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通信侦察的信号盲分离算法 被引量:7
1
作者 付卫红 杨小牛 +1 位作者 曾兴雯 刘乃安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4,共6页
以Kullback-Leibler散度为代价函数,基于相对梯度算法推导了在通信侦察中适用于通信信号盲分离的独立信源盲分离算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算法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只要源信号之间相互独立,则对任意载频、任何调制方式的通信信号,该算... 以Kullback-Leibler散度为代价函数,基于相对梯度算法推导了在通信侦察中适用于通信信号盲分离的独立信源盲分离算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算法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只要源信号之间相互独立,则对任意载频、任何调制方式的通信信号,该算法都能够根据观察到的混合信号有效地分离出源信号。在源信号并不完全独立的情况下,其分离性能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侦察 信号处理 盲源分离 独立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星构型设计与时差定位精度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文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1-706,共6页
三星时差定位是星载高精度无源定位的重要形式,需要深入研究三星编队构型设计来改善其高精度定位性能。从三星时差定位原理出发,推导了地理经纬度位置下的误差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最小定位误差均方差下的最佳构型数学表达式,并分析了不... 三星时差定位是星载高精度无源定位的重要形式,需要深入研究三星编队构型设计来改善其高精度定位性能。从三星时差定位原理出发,推导了地理经纬度位置下的误差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最小定位误差均方差下的最佳构型数学表达式,并分析了不同构型对误差均方差的敏感程度;讨论了在三星编队飞行中进行构型设计与保持的问题,并根据定位误差周期稳定性和一致性设计要求,基于轨道相对动力学方程,提出了一种卫星编队的设计;通过仿真研究表明,三星形成的三角形构型中,其两腰长对应地心角距低于约0.3°时或三角形趋于共线时定位性能敏感;固定腰长情况下等腰直角三角形星座构型具有最佳误差特性;提出的具体编队方案,在运行周期内具有定位误差小和误差特性的良好一致性,对工程设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时差定位 经纬度 误差均方差 构型 卫星编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无线电中带通信号的无盲区整带抽取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卫红 杨小牛 +1 位作者 曾兴雯 刘乃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068-1070,1088,共4页
研究了多速率信号处理中的内插和抽取技术。针对带通滤波器的非理想特性,采用单一抽取倍数抽取会产生抽取盲区的弊端,提出采用多个抽取倍数抽取的方法来实现带通信号的无盲区整带抽取,并从理论上推导了实现无盲区抽取时所需的抽取因子... 研究了多速率信号处理中的内插和抽取技术。针对带通滤波器的非理想特性,采用单一抽取倍数抽取会产生抽取盲区的弊端,提出采用多个抽取倍数抽取的方法来实现带通信号的无盲区整带抽取,并从理论上推导了实现无盲区抽取时所需的抽取因子的个数及大小,结果表明,只要采用D=f_s/(2B)个盲区抽取倍数D_m(m=0,1,…,D-1)和一个主抽取倍数D,就可实现对在(0,f_s/2)整个频带内带宽为B的信号的"无盲区"整带抽取,仿真结果验证了推导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取 内插 多速率信号处理 软件无线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ig Bee与GPRS的水产养殖环境无线监控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娜娜 周益明 +1 位作者 徐海圣 杨祥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8-110,共3页
针对目前国内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综合传感器技术、Zig 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GPRS通信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无线监控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可降低路由消耗,提高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远... 针对目前国内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综合传感器技术、Zig 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GPRS通信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无线监控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可降低路由消耗,提高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远程监控养殖环境现场,改进后的路由协议也更适用于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环境 Zig BEE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空间分解的多通道盲解卷积算法 被引量:9
5
