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管道内涂层离心喷涂工艺技术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入刚 吴清海 +3 位作者 刘金祯 魏连清 褚洪金 叶勇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7-78,共2页
阐述了石油管道内涂层离心喷涂工艺技术的主要原理,指出喷涂雾化头类型、雾化头转速、流量、涂料粘度是影响喷涂效果的主要因素。分别就上述因素对喷涂效果的影响做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孔径分布呈双螺旋的雾化头可得到最佳喷涂... 阐述了石油管道内涂层离心喷涂工艺技术的主要原理,指出喷涂雾化头类型、雾化头转速、流量、涂料粘度是影响喷涂效果的主要因素。分别就上述因素对喷涂效果的影响做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孔径分布呈双螺旋的雾化头可得到最佳喷涂效果;对于粘度为5500mPa.s的TC2000型防腐涂料,必须使雾化头转速达到32000r/min才可实现涂料的高度雾化,并得到较好的涂层;涂层的厚度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加;涂料粘度越小,雾化效果越好,但并不代表涂层质量越高;对于TC2000型防腐涂料,其合适施工粘度为5000~6000m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管道 内涂层 离心喷涂 工艺技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江汉油田HSE管理体系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2
2
作者 覃邦迁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92-94,共3页
针对江汉油田推行HSE管理以来,目前在HSE管理观念、认识以及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主、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只有坚持企业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强化HSE管理的执行力、持续完善HSE管理体系、逐步实施HSE文化管理的原... 针对江汉油田推行HSE管理以来,目前在HSE管理观念、认识以及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主、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只有坚持企业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强化HSE管理的执行力、持续完善HSE管理体系、逐步实施HSE文化管理的原则,油田HSE管理才能取得满意效果的几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善 HSE管理体系 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盆地白垩系石油地质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5
3
作者 段金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9-93,共5页
本区白垩系分布面积30000km^2,厚达5000m,有10多口井见油气显示,1口井获工业性油流。白垩系油气源有自生和次生两类,有较好的储、盖和圈闭条件。
关键词 白垩系 石油地质 石油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勘探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绪平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5,共4页
探讨了石油勘探爆破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应对方法,提出了爆破教育培训、责任意识、管理机制、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安全管理控制思路。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石油地震勘探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实践,摸索出了一条既符合高标准的条例和规定、又适... 探讨了石油勘探爆破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应对方法,提出了爆破教育培训、责任意识、管理机制、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安全管理控制思路。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石油地震勘探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实践,摸索出了一条既符合高标准的条例和规定、又适应石油勘探安全施工的新路子。由于健全企业内部制度、规范涉爆人员操作、提高相关员工意识、强化各级安全责任,3年来没发生大小涉爆安全事故,也没发生民爆物品被盗和丢失现象,保证了地震勘探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安全管理 防止爆炸事故 杜绝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结构调整实施名牌战略——江汉石油机械制造业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业富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4,3,共4页
江汉石油管理局机械制造业的 7个机厂 ,拥有 1 3亿固定资产 ,在职职工 1 2 0 0 0人 ,资产和产值占石油系统专业机厂的四分之一 ,是石油机械制造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分析近年来出现石油装备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负债过重、成本费用高... 江汉石油管理局机械制造业的 7个机厂 ,拥有 1 3亿固定资产 ,在职职工 1 2 0 0 0人 ,资产和产值占石油系统专业机厂的四分之一 ,是石油机械制造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分析近年来出现石油装备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负债过重、成本费用高和社会负担重等矛盾和困难的基础上 ,认为江汉石油机械制造业只有抓住机遇 ,加快结构调整 ,实施主导产品发展战略、市场开拓战略和人才战略等三大发展战略 ,采取企业改制和创名牌产品两项措施 ,才能步出困境 ,走向新的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机械 机械制造 发展战略 体制改革 名牌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盆地下第三系火山岩年代 被引量:29
