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维有序聚苯胺纳米阵列的制备及电化学储能性能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奔 张行颖 +1 位作者 陈韶云 胡成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8-507,共10页
以导电玻璃FTO为基底电极,在硫酸溶液中,分别研究了苯胺单体浓度和恒定电流大小对聚苯胺(PANI)形貌的影响;同时恒定苯胺单体的浓度和工作电流,探究了不同类型的质子酸对PANI阵列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恒电流方法可以制备出一维有序P... 以导电玻璃FTO为基底电极,在硫酸溶液中,分别研究了苯胺单体浓度和恒定电流大小对聚苯胺(PANI)形貌的影响;同时恒定苯胺单体的浓度和工作电流,探究了不同类型的质子酸对PANI阵列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恒电流方法可以制备出一维有序PANI纳米线阵列,而且当苯胺的浓度为0. 1 mol/L,恒电流法的工作电流密度为0. 03 m A/cm2时,所制备的PANI纳米线阵列形貌最佳;当用HCl,HNO3和对甲苯磺酸(p-TSA)作为合成PANI的支持液时,得到树桩状的PANI纳米结构,不能得到均一的纳米线阵列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最佳形貌PANI纳米线阵列的比电容值可达560 F/g;循环1000周后电容损失率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恒定电流法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纳米线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水环境中全氟化合物污染水平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32
2
作者 周珍 胡宇宁 +2 位作者 史亚利 蔡亚岐 梁勇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5-433,共9页
武汉作为中国氟化工行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其水环境中全氟及多氟类化合物(PFASs)污染情况对评估该地区水环境生态安全至关重要。采集了武汉城区10个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污水和19个地表水样品,利用HPLC-ESI-MS/MS技术分析研究该区域水... 武汉作为中国氟化工行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其水环境中全氟及多氟类化合物(PFASs)污染情况对评估该地区水环境生态安全至关重要。采集了武汉城区10个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污水和19个地表水样品,利用HPLC-ESI-MS/MS技术分析研究该区域水环境中PFASs污染水平及其分布特征。结果发现,武汉地区的污水和地表水样品中,PFASs污染均以短链同系物全氟丁酸(PFBA)和全氟丁基磺酸(PFBS)为主。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污水中PFASs总浓度分别为11.8~12 700 ng·L^(-1)和19.1~9 970 ng·L^(-1)。在城区15个湖水样品中,PFASs总浓度为21.0~10 900 ng·L^(-1);在流经城区的4个江水样品中,PFASs总浓度为4.11~4.77 ng·L^(-1),比湖水样品中PFASs浓度水平低1~2个数量级。与污水中PFASs空间分布趋势一致,各湖泊水样中PFASs总体水平呈现汉口<汉阳<武昌的趋势,表明城市工业布局与人口密度程度直接影响城市PFASs污染空间分布。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水环境中PFASs污染以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基磺酸(PFOS)为主不同,武汉地区水环境中PFASs污染以短链同系物为主,表明短链替代效应已经渐渐在中国化工领域出现,中国全氟行业在响应国际组织规范和建议的基础上做出了实质性进展。然而,对于短链PFASs的污染特征、迁移运输以及生态风险等科学问题,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及多氟类化合物 武汉 水环境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烷基次膦酸盐/聚氨酯阻燃复合材料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鑫 胡权 +2 位作者 王金露 刘继延 刘学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86,共5页
以一种高磷含量的单烷基次膦酸盐-甲基次膦酸铝(AlMeP)为阻燃剂,添加到聚氨酯弹性体(PU)中,得到AlMeP/PU阻燃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和微型量热分析(MCC)研究了AlMeP含量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示差扫描量热... 以一种高磷含量的单烷基次膦酸盐-甲基次膦酸铝(AlMeP)为阻燃剂,添加到聚氨酯弹性体(PU)中,得到AlMeP/PU阻燃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和微型量热分析(MCC)研究了AlMeP含量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热重-红外(TG-FTIR)联合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及热降解行为。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研究了燃烧后的炭层形貌及元素分布,探讨阻燃机理。结果表明,当AlMeP含量为20%时,复合材料AlMeP/PU-20的LOI达到25.8%,垂直燃烧等级达到了UL94 V-0级别,且滴落现象能够完全抑制。AlMeP/PU-20的总热释放量相对于纯PU降低了32.5%。气相和残炭成分分析结果表明AlMeP通过凝聚相和气相协同发挥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次膦酸金属盐 聚氨酯 抗滴落性 阻燃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法研究聚乙二醇的非等温结晶及其相变行为 被引量:1
4
作者 叶冲 莫雅伦 +5 位作者 刘奔 张行颖 陈芳 石红 胡成龙 陈韶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6-120,共5页
