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旋翼无人机近地面空间应急物联网节点动态协同部署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巍 彭力 +3 位作者 赵继军 朱天宇 崔益豪 田立勤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02-2015,共14页
针对基于旋翼无人机的近地面空间应急物联网在缺少地面基站和能量受限的情况下,可靠节能地远距离传输重点区域全信息的要求,研究由无人机组成的移动Ad-Hoc网络的远距离通信问题,提出近地面空间应急物联网空地节点动态协同部署方法.首先... 针对基于旋翼无人机的近地面空间应急物联网在缺少地面基站和能量受限的情况下,可靠节能地远距离传输重点区域全信息的要求,研究由无人机组成的移动Ad-Hoc网络的远距离通信问题,提出近地面空间应急物联网空地节点动态协同部署方法.首先,对该类物联网进行系统建模;其次,根据所建模型中无人机编队大范围、队列化、微漂移地分散于监测区域的特点和编队的联合分布情况,在提供可靠通信的同时,将系统通信能耗和移动能耗的计算构建成二次约束二次规划问题;再次,根据Gerschgorin圆盘定理和根的存在性定理,证明了此问题为凸优化问题,进而可求解得到移动地面站的最佳路径点,实现近地面空间应急物联网空地节点动态协同部署.最后,通过实验,从通信耗能和运动耗能两方面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分析了影响本文所述方法效能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应急物联网 移动地面站 无人机 空地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生境技术的改进引力搜索算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明 田娜 +1 位作者 纪志成 王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3-760,共8页
针对引力搜索算法(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GSA)开发能力强而探索能力弱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小生境技术的引力搜索算法(Niching behavior based advanced GSA,NAGSA)。首先分析了引力搜索算法的性能,为每个粒子定义质量吸引度... 针对引力搜索算法(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GSA)开发能力强而探索能力弱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小生境技术的引力搜索算法(Niching behavior based advanced GSA,NAGSA)。首先分析了引力搜索算法的性能,为每个粒子定义质量吸引度和欧式距离吸引度两个属性,根据这两个属性计算出粒子吸引概率,取代原有的质量排序选择法。其次,运用吸引概率和小生境拥挤度技术引导粒子在邻域内搜索,平衡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多样性。此外,算法将kbest的取值按照指数函数递减,进一步提高收敛精度。10个标准测试函数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最优解的精度,加快收敛速度。最后,采用4个标准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模型,验证了该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搜索算法 小生境技术 质量吸引度 欧式距离吸引度 吸引概率 柔性车间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增强与上下文融合的无人机小目标检测算法
3
作者 陈崇杨 彭力 杨杰龙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1-140,共10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视角下目标尺寸小、特征信息不足、分布密集以及因遮挡导致的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增强与上下文融合的无人机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构建增强特征提取的轻量化主干网络,利用特征提取轻量块高效提取特征信息,... 针对无人机航拍视角下目标尺寸小、特征信息不足、分布密集以及因遮挡导致的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增强与上下文融合的无人机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构建增强特征提取的轻量化主干网络,利用特征提取轻量块高效提取特征信息,并设计细粒度通道融合块有效地避免目标细粒度特征的丢失,该主干网络提高了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和推理速度;其次,构建小目标检测头,充分提取小目标的位置信息和细节特征;然后,利用自适应选择空间注意力模块,自适应地调整不同目标所需的感受野,以充分利用航拍小目标周围丰富的上下文信息;最后,引入基于最小点距离的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MPDIoU,进一步提高密集小目标检测的精度。所提算法在VisDrone2019数据集上的mAP 0.5和mAP 0.5:0.95达到了46.7%和28.6%,较基准网络YOLOv8s分别提高了8.5%和5.9%;同时算法的参数量较YOLOv8s减少了23.4%,可高效适用于无人机航拍密集小目标检测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小目标检测 轻量级网络 上下文信息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YNQ集群的神经形态计算加速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新伟 李康 +3 位作者 郁龚健 刘家航 李佩琦 柴志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65-71,共7页
