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3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藻破壁处理技术、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龚韧 金虎 +2 位作者 李海岭 李雅洁 杨海麟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99-313,共15页
微藻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生物资源,以其独特的代谢机制和丰富的功能性成分(如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色素、多糖和多酚类化合物)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本文探讨微藻破壁处理技术,详细讨论机械破壁法、物... 微藻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生物资源,以其独特的代谢机制和丰富的功能性成分(如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色素、多糖和多酚类化合物)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本文探讨微藻破壁处理技术,详细讨论机械破壁法、物理破壁法、化学破壁法、酶解破壁法及联合破壁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对成分提取效率的影响。同时总结微藻功能性成分的主要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菌、免疫调节、降血脂、抗糖尿病及抗肿瘤作用,并阐述其在健康促进与疾病干预中的作用机制。此外,梳理微藻资源在食品、药品及化妆品领域的实际应用现状,分析其在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挑战与不足之处。未来,通过优化提取工艺、深入研究生物活性机制以及推动多领域应用的产业化,微藻功能性资源将为健康产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支持。本综述可为微藻资源的开发与多领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提取 破壁 生物活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分子量透明质酸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肖森 胡立涛 +5 位作者 石智诚 王发银 余思婷 堵国成 陈坚 康振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60,共16页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在化妆品、食品和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天然直链酸性黏多糖。根据分子量大小,HA可分为高、中、低三类,不同分子量的HA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场景。随着微生物发酵技术取代传统动物组织提取法,HA工业化...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在化妆品、食品和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天然直链酸性黏多糖。根据分子量大小,HA可分为高、中、低三类,不同分子量的HA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场景。随着微生物发酵技术取代传统动物组织提取法,HA工业化生产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天然HA合成菌株兽疫链球菌的缺点(如潜在致病性以及难以分子改造),限制了不同分子量HA的生物合成研究。近年来,随着特定分子量HA需求的不断增长,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HA生物合成与分子量调控。本文首先分析了中高分子量HA合成的限制性因素,重点讨论了HA前体合成途径的基因调控及竞争支路的弱化。其次,探讨了HA合酶、前体供应和发酵条件对超高分子量HA合成的影响。最后,总结了低分子量HA的制备策略,包括物理化学法、酶法和微生物直接发酵法。还针对HA的生物合成与分子量调控面临的挑战——高分子量HA分子量不够高、中高分子量HA合成能力弱和低分子量HA分子量可控性差三方面展开系统性综述,加强对HA生物合成与分子量调控策略的理解,助力实现可控分子量HA的高效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分子量 生物合成 代谢工程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晒化合物类菌孢素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萍 张维娇 +3 位作者 胥睿睿 李江华 陈坚 康振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6-319,共14页
类菌孢素氨基酸(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MAA)是一类由水生生物产生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抵御紫外线辐射的功能,近年来作为环保型防晒剂在化妆品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MAA在生物体中的低积累量、复杂的提取工艺和极低的得率限... 类菌孢素氨基酸(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MAA)是一类由水生生物产生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抵御紫外线辐射的功能,近年来作为环保型防晒剂在化妆品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MAA在生物体中的低积累量、复杂的提取工艺和极低的得率限制了其应用前景。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在微生物细胞中重构MAA合成路径,有望实现MAA的规模化生产,为解决MAA供应不足问题提供有效策略。本文系统总结了目前MAA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涵盖了结构多样性分析、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底盘细胞构建等方面。重点关注了近期MAA的微生物从头生物合成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MAA生物合成研究面临的挑战,包括前体含量少、关键酶催化效率低等问题。最后,展望了MAA微生物合成的未来发展方向,如转运蛋白的改造、关键酶的解析等,旨在推动MAA的绿色、高效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菌孢素氨基酸 防晒化合物 代谢调控 细胞工厂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法生产维生素C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静 刘立明 +3 位作者 刘杰 秦苏东 堵国成 陈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共7页
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饮料、化妆品和饲料等中。相对于"莱氏法"而言,生物技术法生产维生素C具有低成本、高品质等优势,其主要包括一步发酵工艺和二步发酵工艺,而后者又包括以葡萄糖为底物的串联... 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饮料、化妆品和饲料等中。相对于"莱氏法"而言,生物技术法生产维生素C具有低成本、高品质等优势,其主要包括一步发酵工艺和二步发酵工艺,而后者又包括以葡萄糖为底物的串联工艺和以D-山梨醇为底物的工艺。在对比各种生产方法的基础上,鉴于以D-山梨醇为底物的发酵工艺是唯一用于工业生产的生产方法,重点介绍了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在发酵条件优化和一步发酵工程菌株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给出了生物技术法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2-酮基-L-古龙酸 发酵生产 一步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之美:合成生物学到护肤的未来之路
5
