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柯克亚凝析油气藏的油源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肖中尧 唐友军 +3 位作者 侯读杰 张秋茶 王福焕 卢玉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6-720,共5页
柯克亚原油成因复杂。笔者重点解剖了塔西南地区两套烃源岩侏罗系和二叠系的生物标志物特征 ,并厘定了区分两套烃源岩的指标 ,在此基础上 ,全面研究了柯克亚原油中生物标志物 ,认为柯克亚原油主要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 ,同时原油中检测出... 柯克亚原油成因复杂。笔者重点解剖了塔西南地区两套烃源岩侏罗系和二叠系的生物标志物特征 ,并厘定了区分两套烃源岩的指标 ,在此基础上 ,全面研究了柯克亚原油中生物标志物 ,认为柯克亚原油主要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 ,同时原油中检测出微量的二萜类化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藏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岩对比 烃源岩 二萜类化合物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碳同位素动力学模型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贤庆 肖贤明 +2 位作者 米敬奎 王飞宇 申家贵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天然气碳同位素动力学模型研究是目前国际油气地球化学界的前沿研究课题。它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中温度和时间互补原理 ,根据室内热模拟实验 ,对天然气组分的碳同位素值进行动力学模拟研究。文中综述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所建... 天然气碳同位素动力学模型研究是目前国际油气地球化学界的前沿研究课题。它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中温度和时间互补原理 ,根据室内热模拟实验 ,对天然气组分的碳同位素值进行动力学模拟研究。文中综述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所建立的几种代表性的碳同位素动力学模型 ,分析了各个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特征 ,讨论了其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成熟度 成因 气源 碳同位素 动力学模型 热模拟实验 气源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油岩产生低分子量有机酸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传平 梅博文 +1 位作者 贾发敬 成凤桂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通过对低成熟的生油岩样品进行有水和无水热解实验,在不同温阶下的水溶液产物中均检测到低分子量有机酸。把这些有机酸的分布与油田水样品相比较,发现两者在组成上很近似。再加入不同矿物的样品,热解后的有机酸组成与干酪根单独热解... 通过对低成熟的生油岩样品进行有水和无水热解实验,在不同温阶下的水溶液产物中均检测到低分子量有机酸。把这些有机酸的分布与油田水样品相比较,发现两者在组成上很近似。再加入不同矿物的样品,热解后的有机酸组成与干酪根单独热解样品有较大差别,这表明产酸过程中水和无机矿物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油岩 有机酸 低分子量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组分TLC-FID棒色谱分析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占生 孙玮琳 +2 位作者 江双清 胡伯良 王培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2-226,共5页
氢气流量、扫描速度和色谱棒活度影响样品的分析结果及重复性。选择分析条件是成败的关键。氢气流量(L)值选用180ml/min,扫描速度30s/次,并控制环境湿度与温度保持色谱棒活性的稳定,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原油选取不同... 氢气流量、扫描速度和色谱棒活度影响样品的分析结果及重复性。选择分析条件是成败的关键。氢气流量(L)值选用180ml/min,扫描速度30s/次,并控制环境湿度与温度保持色谱棒活性的稳定,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原油选取不同的校对因子值,结果表明相对偏差均低于10%,证实TLC-FID棒色谱分析的可行性。将此技术应用于塔中四号构造油藏的有机地化描述,发现了储层内的富沥青层(推测是古油水旱面的遗迹),并准确地确定了该油藏的现今油水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C-FID棒色谱 原油 色谱分析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台式色谱-质谱仪同时进行原油芳烃色谱和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红 朱俊章 +2 位作者 朱翠山 张泽波 王培荣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用HP6890GC/5973MSD仪器,一次进样同时测定原油、烃源岩抽提物中芳烃馏分的芳烃色谱和色谱-质谱信息,效果良好,在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工作中很有实用价值,方法具有高效、经济等优点。
关键词 原油 有机地球化学 烃源岩抽提物 芳烃 包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等速电泳法在油田水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贤庆 侯读杰 +2 位作者 张爱云 柳常青 唐友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3-67,共5页
阐述了用毛细管等速电泳法测定高矿化度油田水中有机酸和烷基酚质量浓度的实验分析条件,并以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为例,研究了油田水中有机酸、烷基酚的质量浓度和分布特征,探讨了有机酸、烷基酚的质量浓度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分析表明在鄂... 阐述了用毛细管等速电泳法测定高矿化度油田水中有机酸和烷基酚质量浓度的实验分析条件,并以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为例,研究了油田水中有机酸、烷基酚的质量浓度和分布特征,探讨了有机酸、烷基酚的质量浓度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分析表明在鄂尔多斯中部气田有机酸、烷基酚质量浓度高值区是天然气藏富集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等速电泳法 油田水地球化学 矿化度 有机酸 烷基酚 天然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扬子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瘤状灰岩成因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袁志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6-282,共7页
