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传统音乐段落构成刍议 |
吴姿霖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2
|
“存在与发展”——论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的创新性研究 |
张轶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3
|
如何认识作为社会现象的音乐——伊沃·苏皮契奇的《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刍议 |
刘小静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4
|
中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比较分析 |
段轶轲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5
|
茶乐艺术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
彭琦
|
《福建茶叶》
|
2018 |
5
|
|
6
|
“新国标”引领下的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
林雯
|
《福建茶叶》
|
2018 |
3
|
|
7
|
钢琴曲在茶馆背景音乐中的运用 |
明明
|
《福建茶叶》
|
2018 |
2
|
|
8
|
赣南采茶歌舞剧《山歌情》中音乐元素研究 |
吴莉
|
《福建茶叶》
|
2018 |
1
|
|
9
|
多元化茶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
唐文辉
|
《福建茶叶》
|
2018 |
0 |
|
10
|
华夏室内乐团《中国茶文化音乐集》美学形态研究 |
胡萍
|
《福建茶叶》
|
2018 |
0 |
|
11
|
高师声乐教学评价标准体系的研究 |
张轶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2
|
以物言志 借景抒情——艺术歌曲《秋风在说》的艺术内涵与演唱 |
吴姿霖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3
|
戏曲进课堂:袁忠玉汉剧教学实践研究 |
张轶
周希正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4
|
程云先生的艺术成就 |
纪露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5
|
一场跨越千年的“忧愁”和“情思”——浅析王建民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的艺术价值 |
魏军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6
|
湖北民间舞蹈教育传承及发展研究——以英山县采茶舞蹈为例 |
王丹
|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17
|
从《季风婚宴》看印度歌舞片的文化意义 |
董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8
|
《红磨坊》中歌舞元素的符号学读解 |
董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9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改革 |
林雯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20
|
科瑞利亚诺《第一交响曲》中的多元聚合 |
彭龙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