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3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科学中拉曼光谱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涛 李军科 +1 位作者 刘柱 袁士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563-10565,共3页
仪器的发展使得拉曼光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微观结构变化的灵敏性、样品的非破坏性、使用的样品量较小及其高分辨率等都是选择拉曼光谱作为分析手段的主要原因。综述了拉曼光谱在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蛋白质 脂类 碳水化合物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相脂肪酶催化合成技术在食品及相关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晓鸣 周健 +2 位作者 刘巧瑜 倪婉星 冯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对有机相脂肪酶催化合成技术的研究及其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精细化工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表明有机相脂肪酶催化合成技术具有直接利用底物、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选择性高、产品容易分离纯化、产品具有绿色环保概念等优点。
关键词 脂肪酶催化合成 有机相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栅栏技术在即食南美白对虾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林进 杨瑞金 +1 位作者 张文斌 华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51,共7页
为获得货架期在3个月以上的25℃保藏的高水分即食南美白对虾食品,文中利用栅栏技术南美白对虾即食食品的加工工艺,设置控制水分活度、浸泡乙醇、调节pH值、降低氧化还原值、热杀菌等保质栅栏因子。在整个常温保藏过程中,产品的菌落总数... 为获得货架期在3个月以上的25℃保藏的高水分即食南美白对虾食品,文中利用栅栏技术南美白对虾即食食品的加工工艺,设置控制水分活度、浸泡乙醇、调节pH值、降低氧化还原值、热杀菌等保质栅栏因子。在整个常温保藏过程中,产品的菌落总数未超过相关标准,虽然感官评分出现下滑的趋势,但可被大多数人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即食食品 加工工艺 栅栏技术 保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干燥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4
作者 张慜 张鹏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阐述了各种干燥方法的技术特点,介绍了微波干燥、红外线辐射干燥、冲击干燥、渗透干燥、卤素干燥、流化床干燥以及冷冻干燥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这些技术在食品干燥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食品干燥 新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唐亚丽 卢立新 赵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4-168,共5页
从食品营养与安全角度出发,介绍生物芯片的原理及分类,着重讨论此类技术在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有害物质分析及食品营养与疾病机理方面的研究,旨在为食品工业与高新检测技术的进一步结合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 生物芯片 营养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在食品痕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汤凯洁 汤坚 顾小红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制备对特定目标分子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选择性分子识别材料的新兴仿生技术,该技术在近几年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关注。作者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原理、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痕量分析中的应用,最新的进展...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制备对特定目标分子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选择性分子识别材料的新兴仿生技术,该技术在近几年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关注。作者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原理、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痕量分析中的应用,最新的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痕量分析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调包装技术延长烘焙食品货架期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周美玲 邹奇波 +1 位作者 黄卫宁 RAYAS-DUARTE Patricia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99-604,共6页
大气中的氧气和需氧微生物腐败是限制烘焙食品等食品货架期的两个主要因素。调整包装内的气氛如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的比例(气调包装)可使这些食品货架期显著延长。本文在简述各种气调包装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充气包... 大气中的氧气和需氧微生物腐败是限制烘焙食品等食品货架期的两个主要因素。调整包装内的气氛如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的比例(气调包装)可使这些食品货架期显著延长。本文在简述各种气调包装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充气包装、吸氧剂包装、乙醇蒸汽发生剂包装等在延长烘焙食品货架期中的应用。讨论了各种方法用于延长烘焙食品货架期的优点并对纳米技术在气调包装材料上的应用等前景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焙食品 货架期 气调包装 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糕团类食品防腐保鲜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辛 周惠明 钱海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14,共3页
