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癌根治术后严重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9
1
作者 史益凡 沈晓明 +3 位作者 杨增辉 夏李 许炳华 鲍传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6-425,共10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综合并发症指数(CCI)≥26.2分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动态网页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1月-2022年4月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入院时间分为主要队...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综合并发症指数(CCI)≥26.2分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动态网页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1月-2022年4月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入院时间分为主要队列(2020年11月-2021年10月,n=438)与验证队列(2021年11月-2022年4月,n=196)。根据CCI计算器(http://www.assessurgery.com)得出所有患者的CCI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肠癌患者术后CCI≥26.2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C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获益,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主要队列438例患者中,63例(14.4%)术后CCI≥26.2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662,95%CI 1.341~5.285,P=0.005)、低第3腰椎旁骨骼肌指数(L3MI)(OR=4.572,95%CI 2.435~8.583,P<0.001)、NRS2002评分≥3分(OR=4.281,95%CI 2.304~7.952,P<0.001)和术前伴有肠梗阻(OR=3.785,95%CI 1.971~7.268,P<0.001)是结肠癌患者术后CCI≥26.2分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静态及网页版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https://jndxfsyywcwksyf.shinyapps.io/DynNomCCI/)。列线图模型的C指数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2和0.787;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内部验证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C指数=0.722,AUC=0.795)和预测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临床获益和应用价值。结论基于4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动态列线图模型能够便捷、可靠地预测结肠癌术后CCI≥26.2分的概率,有助于优化术前评估体系,制定精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综合并发症指数 骨骼肌指数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手术前后外周血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变化对结肠癌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智惠 吴平 高敏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59-1264,1278,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及术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与白蛋白比值(LDH/albumin ratio,LAR)的动态变化对结肠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34例结肠癌患... 目的:探讨术前及术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与白蛋白比值(LDH/albumin ratio,LAR)的动态变化对结肠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34例结肠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性别、年龄、TNM分期等,计算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以内的LAR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利用生存分析中的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根据术前LAR和术后LAR各自的最佳截断值,将134例患者分别分为术前高LAR组和术前低LAR组,术后高LAR组和术后低LAR组。术前高LAR组、术前低LAR组的患者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分别为42.9%和84.9%,5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为45.5%和82.6%;术后高LAR组、术后低LAR组的患者5年OS率分别为62.5%和81.9%,5年PFS率分别为70.0%和77.3%。将术前、术后LAR联合分析,134例患者进一步分为3个组,分别为LAR1组(术前和术后LAR均高)、LAR2组(术前或术后LAR高)、LAR3组(术前和术后LAR均低)。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LAR1组、LAR2组、LAR3组患者5年OS率分别为33.3%、78.1%、8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与患者OS、PFS显著相关(P<0.01),临床分期与患者PFS显著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术前LAR和术后LAR动态变化有助于判断结肠癌的预后,术前和术后LAR两者均高是结肠癌患者OS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 生存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ZNF692是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
3
作者 高其忠 刘芬 +1 位作者 高翔 葛晓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47-1750,共4页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692(Zinc finger protein 692,ZNF692)是否可以作为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91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ZNF692的表达水平。结果:ZNF69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ZN...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692(Zinc finger protein 692,ZNF692)是否可以作为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91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ZNF692的表达水平。结果:ZNF69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ZNF692高表达患者与ZNF692低表达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NF692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低于ZNF692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ZNF692高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期(30.1个月)短于ZNF692低表达患者(42.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ox多因素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ZNF692可以作为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高表达ZNF692是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F692 胃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骨骼肌的影响及SCFAs介导“肠-肌轴”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史益凡 王新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9-854,共6页
肠道微生物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分解代谢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效应分子,调节宿主各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如肝、肺、脑等。骨骼肌被认为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对机体自主运动、姿势维持和代谢稳态至关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 肠道微生物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分解代谢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效应分子,调节宿主各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如肝、肺、脑等。骨骼肌被认为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对机体自主运动、姿势维持和代谢稳态至关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骨骼肌与肠道菌群之间的重要生物学联系,认为肌肉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肠道菌群的数量及结构,创新性提出"肠-肌轴"理论。该文综述肠道菌群对骨骼肌的影响及短链脂肪酸(SCFAs)介导"肠-肌轴"的机制研究进展,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基于肠道菌群干预改善肌肉功能和体能表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短链脂肪酸 骨骼肌功能 肠-肌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样蛋白1的表达及其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鋆泽 戴未来 +2 位作者 尹志斌 李志钢 杨增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2期40-44,共5页
目的探究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样蛋白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like protein 1,FG-FRL-1)的表达及与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拟行根... 目的探究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样蛋白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like protein 1,FG-FRL-1)的表达及与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拟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对比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癌组织≥5cm)FGFRL-1 mRNA表达水平。随访3年(3例失访),统计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情况,并依据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36例)和未复发转移组(53例)。对比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胃癌组织中FGFRL-1 mRNA表达水平对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胃癌组织FGFRL-1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根治术后3年复发转移发生率为40.45%。复发转移组临床分期Ⅲ期占比、低分化占比、肿瘤直径及癌组织中FGFRL-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癌组织中FGFRL-1 mRNA均为胃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OR=2.807、3.330,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FGFRL-1 mRNA表达水平预测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的最佳截断点为1.21,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72.22%、75.47%、0.714。结论胃癌组织中FGFRL-1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且其与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评估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样蛋白1 胃癌根治 复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