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茶籽油的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兰念念 刘睿杰 +2 位作者 常明 金青哲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4-88,共5页
以5种油茶籽油为实验对象,对其脂肪酸组成、微量营养成分(生育酚、多酚、角鲨烯、植物甾醇)进行检测,并采用LPS诱导的第四代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建立细胞炎症模型,研究不同油茶籽油甲醇提取物对细胞炎症因子一氧化氮表达水平... 以5种油茶籽油为实验对象,对其脂肪酸组成、微量营养成分(生育酚、多酚、角鲨烯、植物甾醇)进行检测,并采用LPS诱导的第四代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建立细胞炎症模型,研究不同油茶籽油甲醇提取物对细胞炎症因子一氧化氮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模型组,1 mg/m L的油茶籽油甲醇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一氧化氮的生成(P<0.01),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中的多酚和角鲨烯对抗炎活性有显著影响,多酚的影响尤为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微量营养成分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生育酚、γ-谷维素及植物甾醇在乙酸乙酯介质中清除自由基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莉莎 倪菁潞 +3 位作者 刘睿杰 常明 金青哲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4-108,130,共6页
利用Bliss模型,研究不同含量复配的3种脂质伴随物α-生育酚、γ-谷维素和植物甾醇在乙酸乙酯非极性介质中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相互作用类型,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初步阐释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3种脂质伴随物单独清除DPPH自由基能... 利用Bliss模型,研究不同含量复配的3种脂质伴随物α-生育酚、γ-谷维素和植物甾醇在乙酸乙酯非极性介质中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相互作用类型,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初步阐释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3种脂质伴随物单独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强弱为α-生育酚>γ-谷维素>植物甾醇;3种脂质伴随物两两复配后清除DPPH自由基主要呈现拮抗作用。动力学研究发现,非极性介质复配体系清除DPPH自由基的反应速率快慢由体系中主抗氧化剂决定;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复配脂质伴随物光谱,发现羟基右移,推测氢键的形成可能是导致3种脂质伴随物在乙酸乙酯中产生拮抗作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生育酚 γ-谷维素 植物甾醇 脂质伴随物 清除自由基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炼工艺对椰子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程敏 塔巍 +4 位作者 刘睿杰 郑立友 常明 金青哲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共5页
研究了精炼工艺对椰子油品质的影响。分析了毛椰油、碱炼油、脱色油、脱臭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甘油酯组成和脂肪伴随物(甾醇、生育酚、多酚)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精炼工艺使椰子油的酸值、过氧化值显著降低,脂肪酸和甘油酯组成无显... 研究了精炼工艺对椰子油品质的影响。分析了毛椰油、碱炼油、脱色油、脱臭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甘油酯组成和脂肪伴随物(甾醇、生育酚、多酚)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精炼工艺使椰子油的酸值、过氧化值显著降低,脂肪酸和甘油酯组成无显著变化;总甾醇、总生育酚和多酚含量显著降低,损失率分别为63.77%、68.03%、71.20%。综上表明,精炼能够显著影响油脂品质,需注重油脂适度加工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油脂精炼 品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