作者 康振 李江华 +1 位作者 堵国成 陈坚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2,共4页
在人类探索生命本质与技术边界的征途中,生命科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变,从被动观察自然生命系统到主动重构与创造新型生命形式的过程正在加速[1-2]。而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之中,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以其高度模块化、程序... 在人类探索生命本质与技术边界的征途中,生命科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变,从被动观察自然生命系统到主动重构与创造新型生命形式的过程正在加速[1-2]。而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之中,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以其高度模块化、程序化、工程化的思维方式,正重新定义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并深刻改变诸如医药、农业、能源、材料、食品与健康等多个领域的底层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 范式转变 生命科学 护肤 新型生命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酪氨酸转化率微生物菌株的选育及其在豆瓣酱中的应用
6
作者 顾念雯 陈华婷 +2 位作者 刘春凤 钮成拓 李崎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53-60,共8页
酪氨酸是豆瓣酱和黄豆酱中白点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降低酱醅中的酪氨酸含量可以显著降低白点的形成概率。该文旨在获得具有较强转化酪氨酸能力的微生物菌株,并在豆瓣酱发酵中进行应用。从豆瓣酱酱醅和白酒酒醅中筛选获得4株具有酪氨酸... 酪氨酸是豆瓣酱和黄豆酱中白点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降低酱醅中的酪氨酸含量可以显著降低白点的形成概率。该文旨在获得具有较强转化酪氨酸能力的微生物菌株,并在豆瓣酱发酵中进行应用。从豆瓣酱酱醅和白酒酒醅中筛选获得4株具有酪氨酸转化能力的菌株,将1株具有一定耐盐性的枯草芽孢杆菌R1作为诱变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结合两级筛选,获得4株酪氨酸转化能力提升的突变菌株,其中编号R1-14菌株在8 g/L盐度下的酪氨酸转化率达到33.0%,传代50次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发现该菌株可以同时利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转化酪氨酸,其中AST占主导地位。将该菌株应用于豆瓣酱发酵发现能使酱醅中的酪氨酸含量减少45.7%,显著优于出发菌株,对于预防白点的产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 枯草芽孢杆菌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豆瓣酱 白点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冬氨酸族饲用氨基酸微生物细胞工厂的创制
7
作者 赵欣雨 盛琦 +2 位作者 刘开放 刘佳 刘立明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4-1202,共19页
氨基酸作为动物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畜禽消化机能、禽肉品质、蛋白转化效率以及降低豆粕使用量的关键要素。合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氨基酸高产菌株构建和优化铺平了道路,极大地提升了氨基酸生产效率,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文... 氨基酸作为动物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畜禽消化机能、禽肉品质、蛋白转化效率以及降低豆粕使用量的关键要素。合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氨基酸高产菌株构建和优化铺平了道路,极大地提升了氨基酸生产效率,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文在分析L-赖氨酸、L-甲硫氨酸、L-苏氨酸和L-异亮氨酸等四种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合成途径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菌种改造方法和策略,包括代谢路径重构、代谢途径优化、辅因子供应和增强产物外排等四个方面,未来要从工业环境抗逆性、底物利用范围的拓展以及动态调控系统的优化三个方面进行突破,才能为高性能氨基酸生产菌株的创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族氨基酸 微生物细胞工厂 代谢工程 合成生物学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应用生物技术资源化利用城市剩余污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和 堵国成 陈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37-1142,共6页
对我国近年来应用生物技术对城市剩余污泥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厌氧发酵产氢气、厌氧发酵产生化产品以及污泥堆肥农用等四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发现,厌氧发酵产沼气和堆肥技术比较成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而污泥... 对我国近年来应用生物技术对城市剩余污泥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厌氧发酵产氢气、厌氧发酵产生化产品以及污泥堆肥农用等四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发现,厌氧发酵产沼气和堆肥技术比较成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而污泥产氢气还处于试验室和中试研究阶段,污泥产生化产品和微生物燃料电池则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剩余污泥 生物技术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细胞活力调控生产丁二酸
9
作者 唐永圣 顾子蕴 陈修来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89-2504,共16页
随着代谢工程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丁二酸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多种高产丁二酸的工程菌株,包括大肠杆菌、产琥珀酸曼氏杆菌、产琥珀酸放线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解脂耶氏酵母等。然而,由于丁二酸发酵后期微生... 随着代谢工程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丁二酸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多种高产丁二酸的工程菌株,包括大肠杆菌、产琥珀酸曼氏杆菌、产琥珀酸放线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解脂耶氏酵母等。然而,由于丁二酸发酵后期微生物细胞活力的不足,导致丁二酸生产效率严重下降,从而制约了丁二酸的高效生产与工业化应用。本文围绕微生物发酵生产丁二酸,探讨了提升微生物细胞活力的关键策略与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内外源特定化合物供给的化学工程方法、基于改良细胞生长性能与环境适应性的代谢工程策略和基于发酵工程的发酵工艺优化方案。最后,对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丁二酸的产业化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 大肠杆菌 细胞活力 代谢工程 生物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存时间白酒摄入对小鼠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程 饶家权 +2 位作者 邹永芳 蒲吉洲 徐岩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9-35,共7页
