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腐柴叶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胡予 李旭升 +5 位作者 马楠 张学敏 毛御波 陈黎萍 熊双丽 薛朝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68-273,共6页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豆腐柴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筛选适合于纯化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最后进行初步鉴定和自由基清除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4%、料液比1∶37(g/m L)、温度81℃、时...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豆腐柴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筛选适合于纯化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最后进行初步鉴定和自由基清除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4%、料液比1∶37(g/m L)、温度81℃、时间3.4 h,该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7.29%。X-5型大孔吸附树脂适用于提取豆腐柴叶总黄酮。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和显色反应初步鉴定其可能为二氢黄酮。豆腐柴叶总黄酮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半数抑制浓度值分别为0.10 mg/m L和0.13 mg/m L。当浓度为0.2 mg/m L和0.4 mg/m L时,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3.75%和80.08%,均接近于叔丁基羟基茴香醚。因此,豆腐柴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活性,可作为抗氧化剂或者健康食品原料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柴 总黄酮 提取工艺 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腐柴叶果胶的提取与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攀 熊双丽 薛朝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78-284,共7页
为探究10月份豆腐柴叶果胶含量与品质,优化果胶提取工艺,提升豆腐柴开发利用效率。首先利用单因素实验比较酸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再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对酸法提取果胶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最后对两种... 为探究10月份豆腐柴叶果胶含量与品质,优化果胶提取工艺,提升豆腐柴开发利用效率。首先利用单因素实验比较酸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再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对酸法提取果胶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最后对两种提取工艺得到的果胶进行分离和理化性质比较。结果表明,酸提取法较好,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温度88℃,提取时间2.2 h,溶液p H1.6,该条件下果胶提取率为10.57%。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发现豆腐柴果胶结构与橘皮果胶结构一致。酸法果胶总半乳糖醛酸含量高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p H、酯化度与橘皮果胶相似,灰分、钙含量高于橘皮果胶,所有指标均达到了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柴 果胶 提取 理化性质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份豆腐柴叶果胶理化性质差异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胡予 张攀 +2 位作者 陈信 熊双丽 薛朝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3,49,共7页
为探究不同月份豆腐柴叶果胶特性差异,寻求不同月份"树叶凉粉"品质参差不齐的原因,提高豆腐柴叶果胶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不同月份(5~10月)豆腐柴叶果胶得率、主要成分、粘均分子量、乳化性、凝胶... 为探究不同月份豆腐柴叶果胶特性差异,寻求不同月份"树叶凉粉"品质参差不齐的原因,提高豆腐柴叶果胶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不同月份(5~10月)豆腐柴叶果胶得率、主要成分、粘均分子量、乳化性、凝胶性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果胶得率为4.24%~18.24%,5~9月得率高于15%;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3.73%~81.96%,6~9月含量较高;5~9月粘均分子量随月份增加呈增大趋势,10月有所降低。5~8月得到的果胶粉末呈淡黄色,9月和10月呈淡黄夹灰白色。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高于50%,优于橘皮果胶标品;凝胶特性差异明显,7~9月果胶凝胶性能良好。综合评分从高到低为:9月>7月>8月>10月>6月>5月,说明不同月份豆腐柴叶果胶品质差异较大,7~9月豆腐柴叶果胶综合得分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更适合于果胶的提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柴 果胶 理化性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对豆腐柴叶果胶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攀 陈信 +1 位作者 熊双丽 薛朝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6,91,共6页
为提高原料利用率和果胶得率,探究不同预处理对豆腐柴叶果胶理化性质的影响,寻求较优的预处理方式,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式(蒸汽、微波、酸浸泡、烫漂、冷冻)对豆腐柴叶果胶得率、主要成分、表面形态、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提高原料利用率和果胶得率,探究不同预处理对豆腐柴叶果胶理化性质的影响,寻求较优的预处理方式,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式(蒸汽、微波、酸浸泡、烫漂、冷冻)对豆腐柴叶果胶得率、主要成分、表面形态、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豆腐柴叶果胶得率为8.95%~19.32%,从大到小依次为:蒸汽>微波>酸浸泡>未处理>烫漂>冷冻;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9.08%~89.76%,从高到低依次为:蒸汽>微波>未处理>酸浸泡>烫漂>冷冻;得到的果胶粉末蒸汽为白色,微波、烫漂为淡黄色,未处理、酸浸泡、冷冻为浅棕色。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除蒸汽预处理外,其它预处理豆腐柴叶果胶表面形态粗糙。红外光谱发现,不同预处理对果胶主要官能团并无明显影响。蒸汽预处理得到的豆腐柴叶果胶得率和纯度最高、颜色最白,其表面形态光滑。