本文从基本特征出发,结合岩石学特征,尤其是化学成分及同位素组成等特征,对中扬子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瘤状灰岩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深水盆地和台缘斜坡下部的沉积环境中,由于周期性的瞬时动荡水体的作用,导致沉积物来源... 本文从基本特征出发,结合岩石学特征,尤其是化学成分及同位素组成等特征,对中扬子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瘤状灰岩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深水盆地和台缘斜坡下部的沉积环境中,由于周期性的瞬时动荡水体的作用,导致沉积物来源的差异性,再经过成岩作用期的差异压溶作用,形成了本区下三叠统大冶组瘤状灰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同位素 瘤状灰岩 中扬子地区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水化学特征及天然气藏富集区判识 被引量:28
8
作者 李贤庆 侯读杰 +2 位作者 柳常青 胡国艺 张爱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14,共5页
本文系统剖析了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水化学特征及与天然气藏的关系 ,初步提出了天然气藏富集区 (或含气区 )的水化学综合判识指标。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地层水以偏酸性为主 ,具有总矿化度高、Cl-和Ca2 + 离子占优势、有机酸... 本文系统剖析了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水化学特征及与天然气藏的关系 ,初步提出了天然气藏富集区 (或含气区 )的水化学综合判识指标。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地层水以偏酸性为主 ,具有总矿化度高、Cl-和Ca2 + 离子占优势、有机酸和烷基酚含量高的特征 ,反映出下古生界地层水处于阻滞—停滞的水文地质状态 ,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与保存。研究认为 ,水化学组成与天然气藏有密切的关系 ,总矿化度高值区 (>15 0 g/l)、CaCl2型水分布区、rNa/rCl低值区 (≤ 0 3)、rCl/rMg高值区 (>15 )、rMg/rCa低值区 (≤ 0 2 )、有机酸含量高值区 (>40mg/l)和酚含量高值区 (>2 0mg/l) ,将是天然气藏富集的有利区。因此 ,利用水化学和地质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 ,可为天然气藏富集区 (或含气区 )的找寻和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 下古生界 水化学特征 天然气藏 富集区 判识 地层水 应用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天然气混源的地球化学标志与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贤庆 胡国艺 +3 位作者 李剑 张爱云 侯读杰 唐友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2-290,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藏的气源问题是迄今尚有争议的重要问题。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该气田天然气混源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标志,并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了气藏的气源。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藏的气源问题是迄今尚有争议的重要问题。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该气田天然气混源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标志,并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了气藏的气源。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具有高—过成熟干气的组分和同位素特征。天然气的来源比较复杂,既有以石炭—二叠系来源为主的煤成气,又有以下古生界来源为主的油型气。该气田东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煤成气,中部气田北部、西部及南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气田 天然气混源 奥陶系 风化壳 天然气藏 天然气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水溶气成因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贤庆 侯读杰 +2 位作者 胡国艺 张爱云 柳常青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217,共6页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水溶气以高甲烷含量为特征 ,含有少量重烃和非烃组分 ,基本显示出高成熟过成熟的干气特征 (C1/C1~ 5>0 95 )。该区下古生界水溶气组成存在“东、西差异”(东部区块水溶气的C+2 重烃、苯和甲苯含量较高 ,...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水溶气以高甲烷含量为特征 ,含有少量重烃和非烃组分 ,基本显示出高成熟过成熟的干气特征 (C1/C1~ 5>0 95 )。该区下古生界水溶气组成存在“东、西差异”(东部区块水溶气的C+2 重烃、苯和甲苯含量较高 ,而西部区块水溶气的C+2 重烃、苯和甲苯含量低或缺失 ) ,揭示了东部、西部区块水溶气的来源是不同的。东部区块水溶气具有上古生界煤成气和下古生界油型气的混合贡献 ,西部区块水溶气主要来自下古生界的油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 下古生界 水溶气 成因 煤成气 油型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地层水有机组分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贤庆 侯读杰 +2 位作者 胡国艺 柳常青 李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9,共4页