利用拉曼光谱研究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PEG)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结晶及其相变行为。结果表明,PEG的结晶形态与分子量大小无关,这是因为尽管PEG具有不同的分子量,但其分子结构完全一致,因此不同分子量的PEG具有相同的结晶相态。实验进一步... 利用拉曼光谱研究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PEG)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结晶及其相变行为。结果表明,PEG的结晶形态与分子量大小无关,这是因为尽管PEG具有不同的分子量,但其分子结构完全一致,因此不同分子量的PEG具有相同的结晶相态。实验进一步表明,不同分子量的PEG在等温结晶过程中球晶形成的大小和结晶速度与分子量紧密相关,这与PEG在结晶过程的成核方式有关。当PEG的分子量比较小时,分子链较为伸展,倾向于均相成核,容易形成较大的球晶,晶体生长速度慢;高分子量PEG的熔体黏度大,链段彼此相互交叠重合在一起,容易形成微小晶区,体系倾向于发生异相成核,因此球晶体较小,晶体的生长速度快。本研究为聚乙二醇在共混体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结晶形态 成核方式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辛酸和全氟辛基磺酸的光降解技术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詹宇航 秦雅鑫 +3 位作者 陈博磊 周珍 曹慧明 梁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6,共11页
目前,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的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基磺酸(PFOS)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PFOA和PFOS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等特点。常规的方法如:超声降解法、电化学氧化法和微生物降解法等,很难将其... 目前,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的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基磺酸(PFOS)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PFOA和PFOS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等特点。常规的方法如:超声降解法、电化学氧化法和微生物降解法等,很难将其彻底降解,因此开发有效的PFOA和PFOS降解技术成为了环境领域的研究重点。近年来,光降解技术在有效去除环境介质中的PFOA和PFOS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和优良的应用前景,并引起科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本论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PFOA和PFOS光降解方面的研究报道,重点对比了不同催化剂、氧化剂和光敏剂对PFOA和PFOS光降解效率的影响及降解机理。同时系统分析了目前PFOA和PFOS光降解技术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以期为开发安全有效的PFOA和PFOS光降解技术提供全面的科学信息,并为光降解PFOA和PFOS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全氟辛酸 全氟辛基磺酸 光降解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PMMA/SEBS三元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及相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韶云 程欢 +4 位作者 邹毅 张远方 刘学清 刘继延 胡成龙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0-124,共5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苯乙烯(PS)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其增容体系的复合材料。通过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拉伸强度、热学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曼Mapping成像观察,研究了不同含量的苯乙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苯乙烯(PS)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其增容体系的复合材料。通过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拉伸强度、热学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曼Mapping成像观察,研究了不同含量的苯乙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作为增容剂对PS/PMMA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以及界面结合的情况。结果表明,SEBS的加入能够有效改善PS/PMMA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增容剂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纳米粒子在TiO_(2)四棱柱阵列上的可控生长及其SERS效应 被引量:5
7
作者 陈韶云 张行颖 +5 位作者 刘奔 田杜 李奇 陈芳 胡成龙 陈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81-2392,共12页
采用水热法在导电玻璃FTO导电面上沉积TiO_(2)四棱柱阵列;并以其为基体,分别采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还原Tollens试剂以及柠檬酸三钠(TSC)还原硝酸银溶液,将Ag纳米粒子(AgNPs)沉积在TiO_(2)四棱柱阵列上形成TiO_(2)@AgNPs-PVP和TiO_(2... 