6
作者 徐论勋 阎春德 +3 位作者 俞惠隆 王宝清 余芳权 王典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2-137,共6页
对江汉盆地下第三系23个重武岩样品K-Ar同位素年龄测定,并按不同层位进行等时线处理,表明各组样品的年龄分别为潜江组四段41.0Ma、荆沙组45.5Ma、新沟嘴组51.2Ma、沙市组62.4Ma,与所处的地层时代基本... 对江汉盆地下第三系23个重武岩样品K-Ar同位素年龄测定,并按不同层位进行等时线处理,表明各组样品的年龄分别为潜江组四段41.0Ma、荆沙组45.5Ma、新沟嘴组51.2Ma、沙市组62.4Ma,与所处的地层时代基本一致。据此,编制了与火山活动事件紧密相关的江汉盆地早第三纪地层地质年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年代 火山岩 第三纪 储集层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扬子地区海相碳酸盐岩石油地质特征及远景评价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明毅 戴卿林 +1 位作者 朱忠德 严金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31-339,共9页
中扬子地区经历了基底形成、地台发育、后地台改造三个演化阶段。该区上震旦统至中三叠统以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厚达6000—10000m。海相沉积生油层系多、厚度大,母质类型以Ⅰ型干酪根为主,处于成热—高熟阶段;具备多种储集空间和良好... 中扬子地区经历了基底形成、地台发育、后地台改造三个演化阶段。该区上震旦统至中三叠统以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厚达6000—10000m。海相沉积生油层系多、厚度大,母质类型以Ⅰ型干酪根为主,处于成热—高熟阶段;具备多种储集空间和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以石柱复向斜、当阳复向斜和沉湖复向斜含油气远景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 海相 碳酸盐油气田 地质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管清洗方法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冯定 黃朝斌 +2 位作者 李寿勇 黎瑶 操自强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旧油管清洗作为油管修复工艺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其清洗质量对油管的使用成本、施工作业的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同时,其清洗方式也影响着清洗效果和成本、修复质量、操作安全性及环保等方面。针对传统清洗方法对结垢、锈皮旧油管存在... 旧油管清洗作为油管修复工艺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其清洗质量对油管的使用成本、施工作业的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同时,其清洗方式也影响着清洗效果和成本、修复质量、操作安全性及环保等方面。针对传统清洗方法对结垢、锈皮旧油管存在着清洗效率低、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旧油管的内壁采用钻通与高压水射流相结合、外壁采用刷式清洗与低压射流清洗相结合的清洗方案。现场使用结果表明,这种清洗方案提高了油管清洗质量和效率,降低了清洗成本,改善了工作环境,给油田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清洗 高压射流 钻通 环保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盐湖盆地盐间非砂岩油气运移聚集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宋阳 李春梅 旷理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75,共5页
江汉盆地盐间白云岩既是烃源岩又是非常规储集层。从资料显示的盐间顶部含油型高丰度油浸、油源对比所证实的存在下生上储多油源性、以及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古地形及裂缝带等表明,盐间白云岩内油气确实发生过运移。分析指出盐间油气成... 江汉盆地盐间白云岩既是烃源岩又是非常规储集层。从资料显示的盐间顶部含油型高丰度油浸、油源对比所证实的存在下生上储多油源性、以及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古地形及裂缝带等表明,盐间白云岩内油气确实发生过运移。分析指出盐间油气成藏是在压实作用、浮力作用及毛细管压力等动力因素下,以盐间层内孔喉、微裂缝、盐层异常错位、盐间高压流体刺穿和盐间断层缝等4种通道模式,经历了盐间油气欠压实喉道阶段和盐间高压微裂缝间歇性阶段两大运移过程的结果。由于盐间储集层渗透性较差,油气运移规模和距离受到限制,因此,该区具有盐间白云岩油浸分布广泛、油藏不受构造控制的特点;形成的油气藏类型单调,区内主要形成孔隙型油藏,而局部裂缝发育带内形成孔隙一裂缝型油藏。最后,根据该区盐间白云岩油气运移、成藏的机理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油气运、聚效率新概念,即盐间油气初次运移效率、盐间油气可流动效率和盐间油气成藏效率,并分别给出多种解决计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盐湖盆地 非砂岩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盆地反转构造类型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郑天发 傅宜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6-38,共3页
江汉盆地在陆相发展阶段,经历了早期(燕山运动晚期至喜山运动早期)的构造负反转和晚期(喜山运动晚期)的构造正反转。早期构造负反转形成的拉张断陷叠加在先期压扭住断裂诏皱带上,受北东向剪切带控制发育的负反转构造一般成为半地... 江汉盆地在陆相发展阶段,经历了早期(燕山运动晚期至喜山运动早期)的构造负反转和晚期(喜山运动晚期)的构造正反转。早期构造负反转形成的拉张断陷叠加在先期压扭住断裂诏皱带上,受北东向剪切带控制发育的负反转构造一般成为半地堑式断陷,沉积的白垦系和下第三系是江汉盆地的陆相勘探目的层系;沿北西-北北西向挤压构造带分布的负反转构造成为地堑式断陷。喜山运动晚期江汉盆地发生构造正反转,时间东早西晚,反转程度东强西弱,反映区域性挤压作用力来自盆地以东。正反转构造划分为发育比较成熟的全正反转构造(褶皱剥蚀型,断裂上下皆逆型,断裂上逆下正型)和正反转程度弱的准正反转构造(地层上下皆凸型和上凸下凹型),简述其剖面鉴别特征和发育部位。江汉盆地的构造反转现象为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的反转构造研究提供了又一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构造演化 构造类型 石油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盆地陆相沉积油气资源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刁正富 钟幸模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11,共3页
