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钢1号高炉合理风口面积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卢瑜 杜屏 +2 位作者 吕昌贺 张国良 常李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3,共8页
在沙钢1号高炉上进行了合理风口面积生产试验,并采用分组分析法对试验期间的生产数据进行处理,探讨了风口面积、最大矿石角度和矿石平台宽度对煤气流分布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风口面积增加后,1号高炉整体呈现以下特点:①压差和透... 在沙钢1号高炉上进行了合理风口面积生产试验,并采用分组分析法对试验期间的生产数据进行处理,探讨了风口面积、最大矿石角度和矿石平台宽度对煤气流分布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风口面积增加后,1号高炉整体呈现以下特点:①压差和透气性指数改善,风量和炉腹煤气量增加,冶炼强度提高;②边沿气流变强,中心气流减弱;③上部制度调剂应适当疏导边沿,强化中心气流;④煤气流稳定性、炉缸活性好转;⑤当风口面积为0.3400m^(2)左右、最大矿石α角43°~44°、矿石角差(即矿石平台宽度)9°~10°时,高炉综合指标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风口面积 最大矿石角度 矿石平台宽度 燃料比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钢3号高炉炉墙结厚及炉缸堆积治理实践
2
作者 范寒鑫 赵华涛 +2 位作者 杜屏 张少波 常李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沙钢3号高炉开炉后采用部分湿熄焦,冶炼期间出现炉墙结厚和炉缸堆积问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下降。主要表现为炉身中上部冷却壁温度及炉芯温度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原燃料质量下降,炉况不稳及操作应对不当。为治理炉墙结厚和炉缸堆积,采... 沙钢3号高炉开炉后采用部分湿熄焦,冶炼期间出现炉墙结厚和炉缸堆积问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下降。主要表现为炉身中上部冷却壁温度及炉芯温度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原燃料质量下降,炉况不稳及操作应对不当。为治理炉墙结厚和炉缸堆积,采取了分阶段的治理措施:首先,采用中心加焦改善煤气流分布;其次,疏松边沿消除炉墙结厚;再次,利用锰矿洗炉以恢复炉缸活性;最后,调整布料矩阵以降低燃料消耗。经过治理,高炉炉况恢复并实现稳定高产,日产量增加至6919t/d,燃料比降低至521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墙结厚 炉缸堆积 洗炉 原燃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钢5800m^(3)高炉炉役末期降低铁水成本攻关
3
作者 赵华涛 杜屏 +2 位作者 张少波 回新冬 夏中海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5,41,共6页
沙钢5800m^(3)高炉在炉役末期,开展铁前全系统降低铁水成本攻关。焦化降低焦肥煤比例,烧结提高非主流矿使用比例,高炉则根据烧结矿、球团矿和块矿的性价比差异,提高烧结矿比例,根据煤、焦价差实施提煤降焦,并通过高炉上下部制度优化匹配... 沙钢5800m^(3)高炉在炉役末期,开展铁前全系统降低铁水成本攻关。焦化降低焦肥煤比例,烧结提高非主流矿使用比例,高炉则根据烧结矿、球团矿和块矿的性价比差异,提高烧结矿比例,根据煤、焦价差实施提煤降焦,并通过高炉上下部制度优化匹配,使炉况稳定顺行。在没有大幅度降低日产量的前提下,确保了炉缸和冷却壁的安全,煤比从159.4kg/t提高到167.9kg/t,焦比从359.3kg/t降低到348.7kg/t,铁水成本降低69.7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炉役末期 铁水成本 炉顶温度 鼓风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钢活性焦解析塔腐蚀分析及操作改进实践
4
作者 邵久刚 毛瑞 +3 位作者 苏航 张涛 李先祥 张涛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2,共8页
针对解析塔列管频繁出现的腐蚀问题,本文对腐蚀区域列管的内外部形貌、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解析工艺流程特点和高温氯腐蚀机理,确定了沙钢解析塔加热段列管的腐蚀过程,认为冷凝腐蚀是加热段列管出现腐蚀的诱因,高氯粉尘堆积在列... 针对解析塔列管频繁出现的腐蚀问题,本文对腐蚀区域列管的内外部形貌、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解析工艺流程特点和高温氯腐蚀机理,确定了沙钢解析塔加热段列管的腐蚀过程,认为冷凝腐蚀是加热段列管出现腐蚀的诱因,高氯粉尘堆积在列管表面生成低熔点共熔体是加速列管腐蚀的关键。在腐蚀研究明确之前,沙钢活性焦解析塔曾连续出现两次使用不足6个月即出现腐蚀漏风的情况,导致活性焦解析效果差影响烟气净化效果,最后活性焦和烧结机均被迫进行了长时间的停机检修。在明确腐蚀过程之后,基于腐蚀机理对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实施加装筛分装置、氮气流量精确控制、稳定和提高抽气段负压以及机头灰外排等操作,彻底解决了加热段列管腐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焦 解析塔 加热段列管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钢2680m^(3)高炉长寿技术特点及铜冷却壁使用效果
