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汉油田注水采油设备的腐蚀与防护 被引量:14
1
作者 熊德珍 张功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10-313,319,共5页
随着采出原油含水率增大,江汉油田地面和地下注水、输油管线都发生严重腐蚀。通过油田注水水质监测,大量地面、井下挂片腐蚀试验,腐蚀状况和腐蚀物分析,室内模拟试验,查明引起腐蚀的因素是 SRB、高 Cl^-含量以及溶解 O_2、CO_2和 H_2S,... 随着采出原油含水率增大,江汉油田地面和地下注水、输油管线都发生严重腐蚀。通过油田注水水质监测,大量地面、井下挂片腐蚀试验,腐蚀状况和腐蚀物分析,室内模拟试验,查明引起腐蚀的因素是 SRB、高 Cl^-含量以及溶解 O_2、CO_2和 H_2S,其中以 SRB 最为重要。讨论了各种因素引起腐蚀的机理。提出了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腐蚀 注水 腐蚀机理 防腐 硫酸盐还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桑植-石门复向斜下古生界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应维华 黄良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70-181,共12页
本文从区域古构造演变、断裂和低温热液矿分布、温矿泉以及伴生气特征、盖层和有机质变质程度等诸因素探讨了区内下古生界(包括震旦系)天然气保存条件。认为区内具备生气条件,但断裂发育,良好圈闭少。可以上震旦统灯影组为主要含气目的... 本文从区域古构造演变、断裂和低温热液矿分布、温矿泉以及伴生气特征、盖层和有机质变质程度等诸因素探讨了区内下古生界(包括震旦系)天然气保存条件。认为区内具备生气条件,但断裂发育,良好圈闭少。可以上震旦统灯影组为主要含气目的层。四望山-磺厂背斜带保存条件稍好,其中燕子岩背斜形成较早,圈闭较好,可进一步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古生界 复向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盐湖盆地原油及生油岩中生物标记化合物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志琼 童育英 樊兆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1983年第3期269-282,共14页
江汉盆地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中新生代陆相盐湖盆地。它的特定的高盐度、强还原性地质环境使下第三系生油岩及原油有其特殊性。本文试图利用通过红外、紫外、荧光、色谱-质谱等多种手段分析江汉盆地生油岩及原油(以潜江凹陷潜江组为主)而... 江汉盆地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中新生代陆相盐湖盆地。它的特定的高盐度、强还原性地质环境使下第三系生油岩及原油有其特殊性。本文试图利用通过红外、紫外、荧光、色谱-质谱等多种手段分析江汉盆地生油岩及原油(以潜江凹陷潜江组为主)而取得的有关卟啉、菲、萜烷、甾烷等生物标记化合物的资料,结合过去取得的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新沟咀组 生油岩 烃源岩 江汉盆地 潜江组 油源对比 生物标记化合物 潜三段 成熟度参数 石油 矿物燃料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封闭性要素与封闭效应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永峤 周新桂 +1 位作者 于兴河 童卫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40,共3页
回顾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论述、分析对断层封闭性有重要影响的主要因素(现今地应力、断层类型、断层活动强度、断层两侧储集层接触概率以及断层几何学特征)与断层封闭效应之间的关系。断层与现今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的交角越大封闭性越好... 回顾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论述、分析对断层封闭性有重要影响的主要因素(现今地应力、断层类型、断层活动强度、断层两侧储集层接触概率以及断层几何学特征)与断层封闭效应之间的关系。断层与现今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的交角越大封闭性越好;水平最大主应力与上覆地层重力联合形成的压应力不小于岩石的抗压强度时断层具有封闭性,该压应力比抗压强度大得越多封闭性越好;扭性断层封闭性最好,逆断层次之,正断层最次;在未断穿盖层的前提下,断层断距越大封闭性越好,近代活动性越小封闭性越好;断层两盘储集岩接触概率越小、泥岩比例越大,其封闭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封闭性 影响因素 封闭效应 地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中地区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兆雄 陈景山 +3 位作者 沈昭国 方少仙 陈劲人 刘岭山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4-15,共12页
鄂中沉湖一土地堂地区早三叠世以局限一半局限台地环境为主,有过短暂的台内浅滩环境,东部曾发展为蒸发台地环境.下三叠纯主要有微晶灰岩、微晶白云岩,夹少量亮晶颗粒灰岩,局部硬硬石膏岩;经历了海底环境的白云化,胶结、硬石膏化... 鄂中沉湖一土地堂地区早三叠世以局限一半局限台地环境为主,有过短暂的台内浅滩环境,东部曾发展为蒸发台地环境.下三叠纯主要有微晶灰岩、微晶白云岩,夹少量亮晶颗粒灰岩,局部硬硬石膏岩;经历了海底环境的白云化,胶结、硬石膏化,大气环境的溶蚀,理藏环境的胶结、溶蚀、白云化、表生环境的溶蚀等成岩作用过程.大气及浅理藏环境产生的孔、缝隙多为后来的方解石等充填,对储层贡献甚微;深理藏环境的扩溶孔的形成及后期构造缝的产生与油气演化大致配套,具有一定的意义;表生环境的溶蚀孔隙,保存较好,对储层有较大贡献.区内下三叠统主要发育裂缝型及裂缝孔洞型两类储层,前者孔隙度低仅为2%~3%,后者孔隙度可达26%左右,至今仍受大气淡水影响,保存条件差,不利于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孔隙 早三叠世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膏盐环境原油中一种新的脱氧叶红初卟啉(C_(32)DPEP-6)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芬芳 盛国英 +2 位作者 傅家谟 R.P.Evershed 江继纲 《地球化学》 CAS 1985年第4期358-362,共5页
地质体物质中卟啉的检出以及由叶绿素到石油卟啉演化模式的提出,增加了研究这些化石色素作为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兴趣。研究表明,从原油、页岩、煤和沥青中分离的石油卟啉,主要是由脱氧叶红初卟啉(DPEP)和初卟啉(Aetio)的镍、钒络合物... 地质体物质中卟啉的检出以及由叶绿素到石油卟啉演化模式的提出,增加了研究这些化石色素作为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兴趣。研究表明,从原油、页岩、煤和沥青中分离的石油卟啉,主要是由脱氧叶红初卟啉(DPEP)和初卟啉(Aetio)的镍、钒络合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原油 页岩 沥青 石油卟啉 脱氧叶红初卟啉 膏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及生油岩中卟啉测定方法的改进
7
作者 阮金水 樊兆安 肖桂英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7-81,共5页
作者根据卟啉分子和饱和烃的特性,对卟啉的分析测定流程作了改进,既提高了卟啉的分离效率和测定的准度,同时又简化了测定流程,节约了人力物力。
关键词 石油 生油岩 卟啉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YC碳酸盐测定仪的研制与应用
8
作者 陈政豫 吴迪康 +1 位作者 薛国盘 陈登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2-86,共5页
针对目前碳酸盐分析测定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根据气体与压力关系,压力与电信号转换关系等原理,自行设计和研制了JYC碳酸盐测定仪。经试验和鉴定,该仪器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性能稳定、分析数据可靠等优点。
关键词 碳酸盐 测定仪 YJC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