毛细管等速电泳法分析结果表明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地层水中有机酸总量分布范围为 9 17~94 4 9mg/L(主要在 2 0~ 5 0mg/L之间 ) ,明显高于石炭二叠系地层水中有机酸总量 ,但两者都具有乙酸 甲酸>丙酸 >丁酸的组成特... 毛细管等速电泳法分析结果表明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地层水中有机酸总量分布范围为 9 17~94 4 9mg/L(主要在 2 0~ 5 0mg/L之间 ) ,明显高于石炭二叠系地层水中有机酸总量 ,但两者都具有乙酸 甲酸>丙酸 >丁酸的组成特征 ;烷基酚总含量为 0 5 7~ 4 73mg/L ,平均 1 77mg/L ,其中 1 0mg/L以下的占 4 7 0 6 ,1 0~ 3 0mg/L的占 35 2 9 ,>3 0mg/L的占 17 6 5 。平面上 ,中部气田马家沟组地层水中有机酸和苯酚含量分布均呈现非均质性 ,分别出现若干个高值区 (45mg/L和 >2 0mg/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 有机酸 烷基酚 奥陶系 天然气藏 鄂尔多斯盆地 油气地质 有机组分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流体化学成分与天然气藏的关系初探——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为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贤庆 侯读杰 +2 位作者 唐友军 胡国艺 张爱云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5期1-4,共4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为实例 ,从流体地球化学角度对地层流体 (特别是地层水 )化学成分与天然气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初步提出了天然气藏分布区的综合地球化学判识指标。研究认为 ,地层流体化学成分与天然气藏的关系密切 ,地层水总...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为实例 ,从流体地球化学角度对地层流体 (特别是地层水 )化学成分与天然气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初步提出了天然气藏分布区的综合地球化学判识指标。研究认为 ,地层流体化学成分与天然气藏的关系密切 ,地层水总矿化度高值区 ( >1 5 0g/L)、CaCl2 水型分布区、rNa+ /rCl- 低值区 (≤ 0 .3)、rCl- /rMg2 + 高值区 ( >1 5 )、rMg2 + /rCa2 +低值区 (≤ 0 .2 )、有机酸高值区 ( >40mg/L)、酚含量高值区 ( >2 .0mg/L)及可溶气态烃含量高值区都与天然气藏富集区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因此 ,利用地层流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研究 ,可为天然气藏富集区 (或含气区 )的判识和找寻提供新的资料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部大气田 地层流体 天然气藏 地质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ID/GC/MS检测原油和烃源岩抽提物中金刚烷类化合物及其地质意义探索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红 王占生 +2 位作者 朱俊章 陈奇 王培荣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3-48,共6页
用MID/GC/MS方法检测原油中微量金刚烷类化合物已有报导,本文的进展在于在临界成熟(Ro0.48%)的烃源岩抽提物中检出痕量的单金刚烷类化合物和在我国高成熟原油中不仅检出单、双金刚烷类且检出了叁金刚烷类化合物,从... 用MID/GC/MS方法检测原油中微量金刚烷类化合物已有报导,本文的进展在于在临界成熟(Ro0.48%)的烃源岩抽提物中检出痕量的单金刚烷类化合物和在我国高成熟原油中不仅检出单、双金刚烷类且检出了叁金刚烷类化合物,从而扩大了我国原油中检出金刚烷类化合物的种类和成熟度区间,对其地质意义也作了初步探讨,提出原油和烃源岩抽提物中金刚烷类化合物的形成可能不仅受热力作用的控制,酸催化作用即烃源岩岩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对探索用金刚烷类化合物确定原油成熟度方面的应用研究无疑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GC/MS 金刚烷类化合物 原油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估算多环芳烃的辛醇/水分配系数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占生 林壬子 +1 位作者 孙玮琳 汪双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88,共4页
通过对 2— 6环多环芳烃 (PAHs)气相色谱保留时间 (RGC)与HPLC保留值及与辛醇 /水分配系数 (KOW)对应关系的研究 ,发现RGC与HPLC保留值及KOW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 ,建立了RGC与KOW间的一元回归方程 ,并对包括EPA 1 6种优先控制的PAH... 通过对 2— 6环多环芳烃 (PAHs)气相色谱保留时间 (RGC)与HPLC保留值及与辛醇 /水分配系数 (KOW)对应关系的研究 ,发现RGC与HPLC保留值及KOW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 ,建立了RGC与KOW间的一元回归方程 ,并对包括EPA 1 6种优先控制的PAHs在内的 3 3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KOW 值进行估算 ,估算值的相对误差为 0 1 0 %— 1 2 1 0 % ,平均值为 4 5 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多环芳烃 辛醇/水分配系数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烃源岩显微组分剖析及其生烃模式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贤庆 马安来 +2 位作者 熊波 包建平 钟宁宁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1-35,共5页
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方法,研究了新疆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烃源岩的显微组分及其生烃模式。该盆地烃源岩富镜质组,贫腐泥组,但西山窑组下部烃源岩相对富集壳质组和腐泥组。壳质组和腐泥组含量与组成决定了烃源岩生烃特点和潜力。三塘... 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方法,研究了新疆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烃源岩的显微组分及其生烃模式。该盆地烃源岩富镜质组,贫腐泥组,但西山窑组下部烃源岩相对富集壳质组和腐泥组。壳质组和腐泥组含量与组成决定了烃源岩生烃特点和潜力。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煤成油生成模式明显不同于吐哈盆地,其生油门限Ro为0.5%,是由孢子体和角质体为主要组分贡献成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油 微组分 侏罗系 盆地 烃源岩 生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卤水中短链有机酸的来源、分布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亭 梅博文 +2 位作者 柳常青 陈传平 成凤桂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3-77,共5页