作者 付卫红 杨小牛 +1 位作者 刘乃安 曾兴雯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30,共6页
针对卷积混合信号,提出了一种新的多通道盲解卷积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子空间分解方法,将信号卷积混合模型变换成线性混合模型,然后利用线性混合盲分离算法分离出源信号。该算法相对频域盲解卷积算法来说无需解决线性混合盲分离中存在的... 针对卷积混合信号,提出了一种新的多通道盲解卷积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子空间分解方法,将信号卷积混合模型变换成线性混合模型,然后利用线性混合盲分离算法分离出源信号。该算法相对频域盲解卷积算法来说无需解决线性混合盲分离中存在的幅度和排列顺序的模糊性问题,而且该算法不要求信号独立同分布,只要求各源信号统计独立即可。因此,该算法可以直接在中频对观察信号进行处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对不同频不同调制方式的通信信号进行盲解卷积,而且对同频同调制的通信信号,该算法同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信号处理 盲解卷积 子空间分解 多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步长最优化的EASI盲源分离算法 被引量:9
6
作者 付卫红 杨小牛 +1 位作者 刘乃安 曾兴雯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21,共4页
针对通信信号的盲分离问题,在EASI批处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步长最优化的EASI盲源分离算法(SO-EASI)。该算法基于最速下降法的思想来调整步长,因此该算法不论迭代步长的初始值如何选取,其收敛速度相对固定步长的迭代算法都有... 针对通信信号的盲分离问题,在EASI批处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步长最优化的EASI盲源分离算法(SO-EASI)。该算法基于最速下降法的思想来调整步长,因此该算法不论迭代步长的初始值如何选取,其收敛速度相对固定步长的迭代算法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对通信信号分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初始步长为0.02时,其算法的收敛速度比固定步长的EASI算法以及VS-EASI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通信信号处理 步长最优化 收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星测频测相位差无源定位 被引量:11
7
作者 陆安南 杨小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4-247,共4页
针对令人关注的减小单星无源定位误差问题,提出了按最小二乘准则将单星测量的辐射源到达频率和相位差进行组合定位的方法,给出了这种定位方法的误差表达式。在对计算机仿真数据与按理论公式计算的结果分析和比较后,提供了定位误差分布... 针对令人关注的减小单星无源定位误差问题,提出了按最小二乘准则将单星测量的辐射源到达频率和相位差进行组合定位的方法,给出了这种定位方法的误差表达式。在对计算机仿真数据与按理论公式计算的结果分析和比较后,提供了定位误差分布等值线和组合定位误差减小系数等值线分布图。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组合定位的误差比同样条件下测量单一参数定位的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定位 频率 相位差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复信号的盲源分离新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付卫红 杨小牛 +1 位作者 刘乃安 曾兴雯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6-720,共5页
针对复数字通信信号盲源分离中存在相位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盲分离算法,该算法将只适用于实信号的FastICA盲分离算法推广到复数字通信信号中,同时还可以消除同相和正交分量相互独立的复信号的相位模糊性.该算法不用考虑步长... 针对复数字通信信号盲源分离中存在相位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盲分离算法,该算法将只适用于实信号的FastICA盲分离算法推广到复数字通信信号中,同时还可以消除同相和正交分量相互独立的复信号的相位模糊性.该算法不用考虑步长的选择问题,不仅收敛速度快,而且具有与实FastICA算法一样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既可以分离不同载频的数字通信信号,也可以分离同载频的数字通信信号;既可以分离不同调制方式的数字通信信号,也可以分离相同调制方式的数字通信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数字通信 复信号 相位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梯度的鲁棒的盲源分离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付卫红 刘乃安 +1 位作者 杨小牛 曾兴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6-228,共3页
