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透水沥青路面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整体滞蓄雨水能力,文章以颍上县纬八路为例,建立研究道路的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通过设计短历时降雨雨型剖析了路面在丰水、平水、枯水年3种情景下的滞蓄雨水能力,...为研究透水沥青路面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整体滞蓄雨水能力,文章以颍上县纬八路为例,建立研究道路的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通过设计短历时降雨雨型剖析了路面在丰水、平水、枯水年3种情景下的滞蓄雨水能力,并对路面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综合滞蓄雨效果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路面在平水年以及枯水年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别达到72.14%和75.37%,表现出较强的雨水滞蓄能力;丰水年下路面的雨水滞蓄能力略低,除了特丰水年外,丰水年间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仅略低于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在3%以内;路面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总平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6.34%,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展开更多
文摘为研究透水沥青路面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整体滞蓄雨水能力,文章以颍上县纬八路为例,建立研究道路的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通过设计短历时降雨雨型剖析了路面在丰水、平水、枯水年3种情景下的滞蓄雨水能力,并对路面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综合滞蓄雨效果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路面在平水年以及枯水年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别达到72.14%和75.37%,表现出较强的雨水滞蓄能力;丰水年下路面的雨水滞蓄能力略低,除了特丰水年外,丰水年间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仅略低于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在3%以内;路面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总平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6.34%,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