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羌塘盆地三叠系、侏罗系石油地质特征和含油远景评价 被引量:22
1
作者 胡明毅 龚文平 +3 位作者 文志刚 肖传桃 姚政道 张尚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羌塘盆地是发育在前泥盆结晶基底和上古生界浅变质褶皱基底之上以中生界海相沉积为主体的复合型残留盆地。它由北羌塘坳陷带、中央隆起带和南羌塘坳陷带 3个二级构造单元组成 ,主要发育三叠系和侏罗系两套生储盖组合。北羌塘坳陷带内 ,... 羌塘盆地是发育在前泥盆结晶基底和上古生界浅变质褶皱基底之上以中生界海相沉积为主体的复合型残留盆地。它由北羌塘坳陷带、中央隆起带和南羌塘坳陷带 3个二级构造单元组成 ,主要发育三叠系和侏罗系两套生储盖组合。北羌塘坳陷带内 ,三叠系及侏罗系组合发育良好 ;中央隆起带内基本没有侏罗系组合 ,三叠系组合也仅分布于倾伏部位 ;南羌塘坳陷带内 ,三叠系组合发育良好 ,局部范围内也有较好的侏罗系组合。青藏高原的油气勘探实践表明 ,该区含油远景取决于构造运动的强弱及保存条件的好坏。结合生储盖组合情况 ,羌塘盆地可分为 3类含油气远景区 :北羌塘坳陷带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 储集层 烃源岩 羌塘盆地 三叠系 侏罗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尔都斯盆地侏罗系煤系地层石油地质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文志刚 王正允 +1 位作者 林小芸 高振中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2-25,共4页
尤尔都斯盆地侏罗系底部发育一套厚约200m的深湖半深湖相暗色泥岩。这套泥岩的有机质丰度达到了“中好”的评价级别,有机质类型以Ⅲ1型为主,有机质演化处于低成熟阶段,这一切为油气生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盆地内发育着大面... 尤尔都斯盆地侏罗系底部发育一套厚约200m的深湖半深湖相暗色泥岩。这套泥岩的有机质丰度达到了“中好”的评价级别,有机质类型以Ⅲ1型为主,有机质演化处于低成熟阶段,这一切为油气生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盆地内发育着大面积储层和盖层,它与生油层一起形成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进一步研究表明,区域性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各种圈闭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学 煤层 侏罗纪 盆地 油气聚集 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巴内托定律预测——江汉油田潜江组石油地质储量 被引量:3
3
作者 许晓宏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0-24,共5页
应用巴内托定律预测油气资源属概率统计预测方法,是由已发现的油气田可采储量去预测尚未发现的油气田可采储量,它是一种评价油气资源的新方法。本文介绍了巴内托定律的预测原理。预测步骤和预测结果,并具体预测了江汉油田潜江组的资源量... 应用巴内托定律预测油气资源属概率统计预测方法,是由已发现的油气田可采储量去预测尚未发现的油气田可采储量,它是一种评价油气资源的新方法。本文介绍了巴内托定律的预测原理。预测步骤和预测结果,并具体预测了江汉油田潜江组的资源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统计规律及地质条件来看,预测结果是可信的。此外,根据潜江组资料采用拟合法求出了该定律用于潜江组时的系数k为1.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内托定律 油田 石油 地质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扬子地区海相碳酸盐岩石油地质特征及远景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明毅 戴卿林 +1 位作者 朱忠德 严金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31-339,共9页
中扬子地区经历了基底形成、地台发育、后地台改造三个演化阶段。该区上震旦统至中三叠统以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厚达6000—10000m。海相沉积生油层系多、厚度大,母质类型以Ⅰ型干酪根为主,处于成热—高熟阶段;具备多种储集空间和良好... 中扬子地区经历了基底形成、地台发育、后地台改造三个演化阶段。该区上震旦统至中三叠统以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厚达6000—10000m。海相沉积生油层系多、厚度大,母质类型以Ⅰ型干酪根为主,处于成热—高熟阶段;具备多种储集空间和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以石柱复向斜、当阳复向斜和沉湖复向斜含油气远景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 海相 碳酸盐油气田 地质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变换构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63
5
作者 胡望水 王燮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4-172,共9页
