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个课堂”撬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性回归与渐进实践
1
作者 孙佳 童名文 +2 位作者 付卫东 戴红斌 龙陶陶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3,共8页
“三个课堂”是打通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后一公里的中国特色信息化解决方案,然而,其区域推进质量呈现“木桶效应”。基于此,文章首先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涵为基点,阐明“三个课堂”撬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逻... “三个课堂”是打通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后一公里的中国特色信息化解决方案,然而,其区域推进质量呈现“木桶效应”。基于此,文章首先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涵为基点,阐明“三个课堂”撬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逻辑,即以政企校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技术基座建设,实现“物”的兜底均衡,以创新驱动的在地化实践实现城乡学校中“人”的体验均衡与学校发展的特色均衡,以增值性差异化评价实现“三个课堂”促进义务教育中学生、教师、学校多主体协同发展的合格均衡。其次,“三个课堂”的渐进实践应呈现耦合发展,在构建多元共同体的基础之上,通过无缝学习、同侪研修以及优质资源数字化、共享化策略培育城乡义务教育中合格的学生、合格的教师以及合格的学校。最后,以X省Y市为例,分析了“三个课堂”在地化的渐进实践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个课堂 实践逻辑 渐进策略 在地化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5
2
作者 孔晓东 吴学思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45,共2页
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江汉大学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为动力,积极构建“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形成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与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课程教学改革 “四位一体” 江汉大学 教育网络 为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高等教育财政紧缩的应对策略与现实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璐 曹义兰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7,共9页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但在经济低速增长背景下,高等教育往往是最先被缩减财政经费的领域之一。基于国际比较分析视角,发现其他国家在面对高等教育财...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但在经济低速增长背景下,高等教育往往是最先被缩减财政经费的领域之一。基于国际比较分析视角,发现其他国家在面对高等教育财政紧缩时,通常采用拓宽经费筹措渠道、提高教育财政支出效率、控制高校运营成本、保障教育公平等应对策略。结合经济低速增长背景,立足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认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应多渠道筹措经费,保障教育经费的相对充足;加强对经费紧张学校和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经费支持,以政策倾斜保障教育公平;增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选择性和竞争性,提升经费支出效率。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财政的充足性、公平性和支出效率,落实教育经费保投入、调结构、提效益的主攻任务,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低速增长 财政紧缩 高等教育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初探 被引量:73
4
作者 吕素珍 程斯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0-233,共4页
进入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大学新生在适应这一转变过程中会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学生管理方式适应、心理适应等方面产生诸多困难和问题。对此,大学新生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尽快缩短由中学到大学的不适应;而... 进入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大学新生在适应这一转变过程中会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学生管理方式适应、心理适应等方面产生诸多困难和问题。对此,大学新生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尽快缩短由中学到大学的不适应;而大学教育工作者更应坚持全面系统和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学习指导和科学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同时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适应 问题 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炼知识宣讲影响大学生锻炼动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熊明生 刘皓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79,共5页
采用重复测量的单因素组间设计实验对69名大学生实施干预,以确定宣讲锻炼知识对大学生的锻炼态度、自我效能、锻炼意向、锻炼计划等社会认知动机变量的即时和延时影响。结果表明,锻炼知识的宣讲对锻炼动机诸变量的干预效果总体上是显著... 采用重复测量的单因素组间设计实验对69名大学生实施干预,以确定宣讲锻炼知识对大学生的锻炼态度、自我效能、锻炼意向、锻炼计划等社会认知动机变量的即时和延时影响。结果表明,锻炼知识的宣讲对锻炼动机诸变量的干预效果总体上是显著的,但对各个动机变量的即时效果和延时效果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炼知识宣讲 实验干预 锻炼动机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辉 吕素珍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1期124-125,共2页
人际适应是大学新生适应的重要内容之一,解决好大学新生的人际适应问题对学生自身和高校都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新生中存在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多和普遍缺乏交往主动性的现象,高校应建立经常性的教育引导措施,使新生加强人际适应的修... 人际适应是大学新生适应的重要内容之一,解决好大学新生的人际适应问题对学生自身和高校都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新生中存在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多和普遍缺乏交往主动性的现象,高校应建立经常性的教育引导措施,使新生加强人际适应的修养和锻炼,尽快适应大学人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人际适应 心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焦虑因素分析与调适方法略探 被引量:30
7
作者 揭水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4-55,共2页
大学生就业焦虑是指大学生对可能无法实现的就业目标所产生的焦躁不安情绪体验。适度的就业焦虑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使人增强积极向上的动力。不适当的高焦虑会使人产生焦虑心理,因而要进行及时的调适。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焦虑产... 大学生就业焦虑是指大学生对可能无法实现的就业目标所产生的焦躁不安情绪体验。适度的就业焦虑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使人增强积极向上的动力。不适当的高焦虑会使人产生焦虑心理,因而要进行及时的调适。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焦虑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调适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焦虑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教师心理素质研究述评 被引量:3
8
作者 邓志祥 徐学俊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0年第6期84-87,共4页
教师心理素质作为教师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教师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以及教师心理素质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两个方面的回顾,着重评析了大学教师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成果。
关键词 大学 教师 心理素质 内隐观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服装颜色偏好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揭水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大学生 服装颜色 偏好 武汉地区 回收率 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IT教育产业化模式 被引量:13
10
作者 兰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5-56,共2页
人才是软件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印度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为软件出口大国,其原因就在于印度政府构建了比较完善的IT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软件人才。而制约我国软件产业的主要问题恰恰是软件人才的缺乏。本文从印度IT教育产业... 人才是软件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印度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为软件出口大国,其原因就在于印度政府构建了比较完善的IT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软件人才。而制约我国软件产业的主要问题恰恰是软件人才的缺乏。本文从印度IT教育产业化的角度阐述了印度IT业蓬勃发展的教育背景,以期对中国的软件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IT教育 产业化模式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实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公平与教育政策选择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平秀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无视地区、城乡差距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和专门培养优秀人才的"精英化"教育取向,成为导致教育不公平的政策性原因。为此,政府教育政策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无视地区、城乡差距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和专门培养优秀人才的"精英化"教育取向,成为导致教育不公平的政策性原因。为此,政府教育政策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的重大调整: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健全法治;完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权利 教育机会 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性别公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高等教育中的男生性别弱势谈起 被引量:8