基于脉冲神经网络(SNN)的神经形态计算由于工作机理更接近于生物大脑,被认为有望克服深度学习的不足而成为解决人工智能问题的更佳途径。但是如何满足高性能、低功耗和适应规模伸缩需求是神经形态计算系统需要解决的挑战性问题。基于FPG... 基于脉冲神经网络(SNN)的神经形态计算由于工作机理更接近于生物大脑,被认为有望克服深度学习的不足而成为解决人工智能问题的更佳途径。但是如何满足高性能、低功耗和适应规模伸缩需求是神经形态计算系统需要解决的挑战性问题。基于FPGA异构计算平台ZYNQ集群,在NEST类脑仿真器上,重点解决了具有脉冲时间依赖可塑性(STDP)突触计算复杂度高、并行度低、硬件资源占用大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方法在8节点ZYNQ 7030集群上,性能是Xeon E5-2620 CPU的14.7倍。能效比方面,是Xeon E5-2620 CPU的51.6倍,是8节点ARM Cortex-A9的20.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形态计算 脉冲神经网络(SNN) 脉冲时间依赖可塑性(STDP) FPGA集群 NEST仿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字典学习与显著特征提取的单样本人脸识别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念兵 吴秦 +2 位作者 梁久祯 许洁 张淮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34-2138,共5页
针对单样本问题,基于不同的人脸区域在识别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同这一事实,提出将能显著区分其它类的人脸区域作为提取的显著特征,并视为有较大区分度的块,剩下的区域视为普通块;再根据不同组中每块的稀疏表示重构残差给予不同的权重,以抑... 针对单样本问题,基于不同的人脸区域在识别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同这一事实,提出将能显著区分其它类的人脸区域作为提取的显著特征,并视为有较大区分度的块,剩下的区域视为普通块;再根据不同组中每块的稀疏表示重构残差给予不同的权重,以抑制普通块的影响同时保持有区分度的块的作用.为了减小人脸之间未对齐的影响,将每块训练图像对应的8邻域增加到训练集中,以实现样本的扩充;同时提出新的类内变化字典学习方法,学习得到共享的类内变化字典,以减小测试人脸未知变化的影响.文章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小人脸局部信息缺失造成的影响,使得在AR、Extended Yale B、CMU-PIE人脸库上的表现超过其它单样本识别相关的方法,取得了最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样本 显著特征 稀疏表示 分块加权 类内变化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SUBCLU高维子空间聚类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罗靖 钱雪忠 +1 位作者 韩利钊 宋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30-137,共8页
SUBCLU高维子空间聚类算法在自底向上搜索最大兴趣子空间类的过程中不断迭代产生中间类,这些中间类的产生消耗了大量时间,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改进算法BDFS-SUBCLU,采用一种带回溯的深度优先搜索策略来挖掘最大兴趣子空间中的类,通过这种... SUBCLU高维子空间聚类算法在自底向上搜索最大兴趣子空间类的过程中不断迭代产生中间类,这些中间类的产生消耗了大量时间,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改进算法BDFS-SUBCLU,采用一种带回溯的深度优先搜索策略来挖掘最大兴趣子空间中的类,通过这种策略避免了中间类的产生,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同时BDFS-SUBCLU算法在子空间中对核心点增加一种约束,通过这个约束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聚类过程中相邻的类由于特殊的数据点合为一类的情况。在仿真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BDFS-SUBCLU算法与SUBCLU算法相比,效率和准确性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CLU 子空间聚类 高维数据 兴趣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信任用户间接影响的个性化推荐算法 被引量:7
7
作者 叶卫根 宋威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79-2586,共8页
为了解决推荐系统中固有的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问题,通常会采用一些额外的与用户或是项目有关的信息。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矩阵因子分解的推荐算法,其结合了其他用户对于活动用户未来评分的间接影响作用,并进一步将社交网络中的信任关... 为了解决推荐系统中固有的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问题,通常会采用一些额外的与用户或是项目有关的信息。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矩阵因子分解的推荐算法,其结合了其他用户对于活动用户未来评分的间接影响作用,并进一步将社交网络中的信任关系融入到算法中。同时,为了避免学习参数时过度拟合,引入了一种加权的正规化因子。最后针对一般情况和冷启动情况,分别在Epinions数据集和Ciao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它相关算法,本算法在推荐准确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能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社交网络 矩阵因子分解 信任关系 间接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VC的车辆异常事件检测 被引量:3
8
作者 常同伟 梁久祯 +1 位作者 吴秦 王念兵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0-378,共9页
当前传统交通事故检测和查阅主要通过人工监测的方法,这种方法效率低且实时性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新压缩域视频编码标准HEVC(High-efficiency video coding)的车辆异常事件检测方法。首先对HEVC码流中提取出的运动矢量信息进行运动矢... 当前传统交通事故检测和查阅主要通过人工监测的方法,这种方法效率低且实时性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新压缩域视频编码标准HEVC(High-efficiency video coding)的车辆异常事件检测方法。首先对HEVC码流中提取出的运动矢量信息进行运动矢量累积迭代和中值滤波的预处理,之后根据提取出的块划分信息和运动矢量信息计算运动对象的运动强度,然后根据运动强度值和八连通区域法提取出运动对象,最后根据空间距离法和运动强度判别法检测出视频序列中发生的车辆异常事件。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出视频序列中发生的车辆异常事件;对于有着快速移动的运动目标以及多个运动目标的视频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VC 运动矢量 运动强度计算 运动对象提取 异常事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众核架构CESM中有限差分计算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宏博 钱雪忠 +2 位作者 甘霖 徐敬蘅 刘徐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1-505,共5页
