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山市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
1
作者 巫优良 祝志伟 杨明华 《食药用菌》 2012年第3期144-146,共3页
食用菌产业是江山市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两年来,各地新兴食用菌生产基地悄然崛起,市场竞争和产业生存压力逐渐加大。江山食用菌人看准时机,及时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关键词 食用菌 工厂化 现状 特点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山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2
作者 祝志伟 戴秀爱 巫优良 《食药用菌》 2013年第4期218-220,共3页
总结江山市食用菌产业特点为产业规模较大,组织机构健全,产业链完善,产品知名度较高。发展的措施为注重产业规划,逐步优化品种结构;注重政策扶持,改善发展环境;注重模式创新,生产方式取得突破;注重科技创新,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注重资源利... 总结江山市食用菌产业特点为产业规模较大,组织机构健全,产业链完善,产品知名度较高。发展的措施为注重产业规划,逐步优化品种结构;注重政策扶持,改善发展环境;注重模式创新,生产方式取得突破;注重科技创新,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注重资源利用,循环生产取得实效。针对财力投入不足,企业规模不大,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的对策为抓园区基地建设,抓生产主体培育,抓专业队伍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山 食用菌 江山白菇 发展措施 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品种江山白菇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占才水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8-179,共2页
江山白菇系江山市农科所组织分离培养育成的金针菇品种。 199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主要生育特性为菇体纯白、生物效率高、抗杂菌强、耐高温等。其栽培技术是合理选择培养料配方、适时接种 ,科学管理。
关键词 江山白菇 金针菇 生育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山秀珍菇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小平 杨明华 戴秀爱 《食药用菌》 2015年第2期70-71,共2页
秀珍菇是凤尾菇的一种,但与普通的凤尾菇有所不同,其菇体较小,柄长5~6厘米,菌盖直径小于3厘米。秀珍菇是江山市三大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最高年栽培量近亿袋。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食用菌生产实践的体会,探讨江山市秀珍菇产业发展的现状与... 秀珍菇是凤尾菇的一种,但与普通的凤尾菇有所不同,其菇体较小,柄长5~6厘米,菌盖直径小于3厘米。秀珍菇是江山市三大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最高年栽培量近亿袋。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食用菌生产实践的体会,探讨江山市秀珍菇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1产业特点1.1市场行情好,生产利润高秀珍菇因外形美、味道好、营养丰富而受消费者喜爱。秀珍菇适宜鲜食,鲜菇的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较多,热量极低,可多食。市场热销,价格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山 秀珍菇 产业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江山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永贵 巫优良 +1 位作者 毛小伟 陈小平 《食用菌》 2012年第1期7-9,共3页
1979年江山开始引种食用菌,20世纪9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2002年江山市委、市政府把食用菌列入“六六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从此食用菌产业走上“高潮迭起的跨越”发展,成为江山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江山农民实现致富奔小康... 1979年江山开始引种食用菌,20世纪9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2002年江山市委、市政府把食用菌列入“六六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从此食用菌产业走上“高潮迭起的跨越”发展,成为江山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江山农民实现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依托,食用菌被农民亲切地称为“致富菇”、“发财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 发展思考 江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山白菇品种主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占才水 周建林 +1 位作者 毛小伟 巫优良 《食药用菌》 2008年第1期19-21,28,共4页
江山白菇系江山市农科所组织分离培养育成的白色金针菇品种。1996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至2006年已在衢州、丽水、金华等市暴汁推广5亿多袋,其中2006年达2亿多袋,且呈现栽培范围日益扩大,数量逐年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 江山白菇 特性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真菌桑黄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伟科 宋吉玲 +4 位作者 巫优良 闫静 陆娜 袁卫东 陈观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7-314,共8页