12
作者 严月娟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4-167,共4页
从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以及教育结果两方面来看,高等教育中男生性别弱势逐渐显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受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更重要是教育现代性中性别差异关注的缺失和应试教育笼罩下的高考评价制度所造成... 从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以及教育结果两方面来看,高等教育中男生性别弱势逐渐显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受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更重要是教育现代性中性别差异关注的缺失和应试教育笼罩下的高考评价制度所造成的。男生性别弱势严重地影响到了教育公平和和谐社会的建构。因此,倡导和谐共进的新型性别关系,促进性别和谐;根据男女心理差异,因性施教;坚持公平、多元的原则,改革以高考制度为核心的评价方式,来实现高等教育的性别公平,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性别弱势 教育公平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内在成因及其解决策略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吕素珍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1-164,共4页
大学的特殊组织属性和文化使命要求组织内大学教师必须扮演教育者、学者和知识分子这三重职业角色。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教师在实践多重职业角色时经常发生相互冲突的现象。因此,如何引导大学教师协调发展三重职业角色就成为... 大学的特殊组织属性和文化使命要求组织内大学教师必须扮演教育者、学者和知识分子这三重职业角色。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教师在实践多重职业角色时经常发生相互冲突的现象。因此,如何引导大学教师协调发展三重职业角色就成为当代大学教师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角色冲突 化解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及质量保证机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胥秋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13,共3页
独立学院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定位。基于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及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拾遗补缺,文章认为独立学院可以实施本科职业教育,培养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扎实职业技术的本科技能型人才,并通... 独立学院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定位。基于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及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拾遗补缺,文章认为独立学院可以实施本科职业教育,培养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扎实职业技术的本科技能型人才,并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保障优秀师资、打造特色专业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本科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孔晓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68,共2页
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性研究入手,探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的可行性,并从教育观念、教育目标与内容、教育策略和方法手段、教育队伍、课堂教学主渠道、网络资源以及校园文化载体等方面探讨了... 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性研究入手,探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的可行性,并从教育观念、教育目标与内容、教育策略和方法手段、教育队伍、课堂教学主渠道、网络资源以及校园文化载体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的具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整合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家庭教育投资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7
16
作者 兰军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教育投资 家庭教育 理性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学科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胥秋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共4页
学科文化是一种学科独特的学科知识、学科规训制度、群落学术生活样态、学科思维的总和。学科文化具有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相统一,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外显性与内隐性相统一,形成的长期性与影响的持久性特点。学科文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学科文化是一种学科独特的学科知识、学科规训制度、群落学术生活样态、学科思维的总和。学科文化具有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相统一,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外显性与内隐性相统一,形成的长期性与影响的持久性特点。学科文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知识的属性,学科知识影响了规训制度、生活样态和学科思维,后三者也相互影响;外部国家文化传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大学文化传统,无法影响学科文化中最本质的特点,是一种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文化 特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学教育与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嬗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刚 兰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9-63,共5页
中国现行的学位制度是从西方传入并伴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孕育、起步并逐渐完善起来的。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引进者、传播者、建设者。留学教育的走向也直接影响到近代我国学位建设的价... 中国现行的学位制度是从西方传入并伴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孕育、起步并逐渐完善起来的。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引进者、传播者、建设者。留学教育的走向也直接影响到近代我国学位建设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教育 留学生 学位制度 近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视野中的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被引量:5
19
作者 严月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5期42-44,共3页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价观等方面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对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专业划分过细、课程结构失调、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评价过分倚重考试分数等。为了能主动...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价观等方面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对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专业划分过细、课程结构失调、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评价过分倚重考试分数等。为了能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必须重新整合专业,调整课程结构,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重,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高等师范教育 课程结构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证史学视域下的近代中国教育史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刚 兰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7-81,共5页
产生于19世纪的西方实证史学促进了史学科学化的发展历程,成为史学界较为盛行的理论和方法。20世纪初,实证史学通过日本传入中国。中国教育史研究也深受影响,在教育史观、研究方法等方面都留下了实证史学的烙印。实证史学促进了中国教... 产生于19世纪的西方实证史学促进了史学科学化的发展历程,成为史学界较为盛行的理论和方法。20世纪初,实证史学通过日本传入中国。中国教育史研究也深受影响,在教育史观、研究方法等方面都留下了实证史学的烙印。实证史学促进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影响着教育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史学 中国教育史研究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