5
作者 雷鸣 杜屏 +3 位作者 魏红超 焦克新 张建良 宗燕兵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1,16,共5页
沙钢2680m高炉设计及操作遵从炉料膨胀、收缩与炉型相适应的原则,通过设计合理炉型、优化铜冷却壁设计及操作制度等,延长铜冷却壁寿命。炉型设计采用合理的炉腰体积占比(12%~16%);优化炉身上部结构,减少铸铁冷却壁厚度,增加耐材厚度,可... 沙钢2680m高炉设计及操作遵从炉料膨胀、收缩与炉型相适应的原则,通过设计合理炉型、优化铜冷却壁设计及操作制度等,延长铜冷却壁寿命。炉型设计采用合理的炉腰体积占比(12%~16%);优化炉身上部结构,减少铸铁冷却壁厚度,增加耐材厚度,可降低炉身上部冷却强度,避免边沿气流温度过低影响炉料的干燥和预热;优化铜冷却壁设计,壁体采用侧凸台,加强高炉周向传热的均匀性;优化操作制度,合理调剂上下部制度,增大炉缸活跃区占比,避免软熔带根部位置过低。采用上述措施后,2680m高炉铜冷却壁寿命普遍超过17年,部分达到2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炉型设计 冷却壁侧凸台 操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对转底炉处理含锌、铁尘泥工艺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堵伟桐 张杰 +4 位作者 居殿春 郑传波 毛瑞 王飞 陈卓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0,44,共10页
碱金属元素的存在加剧了转底炉设备管道系统的堵塞风险以及炉衬结构的腐蚀程度,不仅威胁到生产流程的持续稳定性,还影响转底炉最终产品的品质。本文系统剖析了碱金属的来源构成及其物理化学特性,深入探讨了碱金属在转底炉内的迁移转化... 碱金属元素的存在加剧了转底炉设备管道系统的堵塞风险以及炉衬结构的腐蚀程度,不仅威胁到生产流程的持续稳定性,还影响转底炉最终产品的品质。本文系统剖析了碱金属的来源构成及其物理化学特性,深入探讨了碱金属在转底炉内的迁移转化行为和其与设备内壁发生黏结反应的内在机制,并从入炉原料预处理策略、设备工艺优化设计、产物回收与处理等多维度综合考虑,归纳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有效减轻碱金属危害的实用措施,以期为转底炉工艺的优化升级与稳定运行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底炉 含锌、铁尘泥 碱金属 资源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钢2号高炉低成本下提产降耗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卢瑜 杜屏 +3 位作者 张明星 赵华涛 李盼 常李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7,共6页
为应对沙钢2号高炉国内澳洲煤资源短缺和非主流矿比例提升,提出了“强化高炉骨架、稳定高炉渣系、优化高炉气流”的整体思路。强化高炉骨架主要是基于实验室40kg小焦炉试验结果,使用国产一类优质焦煤替代澳煤进行优化配煤结构,确保焦炭... 为应对沙钢2号高炉国内澳洲煤资源短缺和非主流矿比例提升,提出了“强化高炉骨架、稳定高炉渣系、优化高炉气流”的整体思路。强化高炉骨架主要是基于实验室40kg小焦炉试验结果,使用国产一类优质焦煤替代澳煤进行优化配煤结构,确保焦炭M4o及CSR达标率的稳定;稳定高炉渣系主要是开发烧结配料精度系统,稳定烧结矿碱度,摸索出适合2号高炉生产实际的镁铝比四段式控制标准,优化炉渣黏度;优化高炉气流主要是针对下部送风制度提高风量和缩小风口面积后,上部调整及时布料矩阵,确保煤气流分布合理。沙钢2号高炉生产实践表明,上述整体思路可行,在低成本情况下实现了提产降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焦炭 镁铝比 送风制度 煤气流分布 燃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改质钢渣制备高钙基吸附材料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成洁 杨志彬 +3 位作者 朱祚峤 李智翔 常江 鞠晓婷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89,共12页
