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汉油田中高温高矿化度油藏采油功能菌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峰 姚快 +5 位作者 曲瑞雪 牟莎莎 邓舒元 孙珊珊 佘跃惠 王正良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0,共7页
油藏中存在丰富的内源微生物,通过激活内源微生物,利用其生长繁殖的代谢产物与油藏原油的作用实现提高稠油油藏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因此,掌握油藏内源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信息对于高效采油功能菌的筛选至关重要。利用二代测序... 油藏中存在丰富的内源微生物,通过激活内源微生物,利用其生长繁殖的代谢产物与油藏原油的作用实现提高稠油油藏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因此,掌握油藏内源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信息对于高效采油功能菌的筛选至关重要。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江汉油田普通稠油油藏的4个中高温高矿化度区块采出液中的细菌和古菌群落组成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样品中古菌种类丰富,均高于细菌种类;在属水平上,细菌群落主要以Pseudomonas、Thauera、Halobacillus和Marinobacter为主,古菌群落主要以Halogeometricum、Methanobacterium和Methanothermobacter为主;4种样品中的内源微生物群落均具有降黏和脱氮的性能,表明江汉油田内源微生物具有降黏和脱氮的巨大潜力,可通过不同培养基富集筛选高效的采油功能菌,为其在提高江汉油田采收率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油田 内源微生物 微生物采油 采油功能菌 群落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藏压裂液返排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任岚 邸云婷 +1 位作者 赵金洲 荣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4-152,共9页
页岩气藏的压裂实践表明,压后返排设计对页岩气藏压裂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压裂液返排理论与技术研究已成为页岩压裂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国内外学者在页岩压裂液返排机理、模型、影响因素及工程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总结和... 页岩气藏的压裂实践表明,压后返排设计对页岩气藏压裂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压裂液返排理论与技术研究已成为页岩压裂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国内外学者在页岩压裂液返排机理、模型、影响因素及工程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总结和分析了页岩压裂液返排控制机制与设计方法。页岩压后压裂液在返排过程中的力学影响因素主要有毛管力、重力、化学渗透力、黏性力、气体解吸附效应等;针对压裂液是否渗吸进入基质以及压裂液的返排流动区域的研究存在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压裂液并不渗吸进入基质中,返排流动区域主要是压后形成的水力裂缝;根据页岩气田现场生产数据分析得出早期返排过程主要为气水两相流动,目前针对页岩压后返排两相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模型,考虑影响因素单一,应建立综合考虑影响返排过程中各类因素的模型;工程应用现状表明目前现场对返排制度的尝试还不能实现合理的返排控制,返排制度制定缺少正确的理论指导。研究成果对开展页岩压裂返排理论与工程设计研究具有一定导向作用,对提升页岩压裂改造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压裂液 返排 压裂 气水两相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开采压裂用减阻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亭 何美琪 +2 位作者 李少明 吴清苗 赵佳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014-7023,共10页
为降低压裂施工摩阻,提高非常规储层的压裂改造效果,在系统调研国内外关于压裂用减阻剂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减阻剂的类型和减阻机理,分析了减阻性能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减阻剂的现场应用情况和减阻剂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减阻剂未来的... 为降低压裂施工摩阻,提高非常规储层的压裂改造效果,在系统调研国内外关于压裂用减阻剂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减阻剂的类型和减阻机理,分析了减阻性能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减阻剂的现场应用情况和减阻剂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减阻剂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目前常用的减阻剂主要存在成本高、性能不稳定、减阻机理不明确的问题;低成本、对储层伤害低、减阻性能高效的多功能型纳米复合减阻剂将是未来减阻剂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通过对减阻剂的全面研究,可为目前减阻剂性能的提升、新型减阻剂的研发和非常规油气的开采提供可行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减阻剂 减阻机理 纳米复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乳化剂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姚俊虎 徐峰 +1 位作者 姚快 佘跃惠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12期6-13,共8页
