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3K/Akt/Sirt1信号通路介导硫化氢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胡明珠 周波 +4 位作者 盛琼 杜斌 陈俊良 庞庆丰 季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PI3K/Akt/Sirt1信号通路是否参与硫化氢(H_2S)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I/R损伤模型,平衡灌注20 min后,全心停灌30 min,复灌60 min。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2);空... 目的探讨PI3K/Akt/Sirt1信号通路是否参与硫化氢(H_2S)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I/R损伤模型,平衡灌注20 min后,全心停灌30 min,复灌60 min。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2);空白组(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H_2S后处理组(H_2S组)、抑制剂LY294002组(LY组)、H_2S后处理+抑制剂组(H_2S+LY组)。统计平衡末及再灌注末的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_(max))和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_(max));TT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irt1和PGC-1α的mRNA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总的Sirt1和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Sirt1的细胞分布情况。结果各组间的心功能指标在平衡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60min,H_2S组与I/R组相比,心功能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26.9±4.9)%vs(48.9±5.6)%(P<0.05);Sirt1和PGC-1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irt1的细胞核阳性表达指数增加(P<0.05)。LY294002逆转了H_2S后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效应,使H_2S后处理+抑制剂组心功能指标、Sirt1和PGC-1α的表达及Sirt1的细胞核阳性表达指数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增加。结论PI3K/Akt/Sirt1信号通路参与了H_2S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硫化氢 后处理 PI3K/AKT SIRT1 PGC-1α 心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和七氟醚改善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比较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继如 陈敏 +2 位作者 王志强 董楠 俞卫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右美托咪定和七氟醚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的效应。方法选择择期合并冠心病的腔镜下胸腹部手术患者135例,男90例,女45例,年龄45~82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 目的观察和比较右美托咪定和七氟醚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的效应。方法选择择期合并冠心病的腔镜下胸腹部手术患者135例,男90例,女45例,年龄45~82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45例。采用依托咪酯0.2mg/kg、丙泊酚0.5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0.3mg/kg和芬太尼5.0~6.0μg/kg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D组诱导前10min开始至手术结束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S组从麻醉诱导后开始持续吸入七氟醚至手术结束前30min停用。记录术中和术后72h内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C组心肌缺血的发生率[12例(26.7%)]明显高于D组[3例(6.7%)]和S组[4例(8.9%)](P<0.05);术后72h内C组、D组和S组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例(13.3%)、4例(8.9%)和4例(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和七氟醚均能通过改善心肌血氧供需平衡,降低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七氟醚 冠心病 非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检验危急值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 被引量:24
3
作者 胡瑜 周桓 +3 位作者 任峰 陈小南 陈敏 樊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52,共2页
目的运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医院信息发布系统(IDS)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构建医学检验危急值的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强化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力。方法通过对LIS、IDS和HIS进行功能整合,形成检验危急值甄别、确认、发布、接... 目的运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医院信息发布系统(IDS)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构建医学检验危急值的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强化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力。方法通过对LIS、IDS和HIS进行功能整合,形成检验危急值甄别、确认、发布、接收和反馈流程,并就相关节点进行监控。结果医学检验危急值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提升了发布和接收危急值的质量和效率。结论医学检验危急值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提高了危急值的临床价值,解决了危急值的管理流程,有利于缺陷分析和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系统 检验危急值 发布 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的舒适化心理护理 被引量:55
4