为提高钢渣的资源综合利用并减少钢铁冶炼过程排放的CO_(2),采用浸出-高温烧结工艺对转炉钢渣进行改质。通过浸出过程,将含钙组分制备成钙基吸附材料,同时富集回收浸出渣含铁组分。考察了浸出参数对钙基吸附剂组成的影响,为探究钢渣颗... 为提高钢渣的资源综合利用并减少钢铁冶炼过程排放的CO_(2),采用浸出-高温烧结工艺对转炉钢渣进行改质。通过浸出过程,将含钙组分制备成钙基吸附材料,同时富集回收浸出渣含铁组分。考察了浸出参数对钙基吸附剂组成的影响,为探究钢渣颗粒中钙的浸出过程,采用收缩核模型对钢渣颗粒在弱酸性溶液中的浸出速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浸出渣经高温改质物相结构变化,并分析铁元素转变规律。此外,通过使用XRD和SEM分析钙基材料的物相结构。最后,测算钙基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浸出温度和醋酸浓度对钙基材料中CaO含量影响较大。在较大的粒径下,最佳的浸出参数为酸浓度1 mol/L、固液比1∶10、浸出温度70℃以及时间2 h,此条件下CaO含量最高达86.3%。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搅拌条件下,钙浸出过程由内扩散控制。在40~70℃内,钙浸出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未发生变化,仍由内扩散控制。制备的钙基材料CaO纯度较高,且CO_(2)吸附量随着CaO含量增加而增大,在常压条件下最高可达60.6 mg/g。对浸出渣高温改质后,Ca_(2)Fe_(2)O_(5)相转变成了尖晶石相(Fe_(3)O_(4)、MgFe_(2)O_(4)),钙铁元素得到了很好的分离和富集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钢渣 CO_(2)减排 钙基吸附剂 金属元素回收 酸浸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材料中取向差/旋转轴分布的EBSD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宁安 董登超 胡显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2-448,共7页
本文利用EBSD技术研究了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SWRH82B线材、F460船板钢的取向差/旋转轴分布情况,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制备的优劣对小角度取向差影响明显;EBSD数据采集不当可能引入30°〈111〉伪对称性;材料的组织与织... 本文利用EBSD技术研究了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SWRH82B线材、F460船板钢的取向差/旋转轴分布情况,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制备的优劣对小角度取向差影响明显;EBSD数据采集不当可能引入30°〈111〉伪对称性;材料的组织与织构对相关联取向差分布产生影响;织构的种类及强弱将使得非相关联取向差分布偏离Mackenzie分布并使得旋转轴在样品坐标系中有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D 取向差 旋转轴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钢5800m^(3)高炉炉芯温度异常下降的诊断及治理
10
作者 回新冬 赵华涛 +1 位作者 杜屏 张少波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针对沙钢5800m^(3)高炉炉芯温度异常下降151℃的状况,基于铁前一体化管控平台,采用大数据进行了分析诊断。结果表明,炉芯温度对高炉操作参数变化响应的滞后周期为3~5天,造成炉芯温度异常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烧结矿质量的异常波动,二是... 针对沙钢5800m^(3)高炉炉芯温度异常下降151℃的状况,基于铁前一体化管控平台,采用大数据进行了分析诊断。结果表明,炉芯温度对高炉操作参数变化响应的滞后周期为3~5天,造成炉芯温度异常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烧结矿质量的异常波动,二是高炉布料矩阵调整后边沿矿焦比的显著降低。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控制人炉碱金属负荷、优化上下部操作制度及规范高炉出铁作业等治理措施,5800m高炉整体人炉碱金属负荷降低至2.88kg/t,炉芯温度止跌回升,从最低227℃上升到45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炉芯温度 烧结矿 碱金属负荷 边沿矿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钢2号高炉低温滑料的原因及治理
11
作者 范寒鑫 赵华涛 +2 位作者 杜屏 卢瑜 张国良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共5页
沙钢2号高炉进入炉役末期,炉况频繁波动,出现低温滑料现象。通过对高炉已有生产操作数据的总结,认为,因边沿料速快、死焦堆肥大导致软熔带根部到死焦堆距离减小,是引起低温滑料的主要原因。当铁水[Si]含量长时间(4~8h)处于控制标准下限(... 沙钢2号高炉进入炉役末期,炉况频繁波动,出现低温滑料现象。通过对高炉已有生产操作数据的总结,认为,因边沿料速快、死焦堆肥大导致软熔带根部到死焦堆距离减小,是引起低温滑料的主要原因。当铁水[Si]含量长时间(4~8h)处于控制标准下限(0.40%~0.45%)以下,并出现大幅度下降(≥0.2%)时,应谨防高炉发生滑料。基于软熔带-死焦堆移动模型,采取将矿批由65.3t提升至67.3t、料速由6.78批/h降至6.60批/h、中心焦比例由25%降至20%边沿两挡矿石圈数从6圈减少至5圈等技术措施后,2号高炉低温滑料次数从月均5次降低至月均2次,治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低温滑料 软熔带 死焦堆 铁水[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OA-ZnO低共熔溶剂体系热稳定性研究