本试验以传统糕团为研究对象,研制能够显著延长糕团保鲜期的复配型防腐剂。试验了五种防腐剂在传统糕团食品中的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将尼泊金复合酯和双乙酸钠复配使用,可以显著提高传统糕团食品的保鲜期,又不影响其食用品质。
关键词 糕团 防腐剂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微波冻干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玉川 张慜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冻干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的营养成分,在我国食品干燥行业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由于冻干技术存在干燥周期长、能耗大、成本高等缺点,目前我国冻干食品以出口为主。微波具有内热源特性,采用微波高效加热技术与传统冻干技术相结合而... 冻干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的营养成分,在我国食品干燥行业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由于冻干技术存在干燥周期长、能耗大、成本高等缺点,目前我国冻干食品以出口为主。微波具有内热源特性,采用微波高效加热技术与传统冻干技术相结合而发展的微波冻干技术从上世纪中期已受到国外学者与企业界广泛关注。但是,微波冻干存在非常明显的不均匀与低压气体放电现象,这一关键技术问题一直以来制约其商业化应用。近些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学科领域的交叉、相互渗透,为微波冻干关键技术的研究、装备开发及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技术及经济支撑,微波冻干技术、理论得到不断完善。综述了国内外微波干燥技术在高效、节能、均匀及装备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微波冻干 均匀干燥 装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压强控制的浸渍技术在食品业的应用
10
作者 徐学明 杨哪 +3 位作者 金亚美 马倩 赵娟娟 金征宇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1-569,共9页
综述了国内外基于环境压强控制的快速浸渍技术的关键因素,包括压强、多孔状材料特性、浸渍液浓度和压强保持时间,介绍了各加工因素的特点,同时介绍了快速浸渍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研究方向,包括动物和植物原料,以及禽蛋类产品快速盐... 综述了国内外基于环境压强控制的快速浸渍技术的关键因素,包括压强、多孔状材料特性、浸渍液浓度和压强保持时间,介绍了各加工因素的特点,同时介绍了快速浸渍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研究方向,包括动物和植物原料,以及禽蛋类产品快速盐渍加工,果蔬类产品的营养强化、益生菌富集、抗氧化褐变、涂膜等功能化快速加工。控制浸渍体系环境压强是实现目标溶质快速渗入到多孔状的农产品组织内部的主要手段,对于腌渍食品的快速加工及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压强 农产品 腌渍 功能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面团发酵技术在中式食品中的应用Ⅰ.海藻糖影响包子类冷冻面团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若诗 黄立群 +3 位作者 张峦 王凤 黄卫宁 RAYAS-DUARTE Patricia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1-25,共5页
主要应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研究含有海藻糖的冷冻面团包子(PFFD)和非冷冻面团包子(PFD)以及不含海藻糖非冷冻面团包子(对照)的面皮部分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考察海藻糖和冷冻对包子面皮部分风味的影... 主要应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研究含有海藻糖的冷冻面团包子(PFFD)和非冷冻面团包子(PFD)以及不含海藻糖非冷冻面团包子(对照)的面皮部分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考察海藻糖和冷冻对包子面皮部分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子面皮中共含有7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醇类、烯类、醛类、芳香族和杂环化合物。同时存在于三种包子面皮中的化合物共24种,占样品总风味物质含量的79%~90%,其中含量最多的三种物质为乙醇、己醛和3-甲基-1-丁醇。引入海藻糖的样品含一些独有风味物质,主要是芳杂环类和醛类化合物,如乙苯、苯甲醛和2-癸烯醛。冷冻对包子面皮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有很大影响,冻藏35d后包子面皮中乙醇和3-甲基-1-丁醇含量显著提高,而己醛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子冷冻面团 海藻糖 挥发性风味物质 SPME/GC-MS 冻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面团发酵技术在中式食品中的应用 Ⅱ.冰结构蛋白对鲜酵母及包子类冷冻面团流变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士贤 黄卫宁 +4 位作者 王宏兹 堵国成 廖祥儒 贾春利 RAYAS-DUAR TE Patricia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7-21,共5页