作者 周春香 唐静华 +1 位作者 叶惠芳 卢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究舒适化心理护理对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心理、生理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舒适化心理护... 目的探究舒适化心理护理对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心理、生理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舒适化心理护理,包括冥想式情感安抚、肢体抚触式干预、情感交互式沟通。测评两组干预前24h以及干预后第7天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心率、血压、PaCO2、PaO2和呼吸频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值、PaCO2、PaO2、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均P<0.01。结论对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引入基于心理舒适化理念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利于心率、血压及呼吸的平稳,且对其肺功能改善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舒适化心理护理 冥想 肢体抚触 焦虑 抑郁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FoxO3a/Bim信号通路介导硫化氢后处理对缺氧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波 钱坤 +1 位作者 胡明珠 季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71-976,共6页
目的探讨硫氢化钠(Na HS)后处理是否通过PI3K/Akt/Fox O3a/Bim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凋亡发挥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作用。方法 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氧3 h/复氧6 h,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Control组)、... 目的探讨硫氢化钠(Na HS)后处理是否通过PI3K/Akt/Fox O3a/Bim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凋亡发挥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作用。方法 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氧3 h/复氧6 h,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组(H/R组)、硫氢化钠后处理组(H/R+Na HS组)、抑制剂LY294002组(H/R+LY组)、硫氢化钠后处理+LY294002组(H/R+Na HS+LY组)。分别在缺氧前、复氧末检测H9c2心肌细胞的存活率以及LDH释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细胞凋亡率;应用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Fox O3a、p-Fox O3a、Bim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Fox O3a的分布情况。结果缺氧前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LDH释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氧末,Na HS组与H/R组相比,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LDH释放量与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p-Akt、p-Fox O3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im表达降低,同时Fox O3a在细胞质的表达升高。LY294002逆转了Na HS后处理产生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使得H/R+Na HS+LY组的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LDH释放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p-Akt、p-Fox O3a蛋白表达降低(P<0.05),Bim表达升高(P<0.05),FoxO 3a在细胞质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硫氢化钠(NaH S)后处理通过PI3K/Akt/FoxO 3a/Bim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损伤 硫化氢 心肌保护 PI3K/AKT FOXO3A BIM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M分期与Lugano分期在预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中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常树建 石鑫 +1 位作者 徐振宇 刘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92-396,共5页
目的:比较TNM与Lugano分期系统在预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1年2月至2013年8月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73例。所有患者分别使用TNM及Lugano系统进行分期。5年生存率为生存比较的主... 目的:比较TNM与Lugano分期系统在预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1年2月至2013年8月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73例。所有患者分别使用TNM及Lugano系统进行分期。5年生存率为生存比较的主要指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Cox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不同临床因素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2.4(1.3-158.6)个月,5年生存率77.82%。使用TNM系统分期时,Ⅰ、Ⅱ、Ⅲ期和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90.0%、67.4%和22.2%(χ^2=17.795 6,P=0.000 5)。使用Lugano分期时,Ⅰ、Ⅱ、ⅡE期和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100.0%、70.7%和46.2%(χ^2=15.677 6,P=0.001 3)。Cox分析提示肿瘤浸润深度(P=0.018 1)和远处转移(P=0.003)是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TNM分期较Lugano分期可以更好地预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5年生存率 TNM Luga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疗效 被引量:9
7
作者 储腊萍 俞娅芬 +4 位作者 董文霞 钱鑫锋 彭俊琼 周丽芳 胡敏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558-3561,共4页