通过对不同来源的桑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后续桑黄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采用r DNA 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国内22个桑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依据r DNA ITS序列计算遗传距离并构建... 通过对不同来源的桑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后续桑黄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采用r DNA 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国内22个桑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依据r DNA ITS序列计算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收集到的桑黄菌株明确聚为3个独立类群,且3个类群的桑黄真菌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通过BLAST分析,成功鉴定出3类桑黄种质分别为: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杨树桑黄(Fuscoporia gilva)及丁香桑黄(Inonotus baumii)。不同来源的桑黄菌株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种间遗传趋异度显著高于种内。本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且简单易行的桑黄真菌分子鉴定技术,可明确各桑黄真菌的种属来源及遗传结构组成,为桑黄真菌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rDNAITS 分子鉴定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料不同用量对竹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建林 毛小伟 《上海农业科技》 2012年第4期88-89,共2页
为探讨不同用量培养料种植竹荪,对其产量、产菇期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特进行了其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培养料6 000 kg种植竹荪,产菇期长、产量高、效益好,生产上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竹荪 培养基用量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瓶栽金针菇的配方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巫优良 陈小平 +2 位作者 毛小伟 王琛 陆娜 《食药用菌》 2018年第1期52-53,共2页
应用3个营养配方处理,测试其对金针菇的发菌成品率、产品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培养料中加入16%的左右木屑栽培的白金针菇产量高,品质优,可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关键词 工厂化栽培 配方试验 金针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田套种竹荪丰产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毛小伟 陈小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2期244-245,共2页
介绍了大豆田套种竹荪的经济效益,总结了实现大豆田套种竹荪丰产的栽培季节,培养料选择,菌种选择,播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及采收后管理等相关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 大豆田 竹荪 套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栽培金针菇配方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戴秀爱 陈小平 +2 位作者 杨明华 巫优良 毛小伟 《食药用菌》 2014年第5期276-277,共2页
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类,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清香扑鼻、味美可口而著称于世。特别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深受大众喜爱。但随着栽培规模不断加大,主料棉籽壳价格也在不断攀升,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利... 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类,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清香扑鼻、味美可口而著称于世。特别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深受大众喜爱。但随着栽培规模不断加大,主料棉籽壳价格也在不断攀升,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利用玉米芯替代部分棉籽壳栽培金针菇试验,以筛选出适宜的配方供各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玉米芯 产量 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荪荫棚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巫优良 毛小伟 祝志伟 《食用菌》 2012年第3期47-48,共2页
竹荪被人们称为“山珍之王”、“菌中皇后”,其营养丰富,香味浓郁,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近年来栽培量日渐增加。常规栽培竹荪一般采用农作物如大豆、玉米、毛芋遮阳技术,受农作物影响,采收时用工量大,规模种植户用:[矛盾... 竹荪被人们称为“山珍之王”、“菌中皇后”,其营养丰富,香味浓郁,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近年来栽培量日渐增加。常规栽培竹荪一般采用农作物如大豆、玉米、毛芋遮阳技术,受农作物影响,采收时用工量大,规模种植户用:[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难题,江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遮阳网搭建荫棚种植竹荪,增加竹荪田间通风量,提高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 荫棚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菌糠栽培金福菇的配方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毛小伟 戴秀爱 《食药用菌》 2011年第5期25-25,共1页
近年来,浙江省江山市以白色金针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每年有大量栽培金针菇后的废料(下称菌糠)倒往田间。为充分利用这些废料,我们引进金福菇菌株,进行菌糠栽培金福菇配方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关键词 金针菇 菌糠 金福菇 栽培 试验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设施化栽培秀珍菇的菌株比较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小伟 陈小平 《食药用菌》 2012年第2期90-91,共2页
