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对急诊科实习护士业务技能及实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文娟 夏瑜青 王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3期130-132,共3页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急诊科实习护士业务技能及实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科实习护士7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报到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名。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带教,对照组实施传统模式带教,观察2组护士带教前后业务...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急诊科实习护士业务技能及实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科实习护士7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报到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名。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带教,对照组实施传统模式带教,观察2组护士带教前后业务技能和实习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实习后,观察组实习护士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评分分别为(92.24±4.12)分和(87.96±5.32)分,显著高于实习前和对照组实习后(P<0.05)。观察组实习优良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提高急诊科实习护士专业护理技能和实习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急诊科 实习护士 业务技能 实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制分层管理对急诊观察室护理效率及护理纠纷的改善作用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邵芳 徐焕畅 陈安琪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4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责任制分层管理对急诊观察室护理效率及护理纠纷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3年11月急诊观察室实施责任制分层管理前7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12月—2014年5月急诊观察室实施责任制分层管理后7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2组... 目的探讨责任制分层管理对急诊观察室护理效率及护理纠纷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3年11月急诊观察室实施责任制分层管理前7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12月—2014年5月急诊观察室实施责任制分层管理后7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2组护理质量、护理差错率和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入院评估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良好率、基础护理落实良好率、危重患者护理落实良好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生活护理落实良好率、护理病历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责任制分层管理能提高急症观察室护理效率,降低护理差错发生,促进医护关系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制分层管理 护理效率 护理纠纷 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实施对急诊、病房护士工作交接质量的改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治萍 李青玲 周蓓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QCC)实施对急诊、病房护士工作交接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QCC实施前急诊室收治6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选取QCC实施后急诊室收治的患者6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流程进行急诊、病房护士工作交接;观...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QCC)实施对急诊、病房护士工作交接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QCC实施前急诊室收治6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选取QCC实施后急诊室收治的患者6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流程进行急诊、病房护士工作交接;观察组则在QCC下进行相关工作的交接。观察2组患者急诊、病房转运、交接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诊、病房护士工作交接过程中,项目漏交接、交接流程错误、语言表达不清、患者身份信息不明、管路固定不规范、管路标志模糊或无标识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的实施对改善急诊、病房护士工作交接质量有良好作用,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急诊 护士 工作交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及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苏静 支勇权 来锦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急诊科收治的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急诊护理路径救治,观察组患者采用经优化的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救治。观察2组患者临床结...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急诊科收治的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急诊护理路径救治,观察组患者采用经优化的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救治。观察2组患者临床结局并记录2组护理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环境的舒适度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环境的舒适度评分(2.56±7.17)、(73.54±6.62)、(75.69±5.43)、(85.47±5.4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治疗时间短,48 h内病死率、总病死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均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路径 脑卒中 临床结局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翟飞飞 陈莉莉 周丽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3期108-110,共3页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观察干预前后...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观察干预前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干预7 d后,观察组SAS、SDS、SCL-90、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况与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负性情绪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抗凝联合溶栓干预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6
6
作者 章雪 郑颖 杨君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3期113-115,共3页
目的总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抗凝联合溶栓干预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选取76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抗凝联合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 目的总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抗凝联合溶栓干预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选取76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抗凝联合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溶栓再通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治疗期间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溶栓再通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皮下血肿发生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STEMI患者抗凝联合溶栓干预的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急诊救治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患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抗凝 溶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下肢急性缺血性疾病患者溶栓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琴 吴立新 徐勤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4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下肢急性缺血性疾病患者溶栓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下肢急性缺血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2组患者均接受规范化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下肢急性缺血性疾病患者溶栓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下肢急性缺血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2组患者均接受规范化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情况,记录2组下肢周径好转时间、皮肤色泽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及再灌注损伤、肾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肌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全体患者均保肢成功,无死亡病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62%(29/32)和93.75%(30/3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周径好转时间、皮肤色泽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再灌注损伤及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下肢急性缺血性疾病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改善,缩短病程,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安全性,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下肢急性缺血性疾病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华敏 荣燕 李晓燕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3期111-112,115,共3页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评管圈活动小组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管理。比较2组康复管理前后患者康复效果及并发...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评管圈活动小组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管理。比较2组康复管理前后患者康复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2、4周后Barthel指数(B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康复训练前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误吸、偏瘫、跌倒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康复训练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品管圈 康复训练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输液室静滴药物所致疼痛的护理配合
9
作者 黄忞斐 杨君 冯婷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3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对输液室静滴药物的心肌梗死(AMI)患者给予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AMI患者,治疗静滴药物均为1,6-二磷酸果糖1,6-FDP。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用药说明、体征观察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研究对输液室静滴药物的心肌梗死(AMI)患者给予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AMI患者,治疗静滴药物均为1,6-二磷酸果糖1,6-FDP。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用药说明、体征观察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途径疼痛护理。比较2组护理对患者疼痛的影响及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滴后疼痛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为7.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结论多途径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输液室AMI患者静滴药物的疼痛感,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二磷酸果糖 静滴 疼痛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旋 成洲 徐坚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0期131-132,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地佐辛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效果。方法 :将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4例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2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地佐辛联合间苯三酚进行治疗,为对照... 目的 :探讨用地佐辛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效果。方法 :将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4例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2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地佐辛联合间苯三酚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曲马多联合盐酸山莨菪碱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用药30min后的治疗效果及其接受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用药30min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接受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 <0.05)。结论 :用地佐辛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效果显著,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间苯三酚 肾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