松辽盆地北部变换构造包括交换断层和变换带。变换断层与正断层系直交或斜交。变换带包括同向超接、伺向平行、同向趋近、共轭发散超接、共轭会聚超接及共轭平行六种。变换断层由基底先存断层活化或薄弱带活化所造成。它们对断陷盆地轴... 松辽盆地北部变换构造包括交换断层和变换带。变换断层与正断层系直交或斜交。变换带包括同向超接、伺向平行、同向趋近、共轭发散超接、共轭会聚超接及共轭平行六种。变换断层由基底先存断层活化或薄弱带活化所造成。它们对断陷盆地轴向构造变化起控制作用,对沉积物和油气分布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变换构造 成因 油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和三塘湖盆地中、新生代古地温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邹华耀 常象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19,50,共6页
利用EasyRo方法重建了东部苏北盆地和西部三塘湖盆地古地温演化模式。结果表明,东部中、新生代断陷型盆地比西部中、新生代前陆型盆地具有更高的古地温梯度。中生代末到第三纪早期,东部苏北盆地古地温梯度大于36℃/km,而... 利用EasyRo方法重建了东部苏北盆地和西部三塘湖盆地古地温演化模式。结果表明,东部中、新生代断陷型盆地比西部中、新生代前陆型盆地具有更高的古地温梯度。中生代末到第三纪早期,东部苏北盆地古地温梯度大于36℃/km,而西部三塘湖盆地约30~25℃/km。EasyRo方法对这两种类型盆地古地温成功的恢复,说明该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烃源岩生油史模拟表明,东部较高古地温梯度的断陷盆地烃源岩具有早生早排的特征,不仅有利于区域上继承性隆起圈闭、而且有利于与断层相关的同沉积构造圈闭的油气聚集;而西部较低古地温梯度的前陆盆地烃源岩具有晚生晚排的特征,主要有利于继承性隆起区圈闭的油气聚集。从烃源区的勘探范围上看,对于同时代的烃源岩,东部断陷盆地要比西部前陆盆地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温 断裂 盆地 石油地质 中生代 新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南-巴楚地区奥陶系生物礁储层特征 被引量:21
7
作者 胡明毅 朱忠德 +2 位作者 贺萍 张俊 王青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塔里木盆地轮南巴楚地区奥陶系生物礁赋存于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和上奥陶统桑塔木组 ,主要造礁生物为瓶筐石 ,其次为海绵类、苔藓虫类和有柄棘皮动物类。礁体规模较小 ,形态多样 ,礁体一般由礁基、礁核和礁盖三部分组成。含礁层系储层物性... 塔里木盆地轮南巴楚地区奥陶系生物礁赋存于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和上奥陶统桑塔木组 ,主要造礁生物为瓶筐石 ,其次为海绵类、苔藓虫类和有柄棘皮动物类。礁体规模较小 ,形态多样 ,礁体一般由礁基、礁核和礁盖三部分组成。含礁层系储层物性总体比较差 ,以低孔低渗或低孔中渗为特征 ,但是礁基、礁盖储层物性明显好于礁体本身。礁体储层类型为裂缝型或孔隙裂缝型储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储层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石炭系碎屑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被引量:14
8
作者 翟永红 刘生国 +2 位作者 郭建华 肖传桃 罗传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2-258,共7页
塔中石炭系碎屑岩(CⅠ和CⅢ油组)以粘土矿物转化:溶蚀发育,压实、石英次生加大微弱,早期碳酸盐胶结缺乏,晚期碳酸盐局部充填为特征,原生孔隙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约在15%左右。塔中各并石炭系处于晚成岩阶段,A1、A2期... 塔中石炭系碎屑岩(CⅠ和CⅢ油组)以粘土矿物转化:溶蚀发育,压实、石英次生加大微弱,早期碳酸盐胶结缺乏,晚期碳酸盐局部充填为特征,原生孔隙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约在15%左右。塔中各并石炭系处于晚成岩阶段,A1、A2期正是有机酸生成的高峰,溶蚀作用强烈,使原生孔隙锦上添花,孔隙度增至20%~23%,形成高孔高渗优质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碎屑岩 石炭纪 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海底扇沉积体系 被引量:43
9
作者 高振中 罗顺社 +1 位作者 何幼斌 张吉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9-125,共7页
