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天然药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淑琴 胡赤丁 +4 位作者 陈茜 肖天雄 杨广笑 何光源 陈明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7-681,共5页
目的比较吉马酮、芝麻素、淫羊藿素、褐藻多糖硫酸酯等4种天然药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比较4种药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处... 目的比较吉马酮、芝麻素、淫羊藿素、褐藻多糖硫酸酯等4种天然药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比较4种药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4种药物均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其中淫羊藿素对HepG2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作用48h半抑制浓度IC50为30μmol/L;4种药物均诱导HepG2细胞凋亡,淫羊藿素诱导细胞凋亡的效果最显著,30μmol/L淫羊藿素处理48h后,细胞凋亡率达到51.1%;4种药物均不同程度抑制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A、Cyclin B1、CDK1、CDK2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提高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结论 4种天然药物在体外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诱导其凋亡,淫羊藿素效果最为显著;其分子机制与调节抑制细胞增殖和促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马酮 芝麻素 淫羊藿素 褐藻多糖硫酸酯 人肝癌细胞HEPG2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IgG水平对IgG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初治完全缓解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青 胡赤丁 +4 位作者 张长春 姜薇 王清睿 孙奕琛 杨金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25-1830,共6页
目的:探讨初诊IgG水平对IgG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初治完全缓解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及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2中心2010年4月至2019年3月住院治疗的91例初治完全缓解IgG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初诊时IgG水... 目的:探讨初诊IgG水平对IgG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初治完全缓解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及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2中心2010年4月至2019年3月住院治疗的91例初治完全缓解IgG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初诊时IgG水平中位数将入组患者分为高、低IgG两组,随访入组患者初治后复发时间,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初诊IgG水平与复发的相关性以及初诊IgG水平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预测复发的潜在机制。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R-ISS分期,高水平骨髓浆细胞数、乳酸脱氢酶、血肌酐、β2-微球蛋白及IgG,低水平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高危遗传学风险、自体干细胞移植与IgG型MM初治后复发时间缩短密切相关(均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R-ISS分期,高水平骨髓浆细胞数、β;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及IgG,低水平血清白蛋白,高危遗传学风险,自体干细胞移植与IgG型MM初治后复发时间缩短独立相关(均P<0.05)。高、低IgG水平IgG型MM患者复发中位时间分别为30(7-53)和42(5-65)个月,高IgG水平MM患者累积复发率较低水平患者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82,P=0.005)。IgG水平差异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骨髓浆细胞数、尿素氮、血肌酐及低水平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与IgG型MM初诊高IgG水平密切相关(均P<0.05)。IgG水平差异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水平血清白蛋白与IgG型MM患者初诊高IgG水平独立相关(P<0.05)。结论:IgG型MM初诊时血清IgG浓度水平越高复发风险越高,与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可作为IgG型MM患者完全缓解后复发的综合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球蛋白G 复发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