12
作者 姚海威 毛瑞 +1 位作者 王飞 余水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2,共6页
针对氧化锌在氯化胆碱-二水合草酸(CC-OA)体系中溶解度及溶解速度受温度制约的问题,采用热重分析法探究ZnO质量浓度、保温时间及温度对CC-OA-ZnO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C-OA的热分解过程可分为3个主要阶段,首先是水分的脱... 针对氧化锌在氯化胆碱-二水合草酸(CC-OA)体系中溶解度及溶解速度受温度制约的问题,采用热重分析法探究ZnO质量浓度、保温时间及温度对CC-OA-ZnO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C-OA的热分解过程可分为3个主要阶段,首先是水分的脱除与氢键的断裂,CC-OA重新分解为ChCl和OA;随后进入OA的热分解阶段;最终则是ChCl的热分解阶段。对于CC-OA-ZnO体系,其热分解机理同样分为3个阶段,其中第2和第3阶段与CC-OA相同;在第1阶段中,CC-OA-ZnO体系不仅需克服氢键作用,还需克服聚合作用。随着ZnO质量浓度的增加,CC-OA-ZnO体系的热重(TG)及微分热重(DTG)曲线呈现出向高温方向偏移的趋势,表明随着ZnO质量浓度的增加,体系具有更好的短期热稳定性。在保温时间为0~64 h时,较高的ZnO质量浓度有利于提升体系的长期热稳定性,且体系的最终现象与原样相比并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氧化锌 热稳定性 氯化胆碱 二水合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感应炉熔炼超高锰钢锰和氧含量控制工艺
13
作者 刘建民 姜彩伟 +1 位作者 胡显军 顾晔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0-617,共8页
使用真空感应炉熔炼超高锰钢,为解决在满足高锰收得率要求的同时氧含量较高的问题,设计并采用双炉熔炼工艺。第一炉次完成锰合金化,研究了锰元素加入前炉内压力、钢液温度和锰加入批次数对锰收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锰前炉内压力为3... 使用真空感应炉熔炼超高锰钢,为解决在满足高锰收得率要求的同时氧含量较高的问题,设计并采用双炉熔炼工艺。第一炉次完成锰合金化,研究了锰元素加入前炉内压力、钢液温度和锰加入批次数对锰收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锰前炉内压力为30 kPa、钢液温度为1610℃,锰平均分六批次加入,锰收得率可接近100%,但氧含量高达0.037%。第二炉次在真空条件下对第一炉次产出锭重熔,利用真空碳氧反应脱氧。研究了碳加入量、炉内压力和反应时间对钢液中氧和锰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炉内压力为25 Pa、碳加入量为0.2%、反应时间为30 min时,氧含量可降低至0.0012%。此时,钢液中锰含量为23.66%,锰的综合收得率为91%。实验研究为低氧超高锰钢提供了一种真空感应熔炼技术,适用于产品中试或小批量工业生产,并为将来超高锰钢的超洁净化生产提供了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感应炉 低氧 超高锰 熔炼工艺 氩气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热输入对不同Nb含量AH36钢粗晶热影响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潘楠 王纳 +1 位作者 赵孚 张宇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3,共10页
目的研究大热输入条件下不同Nb含量AH36钢的焊接性能。方法使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维氏硬度仪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热输入对不同Nb含量AH36钢粗晶热影响区(CGHAZ)微观组织、维氏硬度和常温冲击韧性的影响。采用气电... 目的研究大热输入条件下不同Nb含量AH36钢的焊接性能。方法使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维氏硬度仪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热输入对不同Nb含量AH36钢粗晶热影响区(CGHAZ)微观组织、维氏硬度和常温冲击韧性的影响。采用气电立焊试验评价了工业试制的AH36钢板的焊接性能。结果随着热输入的增大,原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侧板条铁素体含量与贝氏体含量逐渐下降,晶界铁素体不断粗化,硬度呈现下降趋势。当热输入为140 kJ/cm时,CGHAZ的常温冲击功高于热输入80 kJ/cm时的常温冲击功,但相近于热输入200 kJ/cm时的常温冲击功。在同等热输入下低Nb钢CGHAZ的贝氏体含量小于高Nb钢的。因此,低Nb钢CGHAZ的硬度低于高Nb钢硬度,常温冲击韧性优于高Nb钢的。气电立焊接头各区域的冲击功均满足船级社要求。结论低Nb含量AH36钢的焊接性能优于高Nb含量AH36钢的。工业试制的AH36钢板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微合金化 粗晶热影响区 冲击韧性 针状铁素体 气电立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J2轴承钢超长寿命疲劳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永德 张莉莉 +1 位作者 张冲 贺莹莹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5-92,共8页