鄂尔多斯西缘中奥陶统重力流沉积可分为:(1)低密度浊流沉积,(2)高密度浊流沉积,(3)富基质碎屑流沉积和(4)贫基质碎屑流沉积四种类型。尤以陆源碎屑重力流,沉积厚度大、分布面积广,十分发育。依据古流向、重力流沉积类... 鄂尔多斯西缘中奥陶统重力流沉积可分为:(1)低密度浊流沉积,(2)高密度浊流沉积,(3)富基质碎屑流沉积和(4)贫基质碎屑流沉积四种类型。尤以陆源碎屑重力流,沉积厚度大、分布面积广,十分发育。依据古流向、重力流沉积类型、粒度、砂泥比、厚度及物源区等特征,由北向南识别出桌子山、贺兰山和同心三个海底扇。总面积达4.3万km2,厚度达3000m.其中,贺兰山海底扇属高效能海底扇,以发育相对稳定的中扇水道沉积组合为特征;桌子山和同心海底扇为低效能海底扇,分别发育易迁移的网状水道系统组成的中扇和以具向上变薄变细层系的中扇水道沉积为特征。它们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是有利的油气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扇 沉积体系 鄂尔多斯西缘 奥陶纪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西南拗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望水 刘学锋 +2 位作者 陈毓遂 肖安成 刘生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4-251,共8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拗陷是长期发展演化的复合前陆拗陷。它在新生代经历了早第三纪构造宁静期、中新世构造主要发展期、上新世构造宁静期和第四纪构造定型期.构造变形以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及幕式推挤为背景,以发育冲断-褶皱和... 塔里木盆地西南拗陷是长期发展演化的复合前陆拗陷。它在新生代经历了早第三纪构造宁静期、中新世构造主要发展期、上新世构造宁静期和第四纪构造定型期.构造变形以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及幕式推挤为背景,以发育冲断-褶皱和快速沉降为特征.自后陆向前陆,构造变形由强到弱.不同构造单元构造的变形也有其特点。盆地沉降是构造负载与沉积负载共同作用的结果。喜山构造运动不仅加速了烃源岩热演化,而且还产生了大量与断层相关的褶皱,为油气运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构造演化 油气聚集 塔里木西南拗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和静巴音布鲁克地区侏罗系扇三角洲沉积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维锋 李罗照 +5 位作者 彭德堂 何幼斌 王方平 文志刚 刘学锋 李东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05-407,共3页
新疆和静巴音布鲁克地区侏罗系中发育一套在潮湿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冲积角进积至内陆湖泊中而形成的扇三角洲沉积体。三角洲层序完整,清楚显示向湖进积序列:扇三角洲平原部分主要以泥石流成因的块状砂砾岩为主,夹扇面河道沉积的含砾砂... 新疆和静巴音布鲁克地区侏罗系中发育一套在潮湿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冲积角进积至内陆湖泊中而形成的扇三角洲沉积体。三角洲层序完整,清楚显示向湖进积序列:扇三角洲平原部分主要以泥石流成因的块状砂砾岩为主,夹扇面河道沉积的含砾砂岩、中粗粒砂岩透镜体及中落层状漫流沉积;扇三角洲前缘以碎屑流沉积的块状砂砾岩为主,夹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的砂岩透镜体;前扇三角洲以深灰色页岩、粉砂质页岩为主,夹浊流成因的砂岩,沉积体中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局部见碳质页岩及薄煤层,前扇三角洲泥岩为好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 三角洲平原相 扇三角洲 新疆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资料与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定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85
12
作者 许晓宏 黄海平 卢松年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12,共5页
由于受有机质分布的非均质性和取样人为性等因素的影响,常规的岩心取样分析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方法常有一定的偏差。利用测井资料信息连续性的特点,通过建立声波时差和电阻率曲线与有机碳含量间的定量关系模型,求取烃源岩有机碳含量... 由于受有机质分布的非均质性和取样人为性等因素的影响,常规的岩心取样分析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方法常有一定的偏差。利用测井资料信息连续性的特点,通过建立声波时差和电阻率曲线与有机碳含量间的定量关系模型,求取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在剖面上的连续分布值,从而为正确评价烃源岩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含量 生油层 烃源岩 测井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葫芦河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振奇 何贞铭 +2 位作者 徐龙 赵明跃 任玉秀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7-32,37,共7页