紧密结合江汉盆地陆相沉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实际,综合运用系统论、数理统计、最优化等数学理论,将地质理论研究与数学理论应用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摸清现状和预测未来相结合,以独特的视角科学地总结研究出了江汉盆地陆相... 紧密结合江汉盆地陆相沉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实际,综合运用系统论、数理统计、最优化等数学理论,将地质理论研究与数学理论应用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摸清现状和预测未来相结合,以独特的视角科学地总结研究出了江汉盆地陆相沉积油气资源的分布规律,指明了江汉盆地陆相沉积中油气增储上产的有利区块、层系及综合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沉积 油气资源 分布规律 综合潜力 地质理论 数学理论 定性分析 定量计算 江汉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油管作业机液气系统设计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孙仁俊 张保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80,共2页
连续油管作业机是一种液压驱动设备,除了用于常规修井作业外,还可与其他设备配套使用进行钻井、完井、采油等作业。该设备的液压系统由多个液压控制回路组成,包含了多个开式回路和一个注入头控制闭式回路。各个回路的运转状况是连续油... 连续油管作业机是一种液压驱动设备,除了用于常规修井作业外,还可与其他设备配套使用进行钻井、完井、采油等作业。该设备的液压系统由多个液压控制回路组成,包含了多个开式回路和一个注入头控制闭式回路。各个回路的运转状况是连续油管作业机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作业机 液压系统 开式系统 闭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盆地潜江组未熟烃源岩生油量预测的化学动力学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蒲秀刚 江继纲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1-244,共4页
根据研究区未熟烃源岩样品热解实验求出的表观活化能与生烃率以及指前因子与表观活化能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生烃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该模型可计算任意埋深处的生烃率及任意埋深段的生烃强度 ,进而计算生烃量。应用该模型测算了江汉盆地JJ... 根据研究区未熟烃源岩样品热解实验求出的表观活化能与生烃率以及指前因子与表观活化能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生烃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该模型可计算任意埋深处的生烃率及任意埋深段的生烃强度 ,进而计算生烃量。应用该模型测算了江汉盆地JJ、QQ、XX凹陷潜江组未熟烃源岩在现今的累积生油强度和生油量。通过与其它两种生油量计算方法的对比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油量 未熟烃源岩 江汉盆地 化学动力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湖区浅层大位移定向井长10X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国明 袁祥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8-70,共3页
长10X井是江汉油田为实现长湖区块“湖油陆采”部署的一口浅层大位移双目标定向斜井,该井在没有顶部驱动、无随钻测井情况下,利用自主开发技术,依托油田定向井技术在311.15mm井眼,运用“PDC+单弯螺杆+有线随钻”组成的钻具组合系统,在... 长10X井是江汉油田为实现长湖区块“湖油陆采”部署的一口浅层大位移双目标定向斜井,该井在没有顶部驱动、无随钻测井情况下,利用自主开发技术,依托油田定向井技术在311.15mm井眼,运用“PDC+单弯螺杆+有线随钻”组成的钻具组合系统,在造斜段选择范围小、地层松软的情况下,实施浅层(井深284m)定向造斜,完钻井深2030m,完钻垂深1462.22m,水平位移1238.26m,位移与垂深比为0.85的定向钻井,采用有线随钻仪器,钻成浅层大位移定向井。长10X成功钻探,初步形成了一套用有线随钻测斜仪钻探位移/垂深大于0.85大位移定向钻井技术,扩大了有线随钻测斜仪应用范围,为其它油田勘探和开发类似区块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井眼轨迹 设计 技术 江汉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盆地浅层天然气地质、地化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世昭 江继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3-20,共8页
产于江汉盆地潭口地区上第三系广华寺组之浅层天然气以甲烷为主(>95%),重烃含量低(<1%),含少量非烃类气体氮和二氧化碳,具有干气的组成特征。天然气中甲烷碳同位素组成较轻,δ^(13)C_1值为-52.03‰,分布在生物气与热解气的混合区... 产于江汉盆地潭口地区上第三系广华寺组之浅层天然气以甲烷为主(>95%),重烃含量低(<1%),含少量非烃类气体氮和二氧化碳,具有干气的组成特征。天然气中甲烷碳同位素组成较轻,δ^(13)C_1值为-52.03‰,分布在生物气与热解气的混合区内。其天然气的主要成因是下伏潜江组偏腐泥型母质的未成熟—低成熟源岩生成的油气,通过不整合面或断层运移到上第三系广华寺组之中,经生物化学作用和微生物降解作用形成的生物气与热解气相互混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浅层 天然气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小波变换提取输油管道泄漏突变信号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涛 刘安新 +1 位作者 彭善碧 王明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0-172,共3页
