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时神经元损伤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 被引量:10
1
作者 袁琼兰 李瑞祥 +2 位作者 羊惠君 张光鹏 丘昌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2-246,共5页
为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神经元损伤的关系 ,本实验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 2 h,再灌流0 .5~ 48h建立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进行 H-E染色 ;通过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细胞核增殖抗原免疫组化单重或双重反应 ,TU... 为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神经元损伤的关系 ,本实验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 2 h,再灌流0 .5~ 48h建立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进行 H-E染色 ;通过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细胞核增殖抗原免疫组化单重或双重反应 ,TU NEL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双重反应观察了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结果表明 :再灌流 2 4h缺血区面积最大 ,再灌流 6h开始出现神经元不可逆变性 ,2 4h梗塞成熟 ;星形胶质细胞表现为反应性、营养不良性和退形变三种不同的形态特点。再灌流 48h时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开始增多。 48h之内星形胶质细胞无增生 ,且有少量星形胶质细胞凋亡。这些结果提示脑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反应与神经元损伤密切相关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是其积极应答神经元损伤的结果 ,在维持神经元存活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损伤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时大鼠脑组织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袁琼兰 李瑞祥 +2 位作者 张光鹏 羊惠君 邱昌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3-376,共4页
阻塞大脑中动脉2 h,再灌流0.5~48 h 制成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脑缺血后白细胞共同抗原在脑组织的表达。结果表明:白细胞共同抗原阳性的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呈圆形,未见分支型小胶质细胞,阳性的小胶质细... 阻塞大脑中动脉2 h,再灌流0.5~48 h 制成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脑缺血后白细胞共同抗原在脑组织的表达。结果表明:白细胞共同抗原阳性的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呈圆形,未见分支型小胶质细胞,阳性的小胶质细胞于再灌流3 h 开始出现,再灌流12 h 数量显著增多,并且胞质、胞核均为强阳性;阳性的小胶质细胞分布于纹状体、下丘脑、杏仁核处及皮质与外囊相连处,完全坏死区无阳性小胶质细胞;此外,同侧微血管强表达白细胞共同抗原;同侧大脑皮质Ⅳ、Ⅴ、Ⅵ层锥体细胞、丘脑、海马形态正常的神经元亦强表达白细胞共同抗原,但核固缩的神经元白细胞共同抗原则呈阴性。本实验推测白细胞共同抗原可能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并可能是神经元与小胶质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5 小胶质细胞 神经元 大脑中动脉阻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