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进水稻育种方式方法及培育的品种分析
1
作者 宋学堂 陈露 +1 位作者 杨一琴 杨建忠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2X期72-73,共2页
介绍了武进水稻所的现状及其成就,并通过生物学特性、品质以及抗性方面对武运粳21号、23号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播种时间、密植和施肥方面对该三种品种的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 武粳 武运粳 交流协作 育种方式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新品种武运粳30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晓杰 张庆 +2 位作者 朱邦辉 徐洁芬 徐玉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9期10107-10108,共2页
[目的]探讨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武运粳30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总结2012、2013年试验的基础上,从提出高产技术指标、实施具体的栽培措施、试验结果3个方面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武运粳30号机插高产栽... [目的]探讨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武运粳30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总结2012、2013年试验的基础上,从提出高产技术指标、实施具体的栽培措施、试验结果3个方面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武运粳30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结果]武运粳30号是2014年江苏省新审定的早熟晚粳新品种,具有穗型大、米饭食味品质优等特点。在麦茬或油菜茬中等偏上地力上,培育壮秧,高质量移栽;施纯氮292.5 kg/hm2左右,基蘖肥∶穗肥=5∶5;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1个叶位够苗,茎蘖数达到穗数的70%~80%时及时自然断水搁田,把拔节期高峰苗控制在345万~375万株/hm2,使茎蘖成穗率达75%以上。[结论]武运粳30号是一个极具产量潜力的大穗型早熟晚粳新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和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从生育期来看,也同时适合安徽皖南和沿江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优质 武运粳30号 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专用水稻品种武2812的选育 被引量:2
3
作者 吴越 胡静 +3 位作者 江祺祥 刘古春 杨明方 徐晓杰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1323-1324,共2页
武2812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中熟中粳偏早型水稻品种。该品种具有茎秆粗壮、穗型偏大、抗倒性强、丰产性好的特点,适于黄淮海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稻米中谷蛋白含量为1.99%;经动物实验证明,武2812大米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 武2812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中熟中粳偏早型水稻品种。该品种具有茎秆粗壮、穗型偏大、抗倒性强、丰产性好的特点,适于黄淮海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稻米中谷蛋白含量为1.99%;经动物实验证明,武2812大米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代谢及胰岛功能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武2812 谷蛋白含量 亚麻酸含量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晚粳稻新品种武粳836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4
作者 杨一琴 陈露 +1 位作者 宋学堂 杨建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9期199-201,共3页
武粳8367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培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2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武粳8367叶色中绿,分蘖力中等,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穗粒结构协调,谷粒饱满,成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及苏南稻区种植。武粳... 武粳8367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培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2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武粳8367叶色中绿,分蘖力中等,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穗粒结构协调,谷粒饱满,成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及苏南稻区种植。武粳8367稻米食味品质优,综合抗性较好,穗粒结构协调,产量潜力大,可以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武粳8367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粳稻新品种武育粳3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古春 胡静 +4 位作者 徐建龙 邢丹英 江祺祥 徐晓杰 于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8期58-59,91,共3页
武育粳33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长江大学运用穿梭育种法,经系谱选择培育的晚粳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高产、广适、优质、熟期适宜、穗粒结构合理等特点,适宜在江苏太湖稻区、皖南粳稻区... 武育粳33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长江大学运用穿梭育种法,经系谱选择培育的晚粳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高产、广适、优质、熟期适宜、穗粒结构合理等特点,适宜在江苏太湖稻区、皖南粳稻区及湖北晚粳稻区种植。该文介绍了武育粳33号的育种思路、选育经过、试验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新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早熟晚粳武运粳30号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朱邦辉 徐晓杰 +4 位作者 徐玉峰 徐洁芬 石世杰 张庆 张岳芳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321-324,共4页
对机插秧和机直播2种播栽方式下的早熟晚粳武运粳30号进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武运粳30号单位面积穗数明显增加、每穗颖花数先增加后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呈... 对机插秧和机直播2种播栽方式下的早熟晚粳武运粳30号进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武运粳30号单位面积穗数明显增加、每穗颖花数先增加后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抽穗前和成熟期氮素累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抽穗后氮素累积量和抽穗后氮素累积比例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增加显著下降,施氮量对武运粳30号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在机插秧和机直播处理间表现趋势基本相同。武运粳30号机插秧和机直播处理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的产量水平最高,根据氮肥效应方程计算得出的氮肥适宜用量分别为290和283.3 kg·hm^-2。建议在大田生产中施氮量控制在270-29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晚粳稻 武运粳30号 氮肥 栽插方法 产量 氮肥吸收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晚粳稻新品种武育糯18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一琴 刘古春 +1 位作者 杨建忠 于健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8期220-222,共3页
武育糯180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培育的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种。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等特点,202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
关键词 武育糯180 糯稻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熟中粳稻新品种金武粳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露 宋学堂 +2 位作者 高海林 徐玉峰 张兆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10期232-234,共3页
金武粳1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潜力高、稻米品质优、综合抗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的适合江苏省淮北稻区作中熟中粳早熟稻种植的水稻新品种。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简要介绍了其... 金武粳1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潜力高、稻米品质优、综合抗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的适合江苏省淮北稻区作中熟中粳早熟稻种植的水稻新品种。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简要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武粳1号 水稻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升高对中筋小麦扬麦14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吴越 胡静 +5 位作者 宋学堂 刘古春 徐晓杰 杨连新 王余龙 朱建国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150-154,共5页
利用我国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ree-air CO2 enrichment,FACE)研究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增高对中筋小麦扬麦14号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FACE处理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平均增产13.83%;使小麦单位面积穗数、毎穗粒数和千... 利用我国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ree-air CO2 enrichment,FACE)研究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增高对中筋小麦扬麦14号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FACE处理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平均增产13.83%;使小麦单位面积穗数、毎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比对照增加8.14%、5.39%和2.7%,增产作用为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FACE处理使小麦最高分蘖数、分蘖成穗率增加5.51%和7.02%,显著增加小麦成熟期生物产量,增幅达12.10%,使小麦经济系数增加8.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FACE 产量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