采用水热法在导电玻璃FTO导电面上沉积TiO_(2)四棱柱阵列;并以其为基体,分别采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还原Tollens试剂以及柠檬酸三钠(TSC)还原硝酸银溶液,将Ag纳米粒子(AgNPs)沉积在TiO_(2)四棱柱阵列上形成TiO_(2)@AgNPs-PVP和TiO_(2)@AgNPs-TSC微纳结构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实验结果表明, Ag纳米粒子在TiO_(2)四棱柱阵列上的尺寸和分布可通过改变Tollens试剂的浓度和TSC还原硝酸银溶液的反应时间来调控,进而优化基底的SERS灵敏度. TiO_(2)@AgNPs-PVP微纳结构对罗丹明6G(R6G)的检出限为10^(-12)mol/L,对低活性小分子三聚氰胺的检出限为0.01 mg/mL;TiO_(2)@AgNPs-TSC微纳结构对R6G的检出限为10^(-10)mol/L,对三聚氰胺的检出限为0.01 mg/mL. TiO_(2)@AgNPs-PVP和TiO_(2)@AgNPs-TSC微纳结构基底的SERS活性、循环可回收性与还原剂种类紧密相关:包覆在Ag纳米粒子上的PVP可以作为隔离层避免Ag纳米粒子直接接触,防止电磁场耦合作用减弱,增强基底的SERS活性;同时, PVP是一种水性聚合物,有较强的亲水性,作为循环可回收SERS基底使用时,吸附小分子物质清洗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TiO_(2)阵列 银纳米粒子 罗丹明6G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反应型磷-氮阻燃剂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山 刘学清 刘继延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2-95,共4页
采用膦酸酐和苯胺为原料,通过一步法合成了一种含N-P的具有反应活性的β-(N-苯基酰胺)乙基甲基次膦酸(CEMP),通过FTIR和1 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CEMP在环氧树脂(EP)中的应用。结果表明:CEMP是一种有效的EP阻燃剂,当其添... 采用膦酸酐和苯胺为原料,通过一步法合成了一种含N-P的具有反应活性的β-(N-苯基酰胺)乙基甲基次膦酸(CEMP),通过FTIR和1 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CEMP在环氧树脂(EP)中的应用。结果表明:CEMP是一种有效的EP阻燃剂,当其添加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时即可满足UL94-V0的阻燃等级,极限氧指数达到29.4%,弯曲强度比未阻燃的EP有较大提高,但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N-苯基酰胺)乙基甲基次膦酸 阻燃剂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改性正十四醇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汪海平 桂鹏策 +1 位作者 刘芸 胡思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4-108,113,共6页
首先使用缩合剂方法制备十六胺修饰的烷基化碳纳米管(i-CNTs),然后将i-CNTs加入到芯材正十四醇(TD)中,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掺杂碳纳米管的正十四醇相变微胶囊,研究了i-CNTs添加量对微胶囊热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对i-... 首先使用缩合剂方法制备十六胺修饰的烷基化碳纳米管(i-CNTs),然后将i-CNTs加入到芯材正十四醇(TD)中,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掺杂碳纳米管的正十四醇相变微胶囊,研究了i-CNTs添加量对微胶囊热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对i-CNTs和微胶囊的化学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多路温度巡检仪等测试仪器对相变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及储热、调温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十六胺成功接枝到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上,改性后得到的i-CNTs亲油疏水性加强;所制得的微胶囊呈球形,壁厚约985nm;i-CNTs添加量为20mg时,相变微胶囊的熔融峰温和熔融热焓分别为39.4℃和159.1J/g;i-CNTs的掺杂提高了相变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同时改善了其调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十四醇 碳纳米管 微胶囊 相变材料 原位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膨胀型阻燃涂层的制备及其在聚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佳 邹立勇 +1 位作者 刘学清 刘继延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4-147,155,共5页
以甲基二氯膦和1,4-环己二醇为单体,经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阻燃剂-聚甲基亚膦酸环己二醇酯(PMPHE)。采用核磁氢谱(~1H NMR)、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表征了目标产物,并与聚乙烯醇缩甲醛(PVF)和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按特定比例在聚乙烯... 以甲基二氯膦和1,4-环己二醇为单体,经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阻燃剂-聚甲基亚膦酸环己二醇酯(PMPHE)。采用核磁氢谱(~1H NMR)、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表征了目标产物,并与聚乙烯醇缩甲醛(PVF)和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按特定比例在聚乙烯(PE)表面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阻燃涂层。当涂层厚度达到95μm时可使PE的极限氧指数(LOI)由17. 8%提高至29. 7%,垂直燃烧测试达到UL94 V-0级别。微形量热测试结果表明阻燃涂层对PE的热释放速率抑制作用明显。热重-红外联用(TG-FTIR)分析证实阻燃涂层能显著降低PE热分解过程中可燃性气体的释放。此外,通过扫描电镜(SEM)可以观察到阻燃复合材料燃烧后膨胀效果明显,表面形成了多孔的"蜂窝状"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涂层 膨胀 制备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二烷基次膦酸盐阻燃剂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研究
11
作者 陈敏杰 黎丽莎 +4 位作者 陈冯杰 刘钰晨 张捷 梁勇 刘继延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87-692,共6页