目的:评价血液灌流(HP)联合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住院的严重脓毒症患者,72 h内随机接受HP联合PHVHF或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分别为36例及2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目的:评价血液灌流(HP)联合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住院的严重脓毒症患者,72 h内随机接受HP联合PHVHF或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分别为36例及2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乳酸、肌酐、C反应蛋白、白细胞、炎症因子、APACHE II、SOFA评分以及观察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72 h的血滤治疗后,心率、去甲肾、乳酸、肌酐、C-反应蛋白、白细胞、APACHE II、SOF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或P<0.01),MAP及氧合指数上升(P<0.01)。联合组明显优于CVVH组,尤其是去甲肾用量,氧合指数,CRP,WBC,APACHE II以及SOFA评分的改善(P<0.05或P<0.01)。联合组在血液灌流2 h后炎症因子即有明显的下降(P<0.01),治疗72 h后,两组炎症因子均有明显下降(P<0.01),且联合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CVVH组(P<0.01)。联合组病死率33%,CVVH组病死率45%。结论:HP联合PHVHF治疗严重脓毒症效果显著,优于CVVH,可作为严重脓毒症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 连续性血液滤过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改善合并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手术患者的肺氧合功能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继如 董楠 +1 位作者 钱红娣 俞卫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探索右美托咪定是否能改善合并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癌手术患者肺氧合作用和肺呼吸力学参数。方法:将56名合并有中度COPD的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或Dex组(每组n=28)。单肺... 目的:探索右美托咪定是否能改善合并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癌手术患者肺氧合作用和肺呼吸力学参数。方法:将56名合并有中度COPD的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或Dex组(每组n=28)。单肺通气期间,Dex组右美托咪定初始负荷剂量为1.0μg/kg,微量泵注10 min,随后维持剂量改为0.5μg/kg,持续泵注1 h。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给予相同容量的0.9%生理盐水。结果:Dex组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Dex-30和Dex-60时肺动态顺应性明显增加(P<0.05)。Dex组的术后氧合指数显著升高(P=0.025),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对合并有中度COPD的肺癌手术患者,右美托咪定能够提高肺氧合指数,改善肺呼吸力学参数和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单肺通气 氧合指数 呼吸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短信服务在社区肺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蒋玉宇 周春香 +1 位作者 郝建凤 华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6-600,共5页
目的探讨移动短信服务在社区肺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2位居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等分成3组,均进行运动方案健康教育2周,按方案自行运动干预22周。第1组每周固定时间主动电话与研究人员沟通;第2组研究人员每... 目的探讨移动短信服务在社区肺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2位居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等分成3组,均进行运动方案健康教育2周,按方案自行运动干预22周。第1组每周固定时间主动电话与研究人员沟通;第2组研究人员每周通过电话与患者沟通;第3组研究者利用移动电话每天群发短信,患者或照护者每天发短信到指定移动电话进行沟通。干预前后,采用运动自我调控效能量表(Ex-SERS)、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 MRC)、COPD评估测试(CAT)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第3组Ex-SERS评分最优(F=179.53,P<0.001),且与时间有交互作用(F=387.09,P<0.001);第3组m MRC评分最低(F=8.754,P<0.001),CAT评分最低(F=11.32,P<0.001)。结论移动短信服务应用于肺康复管理,可进一步提高患者运动调控效能感,改善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康复 移动短信 自我运动调控效能 呼吸困难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trkB信号通路在氯胺酮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宗剑 杨春 +2 位作者 胡明珠 周波 季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1-806,共6页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受体激酶B(tyrosine receptor kinase B,trk B)信号通路在氯胺酮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8只,3月龄,体质量200~250 g,采用随...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受体激酶B(tyrosine receptor kinase B,trk B)信号通路在氯胺酮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8只,3月龄,体质量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2):正常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S组)、氯胺酮组(K组)及氯胺酮+ANA-12组(KA组)。S、K及KA组大鼠腹腔单次注射链脲菌素(STZ)65 mg·kg^(-1)构建糖尿病神经病理痛模型。28 d后,S、K及KA组大鼠分别连续7 d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氯胺酮10 mg·kg^(-1)及氯胺酮10 mg·kg^(-1)+ANA-12 0.5 mg·kg^(-1)。d 8,测定大鼠机械缩足痛阈(MWT),然后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背根及大脑前额皮层。采用Western blot和高尔基染色检测BDNF、p-trk B/trk B、突触素(synaptophysin)及树突棘密度。结果与C组比较,S组大鼠MWT明显下降,且脊髓背根和前额皮层BDNF、p-trk B/trk B、突触素及树突棘密度均明显下降(P<0.05);与S组相比,K组大鼠MWT、各部位BDNF、p-trk B/trk B、突触素和树突棘密度均明显增加(P<0.05);与K组相比,KA组大鼠MWT明显下降,且各部位BDNF、p-trk B/trk B、突触素和树突棘密度均明显下调(P<0.05)。各部位BDNF与树突棘密度均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氯胺酮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与BDNF-trk 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受体激酶 树突棘密度 突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24通过靶向调控HMGA1对乳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云霞 许敏 +1 位作者 张健 赵于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9,共8页
