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化技术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钱磊 李宏亮 +1 位作者 谢向辉 陈左宁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307-311,共5页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体系结构的日益复杂,其管理和使用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将虚拟化技术应用于构建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有助于帮助开发人员高效管理和使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本文详细分析了虚拟化技术在...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体系结构的日益复杂,其管理和使用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将虚拟化技术应用于构建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有助于帮助开发人员高效管理和使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本文详细分析了虚拟化技术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已有的几个成功应用,总结了虚拟化技术应用于高性能计算领域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对虚拟化技术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化技术 虚拟机管理器 高性能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计算存储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平 朱建涛 +1 位作者 高剑刚 蒋金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54-364,共11页
存储技术是影响高性能计算机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技术,由其构成的系统是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定了计算机I/O的处理能力,进而决定了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以及应用环境.为缓解I/O能力与计算能力不匹配而存在的I/O瓶颈问... 存储技术是影响高性能计算机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技术,由其构成的系统是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定了计算机I/O的处理能力,进而决定了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以及应用环境.为缓解I/O能力与计算能力不匹配而存在的I/O瓶颈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计算、网络以及外围存储系统的平衡设计与系统平滑匹配,研究应用系统I/O负荷的智能设备和动态透明调整系统的资源配置,以适应计算密集型、通信密集型和I/O密集型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重点研究面向高性能计算存储系统关键技术,在高性能计算、信息处理和信息服务等应用领域对外围存储系统的I/O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支持成千上万个客户端访问高可靠、能够支持PB、EB乃至ZB级的超大规模外围存储系统,支持TBps的聚合I/O带宽能力,这对下一代HPC存储系统结构、高性能存储载体部件、I/O通路、高性能存储网络、网络存储技术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存系统 I/O墙 虚拟存储 分布式文件系统 数据并行与分布 云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同构非对称多核的OpenOCD调试功能优化研究
3
作者 唐竹 陈宝海 +1 位作者 王敬宇 朱琪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5,共11页
多核架构是提升处理器性能的重要手段,其在网络处理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广泛,因此,需要配套高效的多核调试工具才能提升多核网络处理器的开发效率。由于处理网络任务的多核之间并不存在很强的关联性,业务核更多使用运行到结束(RTC)而非流水... 多核架构是提升处理器性能的重要手段,其在网络处理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广泛,因此,需要配套高效的多核调试工具才能提升多核网络处理器的开发效率。由于处理网络任务的多核之间并不存在很强的关联性,业务核更多使用运行到结束(RTC)而非流水线(Pipeline)的处理模式,多个业务核之间并不需要复杂的缓存一致性逻辑,因此采用同构的非对称多处理AMP架构,可有效降低芯片复杂度和研发成本。目前,非对称多核调试需要同时启动多个GDB,不仅调试不便,同时还会导致较大的资源开销。针对同构非对称多核场景下OpenOCD多端口调试方案进行优化,以单个GDB端口实现针对多个非对称核的调试功能,同时支持对称多处理核簇与非对称多核的混合场景。最后,基于RISC-V软硬件平台搭建了非对称多核调试环境,对线程操作、单步执行、单步跳过、继续运行、查看堆栈和断点设置等GDB调试命令进行测试,验证了单端口OpenOCD进行非对称多核调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多处理 多核调试 OpenOCD 单端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计算机网络引导技术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龚道永 宋长明 +1 位作者 刘沙 漆锋滨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77-1582,共6页
针对超级计算机系统中网络引导时间开销大的问题,提出网络引导分布算法是影响网络引导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优化网络引导性能的主要方向的观点。首先,分析了影响大规模网络引导性能的主要因素;其次,结合一种典型超级计算机系统,分析了... 针对超级计算机系统中网络引导时间开销大的问题,提出网络引导分布算法是影响网络引导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优化网络引导性能的主要方向的观点。首先,分析了影响大规模网络引导性能的主要因素;其次,结合一种典型超级计算机系统,分析了超节点循环分布算法(SCDA)和插件循环分布算法(BCDA)的网络引导数据流拓扑结构;最后,量化分析了这两种算法对各个网络路径段的压力和可获得的网络性能,发现BCDA性能是SCDA性能的1~20倍。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推导发现,在计算节点和引导服务器之间使用更细粒度的映射算法可以在引导部分资源时使用尽量多的引导服务器,减少对局部网络资源的过早竞争,提升网络引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计算机 插件板 超节点 网络引导开销 全路径最小带宽 网络引导分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计算机的可靠性技术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7
