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分布的异步多速率系统迁移学习滤波算法
1
作者 王伟 赵顺毅 +3 位作者 张承玺 栾小丽 刘飞 吴荩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7-954,共8页
针对异步多速率传感器在状态估计过程中受异常值影响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t分布的迁移学习滤波算法.文中结合全概率设计和多尺度系统理论,设计了新型异步多速率系统的迁移学习方法,源域和目标域具有不同采样速率传感器,通过建立多尺... 针对异步多速率传感器在状态估计过程中受异常值影响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t分布的迁移学习滤波算法.文中结合全概率设计和多尺度系统理论,设计了新型异步多速率系统的迁移学习方法,源域和目标域具有不同采样速率传感器,通过建立多尺度模型,将异步多速率系统转化为同步多速率系统.使得文中所设计方法具有异步多速率系统在最小化源域预测分布至目标域理想分布的Kullback-Leibler散度同时,允许传感器采样速率之比为任意正整数的优势.考虑异常值对状态估计的影响,源域和目标域依赖于t分布的重尾性质来对状态和观测过程建模,通过期望最大化和变分贝叶斯进行近似估计.最后,所提出方法被应用于平面位置速度系统的速度位置估计,仿真结果验证了其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估计 异步多速率传感器 T分布 迁移学习 变分贝叶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粒子群算法的LED照明系统光照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赵芝璞 季凌燕 +1 位作者 沈艳霞 苏宙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77-1682,共6页
实现大功率LED阵列在目标平面上的照度均匀分布对于照明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于传统解析计算方法,本文采用粒子群(PSO)算法来优化平面随机分布的LED阵列结构,使其在目标光照平面上光照分布均匀。首先推导了LED阵列的照度分布函... 实现大功率LED阵列在目标平面上的照度均匀分布对于照明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于传统解析计算方法,本文采用粒子群(PSO)算法来优化平面随机分布的LED阵列结构,使其在目标光照平面上光照分布均匀。首先推导了LED阵列的照度分布函数,并在此基础上以光照函数的标准差构建一个评价函数,衡量光照分布均匀度。在Matlab中编程获得光照分布最优时候的LED阵列结构数据,并将几何模型导入光学仿真软件Tracepro中进行优化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阵列 粒子群算法 光照度 均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IM断续导通模式的DC-DC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华建军 沈艳霞 纪志成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2-528,共7页
根据DC-DC变换的基本原理,在断续导通模式下,依据状态空间法建立了BUCK、BOOST、BUCK/BOOST三种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基于PSIM(Powersim)对三种变换电路分别构建了仿真模型。利用该仿真模型不仅可以有效模拟实际的DC-DC变换电... 根据DC-DC变换的基本原理,在断续导通模式下,依据状态空间法建立了BUCK、BOOST、BUCK/BOOST三种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基于PSIM(Powersim)对三种变换电路分别构建了仿真模型。利用该仿真模型不仅可以有效模拟实际的DC-DC变换电路的运行特性,而且还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算法、控制策略对该模型进行闭环控制,为分析设计DC-DC变换电路及其控制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同时也为实际电路的设计调试提供了新思路。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表明了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 Powersim 软开关 电力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微网孤岛运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潘庭龙 万红淑 纪志成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6-500,共5页
针对传统下垂控制不能稳定微网频率的缺陷,在有功-频率(P-f)下垂方程中引入Sigmoid函数,使微网的频率能自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微网的频率稳定性。在多微源并联微网系统中,由于线路阻抗差异引起的无功功率分配问题,采用修正无功-电压... 针对传统下垂控制不能稳定微网频率的缺陷,在有功-频率(P-f)下垂方程中引入Sigmoid函数,使微网的频率能自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微网的频率稳定性。在多微源并联微网系统中,由于线路阻抗差异引起的无功功率分配问题,采用修正无功-电压(QV)下垂系数来补偿线路阻抗的压降,从而提高功率分配精度,并限定了电压的范围,使负荷点电压得到了保证。在PSCAD仿真软件中搭建了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引入Sigmoid函数和修正系数法的下垂控制,能使微网频率和负荷点电压自动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改进的下垂控制策略适用于多微源微网在孤岛模式下的控制系统,可以提高微网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孤岛模式 下垂控制 SIGMOID函数 修正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动态搜索粒子群的SVM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高春能 张彪 纪志成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58-2964,2972,共8页