该研究建立了不同贮存时间白酒(新酒、贮存3年、贮存10年)、酒精和水灌胃干预的小鼠模型,通过表型、生化、病理和行为学分析,系统评估了不同贮存时间白酒对小鼠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蛋白质印记分析与... 该研究建立了不同贮存时间白酒(新酒、贮存3年、贮存10年)、酒精和水灌胃干预的小鼠模型,通过表型、生化、病理和行为学分析,系统评估了不同贮存时间白酒对小鼠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蛋白质印记分析与免疫荧光分析探究了海马组织的免疫激活情况。结果发现,慢性过量白酒和酒精的摄入均导致小鼠肝损伤。与新酒和酒精组小鼠相比,老酒组小鼠的肝损伤程度更低,醉酒时间更短,糖水偏好程度更高,并能有效缩短在强迫游泳应激条件下的不动时间,同时增加在旷场实验中的运动路程;老酒干预诱导的海马组织炎性反应程度显著低于新酒和酒精干预。该研究为老酒活性成分的挖掘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传统发酵食品健康价值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酒 动物模型 肝损伤 行为学 海马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类型及其应用
11
作者 张玲 杨海麟 王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7,共5页
全面地综述了各种类型的生物技术知识产权,包括专利、著作权、商标、技术秘密和技术标准等,以及与生物技术密切相关的行业性知识产权,如植物保护品种、新药保护等;同时对不同类型、特点、用途的知识产权进行了比较,期望对医药、工业、... 全面地综述了各种类型的生物技术知识产权,包括专利、著作权、商标、技术秘密和技术标准等,以及与生物技术密切相关的行业性知识产权,如植物保护品种、新药保护等;同时对不同类型、特点、用途的知识产权进行了比较,期望对医药、工业、农业等生物技术研发机构合理地应用各种知识产权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知识产权 专利 著作权 商标 技术标准 新药保护 植物保护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法处理对花生粕饲用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侯德宝 蔡国林 +2 位作者 朱德伟 吴殿辉 陆健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96,共4页
花生粕存在黄曲霉毒素B_1(AFB_1)易超标、非淀粉多糖含量高和蛋白质品质不佳等缺陷,利用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乳酸片球菌)发酵结合复合酶制剂处理花生粕,可以综合改善其饲用品质。研究表明:处理后花生粕中AFB_1的去除率为94.... 花生粕存在黄曲霉毒素B_1(AFB_1)易超标、非淀粉多糖含量高和蛋白质品质不佳等缺陷,利用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乳酸片球菌)发酵结合复合酶制剂处理花生粕,可以综合改善其饲用品质。研究表明:处理后花生粕中AFB_1的去除率为94.6%,非淀粉多糖含量由30%降低至10.5%,蛋白质含量由47.8%提高至61.5%,大分子蛋白明显降解为小分子蛋白,小肽含量由5.36%提高至25.21%,必需氨基酸总量提高了19.67%,乳酸含量由0.7%提高至2.8%。经过生物技术法处理,花生粕的饲用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粕 混合发酵 黄曲霉毒素B1 非淀粉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成生物技术构建高效生物制造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晓龙 王晨芸 +3 位作者 刘延峰 李江华 刘龙 堵国成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1年第6期863-875,共13页
基于合成生物技术构建绿色高效的生物制造系统是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技术的发展应用有望为食品、能源、医药、化工以及畜牧养殖等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变革。本文针对基于合成生物技术构建高效生物制造系统进行系统性的总结... 基于合成生物技术构建绿色高效的生物制造系统是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技术的发展应用有望为食品、能源、医药、化工以及畜牧养殖等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变革。本文针对基于合成生物技术构建高效生物制造系统进行系统性的总结与讨论。首先概述了代谢工程、酶工程、辅助系统优化以及发酵过程控制等技术的研究进展;其次,着重对比总结了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属、谷氨棒酸杆菌以及酵母属等典型模式宿主的代谢特性,探究了各微生物制造系统的适用范围。最后,对合成生物技术在构建高效生物制造系统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精细多元的代谢工程技术、高效简便的酶工程策略以及数字化的微生物系统将是促进高效生物制造系统构建的新引擎与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技术 生物制造系统 典型模式宿主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许伟 张晓君 +3 位作者 李崎 许泓瑜 许正宏 赵立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21-525,共5页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作为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生态学交叉而形成的学科,在传统发酵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分子生态学实验技术角度,综述了目前一些传统发酵食品行业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功能相关性的研究进...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作为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生态学交叉而形成的学科,在传统发酵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分子生态学实验技术角度,综述了目前一些传统发酵食品行业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功能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分子微生态学技术在传统发酵行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群落结构 功能 传统发酵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黄酒成品麦曲中微生物胞外酶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15
15
作者 孔令琼 管政兵 +2 位作者 陆健 张波 商曰玲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3-457,共5页
应用宏蛋白质组学理论和思想,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绍兴黄酒成品麦曲中主要包含各种微生物胞外酶的可溶性总蛋白。通过研究不同等电聚焦条件、不同pH值浸提缓冲液以及不同上样量等关键因素对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合于绍兴黄酒成... 应用宏蛋白质组学理论和思想,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绍兴黄酒成品麦曲中主要包含各种微生物胞外酶的可溶性总蛋白。通过研究不同等电聚焦条件、不同pH值浸提缓冲液以及不同上样量等关键因素对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合于绍兴黄酒成品麦曲微生物胞外酶的双向电泳条件,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为进一步通过质谱分析手段全面鉴定麦曲中微生物胞外酶的组成,明确其微生物来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黄酒 麦曲 胞外酶 宏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担子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迅 胡沂淮 +1 位作者 裴建军 邵蔚蓝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42,共4页