在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压汞、阴极发光等研究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葫芦河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段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原始矿物组成和结构、早成岩期的机械压实作用和化学压溶作用、晚成岩期的铁方解石胶结... 在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压汞、阴极发光等研究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葫芦河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段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原始矿物组成和结构、早成岩期的机械压实作用和化学压溶作用、晚成岩期的铁方解石胶结作用等是形成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的主要因素。根据18个压汞分析样品11个孔隙结构变量的聚类分析结果,对研究区长4+5段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指出该区砂岩储层大多应归入低孔特低渗的Ⅲ类和不能作为有效储层的Ⅳ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集层 砂岩储层 成岩作用 三叠纪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色力布亚断裂系的走滑双重构造特征 被引量:15
14
作者 肖安成 李景义 张春生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12,共7页
色力布亚断裂系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与巴楚隆起两大构造单元的分界线。该断裂系由两条北北西向斜列的右行走滑挤压基底断裂和一系列位于基底断裂重叠区内的盖层滑脱逆冲断层组成,剖面上可以分成两种不同层次的构造样式:深层为基底卷... 色力布亚断裂系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与巴楚隆起两大构造单元的分界线。该断裂系由两条北北西向斜列的右行走滑挤压基底断裂和一系列位于基底断裂重叠区内的盖层滑脱逆冲断层组成,剖面上可以分成两种不同层次的构造样式:深层为基底卷入的走滑逆冲构造;浅层为第四系继承性滑脱构造。两条边界断裂带的活动是导致内部复杂构造的主要原因,各断裂与逆冲席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走滑双重构造。根据沉积及内部变形特征,该构造带的演化分为4个阶段,即三叠纪边界走滑断裂形成阶段、渐新世进一步发育阶段、上新世强烈变形阶段和第四纪不均衡活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力布亚断裂系 走滑双重构造 储层 圈闭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志留系风暴沉积 被引量:19
15
作者 钟广法 彭德堂 +3 位作者 刘绍平 刘学锋 段书俯 邓常念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2,共6页
在大量岩心观察及岩相与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首次在塔中地区志留系识别出两种风暴沉积序列,它们分别产出于海滩和陆棚环境。海滩风暴沉积序列与发育冲洗层理或槽状交错层理等的前滨上临滨砂岩共生,主要由块状或具正粒序的砾岩以及含砾... 在大量岩心观察及岩相与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首次在塔中地区志留系识别出两种风暴沉积序列,它们分别产出于海滩和陆棚环境。海滩风暴沉积序列与发育冲洗层理或槽状交错层理等的前滨上临滨砂岩共生,主要由块状或具正粒序的砾岩以及含砾砂岩、具近平行层理或丘状交错层理的砂岩等岩相单元组成。陆棚风暴沉积序列产出于下临滨内陆棚泥质岩中,自下而上由以下4个岩相单元构成:块状或具正粒序的含泥砾砂岩、具平行层理的细粉砂岩、发育浪成沙纹层理的粉砂岩及水平层理或生物扰动的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沉积 沉积岩相 沉积模式 志留纪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清庄油田下第三系湖相碳酸盐岩储集条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振奇 徐龙 +3 位作者 张昌民 朱光 何鲜 郑振英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7-32,共6页
在研究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周清庄油田下第三系湖泊相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条件进行了研究。该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粒屑灰岩,以其中的亮晶鲕粒灰岩和生物清灰岩为最佳储集岩;次生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 在研究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周清庄油田下第三系湖泊相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条件进行了研究。该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粒屑灰岩,以其中的亮晶鲕粒灰岩和生物清灰岩为最佳储集岩;次生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溶模孔,其发育程度直接决定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能力;岩性、岩石成分和成岩作用等因素综合控制了周清庄油田湖泊相碳酸盐岩储层次生孔隙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碳酸盐岩 老第三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石炭系碎屑岩岩石学特征与物源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建华 刘生国 翟永红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共7页