针对有噪环境中通信信号的盲分离问题,说明了在有噪环境中,对观察信号进行白化处理后得到的混合矩阵为正交矩阵,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正交分离矩阵的迭代公式。另外,为了消除噪声影响,改善算法的分离性能,根据噪声的概率密度模型,提出了... 针对有噪环境中通信信号的盲分离问题,说明了在有噪环境中,对观察信号进行白化处理后得到的混合矩阵为正交矩阵,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正交分离矩阵的迭代公式。另外,为了消除噪声影响,改善算法的分离性能,根据噪声的概率密度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该方法对分离信号进行迭代,从而得出鲁棒的盲源分离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分离算法相对著名的EASI算法,其性能有很大改善。在信噪比为20 dB时,本算法获得的干信比比EASI算法低1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信号处理 通信侦察 盲源分离 鲁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宽频圆极化H形缝耦合微带天线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军 王玉峰 周江昇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53-156,共4页
设计了一种具有较低背向辐射的宽频带圆极化口径耦合微带天线。在口径耦合单元的馈线上附加一对寄生微带线枝节来阻抗匹配,以实现宽频带;利用H形口径耦合,减小贴片单元的后向辐射,提高天线效率;用威尔金森功分器移相器,使得两口径耦合... 设计了一种具有较低背向辐射的宽频带圆极化口径耦合微带天线。在口径耦合单元的馈线上附加一对寄生微带线枝节来阻抗匹配,以实现宽频带;利用H形口径耦合,减小贴片单元的后向辐射,提高天线效率;用威尔金森功分器移相器,使得两口径耦合馈电端口的正交电场相位差90°,从而获得圆极化波辐射。对提出的天线进行仿真及优化设计,最终天线获得了42.8%的阻抗带宽(VSWR<2),在30%带宽内获得了良好的圆极化性能(轴比<2dB;特别在1200MHz~1540MHz带宽内,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具有6dBi以上的增益、20dB以上的前后比和交叉极化鉴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带 圆极化 微带天线 口径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阵列结构的盲分离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付卫红 杨小牛 +1 位作者 刘乃安 曾兴雯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8-171,共4页
为了进一步改善阵列信号处理中盲源分离算法的分离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阵列结构的盲分离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已有的盲源分离算法(EASI和FastICA算法)估计混合矩阵,根据估计出来的混合矩阵和均匀线阵的特点来重构混合矩阵,... 为了进一步改善阵列信号处理中盲源分离算法的分离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阵列结构的盲分离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已有的盲源分离算法(EASI和FastICA算法)估计混合矩阵,根据估计出来的混合矩阵和均匀线阵的特点来重构混合矩阵,对分离矩阵进行较正,达到改善算法分离性能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EASI-1算法的平均干信比比EASI算法低7.5 dB,FastICA-1算法的平均干信比比FastICA算法低4.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信号处理 盲源分离 均匀线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长基线组合二维角测向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安南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5-388,共4页
针对长基线相位干涉仪测量无线电辐射源来波方位和仰角可能出现的方向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正交长基线匹配解测向模糊的方法,并基于正确消除相位差模糊的充要条件建立了该方法正确解测向模糊的概率模型,推导了正确解测向模糊概率的解析... 针对长基线相位干涉仪测量无线电辐射源来波方位和仰角可能出现的方向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正交长基线匹配解测向模糊的方法,并基于正确消除相位差模糊的充要条件建立了该方法正确解测向模糊的概率模型,推导了正确解测向模糊概率的解析表达式。根据工程中常用的并行接收和时分接收处理方式建立了两种相位差测量误差模型,分别给出了该方法在这两种误差模型下正确解测向模糊的概率和测向误差公式,计算机仿真试验验证了其正确性。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表明,该测向方法具有较高的正确解测向模糊概率和测向精度,并且采用不同的接收处理方式对正确解测向模糊的概率和测向精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仪 测向 长基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型化缝隙圆极化印刷天线
13
作者 林鑫超 王玉峰 张光生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95-197,共3页
设计了一种小型化的方形缝隙圆极化(CP)平面印刷天线,该天线采用在方形缝隙的四个边上均加载尺寸相同的矩形缝隙,使其具有更低的谐振频率;在方形缝隙的任一个加载缝隙里插入与外围地相连的细金属带条以产生微扰,激励出一对相位差90°... 设计了一种小型化的方形缝隙圆极化(CP)平面印刷天线,该天线采用在方形缝隙的四个边上均加载尺寸相同的矩形缝隙,使其具有更低的谐振频率;在方形缝隙的任一个加载缝隙里插入与外围地相连的细金属带条以产生微扰,激励出一对相位差90°的差分正交简并模,从而辐射圆极化波。对天线模型进行了优化设计和实物加工,测试结果表明,缝隙加载后天线谐振频率降低了约10%,验证了该小型化措施的有效性;另外该天线在3%的带宽内轴比<3dB,具有良好的圆极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化 圆极化 缝隙天线 印刷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