5
作者 黄永勤 金利峰 刘耀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9-594,共6页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性能的不断提升和硬件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实现系统的可靠运行,是高性能计算机尤其是P级计算机研制中面临的重要技术挑战.从高性能计算机对可靠性技术的需求出发,全面介绍了高性能计算机硬件设计中的可靠性技术现状...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性能的不断提升和硬件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实现系统的可靠运行,是高性能计算机尤其是P级计算机研制中面临的重要技术挑战.从高性能计算机对可靠性技术的需求出发,全面介绍了高性能计算机硬件设计中的可靠性技术现状,包括避错、静态冗余、动态冗余和在线替换等技术,详细分析了各种可靠性技术在典型机器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对高性能计算机可靠性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多核处理器的可靠性设计、全方位的内存防护技术和刀片式的冗余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 可靠性 避错 容错 冗余 在线替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计算技术及其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改善 李剑峰 +1 位作者 王于静 韦海亮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5期413-420,共8页
网格计算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网格计算技术,可以全面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共享、存储共享、计算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知识共享和协同工作。首先阐述了网格计算的概念,介绍了网格计算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现... 网格计算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网格计算技术,可以全面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共享、存储共享、计算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知识共享和协同工作。首先阐述了网格计算的概念,介绍了网格计算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然后对中国国家网格从建设目标、建设现状、软件体系结构等几方面进行了概述;最后介绍了网格计算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计算 石油勘探开发 中国国家网格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word文档的文本水印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蔡菲菲 刘洋 尹香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39-40,50,共3页
分析了现有的4类文本水印算法的优缺点。应用RSA加密算法和BCH纠错编码对水印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增强水印数据的安全性和鲁棒性。通过改变word文档中字符颜色RGB分量的低位有效数值,实现了水印的嵌入,并应用随机序列选择水印的嵌入位置,... 分析了现有的4类文本水印算法的优缺点。应用RSA加密算法和BCH纠错编码对水印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增强水印数据的安全性和鲁棒性。通过改变word文档中字符颜色RGB分量的低位有效数值,实现了水印的嵌入,并应用随机序列选择水印的嵌入位置,提高了算法的安全性。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水印容量与较好的隐蔽性。最后,对算法的应用环境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水印 加密 纠错编码 RGB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分析的主动防御技术及其脆弱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罗晓波 王开建 徐良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7期269-271,共3页
主动防御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的病毒扫描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的不足,给计算机系统提供了更加严密的保护。首先阐述了基于行为分析的主动防御技术的原理和实现,然后从几个方面对其脆弱性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突破这种主动防御系统的可行性,... 主动防御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的病毒扫描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的不足,给计算机系统提供了更加严密的保护。首先阐述了基于行为分析的主动防御技术的原理和实现,然后从几个方面对其脆弱性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突破这种主动防御系统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一些方法来增强主动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防御 病毒扫描 防火墙 挂钩 SS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用户的并行计算机系统可用性建模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方 郑霄 +1 位作者 李宏亮 陈左宁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86-894,共9页