采用超声疲劳试验机研究SUJ2轴承钢的超长寿命疲劳。结果表明:对于复合氧化物和TiCN裂纹源,裂纹从夹杂物与基体界面处萌生;铁、铬合金碳化物裂纹源则为夹杂物本身开裂。颗粒状亮面(GBF)相对尺寸正比于裂纹源处夹杂物边缘的应力强度因子... 采用超声疲劳试验机研究SUJ2轴承钢的超长寿命疲劳。结果表明:对于复合氧化物和TiCN裂纹源,裂纹从夹杂物与基体界面处萌生;铁、铬合金碳化物裂纹源则为夹杂物本身开裂。颗粒状亮面(GBF)相对尺寸正比于裂纹源处夹杂物边缘的应力强度因子范围1/ΔK2inc,对于本实验的SUJ2材料,当ΔKinc>8MPa·m1/2时GBF不再形成。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了GBF内裂纹扩展规律:area^(1/2)_(GBF)/area^(1/2)_(inc)=(m_1+m_2N_f)^(m_0),证实了Paris公式可以用来描述GBF内的裂纹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寿命疲劳 夹杂物 GBF相对尺寸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RS87B-T高碳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月云 胡磊 +2 位作者 王雷 张宇 施一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67-171,共5页
利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了含V高碳钢SWRS87B-T在不同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下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规律,并建立了奥氏体晶粒长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奥氏体晶粒尺寸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呈指数规律长大,且在温度超过1050℃时,奥氏体晶粒开... 利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了含V高碳钢SWRS87B-T在不同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下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规律,并建立了奥氏体晶粒长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奥氏体晶粒尺寸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呈指数规律长大,且在温度超过1050℃时,奥氏体晶粒开始粗化。奥氏体晶粒长大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呈近似抛物线规律,保温时间低于30min时晶粒长大较快,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粒长大速度逐渐趋于平缓。建立了奥氏体晶粒长大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V高碳钢 奥氏体晶粒尺寸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晶粒长大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钢精炼铸余渣应用于烧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邸航 杜屏 +1 位作者 王永红 冯根生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98,共7页
精炼钢水浇铸结束后,在钢包内残留部分即为铸余渣。钢铁企业每年产生约几十万吨的铸余渣,这些铸余渣在经过破碎磁选后,将尾渣进行外销处理。随着环保政策紧缩,为实现钢铁生产固废的多途径利用,发挥铸余渣的剩余价值,根据某钢铁厂烧结原... 精炼钢水浇铸结束后,在钢包内残留部分即为铸余渣。钢铁企业每年产生约几十万吨的铸余渣,这些铸余渣在经过破碎磁选后,将尾渣进行外销处理。随着环保政策紧缩,为实现钢铁生产固废的多途径利用,发挥铸余渣的剩余价值,根据某钢铁厂烧结原、辅料及铸余渣的特性,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不同铸余渣、不同配比的烧结杯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转炉铸余渣应用烧结的配比增加,烧结矿利用系数从0.895 t/(m^(2)·h)下降到0.653 t/(m^(2)·h);烧结固体燃料消耗从61.75 kg/t增加至65.22 kg/t;转鼓强度指数下降8.66%。随着电炉铸余渣应用烧结配比的增加,烧结各项指标普遍出现先改善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利用系数最大为1.040 t/(m^(2)·h);最低固体燃料消耗为60.84 kg/t;转鼓强度指数最大提升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余渣 烧结 固废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钢特大型高炉炉料结构的改进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建波 王永红 +2 位作者 杜屏 雷鸣 冯根生 《炼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53,共3页