各理化指标综合表明蒸汽处理是提取豆腐柴叶果胶的最佳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豆腐柴 果胶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腐柴叶总黄酮不同溶剂级分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熊双丽 马楠 +1 位作者 廖婷婷 薛朝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9-24,共6页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还原力、总抗等体外抗氧化活性模型和抗氧化活性综合评价指数,分析四川江油地区不同溶剂萃取的豆腐柴黄酮级分(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水)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还原力、总抗等体外抗氧化活性模型和抗氧化活性综合评价指数,分析四川江油地区不同溶剂萃取的豆腐柴黄酮级分(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水)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乙醇提取总黄酮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总抗和还原力皆随乙醇浓度的升高而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却随乙醇浓度增加一直降低。综合评价指数显示不同浓度乙醇抗氧化活性依次为75%醇提物>65%醇提物>55%醇提物>85%醇提物>95%醇提物。乙酸乙酯层萃取物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总抗、还原力及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要优于其它各萃取层。正丁醇层萃取物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要优于其它各萃取层。乙酸乙酯层抗氧化活性最佳。豆腐柴叶总黄酮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抗氧化剂或者健康食品原料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柴 黄酮 分级分离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剂萃取观音柴叶黄酮级分抗氧化能力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安林 熊双丽 +1 位作者 马楠 薛朝云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93,共4页
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四川江油地区不同溶剂萃取观音柴叶黄酮的系列抗氧化数据,以综合得分评价各萃取级分的抗氧化能力,并与经典综合评价指数进行比较。从6个抗氧化指标得到2个主成分,可代表不同溶剂萃取黄酮的总体抗氧化能力94.613... 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四川江油地区不同溶剂萃取观音柴叶黄酮的系列抗氧化数据,以综合得分评价各萃取级分的抗氧化能力,并与经典综合评价指数进行比较。从6个抗氧化指标得到2个主成分,可代表不同溶剂萃取黄酮的总体抗氧化能力94.613%的信息量,并得到综合得分函数Y=0.704F_1+0.296F_2,发现不同溶剂萃取黄酮总体抗氧化活性从高至低分别为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氯仿层、水层,与常用的综合评价指数结果一致。该法为食品中抗氧化剂活性评价和筛选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柴 黄酮 主成分分析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主成分分析法优化马铃薯挂面工艺 被引量:22
7
作者 公艳 熊双丽 +2 位作者 彭凌 李安林 薛朝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43-150,158,共9页
本文以小麦粉、马铃薯全粉为主要原料,豆腐柴叶为辅料,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实验设计,响应面和主成分分析法优化马铃薯挂面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第1~第3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6.10%,足以描述马铃薯挂面质构、感官、烹调损失率和干物... 本文以小麦粉、马铃薯全粉为主要原料,豆腐柴叶为辅料,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实验设计,响应面和主成分分析法优化马铃薯挂面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第1~第3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6.10%,足以描述马铃薯挂面质构、感官、烹调损失率和干物质吸水率综合反应的挂面品质。以主成分分析得到的规范化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建立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回归效果显著,拟合度较好(p<0.0001,R2=0.9699)。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预测马铃薯挂面最佳综合评分工艺参数为:马铃薯全粉添加量31%,豆腐柴汁液添加量9%,醒发时间31 min,醒发温度25℃,理论综合评分值达到0.9194,该条件下马铃薯挂面规范化综合评分达0.9116,与模型预测值接近,表明以主成分分析得到的规范化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建立的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豆腐柴 质构特性 主成分分析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腐柴叶烫漂液对马铃薯挂面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子欣 公艳 +2 位作者 高蕾 熊双丽 薛朝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70-75,共6页
将豆腐柴叶烫漂液添加于马铃薯挂面,以研究其对马铃薯挂面蒸煮、质构特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白挂面相比,以豆腐柴叶烫漂液作为胶凝剂的马铃薯挂面的硬度、咀嚼性、弹性和感官评分极显著增加(p <0.01)。体外模拟口... 将豆腐柴叶烫漂液添加于马铃薯挂面,以研究其对马铃薯挂面蒸煮、质构特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白挂面相比,以豆腐柴叶烫漂液作为胶凝剂的马铃薯挂面的硬度、咀嚼性、弹性和感官评分极显著增加(p <0.01)。体外模拟口腔、胃肠道消化和肠道吸收过程中,其总还原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都显著升高(p <0.05)。粉质特性和糊化特性结果表明,豆腐柴烫漂液增加了马铃薯小麦粉混合粉吸水率、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峰值粘度、保持粘度、最终粘度、崩解值、回生值,降低弱化度。扫描电镜图片发现,马铃薯面团添加9%豆腐柴叶烫漂液后,裸露淀粉颗粒减少,面筋网格结构改善。豆腐柴叶能提升马铃薯用于挂面加工的理化和工艺特性,提升挂面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豆腐柴 质构特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水提取豆腐柴叶总黄酮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9
作者 曾奕秀 刘振军 熊双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85,共5页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碱水提取豆腐柴叶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再分析该条件下提取的总黄酮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 10、料液比1∶50(g/mL)、温度80℃、时间40 min。该条件下,总黄酮得率...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碱水提取豆腐柴叶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再分析该条件下提取的总黄酮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 10、料液比1∶50(g/mL)、温度80℃、时间40 min。该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8.72±0.06)%。碱水提取的总黄酮对过氧化氢的清除及对Fe^2+螯合能力较强,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的总黄酮对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较碱水提取总黄酮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柴 总黄酮 碱水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