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隶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名称来源于我国台湾,其实是一个商业味比较浓厚的凤尾菇别称[1]。它较普通的凤尾菇小,柄长5~6厘米,盖直径小于3厘米。近年来,由于采用冷房低温刺激技术,夏季高温设施化栽... 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隶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名称来源于我国台湾,其实是一个商业味比较浓厚的凤尾菇别称[1]。它较普通的凤尾菇小,柄长5~6厘米,盖直径小于3厘米。近年来,由于采用冷房低温刺激技术,夏季高温设施化栽培秀珍菇技术获得成功。产品淡季上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设施化 夏季 菌株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废料栽培金福菇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毛小伟 戴秀爱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1256-1257,共2页
利用金针菇废料栽培金福菇的试验结果表明,以70%的金针菇废料为主要培养料栽培的金福菇,菇体商品性好,生物转化率为98.34%,投入产出比为1∶4.40,可以节省原材料成本,提高效益,是循环利用食用菌废料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金针菇废料 金福菇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金针菇江白2号反季节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小平 毛小伟 +2 位作者 巫优良 杨明华 戴秀爱 《食用菌》 2015年第5期44-45,共2页
金针菇是浙江省江山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常年栽培规模在3亿袋左右。江山市也是我国著名的白菇之乡。江山市农科所技术人员培育的优良金针菇品种江白2号,2013年通过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浙(非)审菌2013002... 金针菇是浙江省江山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常年栽培规模在3亿袋左右。江山市也是我国著名的白菇之乡。江山市农科所技术人员培育的优良金针菇品种江白2号,2013年通过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浙(非)审菌2013002]。江白2号一般在自然条件下栽培出菇,具有栽培设施简易、投资省、操作简便的优点;但受气候限制,无法为市场长年提供产品,而且自然条件出菇,品质无法保持稳定。笔者通过5年左有的反季节栽培的实践摸索,基本摸清了设施栽培江白2号各阶段温度、湿度、通风要求,并结合开袋、催蕾方法的改进,总结出江白2号高产、高效的设施化反季节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季节栽培 江白2号 金针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再生法与直生法的出菇情况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戴秀爱 毛小伟 陈小平 《食药用菌》 2013年第4期233-233,共1页
近几年,江山市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企业发展到近30家,既有搔菌出菇的传统栽培"直生法"管理方式,又有通过"催蕾-抑制-再生"的出菇管理方式,但效果明显不同。现将两种出菇方式的试验结果比较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 近几年,江山市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企业发展到近30家,既有搔菌出菇的传统栽培"直生法"管理方式,又有通过"催蕾-抑制-再生"的出菇管理方式,但效果明显不同。现将两种出菇方式的试验结果比较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F冷,引自浙江省农业科学院;F航,引自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江山白菇,引自江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88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再生法 直生法 出菇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白2号金针菇菌种生产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小平 毛小伟 +2 位作者 杨明华 巫优良 戴秀爱 《食用菌》 2015年第6期21-22,共2页
浙江江山市农科所技术人员,在江山白菇(F21)突变菌株中选育了金针菇优良品种江白2号,2013年通过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现将江白2号金针菇菌种生产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 金针菇 江白2号 菌种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再生法栽培菌株对比试验
19
作者 毛小伟 陈小平 巫优良 《食药用菌》 2011年第1期41-42,共2页
浙江省江山市工厂化白色金针菇反季节栽培始于2002年,采用品种为江山白菇(F21),多年来应用的是直生法,操作和管理都比较繁琐。而上海、福建等地工厂化栽培白色金针菇用的是再生法,产量高、占库时间短,产出的白菇具有保质期长,... 浙江省江山市工厂化白色金针菇反季节栽培始于2002年,采用品种为江山白菇(F21),多年来应用的是直生法,操作和管理都比较繁琐。而上海、福建等地工厂化栽培白色金针菇用的是再生法,产量高、占库时间短,产出的白菇具有保质期长,品质好、色白,条清、盖小而厚等优点。而江山白菇(F21)在工厂化再生法栽培试验中表现为不易现蕾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工厂化 再生法栽培 菌株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白色金针菇新品种F21-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
作者 毛小伟 陈小平 巫优良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5期159-160,共2页
新江山白菇F21-2,系以浙江省江山市规模栽培的江山白菇F21-1为育种亲本材料,选择农艺性状、产量等表现型好的江山白菇子实体为组织分离对象,进行逐年的系统选育、定向筛选,选育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该品种环境适应能力强,菌丝更耐高温... 新江山白菇F21-2,系以浙江省江山市规模栽培的江山白菇F21-1为育种亲本材料,选择农艺性状、产量等表现型好的江山白菇子实体为组织分离对象,进行逐年的系统选育、定向筛选,选育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该品种环境适应能力强,菌丝更耐高温,且种性稳定,是一个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在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以下突破:一是在早白菇菌丝培育期,改直立培养为转面贴地降温培养,提高了成品率;二是在第一潮菇子实体生长管理阶段,改向菇体直接喷水为沿袋壁补水,提高鲜菇品质,延长货架期;三是在转潮管理中,改直接加水浸泡为倒袋吸湿催蕾,提高了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F21-2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