生物乳化剂因成本低、环境友好、对烃类高效降解等优势,在石油开采、稠油运输、石油污染修复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总结了不同类型生物乳化剂的基本特性,分析了生物乳化剂的乳化机理以及乳化活性影响因素,综述了生物乳化剂在石油工... 生物乳化剂因成本低、环境友好、对烃类高效降解等优势,在石油开采、稠油运输、石油污染修复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总结了不同类型生物乳化剂的基本特性,分析了生物乳化剂的乳化机理以及乳化活性影响因素,综述了生物乳化剂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进展,指出了生物乳化剂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乳化剂 来源 分类 乳化机理 石油工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压气站管道减振措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恩斌 廉殿鹏 +2 位作者 王兴杰 苏中亚 谢萍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5-184,共10页
针对天然气站场管道异常振动问题,以某压气站出站管道为研究对象,开展站场管道振动分析研究,建立站场管道数值模型并通过现场振动测试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中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管道振动进行分析,提出两种减振方案并进... 针对天然气站场管道异常振动问题,以某压气站出站管道为研究对象,开展站场管道振动分析研究,建立站场管道数值模型并通过现场振动测试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中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管道振动进行分析,提出两种减振方案并进行模拟验证。通过分析得出:1)管道内的流体压力波动是站场管道产生异常振动现象的根本原因;2)通过分析管道内流体压力波动频谱,发现管道内压力波动主要集中在低频范围内,管道内压力波动频率与管道系统的前两阶固有频率接近,因此,管道系统发生共振现象,使振动变得更加剧烈;3)在提出的两种减振方案中,将联通管线直径由φ711 mm增大到φ1016 mm,并增加合适约束的方案具有最佳的减振效果,其管道振动水平评估均为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振动 CFD技术 流固耦合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气井内温度分布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忠健 樊丽丽 +3 位作者 聂园浩 廖锐全 许冬进 张兴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77-182,共6页
为了建立利用水平气井温度数据定量解释产出剖面的解释模型,需要对水平井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室内气液两相流实验平台,研究了产气量、产液量、射孔簇开孔方式、井筒倾角、重力场等因素对井筒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 为了建立利用水平气井温度数据定量解释产出剖面的解释模型,需要对水平井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室内气液两相流实验平台,研究了产气量、产液量、射孔簇开孔方式、井筒倾角、重力场等因素对井筒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相气和气液两相由射孔簇进入井筒后都会出现焦耳-汤姆逊效应,气量越大,井筒内温度越低,液量越大,井筒内的温降效应越弱;相同条件下,射孔数目越多,流量-温度曲线越平缓,射孔分布越均匀,井筒内温度分布越平缓;气液两相流时管道倾角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大于单相气时的影响;由于重力作用,同一横截面上温度存在偏差。研究结果丰富了水平井温度分布规律的认识,为利用温度数据解释产出剖面的解释模型建立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气井 多簇射流 温度分布 焦耳-汤姆逊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测试平台地面管道冲蚀速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长俊 陈宇恒 +4 位作者 吴瑕 王静 张可欣 张财功 张洋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220,共9页
深水测试平台地面管道易受高压携砂介质冲蚀损伤,准确预测其冲蚀速率,对保障其运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常用Tulsa冲蚀预测模型主要针对碳钢和铝材,不适用于深水测试平台地面管材为低合金钢AISI4130特殊材质的冲蚀预测。为了扩大Tulsa模... 深水测试平台地面管道易受高压携砂介质冲蚀损伤,准确预测其冲蚀速率,对保障其运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常用Tulsa冲蚀预测模型主要针对碳钢和铝材,不适用于深水测试平台地面管材为低合金钢AISI4130特殊材质的冲蚀预测。为了扩大Tulsa模型在深水测试平台地面管道冲蚀速率预测的适用性,采用显示动力学方法建立了颗粒冲击靶材的有限元模型,考虑颗粒冲击速度与冲击角度对冲蚀预测模型关键参数的影响,从而改进Tulsa模型中的关键参数,最后将改进后的冲蚀速率预测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以及Tulsa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①颗粒冲蚀靶材的机理主要是切削和变形磨损,冲蚀速率随颗粒冲击角度增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最大值出现在30°;冲击速度增加引起冲蚀速率呈幂函数升高;②通过模拟颗粒多角度冲击靶材的情况,得到了更加准确的颗粒冲击靶材的分段多项式函数,相较原Tulsa模型仅通过10°与15°两种冲击角度试验,拓宽了Tulsa模型在深水测试平台地面管道冲蚀速率预测的适用性,其中分段角度为30°,与冲蚀速率最大值出现在30°的冲击角度相对应;③颗粒冲击速度较大时(大于10m/s),改进后的预测模型计算结果优于Tulsa模型计算结果,且相对误差随冲击速度的升高而减小,表明本文预测模型适用于深水测试平台介质高速流动的实际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测试平台 管道冲蚀 Tulsa模型 有限元分析 冲蚀速率预测模型 影响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下多点压力测量和数据驱动的实时井眼清洁监测新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菲菲 李白雪 +3 位作者 于琛 陈俊 彭涛 王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在长水平井和大位移井施工中,井眼清洁不充分会导致一系列的钻井问题。传统井眼清洁分析单纯依赖理论模型或地面振动筛数据,无法准确评估井下岩屑分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此,引入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考虑了将传统钻井水力模型与人工... 