担子菌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在担子菌中的深入研究,担子菌的品质、产量、栽培效率和利用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从分子标记技术和转化系统两个方面重点阐述讨论担子菌在分子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担子菌 品质 产量 栽培效率 利用价值 转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代谢工程:绘制细胞工厂的蓝图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李寅 曹竹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73-1580,共8页
代谢工程是一种理解并利用代谢过程的方法 ,其目的是优化或改变生物细胞中的代谢网络和表达调控网络 ,提高其代谢产物的产量或合成新的化合物 .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和功能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 ,为构建能够实现特定目标的微生物细胞工... 代谢工程是一种理解并利用代谢过程的方法 ,其目的是优化或改变生物细胞中的代谢网络和表达调控网络 ,提高其代谢产物的产量或合成新的化合物 .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和功能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 ,为构建能够实现特定目标的微生物细胞工厂提供了空前机遇 .本文回顾代谢工程在技术和应用上的最新进展 ,讨论代谢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 ,并提出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策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工程 微生物 细胞工厂 系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及其代谢工程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伟国 郭燕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6,共7页
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主要由细菌、真菌和植物合成,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在人类生命代谢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所以支链氨基酸在医药、食品及饲料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支链氨基酸主要采用发... 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主要由细菌、真菌和植物合成,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在人类生命代谢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所以支链氨基酸在医药、食品及饲料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支链氨基酸主要采用发酵法生产,生产菌种主要为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包括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作者主要分析了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中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并对支链氨基酸代谢工程育种情况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氨基酸 发酵 谷氨酸棒杆菌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乙醇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柯 张建华 毛忠贵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5-231,共7页
发展燃料乙醇是人类应对石油等化石燃料日渐枯竭及汽车尾气等环境问题的积极举措,也被许多国家视为维系能源战略安全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因此,全球燃料乙醇产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急剧增加。但是,废水处理的问题与此同时也日益加剧... 发展燃料乙醇是人类应对石油等化石燃料日渐枯竭及汽车尾气等环境问题的积极举措,也被许多国家视为维系能源战略安全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因此,全球燃料乙醇产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急剧增加。但是,废水处理的问题与此同时也日益加剧,目前已成为阻碍乙醇工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为了实现燃料乙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新型的废水处理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研究者开发出了许多乙醇废水处理技术,包括蒸发、回用、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生物制品生产、耕地灌溉、厌氧消化和乙醇-沼气双发酵耦联工艺等技术。作者对这些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阐述了这些技术的原理、特点和优缺点,以期为乙醇废水处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废水处理 厌氧消化 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及其代谢工程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伟国 郭燕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3-799,共7页
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主要由细菌、真菌和植物合成,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在人类生命代谢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支链氨基酸在医药、食品及饲料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支链氨基酸主要采用发酵法生... 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主要由细菌、真菌和植物合成,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在人类生命代谢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支链氨基酸在医药、食品及饲料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支链氨基酸主要采用发酵法生产,生产菌种主要为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包括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作者主要分析了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中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并对支链氨基酸代谢工程育种情况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氨基酸 发酵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