针对CESM中的有限差分算法并行过程中存在内存读取冗余过大、通信开销过高的问题,设计出根据数据结构进行数据重构、计算核心捆绑、流水线通信等多种并行优化方案。弥补了申威26010处理器在数据读取过程中缺少共享缓存区、带宽利用率不... 针对CESM中的有限差分算法并行过程中存在内存读取冗余过大、通信开销过高的问题,设计出根据数据结构进行数据重构、计算核心捆绑、流水线通信等多种并行优化方案。弥补了申威26010处理器在数据读取过程中缺少共享缓存区、带宽利用率不高等不足,缓解了申威26010处理器在有限差分法求解过程的通信瓶颈。对CESM中以有限差分法为核心计算的两个函数,在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算法及优化策略拥有21.2倍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地球系统模型 并行计算 异构众核处理器 有限差分算法 高性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稀疏高维大数据的扩展增量模糊聚类算法 被引量:19
10
作者 钱雪忠 姚琳燕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81,88,共8页
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对初始中心点敏感,不考虑类别间中心点的相互影响,且仅能处理低维数据。为此,设计一种改进的初始中心点选择方法,并基于条件模糊聚类思想,将传统FCM算法中的欧氏距离替换为余弦距离后提出wHFCLM算法。将该算法与... 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对初始中心点敏感,不考虑类别间中心点的相互影响,且仅能处理低维数据。为此,设计一种改进的初始中心点选择方法,并基于条件模糊聚类思想,将传统FCM算法中的欧氏距离替换为余弦距离后提出wHFCLM算法。将该算法与扩展增量聚类算法spFCM、oFCM和rseFCM相结合,得到对应的扩展增量模糊聚类算法spHF(c+l)M、oHF(c+l)M以及rseHF(c+l)M。实验结果表明,与spFCM算法、oFCM算法和rseFCM算法相比,扩展增量模糊聚类算法对初始中心点的选择敏感性较低,能较好地处理大规模稀疏高维数据集,且在合适的分块大小下具有更优的聚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聚类算法 条件聚类 稀疏高维大数据 模糊聚类 初始中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最近邻优化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被引量:23
11
作者 金辉 钱雪忠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1-720,共10页
针对现有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存在参数敏感,处理非球面数据和复杂流形数据聚类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密度峰值的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自然最近邻居的概念确定数据点的局部密度,然后根据密度峰局部密度最高并且被稀疏区域... 针对现有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存在参数敏感,处理非球面数据和复杂流形数据聚类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密度峰值的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自然最近邻居的概念确定数据点的局部密度,然后根据密度峰局部密度最高并且被稀疏区域分割来确定聚类中心,最后提出一种新的类簇间相似度概念来解决复杂流形问题。在实验中,该算法在合成和实际数据集中的表现比DPC(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和K-means算法要好,并且在非球面数据和复杂流形数据上的优越性特别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峰 自然最近邻居 局部密度 稀疏区域 类簇间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随机森林的局部空气质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9
12
作者 程蓉 钱雪忠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58-1966,共9页
为解决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在预测空气质量指数中存在的容易过拟合、网络结构复杂、参数调优耗时等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随机森林方法来预测空气质量指数。为预测南京市玄武湖地区下一日的空气质量指数,将该地区近5年的历史... 为解决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在预测空气质量指数中存在的容易过拟合、网络结构复杂、参数调优耗时等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随机森林方法来预测空气质量指数。为预测南京市玄武湖地区下一日的空气质量指数,将该地区近5年的历史空气质量数据作为依据,通过对每棵由两个隐藏层和一个输出层构成的三层神经网络回归树进行独立训练,求平均形成估计。实验结果表明,RMSE为7.512,R2为0.973,优于RF、NN、SVR、LR、LSTM等常用预测模型,能够满足局部空气质量指数预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神经网络 独立训练 平均 空气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聚合策略优化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钱雪忠 金辉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2-720,共9页