在长水平井和大位移井施工中,井眼清洁不充分会导致一系列的钻井问题。传统井眼清洁分析单纯依赖理论模型或地面振动筛数据,无法准确评估井下岩屑分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此,引入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考虑了将传统钻井水力模型与人工智能方法相结合,提出基于实测数据的井下真实岩屑分布技术,并拓展井眼清洁领域通过压力反演流动特征的研究,最后提出了一种利用沿管柱测量(ASM)数据定量评估井下岩屑动态分布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井段和工况条件下井眼清洁情况与环空压耗之间的关系密切,成正比关系;(2)在给定的流动条件下,通过反推岩屑对井眼压降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压力驱动的井眼清洁模型;(3)将传统钻井水力模型与人工智能方法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可以自动修正的智能钻井水力学模型,然后将训练后的水力学模型与实测环空压力相对比得出岩屑对压力损失的影响,然后代入压力驱动的井眼清洁模型,得到实时的井下岩屑分布情况。结论认为,利用井下多点测量数据可以实现钻井过程中井眼内动态实际岩屑分布的间接测量和井眼清洁状况的准确评价,为避免和解决长水平井和大位移井的井眼清洁不充分问题提供详细的井下信息。该方法可以克服传统井眼清洁分析单纯依赖理论模型的缺陷,同时为利用智能钻杆等全井眼测量技术解决其他常见钻井问题提供支撑,有助于提高该技术的实用价值,推动该技术在油气行业的规模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驱动 井眼清洁算法 智能钻井 水力学模型 智能钻杆 沿管柱测量(A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气井非均匀产剖储层-井筒压降耦合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谭晓华 汪盛龙 +3 位作者 孙志扬 王大江 王新强 刘承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6-1423,共8页
为了准确得到非均质储层水平气井井筒内压力分布情况,结合水平井筒变质量流的压降公式、裂缝渗流的产能公式和产剖测试分析。建立了水平气井非均匀产剖储层-井筒压降耦合模型,通过微元法将非均质储层转化为均质储层求解模型。该模型将... 为了准确得到非均质储层水平气井井筒内压力分布情况,结合水平井筒变质量流的压降公式、裂缝渗流的产能公式和产剖测试分析。建立了水平气井非均匀产剖储层-井筒压降耦合模型,通过微元法将非均质储层转化为均质储层求解模型。该模型将井筒水平段压降分为环空回流段和套管变质量流段两部分压降进行计算,同时考虑了摩擦压降、加速度压降和重力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管鞋为井筒水平段压力最低点,从油管鞋位置向水平段两端压力逐渐增加。随着油管下深和产气产水量的增加,水平段油管内压力逐渐增加,环空及无油管段压力也随之增加,即生产所需的最低压力逐渐升高。利用F页岩气田气井真实数据进行实例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可以用于指导现场实际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压降 压裂水平井 页岩气 产剖测试 储层井筒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区块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损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倩 许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7期53-56,共4页
在分析S区块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岩心流动实验开展了水敏、应力敏、酸敏以及水锁损害评价,以确定储层损害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S区块储层段岩石以岩屑砂岩为主,粘土矿物含量较高,储层平均孔隙度为6.5%,平均渗透率为0.351... 在分析S区块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岩心流动实验开展了水敏、应力敏、酸敏以及水锁损害评价,以确定储层损害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S区块储层段岩石以岩屑砂岩为主,粘土矿物含量较高,储层平均孔隙度为6.5%,平均渗透率为0.351×10^(-3)μm^(2),地层水水型为CaCl2型。S区块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具有强水敏、强应力敏、中等偏弱至中等偏强酸敏及较强的水锁损害特点,水锁损害程度在80%以上。针对储层特征并结合损害因素分析,建议在S区块致密砂岩气藏开发过程中有针对性采取一定的储层保护措施,降低敏感性及水锁损害程度,为S区块致密砂岩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一定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区块 致密砂岩气藏 储层特征 敏感性 损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压裂液流体特征的井筒多相流模型建立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晓华 杨雅凌 +3 位作者 李晓平 孙志扬 王大江 刘承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0229-10235,共7页
针对页岩气井流体与常规气井流体的差异,基于页岩气井流体特征实验,对压裂液黏度、密度及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研究。依据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返排液各物性的相关式,对常用压降模型及井筒温度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并联立得到页岩... 针对页岩气井流体与常规气井流体的差异,基于页岩气井流体特征实验,对压裂液黏度、密度及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研究。依据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返排液各物性的相关式,对常用压降模型及井筒温度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并联立得到页岩气井筒温度压力耦合模型。利用F页岩气田气井真实数据进行实例计算,分析表明修正后的Gray模型精确度最高,验证了新温度压力耦合模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排液 多相流 页岩气 温压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