针对小麦加工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关键控制点的选择问题,采用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来实现关键控制点智能发现的方法。为了提高小麦加工关键控制点发现试验的识别稳定性和精确性,提出一种自适应动态搜... 针对小麦加工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关键控制点的选择问题,采用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来实现关键控制点智能发现的方法。为了提高小麦加工关键控制点发现试验的识别稳定性和精确性,提出一种自适应动态搜索粒子群算法优化SVM模型的核函数参数方法,该算法引入进化因子和进化阈值估计进化状态,动态调整搜索策略。当进化因子大于进化阈值时,采用基本粒子群搜索策略;反之,采用反向搜索策略,以扩大种群的多样性。算法基于进化因子为速度定义了速度惯性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ADS-PSO的SVM模型能够很好的实现关键控制点的智能发现,并取得了较高的识别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CP 支持向量机 自适应动态搜索 小麦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力发电随机性的超短期风电功率区间预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陆欣 沈艳霞 +1 位作者 陈杰 纪志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07-1315,共9页
首先给出一种评估风电功率区间预测效果的新优化准则,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神经网络构建简易风电功率区间预测模型,将区间预测模型与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相结合,对区间内数值点进行概率分析,并通过置信区间修正马尔科夫链预测结果。仿真结... 首先给出一种评估风电功率区间预测效果的新优化准则,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神经网络构建简易风电功率区间预测模型,将区间预测模型与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相结合,对区间内数值点进行概率分析,并通过置信区间修正马尔科夫链预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不仅能准确预测风电功率置信区间,还可从概率的角度对置信区间内数值点进行分析,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为优化系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区间预测 马尔科夫链 置信区间 人工蜂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动态预测的风力发电系统容错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季凌燕 沈艳霞 吴定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7-43,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风力发电系统的主动容错控制策略。引入灰色动态预测模型,对传感器故障进行预测。基于风力发电系统模糊模型,设计容错控制器,利用邻近两状态反馈回路补偿失效回路的系统重构方法,重新确定系统反馈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风力发电系统的主动容错控制策略。引入灰色动态预测模型,对传感器故障进行预测。基于风力发电系统模糊模型,设计容错控制器,利用邻近两状态反馈回路补偿失效回路的系统重构方法,重新确定系统反馈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在额定风速以下,传感器发生故障时系统的功率系数和叶尖速比均能保持在最优值,从而实现额定风速以下的最大风能捕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模型 传感器故障诊断 容错控制 系统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系统独立变桨距载荷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潘庭龙 马忠鑫 +1 位作者 卢恩超 孙承奇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9-222,共4页
对风力发电系统独立变桨距控制原理进行阐述。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桨叶载荷的数学模型,利用Coleman坐标变换实现了将桨叶上的载荷转换成轮毂处倾斜方向和偏航方向的疲劳载荷,并且实现了二者的解耦,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之后利用Coleman逆... 对风力发电系统独立变桨距控制原理进行阐述。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桨叶载荷的数学模型,利用Coleman坐标变换实现了将桨叶上的载荷转换成轮毂处倾斜方向和偏航方向的疲劳载荷,并且实现了二者的解耦,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之后利用Coleman逆变换实现了桨距角的微调。该控制系统根据随机风速的变化,利用独立变桨控制对风力机桨叶桨距角进行实时调节,以达到减小风电机组关键部件载荷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当风速达到额定值以上时,该控制策略在统一变桨距控制的基础上,不仅保证输出功率近似相等,而且减小了桨叶所承受的疲劳载荷,也减小了风力机组其他关键部件的疲劳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独立变桨距控制 载荷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源性永磁同步电机模糊滑模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沈艳霞 纪志成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4012-4016,共5页
结合无源性控制和滑模控制两种非线性控制方法,并引入交流伺服系统,提出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无源性滑模控制方法。文中分析了PMSM的无源性,并由此推导出矢量控制算法,采用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滑模速度控制器,从PMSM能量无源性的角度对... 结合无源性控制和滑模控制两种非线性控制方法,并引入交流伺服系统,提出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无源性滑模控制方法。文中分析了PMSM的无源性,并由此推导出矢量控制算法,采用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滑模速度控制器,从PMSM能量无源性的角度对控制器稳定性进行了证明,控制器参数由Lyapunov函数稳定性理论给出。针对滑模切换函数的高频"抖动"现象,采用模糊控制方法,设计了模糊切换函数,削弱了滑模切换函数的"抖动"。Simulink仿真和dSPACE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和抗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无源性控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氏距离统计监控指标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忠盖 刘飞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3-495,共3页
分析了基于欧几里德距离的SPE指标和基于马氏距离的改进SPE监控指标,针对过程变量正态分布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马氏距离的综合监控指标,减少了监控工作量,改善了监控效果.