随着并行计算机系统规模的扩大,系统可用性面临很大的挑战,对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可用性进行量化评估能为系统分析和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根据任务和采用的容错策略,使用随机行为网建立了两个不同实例的并行计算机系统面向用户的可用性... 随着并行计算机系统规模的扩大,系统可用性面临很大的挑战,对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可用性进行量化评估能为系统分析和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根据任务和采用的容错策略,使用随机行为网建立了两个不同实例的并行计算机系统面向用户的可用性模型,模型在节点模块和网络模块基础上描述了任务执行的具体情况,并以执行中的有用工作比率作为可用度指标.最后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求解和分析.同一个系统下不同应用可能会反映给用户有较大差异的可用性特征,使用面向用户的并行计算机系统可用性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量化这种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性 量化模型 随机行为网 容错 面向用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构网格并行计算预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鑫 陆林生 陈德训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8-311,共4页
非结构网格预处理方法是非结构网格CFD并行计算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基于缓冲数据结构的快速搜索算法来建立全局网格单元邻接关系图,算法复杂度低,能够显著降低非结构网格预处理的存储需求;在提高核心计算访存命中率方面,提出网格单元... 非结构网格预处理方法是非结构网格CFD并行计算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基于缓冲数据结构的快速搜索算法来建立全局网格单元邻接关系图,算法复杂度低,能够显著降低非结构网格预处理的存储需求;在提高核心计算访存命中率方面,提出网格单元重排序算法,该算法能够提高核心计算效率,并通用于各种非结构网格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用于大网格量的复杂计算区域时该非结构网格预处理技术仍能得到较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网格 CFD并行计算 预处理 快速搜索 重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可靠计算机系统的容错技术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耀 胡越明 金利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590-592,共3页
高可靠性是计算机系统所要解决和实现的重要目标,而容错技术是提高可靠性的有效途径。文章论述了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3种故 障模式;介绍了计算机容错设计所采用的硬件冗余、信息冗余和时间冗余技术,着重分析了RAID技术和纠错码技术;指出... 高可靠性是计算机系统所要解决和实现的重要目标,而容错技术是提高可靠性的有效途径。文章论述了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3种故 障模式;介绍了计算机容错设计所采用的硬件冗余、信息冗余和时间冗余技术,着重分析了RAID技术和纠错码技术;指出了计算机容错设 计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容错 冗余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安全性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晓波 李波 徐良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7-811,共5页
为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Windows Vista对早期版本的一些安全特性进行了增强,并增加了很多全新的安全特性,如:用户账户控制、最小权限策略、数据保护、安全启动、网络访问保护等。通过研究这些安全特性的机制原理和实现过程,对Vista操... 为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Windows Vista对早期版本的一些安全特性进行了增强,并增加了很多全新的安全特性,如:用户账户控制、最小权限策略、数据保护、安全启动、网络访问保护等。通过研究这些安全特性的机制原理和实现过程,对Vista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做了一个整体的概括,并分析了一些安全机制可能存在的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系统 用户账户控制 安全启动 最小权限策略 网络访问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斌君 吉增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6期59-62,共4页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在对信息安全的目标和信息系统构成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要素和子系统,并按分层、分域、分级和分时四个维度,给出了信息安全技术的体系结构,探讨了每个维度的具体构成及其与信息安全要素和子系统...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在对信息安全的目标和信息系统构成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要素和子系统,并按分层、分域、分级和分时四个维度,给出了信息安全技术的体系结构,探讨了每个维度的具体构成及其与信息安全要素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研究,对认清信息安全技术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运用信息安全技术构造信息安全系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系统论 信息安全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不规则问题并行计算的负载平衡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鑫 陆林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讨论以边缘通信为特征的数据不规则问题并行计算的静态负载平衡策略。从图论的角度讨论了静态负载平衡问题,给出三个优化目标,即点集等分,最短通路和通信量最小。对于以边缘通信为特征的一般数值计算问题,论述了二维问题正方形划分总通... 讨论以边缘通信为特征的数据不规则问题并行计算的静态负载平衡策略。从图论的角度讨论了静态负载平衡问题,给出三个优化目标,即点集等分,最短通路和通信量最小。对于以边缘通信为特征的一般数值计算问题,论述了二维问题正方形划分总通信量最小、并行效率最高,三维问题立方体划分总通信量最小、并行效率最高的结论。基于以上结论和实际课题特点,提出一种一维优先的规则分块算法和基于自动重分块的不规则分块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实现简单,能够处理不同规模的数据不规则问题,达到较优的负载平衡和较高的通信效率,提高并行程序的整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不规则问题 并行计算 静态负载平衡 规则划分 自动重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代理技术的分布并行计算环境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永忠 郭中 +1 位作者 刘蓬晖 陈左宁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9-100,220,共3页