为减少输油管道泄漏事故造成的损失,需及时发现泄漏并判断出泄漏的准确位置。依据负压波检测输油管道泄漏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压力信号的突变点以及噪声在小波变换下的不同特性,认识到突变信号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具有随尺度的增加而增加,... 为减少输油管道泄漏事故造成的损失,需及时发现泄漏并判断出泄漏的准确位置。依据负压波检测输油管道泄漏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压力信号的突变点以及噪声在小波变换下的不同特性,认识到突变信号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具有随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噪声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随尺度的增加而减小的特点,因此可以应用小波变换精确地检测到负压波到达输油管道两端传感器的时间差,结合负压波传播速度就可以算出泄漏点位置。针对具体数据给出了计算算例。应用结果表明:小波变换法能准确的提取瞬态负压波的突变值,实现对输油管道的泄漏检测与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泄漏 检测 小波变换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野外作业工人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善康 程俊 +2 位作者 黄江 黎潇 叶方珍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78-80,89,共4页
据GB3869—83标准对江汉油田测量、地震、钻井、井下四类野外作业34名工人、24个工种进行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调查,其结果:测量作业为Ⅰ~Ⅱ级;钻井作业Ⅱ级占5/8,Ⅲ级占1/4;井下作业Ⅲ级占2/3;地震作业Ⅲ、... 据GB3869—83标准对江汉油田测量、地震、钻井、井下四类野外作业34名工人、24个工种进行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调查,其结果:测量作业为Ⅰ~Ⅱ级;钻井作业Ⅱ级占5/8,Ⅲ级占1/4;井下作业Ⅲ级占2/3;地震作业Ⅲ、Ⅳ级各占4/9、2/9。说明前两类基本属中等强度劳动,后两类大部分属重强度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野外作业 体力劳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DS172NB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在江汉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36,7,共3页
地质导向钻井系统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起来的前沿钻井技术之一,是石油钻井工业的一次技术革新,它以近钻头地质参数与工程参数的随钻测量、传输、地面实时处理解释和决策控制为主要技术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水平井(尤其是薄油层水平井)、大... 地质导向钻井系统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起来的前沿钻井技术之一,是石油钻井工业的一次技术革新,它以近钻头地质参数与工程参数的随钻测量、传输、地面实时处理解释和决策控制为主要技术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水平井(尤其是薄油层水平井)、大位移井、分支井、侧钻井和深探井。通过分析常规LWD在江汉油田的应用效果及存在的弊端,介绍了我国首套CGDS172NB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的性能特点,并结合在江汉油田的应用实例,分析了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钻头 地质导向 LWD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深水石油钻采装备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国荣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7-91,110,共5页
从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勘探3号半潜式石油钻井平台、渤海友谊号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伊朗戴维尔号30万t超大型油船(VLCC)、海洋石油941自升悬臂式钻井船、中海油3000m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及深水导管架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深水石油钻采装备... 从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勘探3号半潜式石油钻井平台、渤海友谊号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伊朗戴维尔号30万t超大型油船(VLCC)、海洋石油941自升悬臂式钻井船、中海油3000m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及深水导管架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深水石油钻采装备的现状。对深水石油钻采装备国产化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制订深海发展计划,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开展深水钻采系列技术交流与技术储备,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钻采装备以及优先实现大型装备配套件国产化等多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钻采装备 钻井平台 FPSO 钻井船 国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盆地西缘五龙组脆沥青及其对盆地内白垩系油气形成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天明 邱郑泽 《地球化学》 CAS 1988年第1期41-46,共6页
本文应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对脆沥青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作了分析研究,并与原油作了对比。认为宜昌土城至大桥边一带五龙组的脆沥青属油气演化的产物。这表明我国南方白垩系有过生油过程,在实际勘探工作中应给予必要的注意。
关键词 白垩系 生油过程 油气勘探 江汉盆地 脆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