二烷基次膦酸盐(DPs)作为一种新型有机磷阻燃剂正在被大量合成并应用,但关于其毒理学效应的研究还十分匮乏。研究者首次以斑马鱼胚胎作为实验模型,初步探讨了2种新型DPs阻燃剂甲基环己基次膦酸铝(AMHP)、甲基环己基次膦酸钙(CMHP)和2种... 二烷基次膦酸盐(DPs)作为一种新型有机磷阻燃剂正在被大量合成并应用,但关于其毒理学效应的研究还十分匮乏。研究者首次以斑马鱼胚胎作为实验模型,初步探讨了2种新型DPs阻燃剂甲基环己基次膦酸铝(AMHP)、甲基环己基次膦酸钙(CMHP)和2种已市场化生产的DPs阻燃剂甲基乙基次膦酸铝(AMEP)、二乙基次膦酸铝(ADEP)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AMHP和CMHP对斑马鱼胚胎无明显毒性效应;500 mg·L^(-1)的AMEP和ADEP能显著增加斑马鱼胚胎死亡率,降低其出膜率。AMHP和CMHP的水解产物甲基环己基次膦酸在浓度为1 000 mg·L^(-1)时,可使斑马鱼胚胎出膜率下降,并导致胚胎死亡,推测DPs的水解产物二烷基次膦酸是造成斑马鱼胚胎死亡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比较去除卵膜后,DPs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发现DPs主要通过影响斑马鱼胚胎的出膜进而造成胚胎的死亡。上述研究结果从水生生物毒性的角度为DPs阻燃剂是否能作为溴化阻燃剂和传统有机磷阻燃剂的替代品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烷基次膦酸盐 二烷基次膦酸 斑马鱼胚胎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片在无纺布纤维上的可控组装及其SERS效应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奇 田杜 +3 位作者 陈韶云 钟敏 胡成龙 陈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6-744,共9页
以无纺布(NWF)为支撑基体,采用两步化学合成法在NWF上原位构建了由间隙为20~110 nm Ag纳米片(AgNS)组装成的AgNS@NWF微纳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AgNS@NWF具有特殊的层级结构,该结构可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研究.实验结... 以无纺布(NWF)为支撑基体,采用两步化学合成法在NWF上原位构建了由间隙为20~110 nm Ag纳米片(AgNS)组装成的AgNS@NWF微纳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AgNS@NWF具有特殊的层级结构,该结构可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gNS@NWF微纳结构具有良好的SERS灵敏度和优异的信号可重现性.将罗丹明6G(R6G)作为SERS探针分子,发现R6G的SERS特征峰强度的对数值与R6G水溶液的浓度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可达1×10^(‒10) mol/L,表明AgNS@NWF微纳结构具有良好的SERS灵敏度;当R6G水溶液的浓度为1×10^(‒5),1×10^(‒6)和1×10^(‒7) mol/L时,610 cm^(‒1)处谱带拉曼散射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7%,3.67%和8.46%,优于或接近于以往研究,表明AgNS@NWF微纳结构具有优异的信号可重现性.将3-巯基丙酸和三聚氰胺作为SERS的检测分子,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10^(‒5)和1×10^(‒6) mol/L.本文为制备灵敏度高、信号可重现性优异的SERS基底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的方法,在生物检测和环境监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无纺布 银纳米片 纳米间隙 罗丹明6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次膦酸复盐/环氧树脂阻燃体系中金属离子协效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尚恒 王佳洁 +4 位作者 周恒 王凯 彭莎 刘学清 刘继延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12-116,122,共6页
本文比较了四种含铝的甲基环己基次膦酸金属复盐M 1-Al(MHP)(M 1=Fe^3+,Zn^2+,Ca^2+,Mg^2+)对环氧树脂(EP)的阻燃性能、热性能、机械性和吸水性的影响。四种M1-Al(MHP)中,两种金属离子个数比接近1∶1,热分解温度均高于400℃。当15%的M 1... 本文比较了四种含铝的甲基环己基次膦酸金属复盐M 1-Al(MHP)(M 1=Fe^3+,Zn^2+,Ca^2+,Mg^2+)对环氧树脂(EP)的阻燃性能、热性能、机械性和吸水性的影响。四种M1-Al(MHP)中,两种金属离子个数比接近1∶1,热分解温度均高于400℃。当15%的M 1-Al(MHP)加入到EP中,四重金属离子组成的含铝复盐均能够有效提高EP的阻燃性能、降低燃烧热、降低热分解速度。但是EP的机械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EP的吸水率有所提高。在四种复合铝盐中,Zn-Al(MHP)在EP中综合表现优于其他三种金属离子的复合铝盐。15%Zn-Al(MHP)能使EP氧指数(LOI)从18%提高到30%,垂直燃烧达到V-0等级。此外Zn-Al(MHP)/EP在微型量热燃烧及热失重实验中,使EP的总燃烧热降低了8.5%;700℃的残炭率比纯EP提高了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次膦酸复盐 阻燃 环氧树脂 协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亚膦酸双酚A酯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小萌 彭攀瑞 +2 位作者 胡权 刘学清 刘继延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7,共5页
以甲基二氯膦和双酚A为单体,通过熔融缩聚合成了聚甲基亚膦酸双酚A酯(PMPBE)。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仪、热失重分析仪(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垂直燃烧仪、极限氧指数仪及微型量热仪表征了PMPBE及环氧树脂(EP)... 以甲基二氯膦和双酚A为单体,通过熔融缩聚合成了聚甲基亚膦酸双酚A酯(PMPBE)。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仪、热失重分析仪(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垂直燃烧仪、极限氧指数仪及微型量热仪表征了PMPBE及环氧树脂(EP)/PMPBE共混物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MPBE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逐渐提高,最大放热速率和放热量逐渐降低,EP在700℃的残炭率明显提高。当添加20份PMPBE时,EP的极限氧指数从19.0%提高到27.6%,达到V-0级,最大放热速率与放热量均下降了27%;说明该阻燃剂是良好的本征型阻燃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膦酸酯 熔融缩聚 阻燃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CDA丝束改性PLA共混体系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杨不凡 程振宁 +1 位作者 周游 蔡少君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30,65,共4页
