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南文化世家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趋势 |
梅新林
陈玉兰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
2
|
历史追忆与现世沉迷:唐诗中的金陵与广陵--以江南城市文化圈为研究视阈 |
葛永海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
3
|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范式与方法(专题讨论):文化视野中的文学演变研究 |
梅新林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4
|
天津查氏水西庄雅集的江南文化特质 |
陈玉兰
项姝珍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5
|
浙东文化与元代西域人之华化——以迺贤的创作为讨论中心 |
邱江宁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
6
|
“言情以启蒙”的主题标举与文化超越——明清江南文学精神的一个考察维度 |
葛永海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7
|
明清江南商业世家之文化转型的动力机制 |
葛永海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
8
|
明清世情小说梦境插图的图像隐喻与文学功能 |
曾礼军
刘宇颂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浙东学派与浙西学派名实考辩 |
李圣华
张婷
|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外部知识搜寻、控制机制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基于NCA与SEM的混合方法 |
王长峰
|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1
|
异质之美:上林湖新出瓷墓志生成的地域因缘及其文化内涵 |
孟国栋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
12
|
清代浙北平原的海洋灾害及其社会影响——以海宁为中心的考察 |
郑微微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
13
|
近十年元代诗文研究述要 |
邱江宁
唐云芝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14
|
元现代视野中传统文化的复魅——以《刀兵过》中的王克笙、王明鹤父子形象为例 |
王洪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15
|
查慎行与明遗民社会——关于“明遗民二代”文化心态的典型解析 |
李圣华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16
|
关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学理的思考 |
梅新林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7
|
清代江南女诗人群体及其主要特征 |
付建舟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8
|
古代江南生态乌托邦及其实践 |
吴海庆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9
|
俄语世界的李渔作品翻译和研究 |
高玉海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20
|
近代报人小说家群体的代际兴替与时代特征——以上海活动中心为例 |
曾礼军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