目的:探讨miR-424/高迁移率蛋白A1基因(nigh mobility protein A1,HMGA1)分子轴对乳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经手术切除的50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用qPCR... 目的:探讨miR-424/高迁移率蛋白A1基因(nigh mobility protein A1,HMGA1)分子轴对乳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经手术切除的50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424和HMGA1 m RNA与蛋白在乳腺癌放疗敏感患者和放疗抵抗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不同辐射强度(0、2、4、6和8 Gy)的^(60)Coγ-射线处理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68后,观察细胞miR-424和HMGA1的表达变化。向MDA-MB-468细胞中转染miR-424 mimic/inhibitor和pcDNA-HMGA1,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MTT法、Transwell小室法和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miR-424对辐射处理后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424与HMGA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放疗抵抗的乳腺癌患者比较,miR-424在放疗敏感的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HMGA1低表达(P<0.01)。与0、2和4 Gy处理组细胞比较,6和8 Gy的γ-射线处理后乳腺癌MDA-MB-468细胞凋亡率和miR-424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细胞的侵袭能力和HMGA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miR-424靶向作用HMGA1并下调其表达水平。miR-424通过靶向下调HMGA1显著抑制MDA-MB-468细胞的增殖、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均P<0.01),进而上调MDA-MB-468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结论:miR-424/HMGA1分子轴可调控乳腺癌放疗敏感性,过表达miR-424可增强乳腺癌MDA-MB-468细胞对γ-射线放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DA-MB-468细胞 微小RNA-424 高迁移率蛋白A1基因 放疗敏感性 增殖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脂素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婧 吴平 王锡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406-1409,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内脂素表达水平,探讨内脂素与孕期糖尿病间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06月至2012年6月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足月分娩且具备完整产前检查的初产妇共60例,其中30例为妊娠糖尿病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 目的:通过测定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内脂素表达水平,探讨内脂素与孕期糖尿病间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06月至2012年6月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足月分娩且具备完整产前检查的初产妇共60例,其中30例为妊娠糖尿病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选取的孕妇均详细记录基本信息,并留取母体孕晚期空腹血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孕晚期体重指数,测定母体孕晚期空腹血内脂素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妊娠期糖尿病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孕期体重增加值、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孕晚期BMI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的胆固醇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组母血内脂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内脂素可能参与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脂素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区域纵向医联体建设的思考——基于制度理性选择框架 被引量:49
13
作者 任飞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共5页
区域纵向医联体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该制度的出台源于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金字塔"型架构与医疗资源配置和患者就医的"倒金字塔"型现状的矛盾。但受旧有医疗卫生体制的惯性、配套政策滞后、患者认同... 区域纵向医联体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该制度的出台源于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金字塔"型架构与医疗资源配置和患者就医的"倒金字塔"型现状的矛盾。但受旧有医疗卫生体制的惯性、配套政策滞后、患者认同度低等因素的影响,医联体建设仍面临着诸多瓶颈。基于制度理性选择框架的分析发现,医联体制度的行动舞台呈现与医联体的制度设计存在明显偏差。需要构建长效治理机制重构行动舞台,才能实现医联体制度的建设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理性 区域纵向医联体 资源配置 卫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变迁视角下完善医师多点执业的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任飞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4年第12期15-19,共5页