针对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受人为干预影响较大和参数敏感的问题,即不正确的截断距离dc会导致错误的初始聚类中心,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即使设置了适当的dc值,仍然难以从决策图中人为选择初始聚类中心。为克服这些缺陷,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密度峰... 针对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受人为干预影响较大和参数敏感的问题,即不正确的截断距离dc会导致错误的初始聚类中心,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即使设置了适当的dc值,仍然难以从决策图中人为选择初始聚类中心。为克服这些缺陷,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密度峰值的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K近邻的思想来确定数据点的局部密度,然后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聚合策略,即首先通过算法给出阈值判断初始类簇中心,然后依据离初始类簇中心最近分配剩余点,最后通过类簇间密度可达来合并相似类簇。在实验中,该算法在合成和实际数据集中的表现比DPC、DBSCAN、KNNDPC和K-means算法要好,能有效提高聚类准确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峰 K近邻(KNN) 局部密度 合并策略 类簇间密度可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任务金字塔重叠匹配的行人重识别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龙壮 彭力 朱凤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9-245,254,共8页
针对基于局部特征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在行人错位和姿态变化时识别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多任务金字塔重叠匹配特征的重识别方法。在训练阶段,使用改进的ResNes50作为主干网络提取特征图,将其切分组合形成金字塔重叠匹配网络,获得全... 针对基于局部特征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在行人错位和姿态变化时识别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多任务金字塔重叠匹配特征的重识别方法。在训练阶段,使用改进的ResNes50作为主干网络提取特征图,将其切分组合形成金字塔重叠匹配网络,获得全局特征向量并经全局平均池化得到包含多尺度特征的多个局部特征向量,联合使用Softmax损失函数、三元组损失函数和中心损失函数学习全局和局部特征向量,并利用特征归一化层减少损失函数学习目标冲突的影响。在推理阶段,将多个局部特征向量融合为一个新特征向量进行相似性匹配,以获取更好的匹配结果。在Market1501、DukeMTMC-reID和CUHK03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PSE、MultiScale等主流重识别方法相比,该方法重识别精度更高,提取的特征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识别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行人重识别 特征融合 金字塔重叠匹配 多任务联合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差学习与循环注意力下的SSD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贾天豪 彭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0-176,共7页
针对Single-Shot Detection的特征金字塔中生成的浅层特征语义信息不足,导致小目标检测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学习与循环注意力的SSD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主干网络采用学习能力更强的Resnet101来提取有效的特征信息;然后通过... 针对Single-Shot Detection的特征金字塔中生成的浅层特征语义信息不足,导致小目标检测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学习与循环注意力的SSD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主干网络采用学习能力更强的Resnet101来提取有效的特征信息;然后通过构建轻量级的单向特征融合块对原特征金字塔中的深特征层与浅特征层特征进行融合,并生成新的特征金字塔,进而丰富用于预测的有效特征层的语义信息;最后提出一种新的空间池化策略,并与残差网络中的跳跃连接相结合构成循环注意力模块,从而引入全局的上下文信息,为局部特征建立全局信息关联。为了解决难易样本数量不平衡的问题,将Focalloss作为回归损失函数。实验结果表明,在PASCAL VOC公共数据集上,该算法的平均检测精度(mAP)为79.7%,较SSD提高了2.5%。在MS COCO公共数据集上的mAP为30.0%,较SSD提高了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残差学习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联合结构化稀疏表示的单样本人脸识别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念兵 吴秦 +1 位作者 许洁 张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4-209,228,共7页
针对单样本问题,基于相同类别的人脸变化信息应有相似的稀疏编码这一事实,提出结构化稀疏变化字典学习方法,以得到较好的共享类内变化字典。同时鉴于同一人脸的所有区域应有相同的类标签,通过训练样本与变化字典按坐标分块联合表示查询... 针对单样本问题,基于相同类别的人脸变化信息应有相似的稀疏编码这一事实,提出结构化稀疏变化字典学习方法,以得到较好的共享类内变化字典。同时鉴于同一人脸的所有区域应有相同的类标签,通过训练样本与变化字典按坐标分块联合表示查询人脸区域,然后给稀疏系数引入导致结构化稀疏效果的约束条件,实现对应类别字典的自动选择,从而更好地表示查询人脸。提出的人脸表示方法可以在局部识别方法的优势上整合全局信息,使得在AR、Extended Yale B、CMU-PIE人脸库上的表现超过其他单样本识别相关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样本 结构化稀疏 类内变化字典 联合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合众包的WIFI指纹数据库自构建及更新算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熠 陈璟 王革超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58-2464,共7页
