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藻酸双脂钠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叶能坤 李承华 陈红 《医药导报》 CAS 1993年第1期42-43,共2页
藻酸双脂钠(PSS)是从海藻中提取的具有类肝素样活性的半合成海洋药物,可降低红细胞之间及与血管壁的粘附性,达到抗凝血、降低血脂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随着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已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藻酸双脂钠 临床 新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酮酸类抗菌药物的回顾与展望
2
作者 叶能坤 李承华 《医药导报》 CAS 1990年第6期40-42,共3页
随着广谱抗菌素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之后,各种耐药菌株逐年增多,针对临床上这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从合成新药方面进行了对症找药的研究,已开发出了吡酮酸类抗菌药物。吡酮酸类抗菌药物口服易吸收。抗菌谱广,无交叉耐药性,是头孢菌... 随着广谱抗菌素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之后,各种耐药菌株逐年增多,针对临床上这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从合成新药方面进行了对症找药的研究,已开发出了吡酮酸类抗菌药物。吡酮酸类抗菌药物口服易吸收。抗菌谱广,无交叉耐药性,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强有力的竞争者,它的开发研究最引人注目。为对该类药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文特对其开发研究过程作一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酮酸 无交叉耐药性 广谱抗菌素 开发研究 耐药菌 头孢菌素类药物 强有力的竞争者 抗菌谱 头抱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研究开发的唑类抗真菌药物简介
3
作者 叶能坤 李承华 《医药导报》 CAS 1991年第4期34-36,共3页
唑类(Azples)抗真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毒性低,耐受性好等优点,故发展迅速。目前在临床上已不同程度地被应用的唑类抗真菌药物有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和异康唑等,而近年来国内外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积极研究已开发了许多新的品种,其中... 唑类(Azples)抗真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毒性低,耐受性好等优点,故发展迅速。目前在临床上已不同程度地被应用的唑类抗真菌药物有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和异康唑等,而近年来国内外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积极研究已开发了许多新的品种,其中的一些已被证明具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临床疗效显著,今将这类药物简介如下。 1.酮康唑(Ketoconazole):本品通过干扰调节真菌细胞膜通透性,从而导致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缺乏,膜的通透性增加而无法维持正常功能,最后抑制真菌生长致使真菌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 唑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康唑治疗浅表真菌病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叶能坤 叶琴 +1 位作者 曷贤芳 张兴永 《湖北医药导报》 1989年第2期9-11,共3页
硫康唑(tionazole)是一种咪唑类衍生物,临床上常用于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短小棒杆菌、葡萄球菌和各种链球菌感染,对酵母菌、皮肤癣菌属的浅表真菌病效果最佳。抗菌作用硫康唑作用于真菌的主要部位是细胞膜,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 硫康唑(tionazole)是一种咪唑类衍生物,临床上常用于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短小棒杆菌、葡萄球菌和各种链球菌感染,对酵母菌、皮肤癣菌属的浅表真菌病效果最佳。抗菌作用硫康唑作用于真菌的主要部位是细胞膜,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合成和/或降低其功能而达到抗真菌的作用。其作用方式有两种。其一:低浓度时抑制细胞膜角固醇的合成而发挥抑菌作用;其二:高浓度时直接破坏真菌细胞壁达到杀灭真菌的作用。其它咪唑类药物(如眯康唑,酮康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康唑 真菌病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4例病理切片肿瘤细胞核分裂观察
5
作者 张志宏 石国英 +1 位作者 王爱东 袁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4,39,共5页
本文报告584例病理诊断明确的病理切片肿瘤细胞核分裂观察结果:(1)350例恶性肿瘤核分裂平均值为13.73±0.6‰(M±SE),234例良性肿瘤核分裂平均值为1.6±0.2‰(M±SE),差异非常明显(P<0.01);(2)核分裂值>5‰,有助... 本文报告584例病理诊断明确的病理切片肿瘤细胞核分裂观察结果:(1)350例恶性肿瘤核分裂平均值为13.73±0.6‰(M±SE),234例良性肿瘤核分裂平均值为1.6±0.2‰(M±SE),差异非常明显(P<0.01);(2)核分裂值>5‰,有助于肉瘤病人的诊断;(3)病理性核分裂可能与肿瘤病人的预后有关;(4)核分裂相在病理上分8型,本文描述了它们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核分裂相 病理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