分析了沙钢特大型高炉炉况波动状态下炉料结构的冶金性能,结果表明,烧结矿配比在69%~75%,球团配比在10%~20%,块矿配比在10%~20%时,炉料结构最为合理。在此基础上,并结合现场操作实践,改进了炉料结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上述炉料结构... 分析了沙钢特大型高炉炉况波动状态下炉料结构的冶金性能,结果表明,烧结矿配比在69%~75%,球团配比在10%~20%,块矿配比在10%~20%时,炉料结构最为合理。在此基础上,并结合现场操作实践,改进了炉料结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上述炉料结构时,高炉日产量稳定在11000 t/d以上,燃料比稳定在505~520 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炉料结构 熔滴试验 透气阻力系数 炉腹煤气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物化性质及其制备透水砖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谢悦 王璐璐 +3 位作者 冯寒 苏童 杨志彬 姜健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92,共7页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钢渣综合利用有利于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本文以转炉钢渣为主要骨料,辅以水泥等胶凝材料,通过改变骨料配比,实现了生态透水砖的制备。试验运用XRF、XRD、SEM等分析方法,对钢渣透水砖的成分、物相、形...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钢渣综合利用有利于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本文以转炉钢渣为主要骨料,辅以水泥等胶凝材料,通过改变骨料配比,实现了生态透水砖的制备。试验运用XRF、XRD、SEM等分析方法,对钢渣透水砖的成分、物相、形貌进行了分析,得出钢渣主要物相为Ca_(2)SiO_(4)、Ca_(3)Mg(SiO_(4))_(2)和Ca_(2)Fe_(2)O_(5),且钢渣成分中各元素分布均匀,性能稳定;试验还考察了钢渣掺入量、骨胶比等对透水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粗细骨料混合配比1∶1、钢渣掺入量80%、骨胶比6.6时,制成的钢渣透水砖强度高,透水性能好,成品性能符合《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 25993—2010)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钢渣 生态透水砖 成型工艺 透水系数 炼钢 路面砖 骨料 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筋HRB600的连续冷却转变组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阳 黄文克 麻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70,73,共4页
采用热膨胀法并结合金相-硬度法测定了高强钢筋HRB600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动态CCT曲线),并对不同冷速条件下试样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为0.5-3℃/s时,显微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当冷却速度在3℃... 采用热膨胀法并结合金相-硬度法测定了高强钢筋HRB600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动态CCT曲线),并对不同冷速条件下试样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为0.5-3℃/s时,显微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当冷却速度在3℃/s以上时发生贝氏体相变;当冷却速度达到10℃/s时,马氏体相变发生。获得理想组织与性能的控冷速度范围为0.5-3℃/s,这为600MPa级高强钢筋控冷工艺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筋 HRB600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控冷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