在几乎所有的油田卤水(地层水)中都含有高浓度的短链有机酸,通常乙酸根是其中最丰富的有机阴离子。大量的模拟实验表明干酪根是有机酸最主要的来源。短链有机酸有着重要的地球化学意义,(1)可以作为石油勘探的近似指示物,(2)它们可能是... 在几乎所有的油田卤水(地层水)中都含有高浓度的短链有机酸,通常乙酸根是其中最丰富的有机阴离子。大量的模拟实验表明干酪根是有机酸最主要的来源。短链有机酸有着重要的地球化学意义,(1)可以作为石油勘探的近似指示物,(2)它们可能是天然气中某些主要成分的母体,(3)它们是地层水中最主要的弱酸阴离子,因此控制了地层水的pH值的缓冲能力,(4)作为还原剂,它们控制了地层水的Eh值和多价元素的浓度,(5)实验表明,它们还能够与储集岩中的铝、钙、硅等无机离子形成可溶络合物,使长石类矿物的溶解作用增强,从而导致砂岩储层中次生孔隙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地球化学 石油勘探 油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中部奥陶系水溶烃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贤庆 侯读杰 +1 位作者 张爱云 柳常青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0-715,共6页
应用GC、GC/MS分析法 ,系统剖析了鄂尔多斯中部奥陶系马家沟组水溶烃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对其生物标志物组成、成熟度和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 ,鄂尔多斯中部马家沟组水溶烃系高—过成熟阶段的烃产物 ,主要来源于下古生界海相碳酸... 应用GC、GC/MS分析法 ,系统剖析了鄂尔多斯中部奥陶系马家沟组水溶烃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对其生物标志物组成、成熟度和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 ,鄂尔多斯中部马家沟组水溶烃系高—过成熟阶段的烃产物 ,主要来源于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的贡献 ,并且不同井区水溶烃的有机质生源构成和成熟度等存在差异 ,从北 (陕 81井 )到南 (陕 12井 ) ,水溶烃组成中菌藻类低等生源比例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烃 生物标志物 奥陶系 分子地球化学 成熟度 成因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评价天然气的成因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贤庆 肖贤明 +3 位作者 唐永春 米敬奎 熊波 包建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3年第4期50-55,共6页
简要介绍天然气形成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的理论基础、动力学参数模拟计算、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应用于天然气评价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揭露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不仅受母源、成熟度的影响,而且与运聚条件、沉积盆地增温... 简要介绍天然气形成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的理论基础、动力学参数模拟计算、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应用于天然气评价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揭露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不仅受母源、成熟度的影响,而且与运聚条件、沉积盆地增温速率有关;累积聚集气与阶段聚集气在碳同位素特征存在明显差别;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型在不同盆地会存在差异,不仅取决于气源条件,还与聚集历史、沉积-构造史有关。我国天然气藏成因复杂,具有多期、多源的特点,对这类天然气的成因研究与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成因 碳同位素分馏 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轻烃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春明 金迪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2-334,共3页
塔中北部斜坡带产出原油K值分布于100~116,且相对不变;而塔中低隆中央断垒带东段的原油,参数K不仅显示出高值(120~154),而且其分布空间呈现出明显规律性的变化,且甲基环己烷指数的变化与K值的变化颇为... 塔中北部斜坡带产出原油K值分布于100~116,且相对不变;而塔中低隆中央断垒带东段的原油,参数K不仅显示出高值(120~154),而且其分布空间呈现出明显规律性的变化,且甲基环己烷指数的变化与K值的变化颇为一致。这表明塔中北部斜坡带的原油与中央断垒带东段的原油轻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也显示塔中低隆中央断垒带东段部分原油具有混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轻烃特征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运移过程中的氮同位素分馏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传平 梅博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1-205,共5页
辽河高升油田和塔里木轮南14井为实例,探索了原油横向和纵向运移过程中氮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初步探讨了原油中含氮有机化合物的运移机制。在莲花油层中,原油沿横向运移约10km后,δ15N值由12.80‰逐渐变化为11.07‰,下降了1.73‰。在轮南1... 辽河高升油田和塔里木轮南14井为实例,探索了原油横向和纵向运移过程中氮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初步探讨了原油中含氮有机化合物的运移机制。在莲花油层中,原油沿横向运移约10km后,δ15N值由12.80‰逐渐变化为11.07‰,下降了1.73‰。在轮南14井由下至上753m厚的五个油层中,原油δ15N值由0.24‰逐渐变化到-2.95‰,下降了3.19‰。两个实例均表明,原油的运移过程会引起δ15N值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二次运移 氮同位素 分馏效应 运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