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汉盆地西缘五龙组脆沥青及其对盆地内白垩系油气形成的意义
被引量:
1
1
作者
罗天明
邱郑泽
《地球化学》
CAS
1988年第1期41-46,共6页
本文应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对脆沥青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作了分析研究,并与原油作了对比。认为宜昌土城至大桥边一带五龙组的脆沥青属油气演化的产物。这表明我国南方白垩系有过生油过程,在实际勘探工作中应给予必要的注意。
关键词
白垩系
生油过程
油气勘探
江汉盆地
脆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汉盆地反转构造地球物理特征及盆地演化
2
作者
郑天发
付宜兴
《海相油气地质》
1996年第4期10-12,共3页
江汉盆地自加里东至印支期接受了一套较为稳定的台地相为主的碳酸盐岩沉积,侏罗纪末至燕山早一中期经受区域挤压,发生褶皱和逆冲;燕山晚期至喜马拉雅早—中期发生伸展作用,形成负反转构造;随后盆地进入坳陷期,沉积了广华寺组和平原组,...
江汉盆地自加里东至印支期接受了一套较为稳定的台地相为主的碳酸盐岩沉积,侏罗纪末至燕山早一中期经受区域挤压,发生褶皱和逆冲;燕山晚期至喜马拉雅早—中期发生伸展作用,形成负反转构造;随后盆地进入坳陷期,沉积了广华寺组和平原组,期间发生过局部的褶皱隆升,形成正反转构造。喜马拉雅晚期为弱正反转构造期,使得喜马拉雅期的正断层具封闭性,有利于油气藏形成。盆地东部和中部的小板凹陷和潜江凹陷广泛发育局部褶皱剥蚀型的全正反转构造,反射波同相轴间呈喇叭口状,地层向断层方向有增厚趋势。盆地西部的当阳地区常发育上下皆逆和上逆下正的全正反转构造或上下皆凸的准正反转构造。总体上,构造反转具有东早西晚、东强西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断层
构造演化
江汉盆地
油气藏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储层裂缝充填矿物的流体包体在油气运移史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卢明国
李国维
+1 位作者
陈劲人
吴葆青
《南方油气地质》
1995年第1期49-56,共8页
根据包体的组成和荧光性将包体组合分为三种类型,为油气运移史提供了有用的参数。研究表明:当深3井的海相地层有过三次不同阶段的油气运移;印支运动和早、晚期燕山运动形成的裂缝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通道;当深3井的海相地层中未发生过较大...
根据包体的组成和荧光性将包体组合分为三种类型,为油气运移史提供了有用的参数。研究表明:当深3井的海相地层有过三次不同阶段的油气运移;印支运动和早、晚期燕山运动形成的裂缝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通道;当深3井的海相地层中未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油气聚集,其中的碳酸气是在早第三纪聚集成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油气运移
液包体
裂缝
充填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膏盐盆地高硫原油中的长链烷基噻吩类化合物
被引量:
23
4
作者
盛国英
傅家谟
+2 位作者
S.C.Brassell
G.Eglinton
江继纲
《地球化学》
CAS
1986年第2期138-146,共9页
本文报道了江汉膏盐盆地第三系高硫原油中新的含硫化合物——七个系列的烷基噻吩类和五个系列的烷基四氢化噻吩类。两类化合物的碳数范围以及分布特征与原油烷烃的分布十分相似;即高C_(20)异构烷基噻吩与四氢化噻吩以及偶碳优势分布。...