以废弃二醋酸纤维素(CDA)烟嘴丝束改性聚乳酸(PLA),同时以CDA和PLA的接枝共聚物(CDA-gPLA)为相容剂,通过共混制备了PLA/CDA复合材料。分别通过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拉伸和冲击性能测试对样品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 以废弃二醋酸纤维素(CDA)烟嘴丝束改性聚乳酸(PLA),同时以CDA和PLA的接枝共聚物(CDA-gPLA)为相容剂,通过共混制备了PLA/CDA复合材料。分别通过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拉伸和冲击性能测试对样品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CDA-g-PLA含量为15%,CDA含量为30%时,PLA/CDA的弹性模量和破坏载荷分别较纯PLA提高了89.3%和59.0%,废弃CDA烟嘴丝束可以明显提高PLA的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废弃二醋酸纤维素丝束 聚乳酸接枝二醋酸纤维素 完全可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材掺杂纳米TiO_2的正十四醇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阳倩 汪海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4-137,142,共5页
以纳米二氧化钛(TiO_2)粒子改性的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为壁材,以正十四醇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TiO_2改性的相变微胶囊。研究了乳化剂浓度以及纳米TiO_2的添加量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 以纳米二氧化钛(TiO_2)粒子改性的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为壁材,以正十四醇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TiO_2改性的相变微胶囊。研究了乳化剂浓度以及纳米TiO_2的添加量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布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分别对微胶囊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粒径分布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微胶囊的体积粒径58.2~83.6μm,受乳化剂浓度影响较大,当壁材中加入适量的纳米TiO_2的添加量小于5%(wt,质量分数)条件下,微胶囊呈球形且表面光滑,随着TiO_2添加量的增加,改性微胶囊的相变潜热、芯含量及热稳定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态势,在TiO_2添加量为3%(wt,质量分数)条件下,纳米TiO_2改性相变微胶囊的熔融潜热达最大值151.5J/g,微胶囊芯含量为69.9%,微胶囊的热稳定性也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十四醇 相变材料 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 微胶囊 纳米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水体和土壤生物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萌萌 黄碧捷 靖小菁 《绿色科技》 2019年第8期47-49,52,共4页
指出了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在生产以及排放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泄露到环境中,将对环境造成危害,进而影响生态安全和人群健康。综述了水体和土壤中氧化石墨烯的生物毒性,并对用来评估其生物毒性的模式生物进行了探讨... 指出了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在生产以及排放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泄露到环境中,将对环境造成危害,进而影响生态安全和人群健康。综述了水体和土壤中氧化石墨烯的生物毒性,并对用来评估其生物毒性的模式生物进行了探讨,可为更好地评估氧化石墨烯的生态风险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生态毒性 环境行为 模式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单体生产废水的特性及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安良 任明珠 +2 位作者 李芸 赵晓莲 冯源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8期55-57,共3页
指出了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废水,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而排放,会破坏环境,并危及人们的健康。在介绍有机硅单体生产废水的来源、特点以及传统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报道的新型处理方法,希望能给相关领域的... 指出了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废水,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而排放,会破坏环境,并危及人们的健康。在介绍有机硅单体生产废水的来源、特点以及传统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报道的新型处理方法,希望能给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废水 特性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