塔中地区石炭系碎屑岩是优质储层。碎屑岩以砂岩类为主,其中又以石英砂岩类和岩屑砂岩类为主,缺少长石砂岩类。粒度分析表明,碎屑颗粒的分选性除了与沉积环境有关外,还明显受海平面升降、容纳空间的增长速率以及沉积物供给速率控制... 塔中地区石炭系碎屑岩是优质储层。碎屑岩以砂岩类为主,其中又以石英砂岩类和岩屑砂岩类为主,缺少长石砂岩类。粒度分析表明,碎屑颗粒的分选性除了与沉积环境有关外,还明显受海平面升降、容纳空间的增长速率以及沉积物供给速率控制。区内碎屑岩大多数为离物源区近、堆积速率快的环境下的产物。储层研究表明,碎屑岩的储集物性受沉积相带的控制。通过岩石学研究,结合区域构造发育史及沉积演化史,指出了区内碎屑物源主要来自于沉积盆地内部以及盆地周边再旋回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石学 碎屑岩 石炭纪 塔里木盆地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西洼南段下第三系低渗储层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建华 吴东胜 +1 位作者 吴智勇 何宏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19,共7页
东濮凹陷西洼南段下第三系碎屑岩储层属陆相断陷湖盆近源冲积成因,具有成分成熟度较低、分选性较差的特点。微观孔喉结构研究表明,这类储层以小孔细喉为主,孔喉连通性亦较差,属低渗、特低渗储层。导致这种储集物性的原因是储层物质... 东濮凹陷西洼南段下第三系碎屑岩储层属陆相断陷湖盆近源冲积成因,具有成分成熟度较低、分选性较差的特点。微观孔喉结构研究表明,这类储层以小孔细喉为主,孔喉连通性亦较差,属低渗、特低渗储层。导致这种储集物性的原因是储层物质组分的沉积特征与强烈破坏原始孔隙的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集层 成因 早第三纪 东濮凹陷 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储层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翟永红 郭建华 刘生国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18,共6页
塔中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主要岩类为颗粒灰(云)岩和泥粉晶白云岩。成岩作用包括胶结作用、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溶解作用、压实-压溶作用、膏盐化及去膏盐化作用。颗粒灰岩储集空间以晚期鲕压裂孔、深埋溶蚀孔、洞及压溶缝组合为特征... 塔中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主要岩类为颗粒灰(云)岩和泥粉晶白云岩。成岩作用包括胶结作用、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溶解作用、压实-压溶作用、膏盐化及去膏盐化作用。颗粒灰岩储集空间以晚期鲕压裂孔、深埋溶蚀孔、洞及压溶缝组合为特征;白云岩形成粒内溶孔(含铸模孔)-晶间溶孔储集空间组合。测试资料表明,泥粉晶白云岩为大孔粗-中喉型高孔高渗的Ⅰ类好储层;颗粒白云岩为中孔细喉型高(中)孔低渗的Ⅱ类中等储层;颗粒灰岩为小孔极细喉型低孔低渗的Ⅲ类差-非储层。横向上,在东部TZ4井区和TZ6井区,I,Ⅱ类白云岩储层与Ⅲ类灰岩储层呈2~4m的互层;西部TZ10井区则以Ⅲ类灰岩储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孔隙结构 储集层 石炭纪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气系统基本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贤庆 潘继平 许晓宏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在对国内外含油气系统文献资料系统调研的基础上 ,介绍了含油气系统概念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 ,论述了含油气系统的定义、级别和命名、特征与展布范围、描述与模拟、分类等基本内容 ,并以开鲁盆地某凹陷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研究为实例... 在对国内外含油气系统文献资料系统调研的基础上 ,介绍了含油气系统概念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 ,论述了含油气系统的定义、级别和命名、特征与展布范围、描述与模拟、分类等基本内容 ,并以开鲁盆地某凹陷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研究为实例说明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最后 ,对含油气系统研究的优缺点作了评述 ,提出了我国含油气系统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油气藏 生油层 石油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