关键词 马氏距离 过程监控 综合指标 主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储微网系统孤岛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建萍 潘庭龙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04-1810,共7页
文章建立了基于光伏发电系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以及混合储能系统的微网系统,主要对低压微网孤岛运行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针对传统单一主电源控制存在的缺陷,设计了由超级电容和蓄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作为主电源,采用改进V/F控制... 文章建立了基于光伏发电系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以及混合储能系统的微网系统,主要对低压微网孤岛运行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针对传统单一主电源控制存在的缺陷,设计了由超级电容和蓄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作为主电源,采用改进V/F控制策略,为微网系统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同时在微网系统频率波动时实现功率的快速跟踪;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从电源,采用按最大功率跟踪输出的PQ控制策略。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建立了微网系统仿真模型并对不同运行工况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同时微网孤岛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微网 孤岛模式 V/F控制 PQ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Verhulst模型的短期风速预测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子赟 纪志成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9-222,230,共5页
风速预测在保持风力发电系统稳定、风力发电功率预报、风电并网接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为了提高风速预测的精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新陈代谢思想的灰色Verhulst模型的风速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灰色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 风速预测在保持风力发电系统稳定、风力发电功率预报、风电并网接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为了提高风速预测的精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新陈代谢思想的灰色Verhulst模型的风速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灰色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进行改进,其次引入了"新陈代谢"的概念,即在每一次风速预测的迭代过程中用风速真实序列的最新数据替代原有序列的最老数据,在不增加迭代维数的条件下,不断更新灰色Verhulst模型,将更新后的Verhulst模型进行优化,实现精确的风速预测。通过对实际风场风速数据的采集,运用该灰色Verhulst模型预测风速。实践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预测方法相比,此方法能有效的降低短期风速预测的误差,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HULST模型 GM(1 1)模型 风速预测 新陈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系统滑模极值搜索MPPT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庭龙 沈艳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93-2197,共5页
在分析变速恒频双馈风电系统常规MPPT控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滑模控制与极值搜索控制原理,提出一种新的风电系统MPPT控制方法,并针对其参数变化对控制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该控制方法的唯一输入变量为电机定子侧输出有功功率,输出为发电... 在分析变速恒频双馈风电系统常规MPPT控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滑模控制与极值搜索控制原理,提出一种新的风电系统MPPT控制方法,并针对其参数变化对控制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该控制方法的唯一输入变量为电机定子侧输出有功功率,输出为发电机转子速度的优化给定值,避免了常规控制方法需要测量风速、获取风机模型及参数、计算功率和转速的微分等缺点。仿真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系统 MPPT 滑模控制 极值搜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能转换系统的执行器故障检测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雄飞 沈艳霞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6-511,共6页
针对非线性风能转换系统(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WECS),设计滑模观测器,实现执行器的故障检测。首先,建立风力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将其状态方程中的非线性项拆分出来,作为不确定部分,设计了一种非线性滑模状态观测器。然后,... 针对非线性风能转换系统(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WECS),设计滑模观测器,实现执行器的故障检测。首先,建立风力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将其状态方程中的非线性项拆分出来,作为不确定部分,设计了一种非线性滑模状态观测器。然后,通过非线性滑模观测器来产生对不确定部分具有鲁棒性和对执行器故障具有敏感性的输出误差,以输出误差作为残差来判断系统的故障是否发生,从而达到执行器故障检测的目的。最后,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对所设计的非线性滑模观测器的稳定性进行了证明,并通过对该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风能转换系统 执行器故障检测 非线性滑模观测器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吉 纪志成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61,共4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节点定位问题,阐述了WSNs的分布迭代式定位方法研究。这种方法将每次迭代后定位的节点作为其余未知节点的参考节点.同时将基于测距定位问题看成一个多维优化问题,并提出利用具有快速收敛能力的量子行为粒子群优...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节点定位问题,阐述了WSNs的分布迭代式定位方法研究。这种方法将每次迭代后定位的节点作为其余未知节点的参考节点.同时将基于测距定位问题看成一个多维优化问题,并提出利用具有快速收敛能力的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QPSO)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将仿真实验结果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进行比较,表明QPSO算法在优化性能上优于PSO算法,有效提高了节点定位精度,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定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布迭代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锂离子电池组能量均衡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艳霞 周园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3-777,共5页