作为促进医师流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多点执业被寄予厚望,但实践中多点执业却遭受冷遇。从制度变迁视角来看,遇冷的根本原因在于既有制度和思维中存在的路径依赖:首先,政府管制体制具有强大的制度惯性将医师锁定在医院中,医... 作为促进医师流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多点执业被寄予厚望,但实践中多点执业却遭受冷遇。从制度变迁视角来看,遇冷的根本原因在于既有制度和思维中存在的路径依赖:首先,政府管制体制具有强大的制度惯性将医师锁定在医院中,医师多点执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并不统一。其次,医院之间竞争的白热化,多点执业对于医院和医师责权利分配格局统一性的挑战使医院对多点执业冷淡。再次,思维观念中的求稳倾向与追求利益的欲求,使医师对多点执业采取观望态度。因此,多点执业的制度变迁需要加快政府制度创新,为多点执业解锁,实现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统一;转变医院运行逻辑,扼制逐利动机,推行多点执业契约管理;转变医师思维模式,正视医师利益需求,构建多点执业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执业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合法性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转移性肿瘤11例
15
作者 李杰 谢其根 +5 位作者 王卫国 华燕艳 程云 李玲 赵俊功 朱晓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69-97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转移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1例存在肝门区转移瘤患者,经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经治疗计划系统制定计划,CT引... 目的初步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转移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1例存在肝门区转移瘤患者,经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经治疗计划系统制定计划,CT引导下经自制定位栅定位后,按计划植入0.7 m Ci粒子,处方剂量为90~120 Gy,术中验证瘤体体积90%,得到90%以上的处方剂量,术后做等剂量曲线进行验证评估。术后2、4、8周和6个月随访复查肿瘤局部控制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2周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6例(54.6%),4~8周直至6个月后CR+PR 9例(81.8%)。3例CR,6例PR,粒子植入后局部病灶均无进展,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转移性肿瘤只要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短期内就可以取得良好的局部控制,具有并发症少、简便安全等优点,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放射治疗 ^125I粒子植入 CT引导下 转移瘤 肝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尿促性腺激素参考范围社区调查 被引量:4
16
作者 杭飚 杭胤 +8 位作者 马亚萍 夏冰洋 黄敏 李楠楠 岳春晓 张小英 贡大伟 周寒阳 徐庄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506-2512,共7页
目的建立学龄前儿童(3~7岁)尿黄体生成素(ULH)和尿促卵泡素(UFSH)参考范围,观察其性别、年龄特点。方法于2015年5—7月,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埭社区3~7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生长发育标准,分别计算儿童... 目的建立学龄前儿童(3~7岁)尿黄体生成素(ULH)和尿促卵泡素(UFSH)参考范围,观察其性别、年龄特点。方法于2015年5—7月,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埭社区3~7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生长发育标准,分别计算儿童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和年龄别体质指数(BMI)Z评分(BAZ),3种指标均在-2SD^2SD为符合本调研入组的体格发育标准。睡前排空膀胱,留取过夜晨尿,记录留尿时段,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ULH和UFSH,同时检测肌酐(Cr)。结果共纳入1 105例研究对象,其中3岁90例、4岁390例、5岁373例、6~7岁252例。男、女童ULH检出率分别为5.30%(31/585)和11.54%(60/520),UFSH检出率分别为99.83%(584/585)和99.04%(515/520)。男童和女童ULH、U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55,P<0.001;Z=-19.644,P<0.001)。不同年龄女童UFS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岁、6~7岁UFSH水平均分别低于3岁、4岁(P<0.05)。1 105例学龄前儿童中,-2SD<HAZ≤0即长期营养状况差者409例,0<HAZ<2SD即长期营养状况好者696例。长期营养状况差和长期营养状况好者ULH、U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018,P=0.309;Z=-1.114,P=0.265)。1 105例学龄前儿童中,-2SD<WAZ≤0即短期营养状况差者484例,0<WAZ<2SD即短期营养状况好者621例。短期营养状况差和短期营养状况好者U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72,P=0.637)。短期营养状况差和短期营养状况好者UFS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1,P=0.046)。结论学龄前儿童ULH检出率低,ULH和UFSH参考范围具有性别、年龄特点;学龄前女童UFSH随年龄升高有下降趋势,6岁时趋缓;短期营养状况差的儿童UFSH可升高;而长期营养状况不影响UF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龄前 促性腺激素细胞 尿 黄体生成素 卵泡刺激素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STAT3调节抗增殖蛋白表达在H_2S后处理心肌细胞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毛洪雅 杨洁琼 季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是否通过调节抗增殖蛋白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的损伤。方法体外培养的原代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缺氧/复氧组(H/R组)、...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是否通过调节抗增殖蛋白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的损伤。方法体外培养的原代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缺氧/复氧组(H/R组)、硫化氢后处理组(NP组)、硫化氢后处理+AG490组(N+A组)、AG490组(AG组)、溶媒组(DMSO组)。