传统指纹法需要在离线阶段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去密集采集Wi-Fi数据,且位置指纹法的定位方式对环境变化很敏感,需要定期手动更新指纹数据库.近些年很多研究采用指纹数据库更新算法,但是这类算法默认是信任用户反馈的,不能准确过滤... 传统指纹法需要在离线阶段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去密集采集Wi-Fi数据,且位置指纹法的定位方式对环境变化很敏感,需要定期手动更新指纹数据库.近些年很多研究采用指纹数据库更新算法,但是这类算法默认是信任用户反馈的,不能准确过滤其中的错误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众包的指纹数据库自构建及更新算法(AUAFC),在离线阶段只需在少量地标处采集指纹数据,在地标间使用手机传感器数据进行航位推算以提供基本的位置服务.为了减小地标识别的边界误差,AUAFC包含一种地标识别边界收敛算法.当服务器端接收到用户反馈时启动动态聚类算法提取可信数据更新指纹数据库或向数据库中植入新的地标.实验结果表明,地标识别边界收敛算法能使地标点的定位误差缩小至2.6米左右,而且相比较于传统指纹更新算法,本文算法AUAFC能准确的提取有效反馈信息并准确的植入新地标及更新原有的指纹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更新 动态聚类 地标识别 数据库自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动化的跨站脚本漏洞发现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富天 钱雪忠 宋威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7-173,共7页
跨站脚本攻击给Web应用带来严重的威胁,在应用发布之前,对其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地降低漏洞风险。针对现有跨站脚本在动态检测中存在漏报误报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检测方法。基于攻击向量基本侯选元素库和初始攻击向量种子库,在检测过程中... 跨站脚本攻击给Web应用带来严重的威胁,在应用发布之前,对其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地降低漏洞风险。针对现有跨站脚本在动态检测中存在漏报误报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检测方法。基于攻击向量基本侯选元素库和初始攻击向量种子库,在检测过程中自动生成符合输出点类型的有效攻击向量,根据当前时刻的检测结果,自适应调整攻击向量优先级,待所有注入点攻击完毕,重新二次遍历整个站点检验待发现的漏洞。实验结果表明,与APPScan、WVS相比,该方法能发现更多漏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站脚本 动态检测 静态分析 攻击向量 合法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边缘特征先验引导的深度卷积显著性检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时斐斐 张松龙 彭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99-206,共8页
针对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显著性检测算法缺少利用先验特征和边缘信息,且在复杂场景中难以检测出鲁棒性强的显著性区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边缘特征,利用先验信息引导的全卷积神经网络显著性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三种被经常用到的先验... 针对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显著性检测算法缺少利用先验特征和边缘信息,且在复杂场景中难以检测出鲁棒性强的显著性区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边缘特征,利用先验信息引导的全卷积神经网络显著性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三种被经常用到的先验知识结合边缘信息形成先验图,通过注意力机制将提取的先验特征与深度特征有效融合,最终通过提出的循环卷积反馈优化策略迭代地学习改进显著性区域,从而产生更可靠的最终显著图预测。经过实验定性定量分析,对比证明了算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著性检测 全卷积网络 先验信息引导 循环卷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油棕检测和硬件加速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鸣 柴志雷 甘霖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5-326,共12页
针对深度学习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下棕榈树检测方面所面临的准确率不高和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从算法优化和异构硬件平台加速两方面提出一种有效可靠的解决办法。以YOLOv3目标检测算法为例,采用扩大特征选择、加大多尺度特征融合的优化策... 针对深度学习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下棕榈树检测方面所面临的准确率不高和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从算法优化和异构硬件平台加速两方面提出一种有效可靠的解决办法。以YOLOv3目标检测算法为例,采用扩大特征选择、加大多尺度特征融合的优化策略,提高了算法对高分辨率的棕榈树的检测准确度。在前向推理过程中,许多应用场景在要求模型高性能的同时往往会有严格的功耗限制。针对这个问题,采用权重整形8位量化和计算核心复用的优化策略,设计了一个基于SIMD的高效卷积计算引擎。此外,对输入模块进行了加速改进,通过对输入图片进行维度变化、向量化处理后,以写队列的方式传送给输入模块,提高了总线带宽的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算法优化后的模型准确率达到了97.84%,在基于Intel Arria10的异构硬件平台上可以获得1.4 TOPS性能,与i9-9980XE CPU相比,性能是它的7.51倍,能效是其33.02倍,与Nvidia推理端专用加速器P40比,能效是其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 改进YOLOv3 棕榈树 硬件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