介绍了采用移动Agent技术构建分布式并行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技术,讨论了系统的构成,并给出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移动代理 分布并行计算 元组 目录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架构的网络入侵协同预警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佳 苏璞睿 符易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6期21-27,33,共8页
目前主流的网络预警系统普遍存在自适应性差和协同分析能力弱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大规模网络入侵协同预警技术,采用基于分布式哈希表的分布式报警消息存储和查询算法,利用树状对等覆盖网实现入侵关联分析的自适应任... 目前主流的网络预警系统普遍存在自适应性差和协同分析能力弱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大规模网络入侵协同预警技术,采用基于分布式哈希表的分布式报警消息存储和查询算法,利用树状对等覆盖网实现入侵关联分析的自适应任务调度。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技术实现报警聚合和关联分析,不仅能使网络预警系统架构具备较好的扩展性,并且可以缩短大规模网络入侵的预警反应时间,同时保证报警关联分析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入侵 协同预警 云计算 分布式调度 报警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系统面临的安全攻击及其防御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于颖超 丁琳 陈左宁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18,共9页
研究表明,几乎机器学习系统管道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遭遇数据污染攻击、对学习算法及依赖库的攻击、逃逸攻击、模型窃取及模型推理攻击等。这些攻击不仅会影响机器学习系统的学习过程,而且还可能影响模型的性能或使系统在特定输入下出现... 研究表明,几乎机器学习系统管道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遭遇数据污染攻击、对学习算法及依赖库的攻击、逃逸攻击、模型窃取及模型推理攻击等。这些攻击不仅会影响机器学习系统的学习过程,而且还可能影响模型的性能或使系统在特定输入下出现攻击者想要模型出现的错误,从而影响模型的精度。因此,理解机器学习算法和系统的安全性,并探索它们的安全改进方法越来越成为计算机安全和机器学习交叉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文章首先定义了机器学习系统管道,然后对管道上各点可能遭受的攻击及潜在的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数据污染 逃逸攻击 模型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网格预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鑫 陆林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6,30,共5页
论文主要讨论重叠网格预处理方法,并提出迷路算法应用于“挖洞”过程,为重叠网格预处理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挖洞”方法,算法复杂度低,实现简单,健壮性好;在多层次嵌套重叠方面,引入了重叠网格主从关系图有效解决多层次嵌套重叠带来的问... 论文主要讨论重叠网格预处理方法,并提出迷路算法应用于“挖洞”过程,为重叠网格预处理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挖洞”方法,算法复杂度低,实现简单,健壮性好;在多层次嵌套重叠方面,引入了重叠网格主从关系图有效解决多层次嵌套重叠带来的问题;在提高找重效率方面,建立基于网格的kd树加快了找重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大网格量、复杂重叠区域时该重叠网格预处理技术仍能得到较理想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路算法 重叠网格主从关系图 基于网格的KD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空反辐射导弹红外/被动微波复合导引头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秦玉亮 于涛 +2 位作者 邓彬 王宏强 黎湘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337,共5页
数据融合技术是多模复合导引头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技术。针对被动微波/红外复合导引头,通过分析武器系统对融合处理系统的要求,设计了数据融合处理的总体方案;提出了基于预测—观测差和预测—预测差的单导引头干扰判断和多导引头干扰判断... 数据融合技术是多模复合导引头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技术。针对被动微波/红外复合导引头,通过分析武器系统对融合处理系统的要求,设计了数据融合处理的总体方案;提出了基于预测—观测差和预测—预测差的单导引头干扰判断和多导引头干扰判断方法;最后针对导弹攻击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设计了数据融合策略。结合实测数据的实验,验证了干扰判断和融合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多模复合制导 数据融合 数据融合策略 宽带微波被动/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硅光子的片上光互连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钱磊 吴东 谢向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4-309,共6页
随着芯片半导体工艺的发展,芯片集成度不断提高,单个芯片上所能容纳的计算核心数越来越多,使得核心间的数据移动效率成为制约处理器芯片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光互连技术采用波导方式传输数据,信号传输的损耗低、速度快、延迟小,它通过... 随着芯片半导体工艺的发展,芯片集成度不断提高,单个芯片上所能容纳的计算核心数越来越多,使得核心间的数据移动效率成为制约处理器芯片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光互连技术采用波导方式传输数据,信号传输的损耗低、速度快、延迟小,它通过采用波分复用(WDM)技术可以达到很高的带宽密度,有助于解决片上通信的瓶颈问题。面向未来片上高性能互连的需求,深入分析了电互连技术的现状与局限性,研究并分析了基于硅光子的光互连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比了多种典型光互连架构的特点及优缺点,总结了未来硅光子互连技术需要解决的5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光互连 硅光子 互连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