本文报道了江汉膏盐盆地第三系高硫原油中新的含硫化合物——七个系列的烷基噻吩类和五个系列的烷基四氢化噻吩类。两类化合物的碳数范围以及分布特征与原油烷烃的分布十分相似;即高C_(20)异构烷基噻吩与四氢化噻吩以及偶碳优势分布。含硫化合物可能是膏盐环境高硫原油的特征性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早期阶段硫或硫化氢与烷烃的反应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盐盆地
高硫原油
长链烷基噻吩
烷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汉盆地西缘五龙组脆沥青及其对盆地内白垩系油气形成的意义
被引量:
1
1
作者
罗天明
邱郑泽
机构
江汉石油管理局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
研究院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1988年第1期41-46,共6页
文摘
本文应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对脆沥青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作了分析研究,并与原油作了对比。认为宜昌土城至大桥边一带五龙组的脆沥青属油气演化的产物。这表明我国南方白垩系有过生油过程,在实际勘探工作中应给予必要的注意。
关键词
白垩系
生油过程
油气勘探
江汉盆地
脆沥青
分类号
TE12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534.5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汉盆地反转构造地球物理特征及盆地演化
2
作者
郑天发
付宜兴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广华
江汉石油管理局
勘探
开发
研究院
对外合作部
江汉石油管理局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海相油气地质》
1996年第4期10-12,共3页
基金
85-102-14-04项目科研成果之一
文摘
江汉盆地自加里东至印支期接受了一套较为稳定的台地相为主的碳酸盐岩沉积,侏罗纪末至燕山早一中期经受区域挤压,发生褶皱和逆冲;燕山晚期至喜马拉雅早—中期发生伸展作用,形成负反转构造;随后盆地进入坳陷期,沉积了广华寺组和平原组,期间发生过局部的褶皱隆升,形成正反转构造。喜马拉雅晚期为弱正反转构造期,使得喜马拉雅期的正断层具封闭性,有利于油气藏形成。盆地东部和中部的小板凹陷和潜江凹陷广泛发育局部褶皱剥蚀型的全正反转构造,反射波同相轴间呈喇叭口状,地层向断层方向有增厚趋势。盆地西部的当阳地区常发育上下皆逆和上逆下正的全正反转构造或上下皆凸的准正反转构造。总体上,构造反转具有东早西晚、东强西弱的特点。
关键词
逆断层
构造演化
江汉盆地
油气藏
油气运移
Keywords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Seismic interpretation
Reversal structure
Tectonic evolution
Jianghan Basin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8.130.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储层裂缝充填矿物的流体包体在油气运移史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卢明国
李国维
陈劲人
吴葆青
机构
江汉石油管理局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四川
石油管
理局
石油勘探
开发
研究院
出处
《南方油气地质》
1995年第1期49-56,共8页
文摘
根据包体的组成和荧光性将包体组合分为三种类型,为油气运移史提供了有用的参数。研究表明:当深3井的海相地层有过三次不同阶段的油气运移;印支运动和早、晚期燕山运动形成的裂缝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通道;当深3井的海相地层中未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油气聚集,其中的碳酸气是在早第三纪聚集成藏的。
关键词
储集层
油气运移
液包体
裂缝
充填矿物
Keywords
Reservoir
Inclusion (Geology)
Petroleum migration
Method
Application
分类号
P618.130.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膏盐盆地高硫原油中的长链烷基噻吩类化合物
被引量:
23
4
作者
盛国英
傅家谟
S.C.Brassell
G.Eglinton
江继纲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
研究
所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
江汉石油管理局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1986年第2期138-146,共9页
文摘
本文报道了江汉膏盐盆地第三系高硫原油中新的含硫化合物——七个系列的烷基噻吩类和五个系列的烷基四氢化噻吩类。两类化合物的碳数范围以及分布特征与原油烷烃的分布十分相似;即高C_(20)异构烷基噻吩与四氢化噻吩以及偶碳优势分布。含硫化合物可能是膏盐环境高硫原油的特征性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早期阶段硫或硫化氢与烷烃的反应产物。
关键词
膏盐盆地
高硫原油
长链烷基噻吩
烷烃
分类号
TE13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汉盆地西缘五龙组脆沥青及其对盆地内白垩系油气形成的意义
罗天明
邱郑泽
《地球化学》
CAS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汉盆地反转构造地球物理特征及盆地演化
郑天发
付宜兴
《海相油气地质》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储层裂缝充填矿物的流体包体在油气运移史研究中的应用
卢明国
李国维
陈劲人
吴葆青
《南方油气地质》
199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膏盐盆地高硫原油中的长链烷基噻吩类化合物
盛国英
傅家谟
S.C.Brassell
G.Eglinton
江继纲
《地球化学》
CAS
1986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