应用 F3 流变发酵仪和动态流变仪研究冰结构蛋白(ISP)对冻藏 0、1、2、3、4 周鲜酵母发酵特性和冷冻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延长,所有酵母样品发酵过程中气体释放曲线最大高度H′m、产生CO2 气体总体积V总及... 应用 F3 流变发酵仪和动态流变仪研究冰结构蛋白(ISP)对冻藏 0、1、2、3、4 周鲜酵母发酵特性和冷冻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延长,所有酵母样品发酵过程中气体释放曲线最大高度H′m、产生CO2 气体总体积V总及面团最大膨胀高度Hm 均逐渐降低,冷冻面团的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 〞)逐渐下降,冷冻面团包子比容显著减小。引入冰结构蛋白(ISP)后,冻藏时间相同时,酵母发酵过程中的 H′m、V 总及Hm 均有所增大,G′和 G 〞下降趋势减缓,冷冻面团包子比容明显大于空白组,说明ISP 能够抑制冻藏过程中冰晶的形成和重结晶,减弱冰晶对酵母及面筋蛋白质网络结构的破坏,同时也说明ISP 能够增强面筋蛋白质网络结构的强度,提高面筋蛋白质对冰晶破坏的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结构蛋白 鲜酵母 包子冷冻面团 发酵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烤、蒸煮和微波加热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科瑜 杨宏旭 +3 位作者 王超英 阮华平 陈东坡 周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25-330,共6页
烘烤、蒸煮和微波加热技术作为食品工业及家庭烹饪中的主要加热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而动物源性食品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又是人们日常膳食的必需。因此,本文综述了这三种加热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及其在动物源性食品干燥、杀菌和烹饪... 烘烤、蒸煮和微波加热技术作为食品工业及家庭烹饪中的主要加热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而动物源性食品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又是人们日常膳食的必需。因此,本文综述了这三种加热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及其在动物源性食品干燥、杀菌和烹饪中的应用,同时重点阐述了烘烤、蒸煮和微波烹饪处理对动物源性食品营养组分、食用品质及安全性的影响,为加热技术在食品工业及家庭烹饪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烤 蒸煮 微波 动物源性食品 原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芳香族氨基酸的分离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鲁晨辉 张毅 +2 位作者 苏宇杰 王文龙 冯永巍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86-693,共8页
苯丙酮尿症等代谢病患者因基因缺陷无法正常代谢食物中的芳香族氨基酸(aromatic amino acids,AAA),常规饮食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生理损伤,低AAA肽是其重要的蛋白质等同物来源。AAA分离分析技术对低AAA肽的制备和检测至关重要。该领域研究... 苯丙酮尿症等代谢病患者因基因缺陷无法正常代谢食物中的芳香族氨基酸(aromatic amino acids,AAA),常规饮食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生理损伤,低AAA肽是其重要的蛋白质等同物来源。AAA分离分析技术对低AAA肽的制备和检测至关重要。该领域研究者探索了多种高效的吸附、分离材料,从复杂的蛋白质水解液中选择性吸附脱除AAA以制备符合特定氨基酸限量的低AAA肽类食品,或者建立对AAA特异性提取富集的分离分析策略。该文分析了AAA的结构特点与理化性质,总结了近年来基于活性炭、树脂等吸附材料脱除AAA的技术进展,并从样品前处理、手性分离和吸附-传感3个维度综述了二维纳米材料、分子印迹、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等材料在AAA分离分析中的应用。通过探讨各类技术的优缺点,为AAA吸附脱除和分离分析技术的进步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族氨基酸 吸附 脱除 分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油炸技术及其在淀粉基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香存 陈龙 金征宇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共9页
油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加工方式,油炸食品因其独特的色香味受到消费者喜爱。淀粉基食品是油炸食品常用原料,薯条、油条、方便面等淀粉基油炸食品均为餐桌上的常见美食。但油炸过程可能会产生丙烯酰胺等危害物质,过量食用油炸食品会导致... 油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加工方式,油炸食品因其独特的色香味受到消费者喜爱。淀粉基食品是油炸食品常用原料,薯条、油条、方便面等淀粉基油炸食品均为餐桌上的常见美食。但油炸过程可能会产生丙烯酰胺等危害物质,过量食用油炸食品会导致超重、肥胖和其他慢性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利。因此,人们开发了新型油炸技术来提高油炸食品品质,真空油炸就是其中较为成熟的一种。作者重点介绍了真空油炸技术的原理、优点及与其他技术的联用,详细阐述了真空油炸技术对淀粉特性的影响及其在淀粉基食品中的应用,以期为真空油炸淀粉基食品的研发提供参考,生产出更健康的淀粉基油炸食品,减少饮食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油炸 淀粉基食品 淀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微波加热杀菌动力学描述模型的选择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杭锋 陈卫 +4 位作者 陈帅 龚广予 王荫榆 张灏 郭本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52,共4页
该文基于微波加热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数减少的对数周期变化,选取SWeibull、Slogistic和Dose-response 3种数学模型来拟合微波杀菌的动力学过程,以精确因子、偏差因子、均方差和决定系数作为模型拟合度优劣的... 该文基于微波加热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数减少的对数周期变化,选取SWeibull、Slogistic和Dose-response 3种数学模型来拟合微波杀菌的动力学过程,以精确因子、偏差因子、均方差和决定系数作为模型拟合度优劣的评判指标。数据分析结果表明,Slogistic模型的拟合度较其他两个模型的拟合度更好,更适于描述微波加热杀菌的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SWeibull模型 Slogistic模型 Dose-respons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生物制造过程中生物胺的形成与消除 被引量:38
