试验,主要考虑钢丝网类型、钢丝网横向连接间距和层数等参数的因素.详细分析了试件失效特性、荷载挠度曲... 为了研究聚乙烯醇纤维增韧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和钢丝网协同作用下试件的弯曲性能,本试验共设计了10组复合薄板试件进行四点弯试验,主要考虑钢丝网类型、钢丝网横向连接间距和层数等参数的因素.详细分析了试件失效特性、荷载挠度曲线、强度、刚度和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PVA-ECC与钢丝网协同作用良好,二者结合大幅提升了PVA-ECC的抗弯性能,钢丝网的加入大幅提高了试件的强度、刚度和耗能性能,刚度提高38%以上,极限强度和耗能能力分别提高3倍和4倍以上;随着钢丝网横向连接间距的增大,试件的力学性呈现出削弱的趋势.试件呈现出显著的应变硬化特性能和“多且密”的多缝开裂延性破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ECC 钢丝网 弯曲性能 刚度比 裂缝开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