电动汽车中串联锂离子电池组使用时出现的严重能量不均衡问题极大地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提出一种新型的双向能量均衡策略,主电路由Buck-boost和Boost电路组成,控制单元采用单周期控制技术。详细分析了电路实现能量均衡的工作原理,设... 电动汽车中串联锂离子电池组使用时出现的严重能量不均衡问题极大地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提出一种新型的双向能量均衡策略,主电路由Buck-boost和Boost电路组成,控制单元采用单周期控制技术。详细分析了电路实现能量均衡的工作原理,设计了相应的单周期控制器和选择方法,并对均衡功率和均衡效率进行分析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结构简单,有效实现了能量从高能单体向低能单体快速双向传递,解决了串联锂离子电池组能量不均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组 能量均衡 单周期控制 BUCK-BOOST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预测的变步长扰动观测法MPPT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雷 高兴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7-528,570,共3页
针对光伏阵列输出特性,分析了传统扰动观测法的原理和不足,结合固定电压法和基于功率预测的变步长扰动观测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算法。使用Matlab/Simulink对该控制算法与传统扰动观测法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提高... 针对光伏阵列输出特性,分析了传统扰动观测法的原理和不足,结合固定电压法和基于功率预测的变步长扰动观测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算法。使用Matlab/Simulink对该控制算法与传统扰动观测法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的动态响应速度和稳态跟踪精度,此外,该算法对光照强度突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PT 固定电压法 功率预测 变步长 扰动观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多故障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纪志成 苏晓丹 沈艳霞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79-1982,共4页
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滤波的多故障检测观测器设计方法。引入神经网络逼近系统非线性部分,由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神经网络权值调整规则.采用对等空间方法设计最优滤波矩阵滤除干扰故障噪声,从而对目标故障进行检测... 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滤波的多故障检测观测器设计方法。引入神经网络逼近系统非线性部分,由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神经网络权值调整规则.采用对等空间方法设计最优滤波矩阵滤除干扰故障噪声,从而对目标故障进行检测和跟踪。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故障检测 神经网络 观测器 稳定性 对等空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Buck-Boost软开关变换器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磊 沈锦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24-1026,共3页
针对传统斩波电路开关损耗大、调压范围窄的缺点,提出一种新型Buck-Boost软开关拓扑结构,通过增加辅助开关管和谐振元件,实现了主开关和辅助开关的软开通和软关断,电路中各续流二极管也均能实现软开关,减小了开关损耗,提高电路效率。对... 针对传统斩波电路开关损耗大、调压范围窄的缺点,提出一种新型Buck-Boost软开关拓扑结构,通过增加辅助开关管和谐振元件,实现了主开关和辅助开关的软开通和软关断,电路中各续流二极管也均能实现软开关,减小了开关损耗,提高电路效率。对新拓扑结构的工作过程作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实验对分析过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压斩波 软开关 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启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均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艳 万镪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60-2866,共7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消耗不均衡问题,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生物体自平衡系统相类比,仿效生物自平衡系统的结构和机理,提出一种生物启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能量均衡算法。对照生物自平衡系统中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消耗不均衡问题,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生物体自平衡系统相类比,仿效生物自平衡系统的结构和机理,提出一种生物启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能量均衡算法。对照生物自平衡系统中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算法依据当前节点与事件源的距离及剩余能量,将节点分为N-Sensor,G-Sensor与T-Sensor三类角色。节点角色依据传感器网络的性能动态调整,从而实现节点能量消耗的平衡。进而,在满足网络性能的前提下,采用自适应调整源节点汇报频率的方法延长网络寿命。所提算法的有效性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自平衡 生物启发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