17
作者 冯婷婷 方芳 +2 位作者 杨娟 陈坚 堵国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60-366,共7页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质量含氮有机化合物,食品中的生物胺主要由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对氨基酸进行脱羧作用而形成。发酵食品和发酵酒精饮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菌株或环境微生物,常因具有氨基酸脱羧酶活性而造成产品中生物胺的...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质量含氮有机化合物,食品中的生物胺主要由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对氨基酸进行脱羧作用而形成。发酵食品和发酵酒精饮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菌株或环境微生物,常因具有氨基酸脱羧酶活性而造成产品中生物胺的积累。生物体内适量的生物胺可促进正常生理活动,而过量的生物胺会导致生物体产生不良反应。减少发酵产品中的生物胺含量,可以从控制原料、产生物胺微生物的代谢和酶法降解三方面入手。酶法降解生物胺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从调节生物胺产生菌的代谢方面开辟新的途径来消除发酵产品中的生物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 发酵食品 酒精饮料 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及微波复热条件对预油炸面拖食品脆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卫 范大明 +3 位作者 赵建新 余明洁 潘薇娜 张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4-97,共4页
利用微波工作站实时测定预油炸冷冻面拖食品在冷冻和微波复热过程中内部温度的变化,研究了不同冷冻方式、冷冻速率、冻藏温度及微波复热参数条件对产品脆性的影响。对微波预油炸面拖食品微波复热过程中功率和时间对产品脆性的影响也进... 利用微波工作站实时测定预油炸冷冻面拖食品在冷冻和微波复热过程中内部温度的变化,研究了不同冷冻方式、冷冻速率、冻藏温度及微波复热参数条件对产品脆性的影响。对微波预油炸面拖食品微波复热过程中功率和时间对产品脆性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冷冻速率和冷藏温度与产品脆性存在正相关,相同温度下强制通风冷冻的产品脆性高,强制通风样品的超微结构较自然降温样品平整致密,水分阻隔性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 面拖食品 冷冻条件 冷藏条件 微波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基食品乳化剂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方芳 顾正彪 +2 位作者 洪雁 李兆丰 程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淀粉基食品乳化剂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及配伍性好等优点,在食品工业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常用的6种淀粉基食品乳化剂(羧甲基淀粉、羟丙基淀粉、醋酸酯淀粉、淀粉磷酸酯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以及β-环糊精)的两亲性、稳... 淀粉基食品乳化剂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及配伍性好等优点,在食品工业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常用的6种淀粉基食品乳化剂(羧甲基淀粉、羟丙基淀粉、醋酸酯淀粉、淀粉磷酸酯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以及β-环糊精)的两亲性、稳定性、表面活性、溶解性等与乳化性能相关的理化性质及其在米面制品、冷冻食品以及饮料中的应用,并从制备条件、性质、食用安全性和成本等方面分析了它们在制备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淀粉基乳化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基食品乳化剂 乳化性质 米面制品 冷冻食品 饮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材料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腾飞 杨代凤 +2 位作者 毛健 章雪明 虞锐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699-3725,共27页
食品中有害因子的快速高效检测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碳材料,以其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吸附性强、易于化学修饰等诸多优良性质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简述了碳纳米... 食品中有害因子的快速高效检测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碳材料,以其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吸附性强、易于化学修饰等诸多优良性质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简述了碳纳米管的类型、制备和表征方法,分析了食品中有害因子的种类及其来源,论述了碳纳米管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和毒素、食品添加剂等食品有害因子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碳纳米管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的发展方向。指出将碳纳米管用于食品安全分析极大地促进了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和技术向高灵敏度、低成本、高效率、快速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碳纳米管 制备 表征 食品安全 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