分别在缺氧前、复氧2 h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培养液中LDH的释放;复氧末,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STAT3、p-STAT3、PH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缺氧前,组间各个指标检测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复氧2h,与H/R组比较,NP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了(P<0.05),LDH的释放以及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同时p-STAT3、PH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AG490逆转了H2S后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效应,使N+A组细胞活力及pSTAT3、PHB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通过上调抗增殖蛋白的表达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后处理 缺氧 复氧 心肌保护 JAK2 STAT3 抗增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株红景天联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疗效及RDW、GDF-15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田明玉 过晶 +4 位作者 陈彩萍 高长征 过云峰 王芬 朱桢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联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疗效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联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疗效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入院后,根据病情病程给予患者常规的对症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治疗效果展开评估,对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主要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DW和GDF-15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101,P=0.003);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值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增高,但是观察组LVESD,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GDF-15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DW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联用曲美他嗪可有效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并能有效降低RDW和GDF-15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株红景天 曲美他嗪 冠心病 心力衰竭 红细胞分布宽度 生长分化因子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液核NGF/ERK信号通路参与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光玲 张励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53-659,共7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大鼠触液核的表达以及拮抗触液核NGF对CCI大鼠痛行为学和触液核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侧脑室注射CB-HRP逆行示踪触液核,...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大鼠触液核的表达以及拮抗触液核NGF对CCI大鼠痛行为学和触液核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侧脑室注射CB-HRP逆行示踪触液核,结合免疫荧光双标观察正常大鼠是否表达NGF和p-ERK。第一步: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200~300 g,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sham组,CCI 1、3、7、14天组。术前1天、术后1天、3天、7天、14天测定机械痛阈(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和热痛阈(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 TWL)后处死并取触液核进行Western Blot观察NGF和p-ERK的表达变化情况。第二步: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6):CCI+NGF抗体组、CCI+PBS组、CCI+对照抗体组、sham+NGF抗体组、sham+PBS组、sham+对照抗体组。CCI大鼠术后第6天在立体定位仪下侧脑室分别注射NGF抗体、PBS及对照抗体,测定MWT和TWL后处死并取触液核进行Western Blot观察p-ERK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大鼠触液核表达NGF和p-ERK,CCI组大鼠的MWT和TWL明显低于sham组,侧脑室注射NGF抗体后CCI+NGF抗体组大鼠的痛阈较CCI+PBS组和CCI+对照抗体组明显提高,并且其p-ERK表达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结论:触液核NGF/ER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侧脑室注射NGF抗体可能通过拮抗触液核NGF/ERK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液核 神经生长因子 ERK 神经病理性疼痛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多层螺旋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24
20
作者 吴振东 陈林 +1 位作者 杨凯 孙宗琼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725-1728,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多层螺旋CT(MS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FNH患者的MSCT和MRI表现。结果...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多层螺旋CT(MS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FNH患者的MSCT和MRI表现。结果 MSCT检查30例,平扫24例病灶呈低密度,其中18例中央可见更低不规则密度影(瘢痕),6例病灶呈稍高密度(脂肪肝背景);增强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呈均匀或不均匀密度;门静脉期病灶呈稍高或等密度;18例病灶的中央更低密度延时强化或范围变小。MRI检查40例,平扫病灶均呈T1WI稍低信号,T2WI和DWI稍高信号,其中32例病灶内见星状、线条状、斑点状低信号;增强动脉期所有病灶除了瘢痕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呈稍高或近等信号,延迟期呈近等信号;32例病灶内低信号延迟期强化或范围变小;4例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周围见不完整环形强化;28例病灶周围见血管影或病灶内见血管穿行。结论 MSCT和MRI对肝脏FNH的诊断具有特征性和准确性,二者结合能提高对FNH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结节状增生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